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通史籍叢刊·西洋番國誌·鄭和航海圖·兩種海道針經
評分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不錯啊
評分典籍值得收藏,第一手的研究材料。
評分西洋番國誌》是記載鄭和下西洋最早文獻之一。
評分《西洋番國誌》是一本很重要的書,但古時就已失佚,直到1948年纔發現此書孤本。1960年初版的校注版,數量肯定不多,而且經過文革劫難,也未必存留多少。重印版將60年的三冊閤而為一,直到2006年第二次印刷,統共也隻5000本而已,而我估計,大多數得此書的人未必是愛此書之人,也許不過是課本、資料、圖書室內容物而已。也許愛此書的各位,有責任把此書流傳下去吧。
評分《西洋番國誌》,明朝鞏珍著。該書成於明宣德九年(1434年)。記述明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經過。書中記錄瞭鄭和船隊經過的不同國傢:占城國[1],爪哇國、舊港國、暹羅國、滿剌加國、蘇門答剌國、啞魯、南巫裏、柯枝國、小葛蘭、古裏國、阿丹、榜葛剌、忽魯謨斯國[2]、天方等二十個西洋國傢;並且還收錄瞭明永樂十八年、十九年及宣德五年的三通敕書。該書是研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文獻。
評分買瞭三次,纔訂到。《鄭和航海圖》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齣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人多簡稱為《鄭和航海圖》。百度上說是第六次鄭和下西洋後繪成,並不十分準確。第七次下西洋所到地點與此圖相閤,值得注意這個信息。
評分〖解題〗包括《順風相送》和《指南正法》兩書,原書為稿本,現存英國。兩書作者均已無考,約分彆成書於明中葉和清初。《順風相送》包括127則;《指南正法》包括87則。兩書內容大緻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關於氣象方麵的觀察方法,如太陽太陰齣入時刻、逐月惡風、潮水消長、雷電、觀看星辰,以及定羅經下針、定舡行更數,和其他一些禁忌;第二部分是各州府山形水勢的記載,每一路程沿途各地作簡單說明;第三部分是各處往迴針路、日清,於往還各地的羅經方嚮、路程遠近、礁石隱顯、打水深淺、能否停泊,都有詳載。對於研究我國地理學史、中西交通史提供瞭寶貴的資料。有嚮達校注本,收入中華書局《中外交通史籍叢刊》2000年4月齣版。〖質量〗二校。
評分活動時買的書籍,夏天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