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虞初》一书,汤临川称为小说家之“珍珠船”,点校之以传世,洵有取尔也。独是原本所撰述,尽摭唐人轶事,唐以后无闻焉,临川续之,合为十二卷。其间调笑滑稽,离奇诡异,无不引人着胜,究亦简帙无多,搜采未广,予是以慨然有《虞初后志》之辑,需之岁月,始可成书,先以《虞初新志》授梓问世。其事多近代也,其文多时贤也,事奇而核,文隽而工,写照传神,仿摹毕肖,诚所谓“古有而今不必无,古无而今不必不有”。且有理之所无、竞为事之所有者,读之令人无端而喜,无端而愕,无端而欲歌欲泣,诚得其真,而非仅得其似也。夫岂强笑不欢,强哭不戚,饾饤补缀之稗官小说,可同日语哉!学士大夫酬应之余,伊吾之暇,取是篇而浏览之,匪惟涤烦祛倦,抑且纵横俯仰,开拓心胸,具达观而发旷怀也已。康熙癸亥新秋,心斋张潮撰。
这本书不错,内容不隆冬,实在可以令人在春天里消遣时间,不错,快哉快哉
评分有趣的书,类似于搜神记,山海经这种志怪类小说,值得阅读推荐。拾遗记,博物志这两本不错!上海古籍出版社值得信赖!
评分李讷除浙东路,出淮楚时,卢罕方为郡守。讷既至,适值元日,罕命设将送素膳于讷。讷初见欣然,迨览状,乃将名与讷父讳同——讷,建子也。雅性褊急,大怒,翌日仅旦,已命鼓棹前去。罕闻之,急命驾而往,舟已行矣。罕知其故,逊谢良久,且言所由以不谨笞之。讷去意益坚,罕度不可留,怒曰:“大约下人多名建,公何怒之深也!”遂拂衣而去。
评分《博物志》另一大贡献是保存了我国古代不少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据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此书原400卷,晋武帝令张华删订为10卷。《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博物志》即为10卷。因原书已佚,故今本《博物志》由后人搜辑而成。
评分站阳台上看了一会儿风,它一直在努力移动树梢,像以往一样,今天它也没有成功。那深深浅浅的绿,依然因此生动了许多,也像以往一样——是清晨当然的样子。当然,如果风雨如晦,我也会找出另一个理由,来说出这个“当然”——如果我特别想说当然的话。 听巴赫,看《博物志》,有点莫明其妙,如阳光灿烂。看到“异俗”那节,忍不住笑出了声,要赶快跑到这记下来:说是越之东有个国家,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宜其弟。父死,则负其母而弃之,言鬼妻不可同居&md
评分宋代三大笔记小说一次凑齐了,何时才能读完啊。每天加班到八九点还要做家务还有一堆生活琐事,即使没有孩子也已经够受的了,大学的时候如果知道工作后居然没有时间读书,我一定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后悔得无言以对了。
评分《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阳羡生校点。全书十五卷,详细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及与此相关的遗闻琐事、文士风气,并保存了许多诗人别集中失载的断章零句,是后人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重要参考书,极有资料价值。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以《雅雨堂丛书》本为底本,对照《学津讨原》本补正文字出版,196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此次以此本为底本,据《太平广记》、周勋初《唐语林校证》有关条目改正讹误。
评分山水总论
评分《酉阳杂俎》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在唐人笔记中是一部别具特色的重要作品。此书分门别类辑事,鲁迅先生称其记录秘书、叙述异事,仙佛人鬼,乃至动植物,无所不包,以类分别,犹如类书。千百年来,此书为世人所重,资料颇具研究价值。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和英国李约瑟博士分别在他们的科技著作《中国伊朗编·阿月浑子》和《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征引了本书。本书有《四部丛刊》本、《学津讨原》本、《津逮秘书》本、《稗海》本等等,诸种版本中,以《四部丛刊》本为较早,影印明万历三十五年李云鹄本,而《学津讨原》本较为完备。今以《学津讨原》本为底本标校,参校他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