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保健知识

孕产妇保健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惠宁,欧俊 编
图书标签:
  • 孕期保健
  • 产后恢复
  • 母婴健康
  • 孕妇营养
  • 胎儿发育
  • 产检
  • 分娩
  • 育儿知识
  • 妇产科
  • 孕期饮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563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827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孕产妇保健知识》以问答的形式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孕前期、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保健常识。其内容新颖、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于现代有计划生育的孕产妇及其家人阅读,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惠宁,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军妇产优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学会理事,上海医学会妇科内窥镜学组副组长,华东六省市妇科内窥镜学组委员,上海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年,主攻方向为妇科肿瘤,内窥镜在妇科的应用。承担国家、军队和上海市多项科研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上海市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7部。
  
  欧俊,医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讲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主攻方向为优生优育及生殖医学。参与多项军队、上海市科研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目录

一、孕前期保健知识
(一)怀孕基本知识
1.女性生殖器官的构造是怎样的?
2.女性乳房的构造是怎样的?
3.男性生殖器官的构造是怎样的?
4.怎样掌握妇女的排卵时间?
5.测量基础体温有何意义?
6.如何解读基础体温的变化?
7.什么是正常精液?
8.什么是受孕?
(二)优生优育
1.如何选择妊娠与分娩的理想季节?
2.妊娠与分娩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3.高龄孕妇会出现哪些问题?
4.女方孕前应做哪些检查?
5.停止避孕后多久可以怀孕?
6.引起胎儿发育异常的因素有哪些?
7.放射线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8.什么是遗传?
9.遗传性疾病有哪些特点?
10.遗传性疾病可以防治吗?
11.什么是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12.决定胎儿性别的因素是什么?
13.生男、生女能自己选择吗?
14.患慢性疾病的妇女能否生儿育女?
15.患心脏病的妇女可以怀孕吗?
16.患高血压病的妇女可以怀孕吗?
17.肾炎对妊娠有什么危害?
18.患肝炎的妇女能怀孕吗?
19.患糖尿病的妇女可以生孩子吗?
20.患红斑狼疮的妇女可以生育吗?
21.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妇女可以生育吗?
22.孕妇得了感冒怎么办?
23.计划怀孕需提前做哪些准备?
(三)不孕不育
1.什么是不孕症?
2.女性不孕的原因是什么?
3.男性不育的原因是什么?
4.什么是人工授精?
5.什么是试管婴儿?
6.如何成功受孕?

二、孕期保健知识
(一)妊娠生理
1.胚胎、胎儿的发育特征如何?
2.胎儿有哪些生理特点?
3.胎儿附属物有哪些?
4.妊娠期母体有哪些生理变化?
(二)孕期的心理、生活与工作
1.孕期身心反应及处理方法有哪些?
2.孕期能过性生活吗?
3.孕期患病怎样做到合理用药?
4.孕妇可以开车吗?
5.怀孕后的穿着要注意哪些事项?
6.孕妇做8超会影响胎儿发育吗?
7.为什么提倡孕妇边怀孕边工作?
8.孕妇工作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9.孕妇在工作中出现身体不适如何应对?
10.孕期合理的运动有哪些?
11.孕妇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活动姿势?
(三)受孕早期(0~12周)常见问题
1.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怀孕?
2.妊娠试验是怎么回事?
3.哪些人容易发生宫外孕?
4.如何鉴别宫外孕?
5.发现宫外孕怎么办?
6.自然流产的原因有哪些?
7.自然流产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8.人工流产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9.如何推算预产期?
10.高龄孕妇应做哪些检查?
11.高龄妇女妊娠有哪些危险?
12.什么是早孕反应?
13.如何减轻早孕反应?
14.怀孕早期出现腹痛怎么办?
15.怀孕早期感冒和发热了怎么办?
(四)孕中晚期相关的检查
1.怎样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2.产前检查有哪些常规项目?
3.什么是胎动?
4.为什么要测量骨盆?
5.孕中期有哪些特殊检查项目?
6.什么是绒毛吸取术?
7.什么是羊膜穿刺术?
8.哪些孕妇考虑做羊膜穿刺术?
9.什么是TORCH检查?
10.孕妇感染尖锐湿疣如何应对?
(五)孕中晚期常见问题
1.怎样做好妊娠期乳房的护理?
2.怎样做好妊娠期头发的护理?
3.怎样预防和治疗孕中期头晕眼花?
4.怎样做孕中期的保健操?
5.什么是妊娠纹?
6.孕妇便秘怎样预防和治疗?
7.怎样预防小腿抽筋?
8.妊娠中晚期睡眠要注意什么?
9.孕晚期的心理准备有哪些?
10.孕晚期腰背痛怎么办?
11.孕晚期孕妇出行要注意些什么?
12.孕晚期要为小宝贝准备哪些物品?
(六)孕期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办法
1.孕期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2.怎样鉴别孕期的腹痛?
3.孕妇为何会有鼻出血?怎样处理?
4.孕妇容易出现哪些炎症?
5.羊水过少怎么办?
6.羊水过多怎么办?
7.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怎么办?
8.孕期出现全身瘙痒怎么办?
9.什么是前置胎盘?
10.什么是胎盘早剥?
11.什么是胎儿生长受限?
12.胎儿可能出现哪些先天畸形?
13.双胎妊娠要注意什么?
14.出生巨大胎儿要注意什么?
15.何谓胎儿窘迫?胎儿窘迫怎么办?
……

三、分娩期保健知识
四、产褥期保健知识
《太空探索与前沿科技:面向未来的星际航行指南》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人类自古以来的飞天梦想如何逐步演变为今日的太空探索实践,并以前瞻性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支撑未来星际航行的尖端科技体系。这不是一本关于地球内部奥秘或日常健康维护的指南,而是聚焦于浩瀚宇宙中的挑战与机遇,是为所有对深空奥秘、火箭工程、行星科学以及未来人类疆域拓展抱有强烈好奇心的读者量身定制的知识宝库。 第一部分:仰望星空的历史回响与现代飞跃 本篇将追溯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变历程,从古代的天文学观测,到伽利略的望远镜革命,再到牛顿力学的确立,为理解现代航天奠定理论基础。随后,重点阐述20世纪中叶以来,冷战背景下的航天竞赛如何极大地推动了火箭推进技术、轨道力学和生命支持系统的发展。我们详尽回顾了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与挑战,分析了其在工程学、材料科学上留下的深远遗产。 此部分还将深入探讨国际空间站(ISS)的建设与运营模式。ISS不仅是地月系统内最复杂的在轨工程奇迹,也是跨国合作的典范。我们将详细介绍其模块化结构、能源供应系统(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效率优化)以及复杂的姿态控制系统(反应轮与推进器协同工作机制),解析宇航员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长期科学实验的流程与意义。 第二部分:驱动深空的引擎——先进推进技术 太空探索的瓶颈往往在于速度与效率,本部分将成为全书技术核心的展示窗口。我们将超越传统的化学燃料火箭,全面剖析下一代推进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工程难度。 核热推进(NTP)与核电推进(NEP): 详细对比这两种利用核能提升推力的技术路线。NTP如何通过氢气的高温膨胀提供比化学火箭高出两倍的效率,以及在材料耐受性和安全性上遇到的挑战。NEP则侧重于离子推进的持续小推力、高比冲特性,分析其在深空探测器(如“黎明号”)上的成功应用,并探讨如何放大功率以支持载人火星任务。 电磁弹射与等离子体推进: 介绍理论前沿的霍尔效应推进器(HET)和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它们如何通过电磁场加速工质,实现极高的燃料效率,以及它们在载人飞船前往木星或土星轨道时的潜力。 未来构想:曲速驱动的物理学基础(选讲): 在科学与哲学的交汇点,本章会简要探讨基于阿尔库比耶雷度规的理论框架,分析实现“时空泡”所需的负能量密度(奇异物质)在当前物理学框架下的可行性与障碍,激发读者对突破现有物理限制的想象力。 第三部分:行星际旅行中的工程与生命保障 载人深空任务的复杂性远超无人探测器。本部分专注于解决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防护与导航问题。 空间辐射防护: 详细阐述银河宇宙射线(GCRs)和太阳粒子事件(SPEs)对人体生理的危害,包括DNA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剖析被动屏蔽(如水或高密度聚乙烯)和主动屏蔽(磁场偏转)技术的工程实现难度和有效性对比。 闭环生命支持系统(ECLSS): 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接近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包括水循环的净化技术(膜蒸馏与电化学处理)、氧气的再生(萨巴蒂埃反应器的工作机制)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物反应器设计。 行星着陆与就位作业: 聚焦于火星等低重力、高风险环境下的精确制导、避障与软着陆技术。分析气动减速(超音速降落伞和气囊)与反推火箭系统的协同作用,以及机器人在着陆点勘测和前哨基地建设中的部署策略。 第四部分:人类迈向多行星物种的蓝图 本书的终极目标是展望人类文明如何突破地球摇篮,在太阳系内建立可持续的前哨站。 月球基地:Artemis与资源利用(ISRU): 详细解析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的阶段性目标,重点分析在月球南极水冰的开采和就地资源利用(ISRU)技术,如何将月壤转化为建筑材料、火箭燃料(液氧/液氢)和可呼吸的空气。 火星殖民的挑战与路线图: 梳理从最初的侦察任务到永久性栖息地建立所需的关键技术突破。讨论火星大气稀薄环境下的温室效应农业(受控环境农业,CEA)和潜在的“地球化改造”的长期伦理与技术考量。 系外行星的探索与未来: 简要介绍当前搜寻系外行星的手段(凌日法、视向速度法),以及下一代巨型望远镜(如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后续项目)将如何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气特征,寻找生命存在的生物信号。 本书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翔实的工程数据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构建了一个关于人类未来在宇宙中角色的宏大图景。它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和专业人士的参考书,更是对未来抱有无限憧憬的普通读者的“星际护照”。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当前太空探索的边界、工程学的极限,以及人类文明如何为自己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关于极地探险的纪实文学时,我原本以为会是枯燥的路线描述和天气记录,没想到它却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人性史诗。作者通过对二十世纪初几支失败的北极考察队的日记、信件和口述资料的整理,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类的意志力能被推到何种地步。书中有大量对心理变化的描写,比如长期隔离如何扭曲人的感知,饥饿和寒冷如何瓦解信任,这些都写得极其真实,甚至有些令人不寒而栗。书中对于动物——尤其是雪橇犬——的描写也极为动人,它们似乎比人类更早地感知到了危险的临近。与其他探险文学不同的是,这本书没有过度渲染英雄主义,反而聚焦于普通人在绝境中的挣扎和微小的善意。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对自身耐受力的极限测试,读罢,对“生存”二字有了全新的敬畏之心。

评分

这是一部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深度分析文集,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或资深从业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典。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编年史叙事,而是围绕“解构”、“碎片化”和“场所精神”这三个核心概念展开辩论。作者们巧妙地引用了德里达和福柯的哲学思想,来剖析那些看似怪诞的建筑形式背后隐藏的社会批判意图。我特别欣赏其中一篇关于“透明性与权力”的章节,它将玻璃幕墙的使用与现代都市的监控体系联系起来,视角刁钻且极富警示意义。行文风格非常严谨且学术性强,充满了复杂的长难句和精确的术语,需要非常专注地去理解每一个论点的推导过程。它不是一本能让人放松阅读的书,但它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景观。

评分

我最近接触到了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手工艺复兴的非虚构作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当时的铁匠、玻璃吹制师和羊皮纸装帧师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作者成功地将这些手艺融入到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和宗教文化中去解析。比如,书中对哥特式大教堂彩色玻璃的制作工艺进行的长篇论述,不仅细致描绘了矿物颜料的配比,还探讨了光线在神学意义上扮演的角色,这简直是历史、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匠人精神”的现代解读,通过追溯这些古老技艺的失传与回归,深刻地反思了工业化时代对人类创造力的异化。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关于中世纪行会制度的资料,可见其内容的密度和专业性。这本书无疑是给所有对精湛工艺和历史文化有追求的人准备的一份饕餮盛宴。

评分

这本关于星际旅行的史诗巨著,简直让人醍醐灌顶!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类首次踏出太阳系边界的壮举。我仿佛能亲身感受到宇航员面对浩瀚宇宙时的敬畏与孤独,那些关于曲速引擎的理论推导和实际操作中的技术瓶颈,被解释得深入浅出,即便是对物理学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未来社会结构的畅想,探讨了在资源无限的星际殖民地中,人类的伦理和法律体系将如何演变,这些哲学层面的思辨,远超出了普通的科幻想象。那位名叫“卡戎”的AI领航员的内心独白,更是充满了诗意和对存在的深刻反思,使得整本书的厚重感直线上升。全书节奏紧凑,高潮迭起,每一次跨越虫洞的描写都伴随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读完后,我对我们所处的宇宙观产生了全新的认识,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一部关于古代炼金术与早期化学实验的跨学科研究,这本书简直是一扇通往中世纪神秘学世界的奇妙之窗。它并非简单地介绍那些将铅变成黄金的痴心妄想,而是系统地梳理了炼金术士们在追求“贤者之石”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和记录下的各种化学反应、物质提纯方法以及早期的蒸馏技术。书中对那些晦涩难懂的炼金符号和隐喻进行了详细的考据和翻译,揭示了许多现代化学术语的词源。我被那些将哲学和神秘主义融入实验过程的学者们深深吸引,他们对待未知的好奇心和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是现代科学精神的雏形。这本书的插图部分也极为精美,那些繁复的坩埚、蒸馏器和奇特的实验室布局,本身就是极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它让我明白,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伴随着哲学思辨和无尽的尝试与错误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