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藏:庄子

国学典藏:庄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王先谦<集解> 著,方勇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8321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333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国学典藏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9
字数:36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学典藏: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周与其后学所作。《国学典藏:庄子》一书,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它代表着先秦诸子散文的成熟,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杰作。庄子的散文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又具有个性化特征。无论从其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手法上都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长河中,《国学典藏:庄子》是当之无愧的一颗璀璨明珠。此次整理,以王先谦的《庄子集解》为底本。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方勇
庄子集解自序/王先谦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精彩书摘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嘲。今指马之百体而不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是以自外人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此之谓丘里之言。”
  少知曰:“然则谓之道,足乎?”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日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而号以读之,则可也。已有之矣,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辩,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
  少知曰:“四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不原其所起,此议之所止。”
  少知曰:“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远也,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其有极。”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朱彝尊选的词集。非常棒。注意:只是词本身以及一小部分注释评语,没有解释翻译之类的,有些人注意了。

评分

经典之作,有左传癖的老杜做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值得信赖,质量好到没得说,虽文言文版的但是有注解,还是不错的,印刷和纸张都不错,封皮很有年代感,排版印刷质量佳。内容全面正文字体大小适,便于阅读

评分

没有拆。品相完好,活动比较给力,差不多5折,就买了储存。好书无疑。快递小哥,送货上楼,那么大的箱子,感谢。

评分

第一次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装帧很不错,古色古香,排版印刷也很好,纸张只能说中等,但离高质量还差点。但是这个价,挺值得。这个版本没有注释,只有文章。

评分

高中时就听说这本书了,一直没能看,这次趁活动合适,买来学习一下

评分

第一次买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装帧很不错,古色古香,排版印刷也很好,纸张只能说中等,但离高质量还差点。但是这个价,挺值得。

评分

公山弗擾佛肸二章,程先生謂,欲往者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也。又云欲往者,示人以迹,子路不喻。熹疑召而欲往,乃聖人虛明應物之心,答其善意自然而發;終不往者,以其為惡已甚,義不可復往也。此乃聖人體用不偏,道並行而不相悖處,不知是否?又兩條告子路不同者,即其所疑而喻之爾。子路於公山氏疑聖人之不必往,故夫子言可往之理[此語意中微似年木隨身之意,不知然否?];於佛肸恐其凂夫子也,故夫子告以不能凂己之意,不知是否?又謂示人以迹者,熹未喻其旨。先生曰:元晦前說,深測聖人之心,一箇體段甚好。但更有少礙:若使聖人之心不度義如

评分

评分

世说新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