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腾飞 罗振宇 余世存 土家野夫 鄢烈山 诚意推荐
放下权谋与功利,带着思想和智慧,读一本真正的历史:
信息量大、启迪性强,知识性、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具!
这不是一本“精英的”“高端的”著作,而是一个草根阅读者奉献给同道中人的枕边读物。
人类是生而自由的,但奴役无所不在,那么征服与统治是如何起源的?在冷兵器时代,为什么总是野蛮征服文明?中国古代为什么一直将弩作为主战武器?为什么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没有避免失败?为什么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却没有发现新大陆?崖山之后,中国为什么会走向文明滑落?主导现代世界的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
在这部闪烁着思想光芒与历史细节的作品中,杜君立集百家之长,见微知著,气势恢宏,以优美节制的文字和理性深邃的洞见,揭示了真实历史中一些普遍性的人类文明发展模式,以及其背后蕴含的纷杂吊诡的物质动因。在当下这个将历史功利化和庸俗化的戏说恶搞潮流中,本书以其广博理性而震撼人心的平民视角和人文情怀,尊重历史的严肃和思想的真实,试图解构传统的以权谋思想和国家主义为基础的狭隘的历史叙述模式。
《历史的细节2:弓箭、火药和船如何改变世界》是当下人们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文明进化史的一个独特文本,它从“大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及其诸多人类不平等形成的历史原因。同时,本书也是一部有诚意有良知的关于人类文明谱系中不同民族发展命运的历史读本。基于人类生活休戚与共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作者依靠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最新资讯,旁征博引,兼容并蓄,娓娓道来,既有宏大叙事之视野,又不失洞幽烛微之细腻。
《历史的细节2:弓箭、火药和船如何改变世界》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启迪性强,更难能可贵的是知识性、文学性与思想性,均面面俱到;准确地说,这不是一本精英的高端的著作,而是一本草根阅读者奉献给草根阅读者的枕边读本,其可读性是不言而喻的。
杜君立,不惑之年,关中西府人。2003年尝试文学写作;2009年开始以博客为主的网络写作。其作品以社会时评、思想解构、文化批判和历史随笔为主。
历史,有细节才生动!
——袁腾飞(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
细节使历史鲜活可扪,引人入胜;细节如窗如镜,让人因小见大;爬梳历史的细节,胜过文学的想象,足见作者的学术功底。
——鄢烈山(著名杂文家)
这是一本需要带着思想和智慧阅读的书籍,但看着不累,趣味横生;这是一本引发我们更多思考、然后恍然大悟的书籍,是可触摸、有温度的历史。
——姜华(2013年北京国际图书节读书形象大使,BTV主持人)
写得相当好!文笔优美,思路开阔,是近年来我读过的非常到位的书!
——梅毅(笔名赫连勃勃大王,百家讲坛主讲人)
自序:历史的终结
庸众的胜利
从工具到机器
从射礼到六艺
从机器到武器
从中国弩到十字弓
长平之箭
弓与弩的对抗
“汉奸”的起源
澶渊之箭
英夷之矢
冷兵器时代之绝唱
战争的毒药
所谓战争
攻与守
钓鱼之城
中国雪
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
火药的革命
最后的火器帝国
佛郎机与铁炮
最后的汉奸
天朝的葬礼
大众的反叛
战争的终结
蓝海的诱惑
诺亚方舟
独木成舟
桨帆时代
天生一个地中海
最后的中国
帝国的宝船
海盗时代
大航海时代
风帆时代
海上马车夫
“五月花”号上的理想国
黑船来航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对于习惯了快速阅读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沉静下来的机会。它要求你慢下来,去感受材料本身的特性和人类加工材料的艰辛。作者在描述早期冶金技术时,那种对金属熔点、碳含量控制的执着,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对物理世界规律的艰难摸索。文字的密度非常高,但并非冗余,每一个复杂的术语或历史典故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共同编织成了一张精密的知识网络。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技术局限性时的坦诚,没有将古人描绘成无所不能的工匠,而是承认他们的视野受限于当时的材料科学和理论物理认知,这种尊重历史语境的态度,使得整部作品的论证基调显得尤为可靠和权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历史爱好者和对技术发展感兴趣的读者的宝藏。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将看似寻常的古代技术——弓箭、火药和船只——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展现了它们如何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文明演进的催化剂。我特别欣赏它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比如在论及弓箭的改进如何影响游牧民族的军事部署和定居文明的防御策略时,那种跨文化、跨地理的比较分析令人耳目一新。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描述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这些发明背后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读完整本书,你会发现你对“进步”这个词的理解会被彻底重塑,它不是一条平滑上升的直线,而是无数关键技术节点碰撞、融合、甚至倒退后重新找到方向的复杂过程。书中的案例选取极具代表性,从东亚的早期火器试验到地中海的海权争夺,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信息密度,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反复咀嚼那些关于技术与权力之间微妙平衡的论述。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自下而上的历史透视。我们通常被教导从帝王将相和重大战役的角度理解历史进程,但在这里,焦点被巧妙地转移到了那些看似基础的“物件”上。作者论证了,理解一个社会的技术上限和下限,比了解其政治宣言更为关键。比如,对船体结构和帆具设计的细致剖析,如何直接决定了一个帝国能够投射多远的海洋力量,这比单纯分析海军舰队规模的记载要深刻得多。更妙的是,它探讨了知识的传播路径——技术是如何跨越文化和政治壁垒的。火药的配方在不同文明中是如何被调整、被优化,又如何因各自的资源禀赋而产生不同的“版本”,这种全球视角下的技术本土化过程,是许多传统历史书忽略的精彩篇章。它证明了技术史就是社会史和经济史的缩影。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似乎在暗示,看似孤立的几项技术——在空气中飞行的弹丸、地面上的爆炸、以及水面上的远航——实际上是通过某种无形的线索紧密相连的,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认知的全球化雏形。这种跨领域的联系性分析,是我在其他类似主题书籍中很少见到的深度。它不仅仅是记录“发生了什么”,更是深入剖析“为什么是这样发生”以及“这种发生如何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逻辑”。读完后,我对“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有了更细致的体悟。它成功地将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日常事物,重新提升到历史转折点的核心地位,让人对那些隐藏在历史深处的驱动力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叙事节奏的掌控上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它不像那些干巴巴的技术史专著,堆砌着枯燥的年代和数据,而是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如果……会怎样”的思考。例如,当探讨早期的航海技术如何受制于对洋流和风向的经验性理解时,作者描绘出的那种在茫茫大海上依靠直觉和简陋工具进行远距离导航的场景,简直具有史诗般的张力。你仿佛能闻到海水的咸味,感受到船只在风浪中颠簸的震颤。而当涉及到火药的“意外”应用,从炼丹术士的炉子到战场上的首次震撼登场,那种由偶然发现引发的巨大历史惯性,被作者描摹得淋漓尽致。这种将技术发展与人类的冒险精神、知识的局限性相结合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冰冷的技术史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评分读历史长见识
评分《历史的细节2:弓箭、火药和船如何改变世界》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启迪性强,更难能可贵的是知识性、文学性与思想性,均面面俱到;准确地说,这不是一本精英的高端的著作,而是一本草根阅读者奉献给草根阅读者的枕边读本,其可读性是不言而喻的。
评分沟通中达成共识。
评分是冷战吗?她一直认为无意义
评分质量不错,京东的商品还是值得信任!
评分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很多看起来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其实仔细探究,都在情理之中。
评分我并不是在要求《雷神2》要有什么深度,什么内涵,一部商业片要求那么高干嘛。
评分刚拿到还没看,速度快,给力~
评分就是细节才能体现历史,第一本 第二本都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