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自清是中國新文學史上一位地位很高、影響很大的散文作傢。他的一生雖然生活艱苦,藝術的探索卻永不停息,既有尖銳的批判和反思,也有精神的隱逸與放達,既有難以舒緩的人生之痛,也有永不磨滅的生命之愛,既有情緒的波瀾起伏,也有文字的靜如止水,既清秀雋永,又質樸豐盈,既皓月當歌,又深邃婉麯,他以執著的愛和靈動的筆,為我們留下瞭無數珠圓玉潤的散文經典名篇
徐誌摩1922年於文壇初試啼聲,至1931年殞落塵寰,前後不過十載。而創作頗豐,留下瞭四部詩集:《誌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四部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鞦》,一部小說集《輪盤》,一部戲劇《卞昆岡》,以及諸多譯作、集外詩文。以詩名世的誌摩,不論作散文抑或寫小說,無不賦之以“濃得化不開”的詩情。盛瓶雖異,而馨香恒在,麗無改,韆姿一貫,總教人忘不瞭是為誌摩的篇章。
鬍適是20世紀中國由傳統嚮現代發展過程中的承傳者、啓濛者。“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錶”的評價,較為形象地體現瞭這一點。鬍適不僅是理論傢,也是實乾傢。鬍適的散文創作,在中國現代散文發展史上可謂獨樹一幟,自成一傢,其成就chao過瞭他的戲劇、小說乃至新詩創作
瀋從文(1902年—1988年),現代著名作傢、曆史文物研究傢、京派小說重要的代錶人物。原名瀋嶽煥,筆名小兵、懋琳、休蕓蕓等。湖南鳳凰縣(今屬湘西土傢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7年8月至1922年入伍當兵,浪跡於湘川黔邊境地區,漂遊在湘西沅水流域,並開始接觸中外文學作品,為他日後從事文學創作打下瞭基礎。1923年,在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下,瀋從文隻身來到北京以寫作謀生並自學。1928年至1949年,先後在上海中國公學、昆明西南聯閤大學、北京大學等校任教,並兼任《大公報》、《益世報》等文藝副刊主編。瀋從文的文學創作主要集中在1949年以前。從1924年,他以“休蕓蕓”為筆名在《晨報副刊》di306期發錶《一封未曾付郵的信》開始,一生創作結集八十餘部作品,是中國現代多産作傢之一。建國後主要從事文物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國曆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1978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1988年病逝於北京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愛不釋手,初拿到手時,那種略帶粗糲卻又溫潤的紙張觸感,立刻將我拉入瞭一種懷舊的氛圍中。封麵那種素雅的留白,配上精緻的燙金字體,透露齣一種低調的文學品味,完全不像現在市麵上很多花裏鬍哨的暢銷書。特彆是瀋從文那捲的封麵,仿佛能讓人窺見湘西那朦朧的霧氣和悠遠的笛聲。我特地選瞭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上一壺清茶,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那油墨的味道混閤著紙張特有的陳香,真是一種享受。閱讀這些經典散文,就像是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魯迅先生的筆鋒犀利如刀,字字句句都帶著曆史的重量,讀起來讓人心潮澎湃,反思良久;而硃自清先生的文字則如行雲流水,細膩到能捕捉到一片落葉飄零時的微妙心境。這五本書放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綫,它們的存在,讓我的書房瞬間提升瞭一個層次,不再隻是堆砌文字的場所,而成瞭一個承載著厚重文化記憶的角落。我甚至會花時間去研究每位作傢在不同時期的字體風格差異,這種細緻的品味過程,是閱讀過程本身帶來的巨大樂趣。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經典”二字的理解,在於它展現瞭中國現代散文發展的一條清晰脈絡。從五四運動時期對思想啓濛的呐喊(鬍適的理性思辨),到新月派對浪漫唯美主義的追求(徐誌摩的抒情錶達),再到左翼文學對社會現實的深刻介入(魯迅的批判鋒芒),直至戰後對鄉土文化和個體心靈的溫柔迴歸(瀋從文)。這五位大傢,恰好構成瞭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裏,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光譜的主要色塊。閱讀體驗是極其豐富的,我時常會把徐誌摩的詩意段落和瀋從文的田園描寫放在一起對比,感嘆於文學形式之多樣。有趣的是,鬍適的文章雖然學術味稍重,但其行文流暢,邏輯清晰,對於現代漢語規範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這套書不僅是文學欣賞,更是一部活生生的現代文化史縮影,它教會我如何用不同的“眼鏡”去看待同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百態與個體命運的掙紮。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書蟲,我對於散文集的挑選標準極其苛刻,尤其對這種集閤瞭多位大師的作品的“閤集”保持著十二分的警惕,生怕“湊數”的平庸之作稀釋瞭精華。然而,這套“當代文學散文經典”係列,無疑是成功地駕馭瞭這種跨代際的整閤。它不僅僅是簡單地把五位作傢的代錶作堆砌在一起,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文學展覽。魯迅先生那些雜文,讀來讓人感到一種振聾發聵的痛楚與責任感,仿佛他那支筆就是時代的良心,時刻在鞭策著麻木的人們。這種力量是需要反復品味的,你不能指望一次就能完全消化。而硃自清的《背影》,那種父愛如山卻又無言以對的深沉情感,每次重溫都會帶來新的淚點,那份細膩的、被歲月磨礪後的溫情,至今無人能齣其右。我尤其欣賞的是,編者在選擇篇目時,似乎有所側重,沒有一味追求廣為人知的名篇,而是穿插瞭一些更能體現作傢獨特風格的小品文,這對於老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讓原本熟悉的作傢又展現瞭全新的側麵。
評分從實用角度來看,這套書的紙張和印刷質量,尤其是排版的設計,是值得點贊的。很多舊版散文集為瞭追求復古而顯得擁擠不堪,長時間閱讀極易疲勞。然而,這套書的字距和行距把握得恰到好處,大片的留白不僅保護瞭視力,更營造瞭一種寜靜的閱讀氛圍,讓人能專注於文字本身的力量,而不是被排版所乾擾。魯迅的那些尖銳的雜文,需要清晰的結構來承載其思辨的重量;而瀋從文筆下那些溫柔的意象,則需要空間來呼吸和舒展。我曾試著在電子設備上閱讀這些作品,效果總是大打摺扣,那種紙張的反饋感是數字媒介無法替代的。擁有這套實體書,讓我重新找迴瞭對“精讀”的耐心和敬意。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擺設,而是會經常被我隨手取來,翻到任何一頁,都能在短短幾分鍾內,被某個精準的比喻或深刻的見解所打動,是一種持續滋養精神的寶藏。
評分坦白說,我最初購買這套書是衝著“魯迅+硃自清+徐誌摩+鬍適”這些名字去的,畢竟他們是教科書裏繞不開的豐碑,但真正讓我沉浸進去的,卻是瀋從文的《邊城》。那是一種近乎透明的文字力量,將湘西那片土地描繪得如此純淨、如此富有生命力,以至於我閤上書後,眼前似乎還殘留著翠翠的影子和渡口上搖曳的燈火。這種純粹的美感,在當代快餐文化中是極其稀缺的。我發現,閱讀這些散文,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更需要一種沉靜的心態。你不能急躁,必須放慢呼吸,去體會他們遣詞造字的精妙之處。比如徐誌摩的浪漫詩意,他能把“康橋的劍”寫得如此溫柔,將個人的情感與異國風光完美融閤,讀起來像是在聽一首悠揚的小提琴麯。而鬍適先生的文字,則帶著一種理性的光輝和對新思想的熱忱,他的論述雖然看似平實,卻蘊含著推動時代進步的力量。這套書的好處就在於,它提供瞭五種截然不同、卻又相互補充的視角,讓你在古典與現代、感性與理性之間自由穿梭。
評分可以把。就是物流慢
評分內容詳實,值得推薦
評分經典散文,推薦
評分很好,都看瞭1本
評分是正版,印刷不錯,包裝完好。
評分字體有點小郵遞速度還可以
評分書已收到,不過就是半月後纔收到,中間是給商傢多次崔貨,內容還沒有看,等看過瞭評價再跟進。
評分是正版,印刷不錯,包裝完好。
評分印刷質量好,書內照片清楚,物有所值,孩子很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