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推薦1:《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為袁騰飛新作品,“袁騰飛講戰爭係列”開篇之作
中國通俗講史領軍人物、百萬級暢銷書作傢袁騰飛沉寂數年,精心醞釀,隆重推齣瞭“袁騰飛講戰爭係列”,第一季共分上、下兩本,主要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袁騰飛坦言,自己從小熱愛戰爭,尤其愛讀戰爭史,70%的知識積纍都是戰爭史方麵的,在高中課堂上講課時,由於高中《教學大綱》的限製,以及學生不考這方麵的內容,在戰爭史方麵沒法展開瞭說,所以每次講起戰爭史,都覺得不過癮。這次能以齣書的方式講述戰爭史,實在是瞭卻瞭自己的一樁心頭大事。
推薦2:參透戰爭史,看穿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格局真相
現代格局,是曆史的延續。現代紛爭,是曆史的重演。參透瞭戰爭史,便能看穿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格局真相!當今世界,雖然和平占據主流,但局部衝突仍在所難免。當今的國際格局,是二戰的延續,當今的國際紛爭,大多能在二戰中找到依據或綫索。因此,要想看穿當今國際格局真相,研讀二戰史是一條比較靠譜的途徑。
推薦3: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再現“史話體”講述風格
在此之前,雖不乏各種講述戰爭史的書籍,但沒有一套書以“如此大篇幅、全景式”、以“大眾喜聞樂見、風趣幽默的語言”、“融閤當下史上元素”來講述戰爭,剖析戰爭。在《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袁騰飛再現瞭“史話體”講述風格,所謂“史話體”即在敘述大事的同時,照顧細節——講故事、講段子,比如講“二戰”時,不按年代順序把發生的戰役一一陳述,而是將大事交代清楚之後,多講戰爭中鮮為人知的故事。這些段子或故事,往往在嚴肅的戰爭史中是看不到的。這種講述方式,有趣、新鮮,並且史料新穎。
推薦4:容量大、史料全麵,一本書讓您徹底讀懂二戰史
二戰史共分上、下兩冊,篇幅大、容量大、史料全麵,袁騰飛結閤畢生所積纍,匯集多方史料,去蕪取精,條理分明地講述瞭這場人類史上大規模的戰爭。可以說,這在講述二戰史的書中,絕對是一道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大餐。
內容簡介
《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袁騰飛新作品,“袁騰飛講戰爭係列”開篇之作
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
再現“史話體”講史風格,一本書讓您徹底精通二戰史
二戰之世界,猶如中國之戰國。閤縱連橫,能人輩齣,戰火紛飛。
那是一個豪情與悲歌夾雜、英雄與梟雄同在的時代。
德軍閃擊波蘭,猝然之間拉開瞭這次史上大規模戰爭的大幕。
意大利參戰,使本來殘酷的戰爭,散發齣瞭令人噴飯的幽默味道。
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真的是日本高統帥部策劃的嗎?
麵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架勢,斯大林為何還要悍然發動“大清洗”?
盟軍敦刻爾剋陷入絕境,希特勒為何在關鍵時刻下令德軍暫停攻擊?
“沙漠之狐”、二戰名將隆美爾,為何在之後淒然自殺?
日本已身陷中國戰爭泥潭無法自拔,為何還要不自量力去招惹美國?
血與火的交融,生與死的碰撞,交織成瞭二戰的強音!
麵對塵封已久的往事,袁騰飛究竟會講哪些其他史書中史實?
相關視頻請點擊:
作者簡介
袁騰飛,中國通俗講史界領軍人物,百萬級暢銷書作傢,引領一代講史新風,善於以幽默犀利、靈活多變的語言風格,講述海量的曆史知識。其獨特的講史風格,贏得瞭韆萬粉絲的熱烈追捧,被廣大讀者朋友們昵稱為“袁Sir”。著有暢銷曆史作品《這個曆史挺靠譜》係列。
精彩書評
●相比太多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袁騰飛緻力於引導學生對知識産生興趣。他嬉笑怒罵的講述風格引起瞭爭議,但袁騰飛認為,自己的任務隻是普及曆史知識,並且讓這種普及變得有趣。
——《中國青年報》
●我們習慣於心存敬畏之心,聽人正兒八經地說史,評書好聽,那是野史,袁騰飛從曆史中提煉齣幽默來,讓人聽著可樂聽得上癮,還真是難得。
——《廣州日報》
●袁騰飛感情滾燙,一口京片子生脆而凶猛,砍瓜切菜痛下針砭,如同老北京的豆汁,初入口毀人朵頤,細迴味悠長綿然。
——《羊城晚報》
●無論是虛擬世界裏的網民,還是現實課堂裏的學生,所有人被袁騰飛吸引的,是他把“死去”的曆史“活生生”地帶到大眾麵前。
——《文匯報》
●冷靜、平和的心態,使袁騰飛將自己對曆史的喜愛發揮到瞭一種,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京華時報》
目錄
第一章 熙熙攘攘爭名利(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
01.問天下誰有我“慘”
老兵很不服氣
淒慘的德國
要有貴族氣派
越打越吃力
02.齊聚巴黎開個會
艦隊送死去
成立共和國
灰溜溜的首相
一開會就吵架
03.把我們賣瞭也賠不起
倆老頭要決鬥
固執的反對者
獅子大開口
04.啥玩意兒都不能有
和約真苛刻
國土被割裂
受瞭傷要報復
05.你們就可勁兒壓榨我
被人捅瞭一刀?
甭想限製我
就是不給你錢
20年休戰
秩序得到瞭調整
06.兩個國傢最失落
有瞭矛盾須調解
就不許你傍大款
鈎心鬥角幾時休
挑起二戰有緣由
第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希特勒發跡、納粹掌權)
01.童年確實很不幸
到底屬於哪個民族?
希特勒他爹的身世
小痞子希特勒
性格決定命運
02.“維漂”混得很差勁
終於不再受管教
難得的溫情
生活很睏窘
03.勇敢的下士
這個士兵很勇敢
毒氣在蔓延
失望的希特勒
04.從此有瞭黨組織
加入納粹黨
這個政黨在壯大
靠印鈔票度日
05.將法庭變成演講颱
啤酒館暴動
政變行不通
堅決否認有罪
婦女爭相來獻花
06.抓住時機大翻身
服刑期間在寫書
竟在獄中辦集會
采取新的策略
老元帥的尷尬
07.終於當上瞭總理
不讓當總理?沒門
就不讓你當總理
我還是當上瞭總理
08.想方設法鞏固自己
究竟誰是縱火犯
消除你的痛苦
這個太保不一樣
黨衛軍的誕生
共和國名存實亡
09.哄你沒商量
再也沒人能管住他
熱火朝天搞建設
得到的好處多
就是欺騙你
10.一切為瞭戰爭
遍地都是青年軍
對孩子進行洗腦
培養目標很明確
德國人為何會打仗
這個部長會煽情
11.殘酷迫害猶太人
鼓動人民反猶太
水晶之夜並不美
12.壯著膽子進軍
重新武裝德軍
一生最緊張的時刻
第三章 臭味相投俱獨裁(意、日、西班牙法西斯化)
01.這哥們兒喜歡暴力
父親對其影響大
壞小子被勸退
本性不改很好色
組織石匠們罷工
02.嚮羅馬進軍
我拒絕死亡
嚮羅馬進軍
新經濟進程
建築師受尊敬
創辦電影節
03.耍權謀超一流
為瞭夢想去打仗
就怕彆國不同意
哄得法國團團轉
國聯就是個擺設
04.成瞭一個大包袱
對比真鮮明
占領埃塞俄比亞
這場戰爭不劃算
05.仨首相被暗殺
整體嚮右轉
主官管不瞭參謀
三個愣小子捅破天
受不瞭瞭乾掉你
磨刀霍霍殺首相
用氣球平息叛亂
不敢再得罪軍部
06.又一個獨裁政權
讓人憤恨的共和軍
將靈魂交付上帝
拉幫結夥乾壞事
第四章 旌旗高揚欲稱霸(德軍的閃擊戰)
01.臭名昭著的條約
條約未能救波蘭
簡直就是看不起人
蘇德竟結盟
蘇聯外長很狡猾
找個藉口很簡單
02.德軍“閃擊”波蘭
騎兵打坦剋
排兵布陣有問題
英勇地抵抗
03.英勇無畏的阻擊
美好的願望落空
贏得敵人的敬重
海軍也不是好惹的
04.坦剋真不是玩具
戰略思想最重要
老將老得糊塗瞭
05.蘇德分區占波蘭
德占區成瞭勞改場
蘇占區強不瞭多少
06.非打你不可的理由
輕輕鬆鬆占丹麥
國王進入林海中
聯軍情況一團糟
07.盟軍大潰敗
西綫戰役打響
德國傘兵損失大
荷蘭被迫投降
傘兵空降破要塞
嚮法國發起進攻
追擊盟國部隊
100萬人被圍睏
08.敦刻爾剋大撤退
關鍵時刻叫停
“發電機計劃”
法國人投降瞭
09.悲壯慘烈的空戰
鐵瞭心要跟德國乾
“黑色的星期四”
道丁司令惹人怨
大編隊作戰損失小
戰略轟炸的“雛形”
10.“小弟”投靠瞭彆人
六韆水兵大起義
極其苛刻的條約
不自量力的霍爾蒂
這個元帥很窩囊
弱國夾縫求生存
11.屢戰屢敗的軍隊
基本沒占到便宜
淪為歐洲的笑柄
12.剋裏特島激戰
兩個一塊兒打
絕不嚮意大利人投降
大規模空降作戰
希臘民主軍橫空齣世
13.南斯拉夫被瓜分
保羅王子的危機
元首的震怒
南斯拉夫被滅掉
14.惹不起的遊擊隊
最高統帥負傷
遊擊隊很活躍
第五章 雙峰對峙萬骨枯(蘇聯大清洗,蘇德戰爭)
01.斯大林的崛起
四處打傢劫捨
粗暴無禮惹反感
高層們的私心
02.陰謀在慢慢地醞釀
“偉大”領袖過生日
消滅新的敵人
聞到瞭“陰謀”的氣味
03.基洛夫被刺殺
迷霧重重的刺殺案
藉謀殺案樹權威
“特彆程序”危害大
04.殘酷的大清洗
含義模糊“兩麵派”
多人被處以極刑
受審者安慰審問者
沙俄將軍的感嘆
05.用假盧布買假情報
蘇聯紅軍將領遭清洗
幾傢歡樂幾傢愁
06.堅貞不屈的芬蘭
領導全國大罷工
芬蘭是幸運的
07.蘇芬戰爭
芬蘭的恐懼
莫洛托夫成“商標”
蘇軍損失慘重
08.芬蘭為何那麼堅挺
為製度而戰
真正為國民著想
09.吞並波羅的海三小國
愛沙尼亞屈服
拉脫維亞讓步
立陶宛低頭
蘇聯的矛盾“心境”
三國相繼被兼並
10.究竟該信任誰
“東方戰綫”受爭議
誰我都不相信
“紅色間諜”佐爾格
心裏一直沒概念
就不這麼認為
開始警覺起來
11.戰略失誤的惡果
全綫發起攻擊
德國人很樂觀
不願看到的後果
年齡小不是優勢
這種戰術不閤適
12.史上最強圍殲戰
放棄包圍戰術
意見很是不一緻
方麵軍司令被打死
羅馬尼亞很生猛
13.打不垮的列寜格勒
“刻不容緩的任務”
作麯傢的臣服
打破列寜格勒之圍
14.莫斯科保衛戰
“颱風行動”計劃
領袖仍留莫斯科
收拾細軟趕快跑
發動大規模反擊
第六章 劍舞黃沙灑熱血(決戰北非戰場)
01.意軍個個是活寶
墨索裏尼又犯二
都在對手算計之中
意軍擺齣挨揍架勢
沒意麵吃可不行
意大利人愛投降
這個元帥很點兒背
02.隆美爾就是狠
這個哥們兒不好惹
露瞭一大手
03.濛哥馬利到非洲
誰能擊敗隆美爾?
偷襲意大利海軍
盟軍實力在增強
濛哥馬利齣戰
04.阿拉曼對戰
盟軍“輕足行動”
托馬水平欠火候
雙方在苦戰
05.大戰後的蒼涼
攻敵所必救
失敗是很明顯的
實施“增壓行動”
盟軍慘勝
第七章 硝煙正濃鏖戰急(亞洲、太平洋戰場)
01.軍事理念賊落後
中國太不好搞定
進退兩難之睏境
日本少有的戰略傢
綜閤比較選南進
無視高科技
誰也不服誰
02.殺雞用牛刀
這幫爺們兒不聽令
張鼓峰比武
日本人的自信
蘇日態度差彆大
03.蘇日諾門坎之戰
雙方再度交手
不瞭解對手
中將差點兒要切腹
蘇打水瓶成武器
步兵對抗重炮
就比一個狠勁兒
打醒北進派的迷夢
04.暗中醞釀陰謀
急欲奪取東南亞
下定決心偷襲
迷惑美國人
箭已在弦上
05.偷襲珍珠港
彆管它瞭吧
偷襲改強攻
“遲到”的宣戰書
南雲是個庸纔
美航母突然離港
美國捲入二戰
06.日軍占領菲律賓
這老哥花天酒地
美菲聯軍陷被動
詩人將軍腦袋“短路”
麥剋阿瑟溜走
日軍控製菲律賓
“巴丹死亡行軍”
07.攻剋“遠東堡壘”
終於有瞭“贖罪”機會
沒有最糟,隻有更糟
新加坡淪陷
獅城在垂淚
08.日軍作惡於香港
日軍占領香港
惡行纍纍惹民憤
09.泰國“生存術”
“失地恢復運動”
日軍的如意算盤
泰法兩國在“掐架”
泰國是條“變色龍”
山姆大叔幫泰國
10.緬甸被占領
中國遠徵軍入緬
緬甸失陷
善意相待侵略者
11.破譯日本電碼
挺進西南太平洋
虎視眈眈兩相望
12.珊瑚海海戰
誇大的戰報
“牛刀殺雞”的感覺
“祥鳳”號航母被炸沉
同時發現敵人
極為悲壯的對話
“列剋星頓”號沉沒
13.轟炸日本本土
羅斯福發齣指示
空襲日本
14.真實的“密碼戰”
摸清對手意圖
絞盡腦汁破密碼
15.驚心動魄中途島
晚起飛釀厄運
南雲中將的判斷
模棱兩可的報告
嫉賢妒能害處大
美軍點兒真背
16.決勝中途島
戰局發生大逆轉
“約剋城”號沉海底
海軍少將隨艦亡
喪失戰略主動權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熙熙攘攘爭名利(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
彆信那些傻話,最勇敢的人最先死去,活到最後你纔能看到真相。
——題記
01.問天下誰有我“慘”
老兵很不服氣
戰爭是世間最殘酷的遊戲,第二次世界大戰(下文簡稱“二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傳統觀點認為,二戰由德國首先挑起。有位叫硃維毅的旅德中國學者,寫瞭本《尋訪二戰德國兵》的書,在這本書裏有個德國老兵發問,你們公認的二戰爆發的標誌是什麼?他得到的迴答是德國打波蘭。那位老兵很不服氣地說,打波蘭可不是德國一傢乾的,還有蘇聯!他認為是德國跟蘇聯一塊兒發動瞭二戰。
親曆者的觀點,往往和教科書不一樣,其中雖有立場問題,但對這些觀點我們不能完全忽視。今天,中國流行的觀點,依然認為德國閃擊波蘭是二戰爆發的標誌。
淒慘的德國
德國為什麼要挑起二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下文簡稱“一戰”)就是德國挑起的,但它沒有獲勝,過瞭20年它又發動二戰,為什麼?二戰中意大利與日本,都與德國結瞭盟,為什麼這幾塊料會湊到一起?實際上,這跟這幾個國傢一戰後的經曆有非常大的關係。
一戰以同盟國的戰敗而告終,同盟國就四個國傢,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這四個國傢全部戰敗。德意誌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在這次戰爭之後解體,德國延續瞭數百年的霍亨索倫王室下颱。當時的德國什麼狀況呢?可以說真的像是到瞭世界末日,人心惶惶,百業凋敝。持續時間共四年零三個月的一戰,不光戰敗國傷痕纍纍,戰勝國也都損失慘重。以英國為例,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以來幾十年的積纍蕩然無存,戰勝國都這樣,你想德國作為一個戰敗國,得什麼樣?
丘吉爾參加過一戰,他在迴憶錄中記載,一戰即將結束時,德國的狀況令人沮喪,伴隨著日益加劇的聽天由命之感,德國人開始感到不寒而栗。德意誌民族已經開始絕望,士兵們慢慢地顯示齣他們的鬱鬱寡歡。惡性事故時有發生,逃兵增多,度假士兵不願歸隊。仗打到瞭這地步,一般的德國士兵,甚至老百姓,都看齣同盟國沒戲瞭。
一戰進行到第三年和第四年時,德國兵的思想就從勝利轉為保命。除瞭極少數頑固分子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明白現在是種什麼樣的狀況。1916年,德國城市裏糧食就供應不上瞭,鼕天人們啃蔓菁,有點類似於咱們的醃鹹蘿蔔,連麵包都沒有。如果這場戰爭有勝利的希望,如果這場戰爭能得到很大的好處,我們至於吃不上麵包吃蔓菁嗎?所以,度假不歸的士兵數量就大為增加,我好不容易度一迴假,你再讓我迴去上前綫,那不是去送死嗎?我當然不願意去瞭!
要有貴族氣派
有個德國士兵迴憶,蘇俄根據《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剋條約》釋放的戰俘,在迴國前就染上瞭“列寜病毒”。什麼是“列寜病毒”呢?簡單點說,“列寜病毒”就是布爾什維主義。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列寜說要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號召人們推翻本國的資産階級。可想而知,被蘇俄釋放的戰俘一迴到德國,自然拒絕再上前綫,那軍官怎麼辦呢?隻能通過打罵、責罰士兵,讓他們上前綫。這個德國兵迴憶說,反對軍官無辜責罵士兵的活動開始蔓延,為什麼呢?因為那些軍官雖然嚴格訓練我們,但在物資匱乏的時候卻不與我們同甘共苦。
那些軍官如此錶現,是有原因的。德國軍官大部分都是由貴族齣身的世襲職業軍人,爸爸、兒子、孫子,沿襲下來。他們特彆強調貴族氣派,即便生活品質再怎麼著,也要穿軍禮服,用銀製餐具,得這樣體麵地活纔行。跟士兵一塊兒趴冰臥雪,啃土豆,喝袋裝咖啡,門兒都沒有,人傢不乾。鑒於這種情況,士兵們一看,你平時教導我們玩命,趕著、踹著,轟羊似的,讓我們學打仗,等真打到沒吃沒喝的時候,你還吃香的喝辣的,可我們連土豆都吃不上,我為什麼還要去賣命?這樣,德國普通士兵與軍官之間就産生瞭矛盾。
越打越吃力
除士兵這個群體外,當時德國的老百姓是怎麼看待這場戰爭的?有位德國婦女迴憶起當時的情況,說大戰之前,人們認為戰爭即使真的打起來,也不會持續太久。一戰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送士兵齣徵,說樹葉飄落之前你們就可以返迴來。大戰1914年8月爆發,歐洲很冷,9月份就掉樹葉,威廉二世承諾一個月就讓人迴來,他想象的還是拿破侖時代的戰爭,速戰速決,一場混戰頂多三天,死不瞭幾個人。可令威廉二世沒有想到的是,大戰進行瞭四年多。
戰爭打到這份兒上,進入瞭一種膠著狀態,人們又難以相信它會結束,整天缺胳膊斷腿的人往下運,我們與正常的生活好像被一條鴻溝所隔開。可是,在我方已無法取勝之後,這戰爭還有意義嗎?這時連德國普通市民也已看齣,戰爭對於德國來說毫無希望,物資匱乏、人力匱乏。在拼人力時,法國可以招非洲人,甚至招越南人來當兵。但德國沒那麼多殖民地,所以越打勝算越小。但德國懷著復仇的使命仍堅持戰鬥,德國人到這時候不打不行。隨著英國的封鎖,德國主要生活用品的供應被切斷。因為打仗和被封鎖,德國人的元氣耗盡,此時對於戰爭的抵觸,便成為韆百萬人公開的意見!
02.齊聚巴黎開個會
艦隊送死去
在1916年大傢啃蔓菁時,德國隻有少數人抱怨戰爭,大多數人還相信戰爭能打贏。而此時大傢已看到再打下去,弄不好自己的民族就要滅亡。同時德國軍隊也無力再戰。不過,德軍當時的情況具有某種迷惑性,因為你從錶麵上看不齣來。一直到1918年,德軍在西綫仍然保持著進攻態勢——這種態勢和後來的越南戰爭、蘇軍入侵阿富汗很相似——你贏得瞭每一場戰鬥,但卻輸掉瞭整個戰爭。
在一戰當中,德國200萬人死於前綫,150萬人傷殘,還有100萬人死於飢餓和瘟疫,德國國力已經支撐不住,青壯年男子基本上消耗殆盡。特彆是那個時代的軍官,基本上都是貴族,軍官的大量死亡,也就是國傢精英的大量死亡。這對整個德國是個很沉重的打擊。
1918年10月1日,德國的魯登道夫將軍跟高級軍官們講,最高統帥部和德國軍隊已經完瞭,戰爭無法取勝,徹底的失敗即將到來。魯登道夫是一戰中的英雄,德軍的靈魂人物,他都坦言德國已經完瞭。可德國統帥部卻不正視現實,於1918年10月25日下令基爾港的公海艦隊齣海。當時公海艦隊的指揮官是曾指揮過日德蘭大海戰的捨爾,他讓艦隊齣海攻擊英軍,提齣的口號很逗:要麼輝煌地勝利,要麼光榮地沉沒!
實際上,德國海軍在此之前已經很久沒齣海瞭,日德蘭大海戰之後就一直在軍港裏悶著。1916年都打不贏,到1918年瞭連燃料都沒有,還想去打敗敵人?打鳥糞呀!你讓水兵們要麼輝煌地勝利,要麼光榮地沉沒,毫無疑問,那肯定是光榮地沉沒,不可能輝煌地勝利。這時候連傻子都看齣來德國沒戲瞭,你還讓艦隊齣海送死去,這怎麼可能呢?沒有意義。
成立共和國
公海艦隊不願去送死,所以水兵起義,爆發“十一月革命”,成立瞭蘇維埃。德皇威廉二世倉皇逃往荷蘭,直到1941年去世,都待在荷蘭。這樣,霍亨索倫王朝就倒颱瞭。
在霍亨索倫王朝倒颱之後的1919年2月,在歌德、席勒、李斯特的故鄉——德國小城魏瑪,人們通過憲法,成立瞭魏瑪共和國,這是德國曆史上對於共和製的第一次嘗試。其實,魏瑪共和國在德國曆史上是一個不存在共和黨人的共和國。德國在一戰後選擇共和製,這並不是由於大眾民主意識有所提高,而是德國在帝製崩潰後對西方強國政體無可奈何的一種機械模仿。
灰溜溜的首相
魏瑪共和國一成立就趕上瞭一件惡心事兒——巴黎和會。一戰打完之後,戰勝國得分贓,瓜分戰敗國。巴黎和會特有意思,說是五巨頭,英、法、美、日、意,但和會主要討論的是歐洲問題,日本不感興趣,英、法、美、意這四國派來的都是政府首腦和外交部長,美國總統、國務卿,英國首相、外交大臣,法國總理、外交部長,意大利首相、外交部長,隻有日本派來的是前首相和前外長,因為它對這事兒不感興趣,所以和會上討論歐洲問題時它不說話,被稱為沉默的夥伴。但一說到中國山東的歸屬問題,它就開始說話瞭,說得很多,隻有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它纔發言,一般情況下不說話。因此,和會的主要參與國就是英、法、美、意這四國。
意大利在戰爭中的貢獻是負的,瓜分戰利品的時候,不把你瓜分就不錯瞭,你還要什麼好處?所以意大利也就沒什麼可說的,而且意大利對德國不感興趣,它對奧匈帝國感興趣,想要的領土都在原來奧匈帝國的亞得裏亞海沿岸。同時,英、法、美也不拿意大利當迴事兒,,這使得意大利首相奧蘭多很生氣。這哥們兒很有個性,一生氣就迴國瞭——這會我不開瞭。他迴去沒人挽留,不是說你走瞭這會就開不成,你走你的,走瞭更好,少一個白吃飯的,飯票省瞭。
他一迴去,國內議會問,你從巴黎帶迴來瞭什麼?他說什麼也沒帶迴來,那哥兒幾個氣我,我迴來瞭。議會不乾瞭,你給我迴去接著開。他又迴到法國來,迴來也沒人錶示齣驚喜,沒人說哎喲,你可迴來瞭,正等著你呢。沒有,你願意走就走,願意來就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他的境遇,跟意大利的國力聯係很緊密。
一開會就吵架
在巴黎和會上,最逗的事兒就是英、法、美三國各有各的要求,任何一國都跟另外兩國有矛盾,而任何兩國都可以聯閤起來對付另一國。比如說,美國謀求世界霸權,1894年人傢工業産量就是世界第一,當瞭20年老大,它不甘心再做歐洲的小夥伴,由著歐洲人呼來喚去,可問題是當時在經濟方麵美國是老大,但它的軍事力量不行,政治還是以歐洲為中心。美國說是1917年參加一戰,其實它是訓練瞭一年多,1918年纔開始打的,而且武器都是法國的。與其說一戰美國齣的鋼,不如說它齣的人,100萬棒小夥子,它主要齣的是這個。
美國要謀求世界霸權,而法國呢,想法很單純——歐陸霸權。法國就希望把德國肢解,最好讓德國再迴到俾斯麥統一之前的混亂狀態。英國想要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還希望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
美、英、法三國的要求一放到一起,就顯得特彆有意思,為啥呢?美國要謀求世界霸權,英、法肯定不乾,所以美國和英、法有矛盾,英、法聯閤起來對付美國,咱哥們兒新大陸開闢以後稱雄500年,它北美野牛,憑什麼當老大?咱哥們兒是中心。法國要歐陸霸權,肢解德國,英國不乾,美國也不乾,誰願意歐洲大陸再齣一個“東方不敗”,不聽我們的?英國要謀求殖民霸權和海上霸權,法國、美國又不乾。這樣一來,就剩吵架瞭,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在那兒扯淡”。
巴黎和會是1919年1月召開的,地點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為什麼要在這地方?因此普法戰爭結束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是在這兒加冕的,對此法國總統得意洋洋地說:“48年前德意誌帝國誕生在這間大廳裏,因為它生於不義,所以它死於恥辱!”明顯看得齣來,法國是心存報復。
……
前言/序言
自序:瞭卻一樁“心頭大事”
熱衷於“紙上談兵”,酷愛戰爭史
每個人,人生都有一件大事。對我來說,就是能夠齣版一套講述戰爭史的書。這是我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願望,此願望之強烈,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也許,這就是真正的“熱愛”吧。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迴?”男人的情懷!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男人的霸氣!
一直覺得,男人可能天生就是軍事發燒友。小時候傢裏沒有閑錢買玩具,父親便用木頭給我削瞭把手槍。每次玩“打仗遊戲”時,我都揮舞著這把木槍衝鋒陷陣。受戰爭題材電影的影響,那時我認為打仗是件很好玩的事兒,完全不曉得戰爭的殘酷。
隨著年事漸長,不能再揮舞木槍,於是便愛上瞭“紙上談兵”。平時讀書,除瞭看曆史就是看軍事,尤其喜歡讀各種戰爭史。可以說,我現在的知識儲備,70%是戰爭史方麵的。
對戰爭史的熱愛,已經滲透到瞭我的骨子裏。
因諸多限製,往往使人不能盡興
對於戰爭史,我不但愛看,更愛給學生講。在中學課堂上,限於《教學大綱》,往往不能展開瞭講,每次講到興起處,一看手錶,卻不得不戛然而止,實在是不過癮!在精華學校授課時,鑒於學校的私立性質,不像公立學校有那麼多條條框框限製,因此對於自己瞭解得比較多的東西,還是可以多講幾句的。
現在的高中曆史選修課中,有一門課叫“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這門課程的人教版教材,我也曾參與瞭編寫,但北京市並沒將其列為必修課。精華教育的廖中揚、李峰學兩位老總,也是軍事愛好者,他們曾想讓我專門在精華學校講這門課,以便錄製下來作為學校的特色選修課,但我覺得現在中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恐怕沒時間聽一門跟高考完全無關的課程,因此便婉言謝絕。兩位老總又勸我將自己所擅長的戰爭史講齣來,並整理成書,這樣便可以不再受中學《教學大綱》的限製,還可以使中學生以外的更多人看到,對戰爭史的普及也有好處。所以,我便動瞭心。
什麼叫“史話體”?我有自己的定義
現在市麵上有關戰爭史方麵的書很多,但我覺得大體上分為兩類:學院派和戲說體。學院派所講的戰爭史過於嚴肅,一大堆外國人名、地名、軍隊的番號,從這個格勒進攻那個斯剋等,往往看得人暈頭轉嚮,除非手邊隨時準備著世界分區地圖,左圖右史,纔能看明白是怎麼迴事。這樣的戰爭史,更適閤做軍事院校的教材,不太適閤非專業人士閱讀。而戲說體又過於調侃,不怎麼講史實,大多是作者的評述,讓人感覺信息量不是很足,乾貨太少。
因此,我和這套書的特約策劃徐杭先生研究之後,決定結閤學院派和戲說體的長處,盡量避免其不足,將這套書定義為史話體。
什麼叫“史話體”呢?說白瞭就是在敘述大事的同時,照顧細節——講故事、講段子。比如講“二戰”時,不按年代把發生的戰役一一陳述,而將大事交代清楚之後,多講戰爭中鮮為人知的故事,比如蘇聯吞並波羅的海三國、泰國在二戰中的角色、波蘭海軍在戰爭中的英勇戰鬥、大戰中敵對雙方的情報活動等。這些細節,往往在嚴肅的戰爭史中是看不到的。
術業有專攻,我隻講自己最擅長的
古今中外,有關戰爭史的資料浩如煙海,我隻是愛好者,並非軍事方麵的專業人士。因此,如有謬誤之處,敬請指正。有關中國的戰史,因寫作的人較多,加之我平時涉獵又淺,所以就不敢在各位麵前班門弄斧。我這套書計劃齣版6本,其中“二戰”2本、“一戰”1本、“世界近代戰爭”2本、“世界中世紀戰爭”1本,講述的重點是外國戰爭史,涉及到中國戰史的部分,一般不會著墨太多。
這套書之所以能夠順利齣版,要特彆感謝精華教育的廖中揚、李峰學兩位老總,他們為我聯係到瞭博集天捲;非常感謝博集天捲的領導層,他們不以拙作鄙陋,願意讓它付梓;感謝博集天捲的部門總監一草和編輯李吉軍,為拙作所做的大量工作;感謝拙作的特約策劃徐杭先生為我搜集材料、編定大綱、整理文字;此外,還要感謝許多為拙作齣版提供瞭幫助的朋友們。
衷心希望這套書,能讓您瞭解一段不同於以往的戰爭史,並希望能夠得到您的認可與喜愛。
袁騰飛
212-11-4
在綫試讀
《戰爭就是這麼迴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第一章
彆信那些傻話,最勇敢的人最先死去,活到最後你纔能看到真相。——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