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婉轉的筆觸勾勒兩宋風華,白落梅作品精裝典藏版,解讀最有詩意的宋詞。
捲一 明日落紅應滿徑
那一場宋朝的梨花雨
誰人月下聽每開
落紅滿徑,相似滿懷
滿身花雨又歸來
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一株梅花,寂寞開無主
捲二 夢裏不知身是客
看一段小時的汴京遺夢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落梅如雪,拂瞭還滿
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買花載酒,不似少年遊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捲三 人生自是有情癡
春光無限好,故人已天涯
人生有情無關風月
心字羅衣,弦上說相思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雨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捲四 相思已不是曾閑
春愁滿紙空盟誓
身在空門,仍戀凡塵煙火
顔色如花命如葉
茶蘼謝瞭春還在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瀋園,那場傷感的相逢
捲五 流光容易把人拋
錦瑟年華,該與誰度
閉門聽雨鎖流光
舊歲繁花,終不敵今春新綠
滿目空山遠,應惜眼前人
也曾年少,誤瞭秦樓約
捲六 任是無情也動人
相似一種已二十年
艷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
捲七 歌盡桃花扇底封
並刀如水,縴手破新橙
且嚮花間留晚照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讓他一生為你畫眉
那年桃花,開得難捨難收
捲八 人間有味是清歡
紅塵易老,清歡難尋
這一生,不過煙波裏
不取豐厚,獨坐作江邊漁父
茅簷底小,溪上青青草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應該是梅雨季節,不然窗外的雨,也不會這樣一直落個不停。淌在江南古典的瓦簷上,落在爬滿青藤的院牆上,還有那幾樹芭蕉,被雨水洗得清澈翠綠。微風拂過,茉莉淡淡的幽香沁人心骨。她在雨中,那樣的潔白婉若寒露,仿佛靠近她,都是一種褻瀆。這樣的情境,忍不住想起瞭那句詞“雨打梨花深閉門”。雖然春天已悄然而去,雨打梨花的畫境隻待來年春時纔可觀賞,可是那濃鬱的詩韻,卻是任何季節,都揮之不去的。
輕啓窗扉,任細雨微風,拂在發梢、臉頰。窗颱縈繞著淡淡的輕煙、淡淡的芬芳、淡淡的惆悵。這是生長閑情的江南,仿佛隻要一陣微雨,就可以撩人情思;一片落花,就可以催人淚下;一個音符,就會長齣相思。那麼多的經年往事,會隨著淅瀝的雨,流淌而齣。任你的心有多堅硬冷漠,終抵不過,這濕潤的柔情。所以,纔會有那麼多的牽懷纏繞,那麼多的愁緒難消。那個女子說:“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她也是等到黃昏日暮,纔深閉門扉,然而,她關閉的隻是院門、屋門,那重心門,又幾時有過真正地關閉?半開半掩的門扉,隻為等待有緣人來輕叩,而等待,仿佛成瞭生命的主題。
其實,最初結識這句詩,是在《紅樓夢》裏。那是寶玉和蔣玉菡、薛蟠,還有雲兒一起喝酒時,悠悠地唱完一首《紅豆麯》,接著吃瞭一片梨,說道:“雨打梨花深閉門。”那時候,隻覺得一個女子捲簾,看著窗外紛落的梨花雨,思念的人還在天涯,沒有歸來。心中落寞,輕輕嘆息,放下簾幕,掩上重門,悄然轉身。然而,這場梨花雨,卻在我心中,一直紛落,到如今,這般情懷依舊。直至後來,纔知道,宋時有幾位詞人,都將這句“雨打梨花深閉門”寫入詞中。有人說,此句是先齣自秦觀的《鷓鴣天》,而後纔是李重元的《憶王孫》。然而這些並不重要,我心裏卻鍾情於《憶王孫》的那場梨花雨,從遙遠的宋朝,落到瞭如今。
關於李重元,曆史上的記載不多,可是他生平寫的四首《憶王孫》,都被收錄到《宋詞》裏。分為春、夏、鞦、鼕四季,每首詞,都藏有一種美好的物象。春雨梨花,夏日荷花,鞦月荻花,鼕雪梅花。可是,被世人深記的唯有這首春詞,那花瓣雨,就像是夢一樣的輕,輕輕地落在心頭,柔軟而潮濕。這是一個情深的女子,在下著春雨的日子裏,懷念遠方的愛人。她思念的人,在天涯芳草外,縱是將高樓望斷,也穿不過韆裏雲層,看不見他歸返的身影。隻有依依楊柳,聽她低語著相思的情腸。那位遠行的男子,也許不是王孫,此刻或許身披徵袍,在遙遠的邊塞。或許是個商人,為瞭生計,四海奔波。又或許為瞭功名,而遠赴京城,追求宏偉的理想。又或許是其他,總之他遠離傢鄉,讓心愛的女子,為他日夜等候,相思成疾。
細雨依舊,那啼叫的杜鵑,沒有銜來遠方的消息,隻是聲聲吟苦,讓人不忍聽聞。不知道,那背井離鄉的男子,是否聽到杜鵑的啼鳴,它低喊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隻是人生羈絆太多,如何纔能輕易穿越紅塵的藩籬,和喜歡的人長相廝守,不離不棄?也許正是因為離彆,纔會有這樣刻骨的相思。古人說:“小彆勝新婚。”如果朝朝暮暮相處,怕是再濃鬱的愛,也會消磨殆盡。到最後,隻是一杯無味的白開水,品不齣任何的味道。世間的事,就是如此,有一種愛,叫若即若離;有一杯茶,叫不濃不淡。可是這都是一個過程,擁有過纔能疏離,品嘗後纔會清淡。若讓一個沉陷在相思中的女子,轉身離開,決絕忘記,是斷然做不到的。
她做不到。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做不到的事不可勉強。想要將一個思念的人,從心中抽離,那樣,心會有一種被剜去的虛空。與其空蕪,莫如讓相思填滿,不留一點空虛。這樣,盡管疼痛落寞,卻好過無心。她等到瞭黃昏,窗外紛落著梨花雨,潔白的瓣,在煙雨中,讓人神傷又心痛。捲簾深閉重門,隻是相思不敢問。她掩門,不是不再等待,而是暮靄沉沉,她要對著紅燭,一夜相思到天明。這樣無奈地轉身,不是無情,而是情深。
這場梨花雨,在她的心裏,也不會停息。就像是一場夢,她沉醉在自己編織的夢裏,隻要夢被驚醒,一切又會迴到最初。那時候,丟失瞭夢的她,再也找不迴自己,甚至找不到她思念的人。其實這樣自苦,這樣情癡,不隻是古時女子纔有。當今時尚的女子,亦是如此,她們也許不會望斷高樓,不會掩簾聽雨,可是她們也會刻骨相思。從來相思,都是等同,無關年輪,無關地域,無關季節。所以,當我讀到“雨打梨花深閉門”時,心裏湧動著柔情,相信,還會有許多人,和我心境相同。
讓我想起,當年的李重元,是否就是那位背井離鄉的男子?他為瞭前程,離開瞭心愛的女子,讓她獨自看寂寞花開,看春去春來。也許,他有他的無奈,可是他是否知道,一個女子,把最好的年華交付給等待,以後,又會有多少歲月為她重來?是,沒有人會在意這些,所有讀瞭這首詞的人,隻會沉浸在那場梨花雨中,不能自拔。
多少人願意從甜蜜的過程中,走齣來,匆匆抵達冷落的結局?也許這個思念的過程,真的很痛苦,卻也是一種甜蜜的痛苦。許多人,因瞭等待,從青絲到白頭,也許,不會有太多圓滿的結果。但為瞭一個人,真愛一生,也是一種幸福。
寫到這兒,天色已近黃昏,隻是窗外的雨,依舊在落。一聲聲,打在芭蕉上,勝過我韆言萬語。掩簾,和著那場宋時的梨花雨,深深地閉上重門。此後,任誰敲叩,也不開啓。
……
我必須承認,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宋詞的理解是有些片麵的,更多的是停留在課本上的那些名篇佳句。然而,這本書卻像一個巨大的寶藏,讓我挖掘齣瞭宋詞更深層次的魅力。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能夠捕捉到詞人情感中那些最微妙的變化,並且用一種非常詩意的方式錶達齣來。我喜歡他對於“愁”字的解讀,在他看來,宋詞中的“愁”並非簡單的悲傷,而是包含瞭思念、遺憾、無奈,甚至是對人生無常的感慨。這種多維度的理解,讓我豁然開朗。書中也穿插瞭一些關於宋朝社會風貌和曆史事件的描寫,這使得詞作的解讀更加豐滿,也讓讀者對那個時代的文人生活有瞭更直觀的認識。總而言之,這是一本能夠提升文學素養的書,它不僅僅教會你欣賞宋詞,更教會你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我尤其喜歡它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方式,不像一般的文學評論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老友在輕聲細語地分享他內心的感受。作者對宋詞的理解,已經超越瞭簡單的字詞句分析,而是深入到瞭詞人創作時的心境,以及詞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我常常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跟著作者的思路,去想象蘇軾當年是如何在貶謫的睏頓中寫下《水調歌頭》,李清照又是如何在國破傢亡之際,發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的哀嘆。這種代入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宋詞的魅力所在。書中對於詞作的賞析,也並非一味地贊美,而是有理有據,甚至會提齣一些獨到的見解,讓人耳目一新。我發現,原來那些曾經隻覺得優美的句子,背後還有如此豐富的意蘊和動人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學術著作,但實際上,它卻充滿瞭人情味和生活氣息。作者在解讀宋詞時,經常會引用一些他自己的生活感悟,將古人的情懷與今人的生活巧妙地聯係起來。這種方式,讓那些看似遙遠的宋詞,變得如此貼近我們的內心。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愛情的解讀,那些詞句中關於思念、等待、相守的描寫,在作者的筆下,變得如此真摯動人。他能夠將詞人內心的那種渴望與不安,刻畫得淋灕盡緻,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宋詞能夠穿越韆年,依然打動人心,那是因為它觸及瞭人類最普遍的情感,那些關於愛、關於離彆、關於人生的主題,永遠不會過時。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溫婉的封麵設計所吸引,淡淡的素雅,仿佛能嗅到紙張與墨香混閤的清雅氣息。我一直對宋詞懷有特殊的情感,總覺得那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愁緒的時代,而這本書的副標題“靜守宋詞的清韻”更是精準地戳中瞭我的心。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宋詞集,它更像是一扇窗,帶領讀者穿越時空,去感受宋朝文人的細膩情懷。那些詞句,或婉約,或豪放,都承載著曆史的痕跡,以及作者對生命、愛情、離彆的深刻體悟。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重新品味那些熟悉的詞篇,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細節,甚至從中獲得一些關於人生哲理的啓迪。書的裝幀也十分精美,紙張厚實,字體大小適中,排版清晰,讀起來賞心悅目,這對於熱愛紙質書的我來說,無疑是加分項。我甚至已經開始想象,在某個午後,捧著這本書,泡上一杯清茶,靜靜地沉浸在宋詞的海洋裏,那將是多麼愜意的一番景象。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然後慢慢地翻閱。它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文人的雅緻,又不失大眾的親切。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詞句的拆解和重組,他能夠從最細微之處,發掘齣詞作的精妙之處。比如,他會分析一個動詞的選擇,一個形容詞的運用,是如何恰到好處地烘托齣詞人的情感。這種細緻入微的解讀,讓我對那些曾經熟讀的詩句,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詞牌名的介紹,以及詞人在創作時的背景故事,這些都為理解詞作提供瞭重要的綫索。我發現,原來一首小小的宋詞,背後可以蘊含如此多的信息和情感。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著我一步步走進宋詞的殿堂,感受那份獨有的清韻。
評分慢慢看慢慢看慢慢看
評分很棒,精神空虛的我,需要這本書哈哈哈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幾句過一幅圖畫沒看見吧v退一步
評分正版圖書,服務好,速度快,
評分不錯,挺好的。快遞也很讓我滿意!
評分勉強能看啦,勉強…………
評分質量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