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承尧 著
图书标签:
  • MySQL
  • InnoDB
  • 存储引擎
  • 数据库
  • 性能优化
  • 事务
  • 索引
  • 并发控制
  • 数据存储
  • 技术内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22068
版次:2
商品编码:1125232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数据库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畅销书全新升级,第1版广获好评;资深MySQL专家撰写,全球知名MySQL数据库服务提供商Percona公司CTO作序推荐,国内多位数据库专家联袂推荐
  基于MySQL 5.6,结合源代码,从存储引擎内核角度对InnoDB的整体架构、核心实现和工作机制进行深入剖析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

内容简介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由国内资深MySQL专家亲自执笔,国内外多位数据库专家联袂推荐。作为国内一本关于InnoDB的专著,本书的第1版广受好评,第2版不仅针对全新的MySQL 5.6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补充,还根据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对第1版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完善,全书大约重写了50%的内容。本书从源代码的角度深度解析了InnoDB的体系结构、实现原理、工作机制,并给出了大量实践,能帮助你系统而深入地掌握InnoDB,更重要的是,它能为你设计管理高性能、高可用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专业的指导。
  《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一共10章,首先宏观地介绍了MySQL的体系结构和各种常见的存储引擎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接着以InnoDB的内部实现为切入点,逐一详细讲解了InnoDB存储引擎内部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包括InnoDB存储引擎的体系结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基于InnoDB存储引擎的表和页的物理存储、索引与算法、文件、锁、事务、备份与恢复,以及InnoDB的性能调优等重要的知识;最后对InnoDB存储引擎源代码的编译和调试做了介绍,对大家阅读和理解InnoDB的源代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构建和管理高性能、高可用性的MySQL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者和DBA阅读。

作者简介

  姜承尧(David Jiang),资深MySQL数据库专家,擅长于数据库的故障诊断、性能调优、容灾处理、高可用和高扩展研究,同时一直致力于MySQL数据库底层实现原理的研究和探索。此外,对高性能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也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曾为MySQL编写了许多开源工具和性能扩展补丁,如广受好评的InnoDB引擎二级缓存项目。现任网易杭州研究院技术经理一职,负责MySQL数据库的内核开发,参与设计与开发MySQL数据库在网易云环境中的应用。曾担任久游网数据库工程部经理,曾领导并参与了多个大型核心数据库的设计、实施、管理和维护,实战经验非常丰富。活跃于开源数据库以及开源软件领域,是著名开源社区ChinaUnix MySQL版块的版主,热衷于与网友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深受社区欢迎。
  除本书外,他还撰写了《MySQL技术内幕:SQL编程》,是本书的姊妹篇,颇受好评。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MySQL体系结构和存储引擎
1.1 定义数据库和实例
1.2 MySQL体系结构
1.3 MySQL存储引擎
1.3.1 InnoDB存储引擎
1.3.2 MyISAM存储引擎
1.3.3 NDB存储引擎
1.3.4 Memory存储引擎
1.3.5 Archive存储引擎
1.3.6 Federated存储引擎
1.3.7 Maria存储引擎
1.3.8 其他存储引擎
1.4 各存储引擎之间的比较
1.5 连接MySQL
1.5.1 TCP/IP
1.5.2 命名管道和共享内存
1.5.3 UNIX域套接字
1.6 小结
第2章 InnoDB存储引擎
2.1 InnoDB存储引擎概述
2.2 InnoDB存储引擎的版本
2.3 InnoDB体系架构
2.3.1 后台线程
2.3.2 内存
2.4 Checkpoint技术
2.5 Master Thread工作方式
2.5.1 InnoDB 1.0.x版本之前的Master Thread
2.5.2 InnoDB1.2.x版本之前的Master Thread
2.5.3 InnoDB1.2.x版本的Master Thread
2.6 InnoDB关键特性
2.6.1 插入缓冲
2.6.2 两次写
2.6.3 自适应哈希索引
2.6.4 异步IO
2.6.5 刷新邻接页
2.7 启动、关闭与恢复
2.8 小结
第3章 文件
3.1 参数文件
3.1.1 什么是参数
3.1.2 参数类型
3.2 日志文件
3.2.1 错误日志
3.2.2 慢查询日志
3.2.3 查询日志
3.2.4 二进制日志
3.3 套接字文件
3.4 pid文件
3.5 表结构定义文件
3.6 InnoDB存储引擎文件
3.6.1 表空间文件
3.6.2 重做日志文件
3.7 小结
第4章 表
4.1 索引组织表
4.2 InnoDB逻辑存储结构
4.2.1 表空间
4.2.2 段
4.2.3 区
4.2.4 页
4.2.5 行
4.3 InnoDB行记录格式
4.3.1 Compact行记录格式
4.3.2 Redundant行记录格式
4.3.3 行溢出数据
4.3.4 Compressed和Dynamic行记录格式
4.3.5 CHAR的行结构存储
4.4 InnoDB数据页结构
4.4.1 File Header
4.4.2 Page Header
4.4.3 Infimum和Supremum Records
4.4.4 User Records和Free Space
4.4.5 Page Directory
4.4.6 File Trailer
4.4.7 InnoDB数据页结构示例分析
4.5 Named File Formats机制
4.6 约束
4.6.1 数据完整性
4.6.2 约束的创建和查找
4.6.3 约束和索引的区别
4.6.4 对错误数据的约束
4.6.5 ENUM和SET约束
4.6.6 触发器与约束
4.6.7 外键约束
4.7 视图
4.7.1 视图的作用
4.7.2 物化视图
4.8 分区表
4.8.1 分区概述
4.8.2 分区类型
4.8.3 子分区
4.8.4 分区中的NULL值
4.8.5 分区和性能
4.8.6 在表和分区间交换数据
4.9 小结
第5章 索引与算法
5.1 InnoDB存储引擎索引概述
5.2 数据结构与算法
5.2.1 二分查找法
5.2.2 二叉查找树和平衡二叉树
5.3 B+树
5.3.1 B+树的插入操作
5.3.2 B+树的删除操作
5.4 B+树索引
5.4.1 聚集索引
5.4.2 辅助索引
5.4.3 B+树索引的分裂
5.4.4 B+树索引的管理
5.5 Cardinality值
5.5.1 什么是Cardinality
5.5.2 InnoDB存储引擎的Cardinality统计
5.6 B+树索引的使用
5.6.1 不同应用中B+树索引的使用
5.6.2 联合索引
5.6.3 覆盖索引
5.6.4 优化器选择不使用索引的情况
5.6.5 索引提示
5.6.6 Multi-Range Read优化
5.6.7 Index Condition Pushdown(ICP)优化
5.7 哈希算法
5.7.1 哈希表
5.7.2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哈希算法
5.7.3 自适应哈希索引
5.8 全文检索
5.8.1 概述
5.8.2 倒排索引
5.8.3 InnoDB全文检索
5.8.4 全文检索
5.9 小结
第6章 锁
6.1 什么是锁
6.2 lock与latch
6.3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锁
6.3.1 锁的类型
6.3.2 一致性非锁定读
6.3.3 一致性锁定读
6.3.4 自增长与锁
6.3.5 外键和锁
6.4 锁的算法
6.4.1 行锁的3种算法
6.4.2 解决Phantom Problem
6.5 锁问题
6.5.1 脏读
6.5.2 不可重复读
6.5.3 丢失更新
6.6 阻塞
6.7 死锁
6.7.1 死锁的概念
6.7.2 死锁概率
6.7.3 死锁的示例
6.8 锁升级
6.9 小结
第7章 事务
7.1 认识事务
7.1.1 概述
7.1.2 分类
7.2 事务的实现
7.2.1 redo
7.2.2 undo
7.2.3 purge
7.2.4 group commit
7.3 事务控制语句
7.4 隐式提交的SQL语句
7.5 对于事务操作的统计
7.6 事务的隔离级别
7.7 分布式事务
7.7.1 MySQL数据库分布式事务
7.7.2 内部XA事务
7.8 不好的事务习惯
7.8.1 在循环中提交
7.8.2 使用自动提交
7.8.3 使用自动回滚
7.9 长事务
7.10 小结
第8章 备份与恢复
8.1 备份与恢复概述
8.2 冷备
8.3 逻辑备份
8.3.1 mysqldump
8.3.2 SELECT...INTO OUTFILE
8.3.3 逻辑备份的恢复
8.3.4 LOAD DATA INFILE
8.3.5 mysqlimport
8.4 二进制日志备份与恢复
8.5 热备
8.5.1 ibbackup
8.5.2 XtraBackup
8.5.3 XtraBackup实现增量备份
8.6 快照备份
8.7 复制
8.7.1 复制的工作原理
8.7.2 快照+复制的备份架构
8.8 小结
第9章 性能调优
9.1 选择合适的CPU
9.2 内存的重要性
9.3 硬盘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
9.3.1 传统机械硬盘
9.3.2 固态硬盘
9.4 合理地设置RAID
9.4.1 RAID类型
9.4.2 RAID Write Back功能
9.4.3 RAID配置工具
9.5 操作系统的选择
9.6 不同的文件系统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
9.7 选择合适的基准测试工具
9.7.1 sysbench
9.7.2 mysql-tpcc
9.8 小结
第10章 InnoDB存储引擎源代码的编译和调试
10.1 获取InnoDB存储引擎源代码
10.2 InnoDB源代码结构
10.3 MySQL 5.1版本编译和调试InnoDB源代码
10.3.1 Windows下的调试
10.3.2 Linux下的调试
10.4 cmake方式编译和调试InnoDB存储引擎
10.5 小结


前言/序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过去这些年我一直在和各种不同的数据库打交道,见证了MySQL从一个小型的关系型数据库发展为各大企业的核心数据库系统的过程,并且参与了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的开发工作,成功地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了可靠的、健壮的应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正是这些不断累积的经验赋予了我灵感,于是有了这本书。这本书实际上反映了这些年来我做了哪些事情,其中汇集了很多同行每天可能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MySQL数据库独有的插件式存储引擎架构使其和其他任何数据库都不同。不同的存储引擎有着完全不同的功能,而InnoDB存储引擎的存在使得MySQL跃入了企业级数据库领域。本书完整地讲解了InnoDB存储引擎中最重要的一些内容,即InnoDB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InnoDB的源代码讲解了它的内部实现机制。
  本书不仅讲述了InnoDB存储引擎的诸多功能和特性,还阐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功能和特性,更重要的是,还尝试了教我们如何Think Different。Think Different是20世纪90年代苹果公司在其旷日持久的宣传活动中提出的一个口号,借此来重振公司的品牌,更重要的是,这个口号改变了人们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苹果的口号不是Think Differently,是Think Different,Different在这里做名词,意味该思考些什么。
  很多DBA和开发人员都相信某些“神话”,然而这些“神话”往往都是错误的。无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变得多快,数据库的使用变得多么简单,任何时候Why都比What重要。只有真正理解了内部实现原理、体系结构,才能更好地去使用。这正是人类正确思考问题的原则。因此,对于当前出现的技术,尽管学习其应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当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技术。
  关于本书,我的头脑里有很多个目标,但最重要的是想告诉大家如下几个简单的观点:
  ·不要相信任何的“神话”,学会自己思考;
  ·不要墨守成规,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事情可能是错误的;
  ·不要相信网上的传言,去测试,根据自己的实践做出决定;
  ·花时间充分地思考,敢于提出质疑。
  当前有关MySQL的书籍大部分都集中在教读者如何使用MySQL,例如SQL语句的使用、复制的搭建的、数据的切分等。没错,这对快速掌握和使用MySQL数据库非常有好处,但是真正的数据库工作者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应用,更多的是内部的具体实现。
  MySQL数据库独有的插件式存储引擎使得想要在一本书内完整地讲解各个存储引擎变得十分困难,有的书可能偏重对MyISAM的介绍,有的可能偏重对InnoDB存储引擎的介绍。对于初级的DBA来说,这可能会使他们的理解变得更困难。对于大多数MySQL DBA和开发人员来说,他们往往更希望了解作为MySQL企业级数据库应用的第一存储引擎的InnoDB,我想在本书中,他们完全可以找到他们希望了解的内容。
  再强调一遍,任何时候Why都比What重要,本书从源代码的角度对InnoDB的存储引擎的整个体系架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讲解,剖析了InnoDB存储引擎的核心实现和工作机制,相信这在其他书中是很难找到的。
  第1版与第2版的区别
  本书是第2版,在写作中吸收了读者对上一版内容的许多意见和建议,同时对于最新MySQL 5.6中许多关于InnoDB存储引擎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与介绍。希望通过这些改进,给读者一个从应用到设计再到实现的完整理解,弥补上一版中深度有余,内容层次不够丰富、分析手法单一等诸多不足。
  较第1版而言,第2版的改动非常大,基本上重写了50%的内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
  ·本书增加了对最新MySQL 5.6中的InnoDB存储引擎特性的介绍。MySQL 5.6版本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更新,InnoDB存储引擎更是添加了许多功能,如多线程清理线程、全文索引、在线索引添加、独立回滚段、非递归死锁检测、新的刷新算法、新的元数据表等。读者通过本书可以知道如何使用这些特性、新特性存在的局限性,并明白新功能与老版本InnoDB存储引擎之间实现的区别,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利用这些特性。
  ·根据读者的要求对于InnoDB存储引擎的redo日志和undo日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读者应该能更好地理解InnoDB存储引擎事务的实现。在undo日志分析中,通过InnoSQL自带的元数据表,用户终于可对undo日志进行统计和分析,极大提高了DBA对于InnoDB存储引擎内部的认知。
  ·对第6章进行大幅度的重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InnoDB存储引擎特有的next-key locking算法,并且通过分析锁的实现来了解死锁可能产生的情况,以及InnoDB存储引擎内部是如何来避免死锁问题的产生的。
  ·根据读者的反馈,对InnoDB存储引擎的insert buffer模块实现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其使用方法以及其内部的实现原理。此外还增加了对insert buffer的升级版本功能——change buffer的介绍。
  读者对象
  本书不是一本面向应用的数据库类书籍,也不是一本参考手册,更不会教你如何在MySQL中使用SQL语句。本书面向那些使用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作为数据库后端开发应用程序的开发者和有一定经验的MySQL DBA。书中的大部分例子都是用SQL语句来展示关键特性的,如果想通过本书来了解如何启动MySQL、如何配置Replication环境,可能并不能如愿。不过,在本书中,你将知道InnoDB存储引擎是如何工作的,它的关键特性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以及如何正确配置和使用这些特性。
  如果你想更好地使用InnoDB存储引擎,如果你想让你的数据库应用获得更好的性能,就请阅读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经理或总监也要非常了解数据库,要知道数据库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如果技术经理或总监想安排员工参加MySQL数据库技术方面的培训,完全可以利用本书来“充电”,相信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要想更好地学习本书的内容,要求具备以下条件:
  ·掌握SQL。
  ·掌握基本的MySQL操作。
  ·接触过一些高级语言,如C、C++、Python或Java。
  ·对一些基本算法有所了解,因为本书会分析InnoDB存储引擎的部分源代码,如果你能看懂这些算法,这会对你的理解非常有帮助。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一共有10章,每一章都像一本“迷你书”,可以单独成册,也就说你完全可以从书中任何一章开始阅读。例如,要了解第10章中的InnoDB源代码编译和调试的知识,就不必先去阅读第3章有关文件的知识。当然,如果你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已经对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完全掌握了,建议你系统性地阅读本书。
  本书不是一本入门书籍,不会一步步引导你去如何操作。倘若你尚不了解InnoDB存储引擎,本书对你来说可能就显得沉重一些,建议你先查阅官方的API文档,大致掌握InnoDB的基础知识,然后再来学习本书,相信你会领略到不同的风景。
  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本书在提供源代码下载的同时也将源代码附在了书中,因此占去了一些篇幅,还请大家理解。
  致谢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首先要感谢Pecona公司的CEO Peter Zaitsev和CTO Vadim Tkachenko,通过和他们的不断交流,使我对InnoDB存储引擎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知道了怎样才能正确地将InnoDB存储引擎的补丁应用到生产环境。
  其次,要感谢网易公司的各位同事们,能在才华横溢、充满创意的团队中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兴奋。也因为在这个开放的工作环境中,我可以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写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这本书还想传达一些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感谢她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一份特别的感谢要送给本书的策划编辑杨福川和姜影,他们使得本书变得生动和更具有灵魂。此外还要感谢出版社的其他默默工作的同事们。
  姜承尧

高性能数据库的基石:深入解析InnoDB存储引擎 引言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里,数据库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海量信息存储、管理和高效访问的动脉。而在众多数据库引擎中,InnoDB以其卓越的性能、强大的事务支持和广泛的应用,赢得了开发者和数据库管理员的青睐,成为MySQL中最常用、最受欢迎的存储引擎。本书并非仅仅是对InnoDB存储引擎的浅尝辄止,而是旨在深入到其核心机制,揭示其为何能成为高性能数据库的基石,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将其潜力发挥到极致。 第一部分:InnoDB的架构与核心组件 要理解InnoDB的强大之处,必须先剖析其内在的架构设计。本书将首先带领读者系统地认识InnoDB的整体架构,从最宏观的视角出发,了解其如何组织和管理数据。 存储结构: 数据是如何在磁盘上组织的?InnoDB采用页(Page)作为基本的数据存储单位,每一页的大小固定(通常为16KB),这是所有数据存储和 I/O 操作的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页的结构,包括页头、记录、行数据、行格式等。理解页的结构是理解InnoDB一切操作的前提。 缓冲池(Buffer Pool): 缓冲池是InnoDB性能的关键所在。它是一个内存区域,用于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页和索引页,最大限度地减少磁盘 I/O。我们将深入探讨缓冲池的内部机制,包括其大小的配置、页的置换算法(如LRU列表)、脏页的检测与刷新策略,以及多线程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确保缓冲池的高效利用。 日志缓冲(Log Buffer)与日志文件(Log Files): 为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尤其是原子性和持久性,InnoDB依赖重做日志(Redo Log)。本书将详述重做日志的生成过程、日志缓冲的写入机制、以及日志文件的管理,包括其循环写入模式和检查点(Checkpoint)机制,理解这些机制对于保证数据安全和故障恢复至关重要。 双写缓冲区(Doublewrite Buffer): 为了在发生系统崩溃导致部分页写损坏时,能够进行数据恢复,InnoDB引入了双写缓冲区。我们将详细介绍双写缓冲区的原理,它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以及它对写入性能的影响。 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InnoDB能够根据访问模式动态地创建哈希索引,以加速查找。我们将解释自适应哈希索引的生成原理、优化机制以及其对查询性能的提升作用。 其他重要组件: 除了上述核心组件,InnoDB还包含许多其他重要的内部组件,例如: 行格式(Row Format): 介绍InnoDB支持的几种行格式(COMPACT, REDUNDANT, DYNAMIC, COMPRESSED),分析它们在空间利用、性能和功能上的差异,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行格式。 文件系统: 讨论InnoDB如何与底层文件系统进行交互,以及不同的文件系统配置(如每表一个文件、共享表空间)对性能的影响。 线程模型: 介绍InnoDB的后台线程,如IO线程、Master Thread、Purge Thread等,理解它们的职责和协作关系,有助于优化数据库的运行效率。 第二部分:InnoDB的事务与并发控制 事务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而InnoDB提供了强大且高效的事务支持。本部分将深入探讨InnoDB的事务管理机制,以及其在多用户并发访问环境下的并发控制策略。 事务的基本概念: 从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原则出发,重新审视事务在InnoDB中的实现。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 MVCC是InnoDB实现高并发读写性能的关键。我们将详细解析MVCC的工作原理,包括事务ID(Transaction ID)、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undo log、以及read view的生成与判断,理解MVCC如何实现读不阻塞写,写不阻塞读。 隔离级别(Isolation Levels): 详细讲解SQL标准定义的四种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以及InnoDB如何在MVCC的基础上实现这些隔离级别。重点分析Repeatable Read隔离级别下,InnoDB如何通过Next-Key Locking等机制来防止幻读。 锁机制: InnoDB提供了丰富的锁类型,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我们将深入讲解: 行锁(Row Lock): 介绍InnoDB如何实现行锁,包括行锁的类型(共享锁、排它锁)、加锁的范围(Gap Lock, Next-Key Lock),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 表锁(Table Lock): 讲解何时会发生表锁,以及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表锁。 意向锁(Intention Lock): 解释意向共享锁(IS)和意向排它锁(IX)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冲突的行锁。 锁的优化与死锁: 分析锁的开销,讲解如何优化锁的使用策略,以及InnoDB如何检测和处理死锁。 第三部分:InnoDB的索引与查询优化 索引是提升数据库查询性能的利器。InnoDB的B+树索引设计及其相关的优化策略,是本书的另一重点。 B+树索引结构: 详细介绍InnoDB的主键索引(Clustered Index)和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的结构。理解主键索引如何存储真实的数据记录,而二级索引如何通过聚簇索引键来指向主键索引,是理解InnoDB查询过程的基础。 索引的创建与维护: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索引类型(B+树索引、全文索引、空间索引等),以及索引的创建、删除和重建的最佳实践。 查询优化器: 简要介绍MySQL查询优化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InnoDB如何与查询优化器协同工作,选择最优的执行计划。 索引失效的常见原因: 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哪些操作会导致索引失效(如函数索引、OR 条件、LIKE 查询的模糊匹配等),以及如何避免这些情况。 覆盖索引(Covering Index): 讲解覆盖索引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覆盖索引大幅提升查询性能,避免回表查询。 索引页分裂与合并: 解释在数据插入和删除过程中,B+树索引页的分裂与合并机制,以及这些操作对性能的影响。 第四部分:InnoDB的存储与性能调优 理解InnoDB的存储机制并进行有效的性能调优,是每一位数据库从业者必备的技能。 表空间(Tablespace)管理: 深入分析InnoDB的表空间管理机制,包括系统表空间、通用表空间、独立表空间,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讲解InnoDB内部维护的数据字典,包括表、索引、列等元数据的信息,以及它如何影响数据库的启动和操作。 I/O 优化: 异步 I/O: 介绍InnoDB如何利用异步 I/O 来提高 I/O 操作的效率。 I/O 调度器: 讨论不同的 I/O 调度器对 InnoDB 性能的影响。 RAID 配置: 提供关于 RAID 配置的建议,以优化存储性能和数据可靠性。 内存配置调优: 重点讲解 InnoDB 缓冲池的大小、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buffer_size 等关键参数的配置,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体性能。 事务相关参数调优: 讨论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Innodb_flush_method 等参数对事务提交速度和数据持久性的影响。 性能监控与诊断: 介绍如何利用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INFORMATION_SCHEMA` 视图、慢查询日志等工具来监控 InnoDB 的性能,识别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调优。 第五部分:InnoDB的故障恢复与高可用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本部分将聚焦于InnoDB的故障恢复机制以及构建高可用方案。 崩溃恢复(Crash Recovery): 详细讲解 InnoDB 在系统崩溃后的恢复过程,包括重做日志的应用(Redo Log Apply)、撤销日志的利用(Undo Log)等。理解这一过程是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关键。 日志归档(Log Archiving): 介绍 InnoDB 的日志归档策略,以及它在数据备份和恢复中的作用。 备份与恢复策略: 结合 InnoDB 的特性,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和时间点恢复策略。 高可用方案: 介绍基于 InnoDB 的常见高可用架构,如主从复制(Replication)、Percona XtraDB Cluster(PXC)、Galera Cluster 等,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帮助读者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数据迁移与升级: 提供关于 InnoDB 数据迁移和版本升级的最佳实践,确保过程平滑且数据安全。 结语 本书的目标是成为您深入理解InnoDB存储引擎的可靠伙伴。通过系统性的讲解,您将不仅能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掌握InnoDB的底层原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数据库设计、性能优化和故障排除。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数据库管理员,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助力您构建更加稳定、高效和可靠的数据库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里有5段以读者口吻写出的、不包含《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具体内容、风格各异且详细的图书评价: --- 这本书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到整体的排版,都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息,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肯定扎实。我之前一直对数据库底层原理感到模糊,总是停留在应用层的SQL操作,这次下决心要深入了解一下InnoDB这个大家伙。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时间翻看了一下目录,那丰富的章节设置,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特性的方方面面,让我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充满期待。我特别喜欢那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风格,这本书的架构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即使还没深入阅读,光是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InnoDB的深刻理解,这种感觉非常棒。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够真正理解MySQL在后台是如何工作的,而不只是把它当成一个黑盒子来使用。这本书的份量也着实不轻,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里面蕴含着无数宝贵的知识,非常值得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评分

我最看重一本技术书的实用性和前沿性。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技术浪潮中,很多信息都可能很快过时,所以一本能够引领我跟上时代步伐的书籍是我的首选。《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第2版)》这个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并且“第2版”的字样也说明了它经过了作者的不断更新和打磨,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需求。我购买这本书,主要也是因为我目前正在从事与MySQL相关的开发工作,并且希望能够解决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一些性能瓶颈和疑难杂症。我看过一些关于InnoDB的零散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指南,能够系统地解答我所有关于InnoDB的疑问。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一些“原来如此”的顿悟时刻,并且在我的工作中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厚重感”。我指的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不是说它有多么沉闷。它似乎囊括了InnoDB存储引擎方方面面的知识,从最底层的磁盘结构到上层的数据操作,都可能被一一剖析。我之前一直觉得,要想真正掌握MySQL,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存储引擎的工作原理,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表面。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一块的知识空白。我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我思考的书籍,它不只是告诉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有什么潜在的影响”。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加完整的MySQL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对InnoDB的内部机制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库设计、优化和故障排查。

评分

从设计美学上来说,这本书的封面和排版都相当出色。我个人对书籍的视觉呈现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本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更容易让我产生阅读的兴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而内页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图表清晰直观,这些细节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技术书籍,有些排版混乱,图表模糊,读起来费力,大大影响了学习效率。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如此精致的细节时,我对它本身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相信,一本在细节上都如此用心的书,其内容也一定是经过精心打磨、值得信赖的。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深入学习InnoDB过程中的得力助手。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真的没得说,纸张的触感很好,字迹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除了内容本身,也需要在阅读体验上做到极致,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尤其看重作者的表达方式,是否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的概念。从我初步浏览的几页来看,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而且善于运用比喻和类比来帮助读者理解,这一点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我之前尝试过一些技术书籍,有些写得过于晦涩,读起来像天书一样,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给我一种循序渐进、娓娓道来的感觉,让我愿意沉下心来,一点一点去吸收其中的知识。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充满了信心,因为作者在学术界和业界的声誉都有目共睹,能够出版这样的作品,绝非偶然,而是长期积累和深刻洞察的结晶。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买了又是放书柜里了。书都是看了好就买,买了却很少看

评分

通熟易懂,好书

评分

对mysql体系理解有较大帮助

评分

很好的书。要保持知识饥渴、每日读书的习惯。京东送货很快。每本书都有塑封,好评。

评分

应该是正品。搞活动买的,划算多了

评分

主要讲底层实现的一本书

评分

漫漫长路不休,花了钱不看会心疼,哈哈

评分

看看书,同事推荐,深入了解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