《历代笔记小说大观:齐东野语》是周密长期留意积累之作。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有关南宋的史料“皆足以补史传之阙”(《四库全书总目》)。因为这些史料的来源,既有周密曾祖随高宗南渡后历代的书面记录,也有周密本人亲历的随军幕府日记或采访当事老卒的记录,故而可信度极高。书名亦寓“身虽居吴,心未尝一饭不在齐”之意。此外,考正古史古义,杂记朝章国典,上探天文历法,下及草木虫鱼、医方药典、诗文品藻、文物鉴赏、轶事琐闻等,都能广征博引,叙述流畅,颇具知识性和可读性。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齐东野语》现存版本有明万历《稗海》本、明毛晋刻《津逮秘书》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等;而涵芬楼影印《宋元人说部书》本则为元刻明补本,祖本最早,是现行较为完善的本子,故以兹本为底本,参以他本,加以校点,遇文字歧异,斟酌取舍,择善而从,不出校记。
齐东野语叙
卷一
孝宗圣政
段干木
蜜章密章
诗用史论
真西山
梓人抡材
汪端明
放翁钟情前室
温泉寒火
表答用先世语
三苏不取孔明
汉租最轻
书史载箕子比干不同
林复
张定叟失出
卷二
张魏公三战本末略富平之战淮西之变符离之师
卷三
绍熙内禅
诛韩伲胄本末
卷四
避讳
曝日
用事切当
潘庭坚王实之
方巨山争体统
经验方
杨府水渠
卷五
四皓名
作文自出机杼难
端平入洛
赵氏灵璧石
李泌钱若水事相类
方翥
赵伯美
端平襄州本末
南园香山
用事偶同
乔文惠晚景
二苏议礼
卷六
绍兴御府书画式
山陵使故事
诗用事
向氏粥田
杭学游士聚散
解颐贸
胡明仲本末
王魁传
祥瑞
卷七
鸱夷子见黜
赠云贡云
朱氏阴德
洪君畴
洪端明入冥
王宣子讨贼
王敦之诈
出师旗折
毕将军马
谢惠国坐亡
野婆
卷八
张魏公二事
席峭
士子诉试
朱墨曼
徐汉玉
以赋罢相
曹西士上竿诗
吴季谦改秩
斋不茹荤必变食
宗子请给
赵佥判花字样
罗春伯政事
许公言
赵德庄诲后进
苏大璋万
韩髓奇卜
小儿疮痘
昌化章氏
作邑启事
二李省诗
郑安晚前谶
一府三守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表答用先世语
文正范公《岳阳楼记》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后东坡行忠宣公辞免批答,径用此语云:“吾闻之乃烈考曰:‘君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
卿将书之绅,铭之盘盂,以为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欤!则今兹爰立之命,乃所以委重投艰而已,又何辞乎?”其后忠宣上遗表,亦用之云:“盖尝先天下之忧,期不负圣人之学。此先臣所以教子,而微臣所以事君。”此又述批答之意,亦前所未见也。
蜜章密章
“密章”二字,见《晋书》山涛等传,然其义殊不能深晓。自唐以来,文士多用之。近世若洪舜俞《行乔行简赠祖母制》亦云:“欲报食饴之德,可稽制蜜之章。”“蜜”字皆从“虫”。相传谓赠典既不刻印,而以蜡为之。蜜即蜡,所以谓之“蜜章”。然刘禹锡《为杜司徒谢追赠表》云:“紫书忽降于九重,密印加荣于后夜。”《李国长神道碑》云:“煌煌密章,肃肃终言。”《王崇述神道碑》云:“没代流庆,密章下贲。”宋祁《孙爽谥议》云:“密章加等,昭饰下泉。”又《祭文》云:“恤恩告第,蹄书密章。”“密”字乃并从“山”,莫知其义为孰是。岂古字可通用乎?或他别有所出也。
三苏不取孔明
老泉《权书·强弱篇》云:“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所忧在项籍,而先取九江、取魏、取代、取赵、取齐,然后取籍。秦之忧在六国,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又论曰:“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取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东坡论曰:“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孔明之所恃以胜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乃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长驱东向,而欲天下向应,盖亦难矣。”颍滨论曰:“刘备弃荆州而入蜀,则非其地;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纷之冲,则非其将;不忍忿忿之气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其说盖用陈寿所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之语耳。虽然,孔明岂可少哉!
……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古代文人雅士在闲暇时分,或是漫步于山野之间,或是围炉夜话,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的那些零散但极富韵味的文字。我想象着翻开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尘封的门,里面涌出的是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和文人墨客的智慧光芒。《齐东野语》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不经意间的、带有地方色彩的记录意味,仿佛是来自齐地(大抵是古代的山东一带)的民间闲谈,又像是文人笔下的奇闻异事。我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穿越千年的故事,它们可能关于鬼神志怪,描绘出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想象;也可能关于风土人情,展现出不同地域的独特习俗和生活方式;抑或是关于历史掌故,揭示出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或人物逸闻。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通俗易懂又不失文学性的语言,将这些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能够穿越时空的壁垒,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与古人进行一次心灵上的对话。它不应仅仅是枯燥的历史陈述,更应是充满生命力的故事汇集,能够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能在字里行间体悟到古人的生活哲学和处世之道。
评分当我看到“历代笔记小说大观”这个词组时,脑海里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书海画卷。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宝藏,里面收藏着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血结晶。我设想,这本《齐东野语》或许是这座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是整个“大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和文学价值。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关于历史事件的细节描述,它们可能比正史更加生动,更加贴近当时人的生活;我也期待着那些关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记录,它们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神秘世界的探索;或许,还能发现一些关于社会风俗、市井百态的生动写照,这些内容能够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它应该是一本能够激起我浓厚阅读兴趣的书,让我沉浸在字里行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气息。
评分书名《历代笔记小说大观:齐东野语》传递给我一种厚重感和广博感。我想象中的这部作品,绝非简单的故事堆砌,而是一部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发展脉络的巨著。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零散的篇章,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我期望它能从宏观的角度,梳理出笔记小说从萌芽、发展到繁盛的整个历史进程,介绍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作者,并分析它们在内容、形式、艺术手法上的演变。同时,它也应该注重细节,深入挖掘每一部作品的独特之处,比如《齐东野语》本身,它可能在某个方面代表了宋代笔记小说的一个重要流派,或者在记录某种特定类型的事件上有着独到的贡献。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这些作品的渊源、流传、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作者意图和时代精神的深入剖析,它应该是一部既有学术价值,又能让普通读者受益的典籍。
评分“齐东野语”这四个字,给我一种质朴而又充满故事感的联想。我想象着,这很可能是一部以轻松、随性的笔调,记录下发生在齐地(或与齐地相关)的各种奇闻异事、人物轶事,甚至是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作品。它可能不像史书那样严谨,也不像文言小说那样雕琢,而是更接近于一种口语化的记录,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期待它能够带我走进那个充满魅力的时代,去聆听古人的谈话,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这本书的内容也许会涉及鬼神怪力,展现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或许会讲述一些引人发笑的趣闻,展现古人的幽默感;也可能记录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够如同一杯醇厚的黄酒,在不经意间温暖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体会到人性的多样,并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评分读完一本好书,总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慨,尤其当它是一部关于古代笔记小说的合集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里面汇聚了无数个碎片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窗口,让我们窥视到那个时代社会的某个侧面。也许里面会收录那些关于奇人异事的传说,那些超出常人理解范畴的事件,或是那些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它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能够引发人对人生的思考。我也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私密记录,那些正史中鲜为人知的轶事,那些展现他们真实性格和情感的片段,这无疑会大大丰富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让他们变得更加鲜活和立体。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去探索那些散落在史籍角落里的瑰宝,让我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人是如何通过笔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评价。它应该是一部能够滋养人的心灵的书,让我在阅读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和知识,拓展我的视野,提升我的文学品味,甚至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对世界的一些看法。
评分赶上促销,赶紧下单,争取把整套凑齐,质量不错,快递也满意
评分上古出的这套笔记小说,质量不借。
评分好品质!虽然没有翻译,但文白夹杂,大众也能看懂。
评分好书,还没来得及读!质量不错!
评分《玄怪录·续玄怪录》记述南朝梁至唐大和年间神奇鬼异之事,内容丰富,有影射官场腐败黑暗的,有反映民间疾苦的,有歌颂义士侠女的,有描写恋爱婚姻的,多可见作者目世之见和人生观念。《玄怪录·续玄怪录》记唐代奇闻异事,以元和事居多,受当时佛道二教影响,多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事。
评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刊,非常好,满减买的
评分好书,还没来得及读!质量不错!
评分《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评分很新,转帖典雅朴素,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