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道德形上學探本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道德形上學探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康德(Kant L.) 著
圖書標籤:
  • 哲學
  • 倫理學
  • 形而上學
  • 康德
  • 道德哲學
  • 西方哲學
  • 學術著作
  • 譯著
  • 經典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2098
版次:1
商品編碼:11154188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1724-1804)是大傢知道的德國古典哲學傢。“道德形上學探本”是康德講倫理學的一部書。在《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道德形上學探本》裏,他以為道德上的善惡,行為的是非的標準,是超乎經驗的形式的原則。人作為有理性者,為自己定下道德規律(形式),這種規律,不管經驗如何,是普遍適用的,換言之,道德規律是超乎經驗的。他以為道德在於為義務而盡義務;道德隻關行為的動機如何,與行為的效果如何無關。不特追求對私人一已有利的效果的行為不是道德的行為,就是齣於對彆人的自然同情的行為也不是道德的行為;隻有齣於純粹義務心,撇開利己心、同情心等等的行為纔可以算是道德的行為。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由普通的對於道德之純理的知識轉到對於道德之哲學的知識
第二章 由通俗的道德哲學轉到道德形而上學
第三章 由道德形而上學轉到對於純粹實踐理性的批判
結論
本書重要名詞英德漢文對照錶

精彩書摘

  所以,一種本身值得極端尊重,不用再講到彆的而自身是好的意誌,這個概念,我們得要把它發揮;這一個概念,就是具有穩健的而未經訓練的智力的人的心中也早已有瞭,隻須把它弄清楚,不須重新教誨。我們要估計我們行為的全部價值,這個概念是首要的,是一切其餘的條件。要發揮這個概念,我們要先討論義務(duty)這個觀念——義務觀念包含著好意誌這個概念,不過還有某些主觀的限製和障礙罷瞭。可是,這些限製與障礙不特不會遮蔽好意誌,使它認不得,而且因為對襯,反而使它湧現齣來,照耀得更加明亮。
  有好些行為,雖是可以用來達到這個或那個目的,但已經公認為與義務不相容——這些行為,我這裏完全不提,因為它會與義務衝突,當然不會發生它是否齣於義務心這個問題。還有些行為,實際上閤乎義務,但人對它沒有直接愛好,隻是為彆個愛好所驅使而實行它——這些行為,我也撇開;因為在這些地方,我們很容易看齣來閤乎義務的行為是齣於義務心,還是因為利己的目的而履行。但是,假如一件行為既然閤乎義務,而行為者又有直接愛好要實現它,那末,這種分彆就難得多瞭。例如,賣東西的人不應該對無經驗的主顧抬高價錢,這永遠是個義務;並且在生意很盛的地方,有遠慮的商人是不會抬價的,他對人人總是賣一定價錢,使得小孩子也可以去買,和彆人一樣。這樣,他的交易是誠實無欺的;但這還不夠使我們相信這個商人這樣做是因為義務心,並因為誠實起見:其實,他私人的利益就要他這樣。在這個事例,我們絕不能設想他另外還有直接愛好要給買主便宜,顯示他給一切買主平等的利益是齣於誠心的愛好的樣子。所以,商人這種行為不是齣於義務心,也不是齣於直接愛好,隻是齣於利己心。
  ……

用戶評價

評分

  父母通常都忽略瞭教育孩子們對自己可能選取來作為目的的事物的價值做齣判斷,並改正他們的判斷。

評分

  實踐律令就是這樣的:你的行動,應把人性,無論是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或是他人人參中的人性,始終當作目的而決不僅僅當作手段來對待。現在,讓我們看看這個實踐律令能否實現。

評分

  

評分

  從康德在知識體係中為道德形而上學開闢齣空間的論證並不是從經驗中得到的,而是源於一個對理性知識的假設,一個標準的劃分,也就是說,是從邏輯上劃分齣來的(本來我想說是從先驗原則中引申齣來的,不過由於對這個術語的確切含義比較模糊,就先用比較通俗的說法來說)。這跟我們通常建立一個學科的方法是不同的,根據我的閱讀,一個新的學科的建立,或者一個學科的分支的齣現,是源於實踐上的需要,實際中的學科已經滿足不瞭實踐的要求瞭,也就催生瞭新學科新分支,然後再在知識樹中添上。然而康德的方法全然不同,在邏輯上,這樣的知識,這樣的分支的存在是無可辯駁的,但是我們的問題在於,在我們的實踐中,是否真的具有這樣的所謂獨立於經驗的道德知識組成的集閤?

評分

評分

至於書中取例不分時代,論述自然籠統,那當然是不夠科學。可要是想到在《文通》問世八十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在這方麵也還沒有比它前進多少,那末,我們就更應該多要求自己而少責備《文通》的作者瞭

評分

隻有一次,鄰居們沒有準時看到他的齣現,都為他擔心,當時他沉浸在盧梭的《愛彌爾》,以至於忘瞭時間,忘瞭自己,不過,在數十年間,這是他唯一一次沒有準時齣現。這位理性得近乎刻闆的人就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要迴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迴答是:我們隻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瞭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瞭,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評分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評分

《馬氏文通》也有它的缺點。比如,它用“字”錶示漢字和語詞兩個意義,它把皆、眾、具、悉、徧、都、鹹都歸入代詞,等等。這些都容易看齣來,也可以不算大毛病。對讀者說來,主要缺點有兩個。第一,《文通》分析句子成分,既有“起詞、止詞、錶詞、轉詞”這一套,又有“主次、賓次、偏次、同次”這一套,體係殊欠分明,論述自難清晰。第二,“句”和“讀”轇轕不清,雖經何容(《中國文法論》作者)爬梳,其間仍多疑義,隻要細讀捲一和捲十所列整段文字所加句、讀,就知道這個問題還遠遠沒有鬧清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