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讀好書
評分《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捲本編年體史書,共294捲,曆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資治通鑒》[1](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學傢、政治傢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曆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瞭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裏,編者總結齣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藉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
評分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得名,既是史傢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錶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錶現。
評分此書雖說是綫裝仿宣,與真正的古書確有不同,但時代在進步,何必苛求於此也,然書中內容確實精闢獨到,發人深省。且裝幀華美,值得收藏!讀書以明理,悟道以求真。不管是史學人物中做的事情,還是他們的在細微之處的性格,與他們的事業進程都韆絲萬縷。聽說某人一生熟讀此書17遍之多,蓋打天下者坐天下,也是有道理的,不管現在的年輕人怎樣理解它們,包括某人,要深知確實是有本事的人方能寫齣此書,有本事的人方能打得天下——讀史以前人為鑒,蓋於此也。
評分不錯的書籍
評分滿意
評分好書,很精緻
評分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書中講的不是曆史,而是人性,帝王心術
評分非常有意義的一本書,書中講的不是曆史,而是人性,帝王心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