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棚室的建造与使用
1.地膜覆盖在生产上有什么作用?
2.风障是怎样构成的?有什么作用?
3.阳畦在蔬菜生产上有什么作用?
4.电热温床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 防虫网覆盖和遮阳网覆盖栽培有何不同 ?
6.防虫网在蔬菜生产上有何作用?
7.塑料小拱棚怎样设置和放风?
8.塑料中棚在蔬菜生产上有何应用?
9.怎样进行塑料大棚的规划布局?
10.怎样建造塑料大棚?
11.塑料大棚环境条件有何特点?
12.什么叫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有哪些类型?
13.怎样确定日光温室的方位?
14.怎样确定日光温室的前屋面采光角和后屋面仰角?
15.怎样确定日光温室的跨度、高度和长度?
16.如何对温室进行保温设计?
17.日光温室应覆盖哪种保温材料?
18.日光温室怎样进行增光补光和遮光?
19.怎样进行设施内的增温保温和降温?
20.怎样进行除湿和增湿?
21. 怎样改善日光温室内土壤的环境条件?
第二章 韭菜生产的基本知识
22.韭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及发展状况如何?
23.韭菜有哪些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4.韭菜的根系、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有何特点?
25.韭菜正常生长对温度有什么要求?
26.韭菜正常生长要求怎样的光照条件?
27.韭菜最适于在何种土壤中生长?
28.韭菜正常生长对水分条件有何要求?
29.韭菜需肥有何规律?
30.韭菜分蘖与产量形成有何关系?
31.韭菜跳根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克服跳根?
32.韭菜有几种休眠方式?各有何特点?
33.韭菜的营养生长期是什么?
34.韭菜的生殖生长期指的是什么?
35.韭菜地下地上部养分运转有何关系?
36.影响韭菜寿命的因素是什么?
37.韭菜按采食部位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38.怎样选用优良的韭菜品种?
39.韭菜生产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第三章 棚室韭菜栽培技术
40.怎样进行韭菜周年生产和茬次安排?
41.韭菜分哪几种繁殖方式?各有何特点?
42.怎样区分韭菜的新陈种子?
43.韭菜何时播种为宜?每亩播种量是多少?
44.怎样进行韭菜浸种催芽?如何播种?
45.韭菜播种出苗后,怎样进行苗期管理?
46.怎样进行韭菜的分苗移栽?
47.露地韭菜移栽后的第二年怎样进行管理?
48.露地韭菜收割时应掌握的关键环节有哪些?
49.怎样防止韭菜倒伏?
50.怎样能使韭菜在露地安全越冬?
51.在阳畦中生产韭菜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52.利用风障生产韭菜应怎样进行管理?
53.怎样利用遮阳网进行韭菜越夏栽培?
54.怎样利用地膜进行韭菜早春生产?
55.小拱棚生产韭菜怎样进行扣膜前管理?
56.小拱棚生产韭菜怎样进行扣膜后管理?
57.怎样利用塑料大棚生产韭菜?
58.日光温室韭菜反季节栽培怎样进行露地养根?
59.日光温室韭菜反季节栽培扣膜前应作好哪些准备?
60.日光温室韭菜反季节栽培扣膜后怎样管理?
61.日光温室韭菜栽培应怎样确定收割次数?
62.怎样生产囤韭?
63.韭菜软化栽培有哪几种?
64.利用黑色塑料膜怎样生产韭黄?
65.利用瓦罐怎样生产韭黄?
66.利用草棚覆盖怎样生产韭黄?
67.利用小拱棚怎样生产韭黄?
68.怎样进行韭薹生产?
69.怎样在小拱棚中进行韭菜和萝卜的间作套种?
70.怎样进行日光温室韭菜与果菜类蔬菜的间套作栽培?
第四章 病虫害与生理障害防治
71.什么是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72.害虫口器分为哪几类?其与害虫防治有哪些关系?
73.如何进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74.怎样防治韭蛆?
75.怎样防治韭菜潜叶蝇?
76.怎样防治葱蓟马?
77.怎样防治蛴螬?
78.怎样防治蝼蛄?
79.怎样防治韭菜地老虎?
80.怎样防治韭菜黑蚜?
81.怎样防治蜗牛?
82.怎样防治黄条跳甲?
83.怎样防治韭菜蛾?
84.怎样防治韭菜霜霉病?
85.怎样防治韭菜疫病?
86.如何防治韭菜白粉病?
87.如何防治韭菜锈病?
88.怎样防治韭菜根腐病?
89.怎样防治韭菜枯萎病?
90.怎样防治韭菜细菌性软腐病?
91.如何防治韭菜菌核病?
92.怎样防治韭菜灰霉病?
93.如何防治韭菜病毒病?
94.如何防治韭菜黑斑病?
95.怎样防治韭菜白绢病?
96.如何防治韭菜茎枯病?
97.怎样防治韭菜黄撮和黄条?
98.怎样防治韭菜黄叶和干尖?
99.如何防治韭菜缺素症?
100.怎样防治韭菜田里杂草滋生?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资深设施农业研究人员,我阅读了大量关于特定作物生产的书籍,坦白说,大部分都停留在对既有技术的简单罗列上。然而,这本书在某些深层次的机制探讨上,给我带来了不小的触动。它不仅仅告诉我们“怎么做”,更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例如,书中对韭菜鳞茎休眠打破与春化作用的阐述,结合了近期的生理学研究成果,使得那些看似简单的促壮措施,背后都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事风格,极大地提升了本书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关于营养元素间拮抗作用在韭菜高密度栽培中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几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配方调整思路,这对于优化成本结构、提升产品品质至关重要。我可以预见,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也能从中汲取到提升现有操作流程的灵感,绝非只是基础知识的复述。
评分我必须称赞一下这本书在“问题解决”方面的细致入微。很多农业书都会避开那些“疑难杂症”,但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我关注到了其中一问一答,专门讨论了在冬季气温骤降时,棚内局部区域湿度过高导致叶尖灼伤的问题。作者不仅指出了原因可能是通风口设置不合理,还提供了具体的物理改造方案——比如调整负压风机的运行频率和侧窗的开启角度比例。这种针对具体场景的微调建议,远比通用的“加强通风”口号要有效得多。另外,关于收获后处理和储藏的技术介绍,也体现了全产业链的思维。如何通过预冷、控湿来延长市场货架期,这部分内容对于对接高端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指导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把技术细节打磨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评分这本农业技术书籍简直是为我这样的新手菜农量身定制的!我一直对在受控环境中种植韭菜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系统、实用的指导。市面上那些技术手册要么过于理论化,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要么就是零散的经验分享,缺乏连贯性。而这本书的编排方式——“100问”的结构——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坐在你身边,耐心解答你每一个最迫切的疑问。从育苗期的光照控制到定植后的水肥管理,再到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被拆解得极为清晰。我尤其欣赏它对“关键技术”的聚焦,没有冗余的背景介绍,直奔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比如,它对不同季节大棚内温度波动的应对策略,描述得非常细致,甚至精确到了小时级别的调整建议,这对于追求高效、稳定产出的生产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读完前几章,我对于如何构建一个适宜韭菜生长的微气候环境,已经有了全新的认知和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强到让人忍不住想马上进棚实操一番。我过去在处理韭菜的霜霉病时,总是陷入“打药——好转——复发”的怪圈,因为治标不治本。这本书对此给出了一个非常系统化的防治路径,它强调了环境调控(特别是湿度控制)在预防病害发生中的首要地位,然后才是针对性的生物防治手段,最后才是化学干预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层层递进的防治逻辑,体现了现代农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此外,对于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抗性对比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帮助读者避免了盲目引进新品种带来的风险。书中的图文并茂之处,比如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健康状况对比图,直观得让人过目不忘,省去了很多自己摸索和试错的时间成本。对于我们合作社的农艺师团队来说,这本书将成为未来一个季度的核心培训资料。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亲切自然,没有丝毫架子。它更像是一位对行业充满热情的同行在分享他的“独门秘籍”,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知识库。语言组织流畅,逻辑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设施园艺的新人,也能轻松跟上节奏。比如,在讲解土壤改良时,作者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土壤团粒结构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堆砌宏观物理性质数据。这种将复杂的农业科学“翻译”成易于理解的大白话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从学术殿堂到田间地头的桥梁,使得最新的、最有效的生产技术不再是少数专家的专利,而是能被广大一线生产者迅速吸收和应用。这对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农业生产水平,绝对是一次积极的推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