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通識課4:從法國大革命到全球化時代

人文通識課4:從法國大革命到全球化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羅伊·T·馬修斯 等 著,盧明華,計鞦楓,鄭安光 譯
圖書標籤:
  • 法國大革命
  • 全球化
  • 曆史
  • 人文社科
  • 通識教育
  • 近代史
  • 當代史
  • 西方史
  • 社會變革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67235
版次:1
商品編碼:1137875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2
字數:3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推薦一:現代公民人文常識補課一書
  推薦二:記錄革命時代以來的文明得失
  探索全球化時代的新人文精神
  這是好的時代也是壞的時代
  工業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
  社會富裕與公平正義成為基本信條
  民族主義、帝國主義、軍國主義
  兩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的創傷
  從“為藝術而藝術”到娛樂至死
  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交融並行
  理性規劃最終走嚮野蠻戰爭
  未來韆年文明探求備忘錄
  推薦三:編排閤理,插圖豐富,專欄趣味性強

內容簡介

  

  《人文通識課4:從法國大革命到全球化時代》自1992年第1版齣版以來,獲得瞭多項圖書大奬,以其材料豐富、觀點鮮明、結構編排閤理成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識標準教材。本書的編寫始終秉承一個宗旨,即在曆史解讀的框架內為讀者提供一種有關文化錶達和藝術作品的分析和欣賞。這一宗旨將幫助讀者運用不斷提高的曆史眼光來豐富和加深他們自己對當今世界的新見解,以鼓勵他們投入到對未來的積極建設之中。
  《人文通識課4:從法國大革命到全球化時代》共6講,講述瞭從法國大革命至今的曆史發展與文化事件。全書主要涉及在理性啓濛背景下發生的工業革命、美國革命、法國革命促進瞭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和人權的確立,同時卻促生瞭民族主義、帝國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引起瞭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又經過冷戰最後走嚮全球化。與這兩個多世紀急劇變化的曆史湍流相對應的藝術錶達,則經過瞭從藝術至上走嚮鍾愛通過實驗探索人性內在深度的現代主義,然後走嚮消解中心的大眾文化。本書為我們迴顧這二百多年間人類的榮耀和蠢行,帶領我們思考如何在當下全球化語境中繼續保持人文主義的價值觀。

作者簡介

  羅伊·T·馬修斯(Roy T. Matthews),美國密歇根大學榮休人文與曆史教授。
  德維特·普拉特(DeWitt Platt),美國密歇根大學榮休人文與曆史教授。
  托馬斯·F·X·諾布爾(Thomas F. X. Noble),美國聖母大學曆史教授,美國天主教曆史學會主席,研究領域為古代魚中世紀時期。
  
  譯者簡介:
  盧明華,原南京大學曆史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對外關係。
  計鞦楓,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關係學會理事。
  鄭安光,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史專業副教授。






目錄

前言 

導言 為何學習文化史? 

人文知識入門:如何理解藝術 

第1章 革命、復闢及其文化反應:1760—1830年

第2章 資産階級的勝利:1830—1871年

第3章 早期現代主義時代:1871—1914年

第4章 大眾時代和現代主義的巔峰:1914—1945年

第5章 憂慮時代和後期現代主義:1945—1970年

第6章 當代世界:全球化、恐怖主義和後現代主義,1970年以來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革命、復闢及其文化反應
  1760—1830年
  理性時代是一個坐而論道、言勝於行的時代,但到18世紀結束時,三次革命徹底改變瞭西方世界,1760—1830年這個階段現在被認為是曆史發展的分水嶺。工業革命形成的大工業生産取代農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最堅實的基礎。美洲革命錶明民治政府可以有效地替代專製統治。而法國革命則導緻歐洲政治權力分配發生徹底變革(插圖1.1)。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歡迎這些變革,許多集團試圖遏製政治革命思想的傳播。當然那些中産階級又稱資産階級(bourgeoisie)民眾在這些革命中受益最多。倍受鼓舞的中産階級把自己看作新文化的旗手,他們一開始信奉新古典主義,爾後又轉嚮瞭這個時代新的精神和文化風尚——浪漫主義。
  1.1 工業革命
  即使在工業革命以前,英國在農業領域的創新為工業化提供瞭可能。圈地運動(enclosure)使小農的處境變得艱難卻提高瞭農業生産效率,所謂圈地是指富裕的領主用籬笆把公地(common lands)圍圈起來閤並成一塊麵積較大的土地。耕作技術的改進提高瞭作物産量和農業收入。技術進步也促進瞭農業工具和器械的改良,如鐵犁和收割機。
  英國的工業化
  到18世紀中期,英國國內外的變革為其工業化創造瞭條件。人口的增長不但為工業化提供瞭所需勞動力,也創造瞭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良好的財政狀況提供瞭投資所需的過剩資本。幾十年的和平為經濟增長創造瞭良好環境,而國傢政策也促進瞭經濟的進一步擴張。在國內取消關稅使商品可以方便地在全英國流通,而英國攫取的殖民地使英國商人可以獲得原材料和新的海外市場。
  工業主義産生的必要條件還包括三種新齣現的經濟變革:機器生産取代瞭手工勞動;新的能源如水力和蒸汽動力取代瞭畜力和人力(1769年瓦特發明瞭蒸汽機,這改變瞭動力來源);大量新原材料,如鐵礦石和煤,開始應用到工業領域(插圖1.2)。
  棉紡織工業的變化證明瞭工業革命的巨大影響。英國本地的羊毛織品生産商遭到棉織品的巨大競爭威脅,他們甚至勸說議會禁止從印度進口廉價的棉織品,但是英國對棉織品的需求不斷增長。英國國內紡織業試圖通過采用“散工製”(putting-out system)來滿足這種需求,這是一種由工人在自己傢裏加工紡織品的手工生産形式,但這種中世紀的方法早就被證明過時瞭。因此工廠主開始建立工廠來加快生産,在這種工廠中飛梭和機器織機被安裝在廠房裏,為瞭給驅動巨大機器的蒸汽發動機提供水源,這樣的廠房一般都坐落於水流湍急的河流旁。
  而工人不得不使自己的全部生活符閤工廠製需要。大多數農村勞動者再也不能待在傢裏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紡織瞭。工廠附近的城鎮迅速膨脹,在旁邊的鄉村也開始興起新的城鎮。在這些城鎮中工人們聚居在生活設施或有或無、條件惡劣的生活區。
  與工廠相伴而來的是“工人階級”(working class)。在重新組閤的階級體係中,資本傢居於一個極端,而工人居於另一個極端,這一體係變革瞭社會秩序,催生瞭財富與成功的新指數,確立瞭不同階級的行為模式。以前貴族和小農之間的閤作狀態被工廠主和工人階級之間不斷加劇的緊張關係所代替。
  古典經濟學:工業化的基礎理論
  雖然工業化沒有造就一個哲學流派,但它的確引發瞭對新齣現的經濟製度的嚴肅思考。這些思考大多數是為瞭闡釋工業化這個現象並為追逐利潤辯護。法國的重農主義者(physiocrats)與蘇格蘭人亞當 ·斯密都主張廢除為國傢服務的重商主義經濟製度,並鼓吹以一種為個人企業傢服務的經濟製度取而代之。在英國,斯密的思想吸引瞭一批被稱作古典經濟學傢的思想傢,其中有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1766—1834年)和大衛 ·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年)。
  斯密對古典經濟學的主要貢獻是他提齣瞭基於私有財産權的自由市場經濟製度,他認為這種製度對價格和價值的自動調節會使所有人受益。他的著作《國富論》()雖然也部分涉及製造業,但主要探討的還是農業和商業領域的問題。然而當製造業在英國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後,製造商們卻從他的著作中找到瞭對自己行為的解釋。斯密認為,如果政府不乾涉他們的活動,接受瞭利己主義思想啓濛的企業傢就不僅僅是為瞭改善生活水平,而是要發財緻富。這種觀點深受商人、工廠主和其他資本傢歡迎。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非常好非常值得買的一係列書!

評分

  1949年,先生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先生受到衝擊,並於1969年11月與楊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校”。1972年3月迴京,當年8月《管錐編》定稿 。 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 齣版。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評分

西方文藝理論考研西方文論

評分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在《人文通識課》中,作者還將文化遺産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結瞭起來。通過作者特彆的解讀視角,我們從那些經典的藝術品那裏,不僅感受到瞭早期西方諸文明所擁有的氣質,更是瞭解到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狀態與社會觀念。正如同在古希臘哲人色諾芬《經濟論》中,蘇格拉底與伊斯科馬庫斯之間的那段關於婚姻和傢庭的對話,盡管其本意是在教導人們形成完美的傢庭生活,但我們卻能在其中窺探到古希臘人的婚姻生活,以及他們對待婚姻的態度。正是這樣一部看上去“高深莫測”的古典哲學作品,卻讓我們無意間“闖進瞭”古希臘人的日常生活。

評分

購書在京東 滿意有輕鬆! 京東商城的東西太多瞭,比淘上的東西還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書很好,我已經快速讀一遍瞭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同鹹魚有什麼分彆?”這是周星馳的一句颱詞,我非常喜歡他拿鹹魚來做比,一聯想到身邊常常齣沒的視夢想為空洞虛無之無聊議題的那些人,我都忍不住想笑。鹹魚,就是被醃製的死魚,真形象。——《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其實說謊比想象中難多瞭。你要藏著真相,還要讓假象小心翼翼地站在真相的外圍。成功的謊言,哪怕被彆人刺破假象的外圍,也依然離真相非常遙遠。——《少數派報告》;從今天開始,每天微笑吧,世間事除瞭生死,那一樁不是閑事。;覺得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彆人幸福” 。你對彆人要求鬆一點,就不會總失望;你對自己要求嚴一點,就不會總沮喪。---《心術》喜歡的就爭取,得到的就珍惜,錯過的就忘記。醒醒吧,生活就是如此簡單,何必作賤自己讓自己那麼纍。如果你擁有足夠的吃穿住,你已經比世界上75%的人富有;如果你擁有存款,錢包裏有現金,你已是世上最富有的8%;如果你早上起床安然無恙,你已經比活不過這周的100萬人幸福;如果你未曾經曆戰亂、牢獄、酷刑、飢荒,你已比正身處其中的5億人幸福——《慈善的真相》思想有清晰的學理與脈絡,可以論證也可以反駁,可情緒不同,它來去無蹤,就像下水係統失靈的城市,一場小雨就會水漫金山泛濫成災。——《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這便是歲月能賜予一個魂靈最厚重的禮物——並非一帆風順的經曆,在若乾年後藉由迴憶與思考,將沉澱為內心最平和有力的支撐,而這個魂靈將隨之擁有智者的理性,與孩童的勇敢。——《少數派報告》;女人,在遇到能讓你真正托付一生的那個男人之前,你都必須要像一個爺兒們一樣去生活;在那裏,我從一個輕閑的旁觀者嚮前邁齣瞭重要的一步,正因如此,我能從大學的各項課題中收獲更多的樂趣,能將兼職和實習視為摸索職業道路的機會,能在低層職位中發現機遇的大門嚮我敞開。——《不要隻做我告訴你的事,請做需要做的事》; 女人記住瞭:拼命對一個人好,生怕做錯一點對方就不喜歡你,這不是愛,而是取悅。分手後覺得更愛對方,沒他就活不下去,這不是愛情是不甘心。你拼命工作努力做人,生怕彆人會看不起你,這不是要強,而是恐懼。許多人被情緒控製,隻敢抓住而不敢放棄,會纍。;世上什麼都能重復,戀愛可以再談,配偶可以另擇,身份可以炮製,錢財可以重掙,甚至曆史也可以重演,惟獨生命不能。——周國平《及時錶達你的愛》;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顔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我所喜歡的女子》 ;想起清晨、晌午和傍晚變幻的陽光,想起一方藍天,一個安靜的小院,一團撲麵而來的柔和的風,風中仿佛從來就有母親和奶奶輕聲的呼喚……不知道彆人是否也會像我一樣,由衷地驚訝:往日呢?往日的一切都到哪兒去瞭?——史鐵生《記憶與印象》;彆忘瞭答應自己要做的事情,彆忘瞭答應自己要去的地方,無論有多難,有多遠。 旅行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不要害怕錯過什麼,因為在路上你就已經收獲瞭自由自在的好心情!切忌貪婪,恨不得一次玩遍所有傳說中的好景點,纍死纍活不說,走馬觀花反而少瞭真實體驗!要知道,當你一直在擔心錯過瞭什麼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錯過瞭旅行的意義。——《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人們總是在長大以後迴想起孩童時期。想的不外乎是熱衷的各種遊戲,已不復存在的原野,青梅竹馬的好友...不過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應該是當時所不在意的“時間”吧。那種無關乎過去或未來,隻在乎眼前片刻,無法重新拾迴的時光。——星野道夫《在漫長的旅途中》 在商店裏我們可以看看新齣現的商品,不一定要買但可以瞭解他的用處,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廣度,擴寬我們的視野,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不斷更新,新齣現的東西越來越多,日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精彩,而我們購物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分析,不要買些外錶華麗而無實際用處的東西,特彆是我們青少年愛對新生的事物好奇,會不惜代價去買,這是我們要注意的!京東商城的東西太多瞭,比淘上的東西還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我經過朋友的介紹來過一次,就再也沒有去過彆的購物網站瞭。書不錯 我是說給懂得專業的人聽得 畢竟是小範圍交流 挺好,粘閤部分不是太好,紙質還是不錯的,質量好,封裝還可以。雖然價格比在書店看到的便宜瞭很多,質量有預期的好,書挺好!之前老師說要買 但是是自願的沒買 等到後來說要背 找瞭很多傢書店網上書店都沒有 就上京東看看 沒想到被找到瞭 好瞭,我現在來說說這本書的觀感吧,一個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調,不論說話還是寫字。腔調一旦確立,就好比打架有瞭塊趁手的闆磚,怎麼使怎麼順手,怎麼拍怎麼有勁,順帶著身體姿態也揮灑自如,打架簡直成瞭舞蹈,兼有瞭美感和韻味。要論到寫字,腔調甚至先於主題,

評分

  錢锺書先生字默存,號槐聚,1910年生於江蘇無锡。十歲入東林小學,在蘇州桃塢中學、無锡輔仁中學接受中學教育,十九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1932年在清華結識楊絳先生,次年畢業,赴上海光華大學執教。1935年,先生與楊絳先生完婚,然後同赴英倫留學。兩年以後,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 中國》一文獲副博士學位。之後隨楊絳先生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抗戰結束後,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得以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

評分

  錢锺書,(1910-1998)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傢。他的著述,如廣為傳播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均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學術和文學經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