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農作物優勢産區生産技術叢書: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由新疆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李雪源研究員主編。主要內容有:棉花基本知識,新疆棉花種植區劃及生産概況,新疆植棉生態條件,新疆棉花種植模式、種植製度及輪作製度,新疆棉花發育規律,棉花良好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新疆棉花品種選用,新疆棉花播前準備及播種,新疆棉花田間管理及栽培、灌溉、施肥、化控、采收、病蟲害防治以及防災減災技術,並附有新疆各主産棉區的種植技術規程。
《農作物優勢産區生産技術叢書: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內容全麵,是針對新疆棉區環境條件編寫的一本含金量很高的栽培技術圖書,適宜從事新疆棉花産業的人員閱讀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棉花基本知識
第二章 新疆棉花種植區劃及生産概況
第一節 新疆棉花種植區劃及分布概況
一、新疆植棉區域範圍
二、新疆棉花種植區劃及主要分布
三、新疆三大棉區概況
四、新疆棉花宜棉區、次宜棉區、風險棉區的劃分標準
第二節 新疆棉花生産概況
一、新疆植棉麵積、總産、單産
二、新疆棉花生産特點
三、新疆棉産業優勢的主要錶現
四、新疆棉花生産經曆的幾次技術革命
五、新疆棉花生産中的不利因素
六、新疆長絨棉(海島棉)的種植
……
第三章 新疆植棉生態條件
第四章 新疆棉花種植模式、種植製度及輪作製度
第五章 新疆棉花發育規律
第六章 棉花良好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
第七章 棉花品種選用
第八章 棉花播前準備及播種
第九章 棉花田間管理
第十章 棉花栽培技術
第十一章 新疆棉花灌溉技術
第十二章 棉花需肥規律、施肥技術及新疆土壤養分狀況
第十三章 棉花化控
第十四章 棉花采收
第十五章 棉花病蟲草害及防治
第十六章 棉花防災減災
附錄 新疆棉花種植技術規程
精彩書摘
二、光照對棉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棉花對光照的需求既嚴格又敏感。光照不足會抑製器官形成,造成蕾、鈴脫落、爛鈴、僵瓣等,直接影響産量和品質。播種階段少陽光,低溫下降遲齣苗,育苗階段陽光少,生長緩慢多病苗,共生階段少陽光,爭光躥長成綫苗;蕾期階段少陽光,豐産架子搭補好;花鈴階段少陽光,脫落嚴重難坐桃;吐絮階段少陽光,吐絮不暢易爛桃。由此可見,改善棉田光照的重要性。特彆是新疆高密度種植,光照往往難以滿足棉花的需要。對於瘋長棉田,封行過早,中、下層葉片光照條件惡化,部分棉葉經常處於光補償點附近,以至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高光閤效率與棉花發育及群體結構的關係
首先,應促進棉花早發,以減少前期棉田的漏光損失。其次,調節棉花發育進程、葉麵積係數高峰期與新疆6~8月高能富照期同步,以提高光閤生産率。第三,調控棉花冠層結構處於理想狀態,實現“推遲封行,帶桃封行,下封上不封,中間一條縫”的要求,使棉田中層葉片的受光強度達到自然光強的15%~35%,下層葉片受光強度保持在5%以上,避免過分鬱閉而加重棉株中、下部蕾鈴脫落。第四,通過滿足肥水供應、閤理化控等措施,改善棉田通風條件,以求降低棉葉光補償點,並提高其光飽和點,這樣就能更經濟有效地利用光能。
第二節 棉花生長發育熱量條件
一、積溫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棉花生長發育需要一定的溫度(熱量)條件。在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其它條件均得到滿足時,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氣溫和發育速度成正相關,並且要積纍到一定溫度總和纔能完成其發育期,這個溫度的積纍數稱為積溫。
積溫有兩種,即活動積溫和有效積溫。棉花在不同的生育時期都有一個生長發育的下限溫度,一般用日平均氣溫錶示。高於下限溫度時,棉花纔能生長發育。一般將棉花各生育時期所需要的最低臨界溫度作為積溫起算的下限,把高於下限溫度的日平均氣溫值做活動溫度,並把某個生育時期或全部生育期內的活動溫度的總和,稱為某一生育時期或全部生育期的活動積溫。活動積溫與生物學下限溫度之差,叫做有效積溫。某個生育時期或全部生育期內有效溫度的總和,稱為某一生育時期或全部生育期的有效積溫。
活動積溫和有效積溫不同之處在於,活動積溫包含瞭低於生物學下限溫度的那部分無效積溫;溫度愈低,無效積溫所占的比例越大。有效積溫較為穩定,能更確切地反映作物對熱量的要求,所以,應用有效積溫較好。
……
前言/序言
棉花是新疆經濟支柱産業。新疆在我國棉花生産中的戰略地位十分突齣。創新服務能力、提升新疆棉花綜閤生産能力,是擺在廣大科技人員麵前的重要任務。近些年隨著有關棉花專業書籍的不斷齣版,極大地豐富瞭我國棉花專業類讀物,提升瞭服務能力。與此相比,直接反映新疆植棉的書籍偏少。值此2012年新疆棉花産量首次占據全國棉花總産一半以上之際,國傢棉花産業技術體係崗位科學傢李雪源同誌編寫瞭《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一書,該書的齣版對促進新疆棉花生産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李雪源同誌長期堅持在棉花科研、生産第一綫,對新疆棉花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責任心。從錶麵看,該書反映的是新疆植棉的基本情況,但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總結,具有明顯的新疆特色。該書緊扣新疆棉花生産實際,以詳實的資料、數據,簡潔的錶述方式,從棉花基本知識、新疆棉花生産概況、植棉生態條件、種植模式及種植製度、發育規律、植棉環境、品種選用、播前準備及播種、田間管理、棉花栽培、灌溉、施肥、化控、采收、病蟲草害及防治和防災減災等16個方麵介紹瞭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該書是對新疆棉花栽培實踐的概括總結。
本書既反映瞭新疆棉區水、土、生態等基本情況,也反映瞭從播前、播種、生長各時期到采摘涉及的各項技術,體現瞭新疆棉區生態特點和栽培模式,為大傢瞭解新疆棉花提供瞭基本信息資料。
本書在編寫中做到他人研究與自己研究結閤、知識點與理論結閤、技術與經驗結閤、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結閤,是一本集生産、科研、科普為一體,可讀性強的實用技術讀物。
閱畢,我相信該書的齣版對廣大棉業工作者全麵瞭解新疆棉花,研究新疆棉花,解決新疆棉花生産問題,提供很好的參考依據。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圖書簡介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並非一本簡單的農技手冊,而是一部凝聚瞭科研人員、技術推廣者以及一綫棉農智慧結晶的實用指南。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新疆獨特地理氣候條件下棉花生産的規律,旨在為廣大棉花種植者提供一套係統、科學、可操作性強的增産增質增效技術體係。本書內容詳實,緊扣“高效”二字,從種質資源的選擇到田間管理,再到病蟲草害防治和采後處理,層層遞進,步步為營,力求幫助棉農在有限的土地和資源下,最大化棉花的産量和品質,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 植根沃土,優選良種:夯實豐收基礎 本書首先強調瞭種質資源在棉花生産中的基礎性作用。新疆棉花産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優良品種的支撐。本書詳細介紹瞭適閤新疆不同生態區域的棉花品種特性,包括但不限於早熟性、抗病性、縴維品質、産量潛力等關鍵指標。對於每一個品種,都提供瞭清晰的性狀描述和適宜種植的區域建議,幫助農戶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最閤適的品種。 在此基礎上,本書深入探討瞭種子質量的重要性。從種子的貯藏、檢驗到播前處理,都進行瞭細緻的講解。例如,如何通過發芽率、淨度、含水量等指標來判斷種子質量,如何利用溫湯浸種、藥劑拌種等方法提高種子抗性,確保每一粒種子都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為未來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本書強調,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優良的品種和健康的種子,正是這美好開端的第一步。 二、 精耕細作,科學播種:孕育無限生機 播種是棉花生産的關鍵環節,本書對此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新疆的春季氣候多變,早播晚播都可能帶來風險。本書科學地分析瞭不同地區、不同品種的最適播種期,並結閤氣象信息,指導農戶把握最佳播種時機。 在播種方式上,本書詳細介紹瞭條播、穴播等傳統方法,更著重推廣瞭機械化播種技術。通過對播種深度、行株距、播種量等關鍵參數的精確控製,確保棉苗齣齊、齣壯,形成閤理的群體結構。本書還強調瞭播種前土壤的準備工作,包括深耕、耙地、施足底肥等,為棉苗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和良好的土壤環境。特彆是對於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的應用,本書提供瞭詳細的配套播種方案,旨在實現“苗期不弱化,生長有保障”的目標。 三、 水肥聯動,精準管理:激發內在潛能 水肥是棉花生長發育的“生命綫”,本書將水肥管理提升到“聯動”和“精準”的高度。在灌溉方麵,本書深入剖析瞭新疆棉花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規律。從齣苗期、苗期、現蕾期、現蕾開花期到成熟期,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水分供給建議。本書重點推廣瞭節水灌溉技術,特彆是滴灌和微噴灌技術,詳細介紹瞭其安裝、使用、維護方法,並結閤不同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提供瞭科學的灌溉定額和灌溉次數。 在施肥方麵,本書強調瞭“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的理念。通過對土壤養分檢測結果的分析,以及對棉花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特性的理解,本書指導農戶製定科學的施肥方案。除瞭基肥的施用,本書還詳細介紹瞭追肥的時機、種類和方法,特彆是葉麵噴肥技術的應用,能夠及時補充棉花生長過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提高養分利用率。本書尤其強調瞭水肥一體化技術,將灌溉和施肥有機結閤,通過滴灌係統將肥料溶解後輸送到棉花根部,實現“養分隨水而到,根係充分吸收”,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減少養分流失,降低生産成本,同時對環境也更加友好。 四、 綠色防控,和諧共生:築牢健康屏障 棉花病蟲草害的防治是實現高效栽培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積極倡導“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綠色植保理念,摒棄瞭單純依賴化學農藥的做法。 在病害防治方麵,本書詳細介紹瞭新疆棉花常見病害的發生規律、癥狀以及傳播途徑,並針對性地提齣瞭綜閤防治措施。包括農業防治(如輪作、選用抗病品種)、物理防治(如誘捕器、燈光誘殺)以及生物防治(如應用天敵、微生物菌劑)。對於不可避免的化學防治,本書也強調瞭科學用藥的原則,如選擇高效低毒農藥,掌握最佳施藥時期和劑量,避免産生藥害和抗藥性。 在蟲害防治方麵,本書係統地介紹瞭棉鈴蟲、蚜蟲、蟎蟲等主要棉花害蟲的識彆、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同樣,本書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放在首位。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詳細介紹瞭生物防治技術在新疆棉花生産中的應用,如赤眼蜂、寄生蜂等天敵的釋放時機和方法,以及 Bt 菌劑等生物農藥的使用。對於化學防治,本書強調瞭監測預警的重要性,指導農戶根據害蟲的發生情況,進行精準防治,減少不必要的用藥。 在雜草防治方麵,本書認識到雜草對棉花産量和品質的嚴重影響。因此,本書提供瞭多種除草方法,包括化學除草和物理除草。對於化學除草,本書詳細介紹瞭不同除草劑的特點、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強調瞭選擇閤適的除草劑,避免對棉花造成藥害。對於物理除草,本書介紹瞭人工除草、機械除草等方法,並結閤新疆棉花機械化生産的特點,推廣瞭高效的機械除草技術。本書還特彆關注瞭草害的發生規律,指導農戶在雜草萌發前就采取預防措施,減少後期治理的難度。 五、 科技賦能,智能管理:邁嚮未來農場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擁抱科技創新。本書前瞻性地介紹瞭現代信息技術在棉花生産中的應用,包括遙感技術、地理信息係統(GIS)、大數據分析等。通過對遙感影像數據的分析,可以實時監測棉田的長勢、水分狀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為精準施策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還詳細介紹瞭物聯網技術在棉花田間的應用,如智能傳感器可以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參數,並將數據實時傳輸到雲平颱。農戶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隨時隨地瞭解田間狀況,並根據係統提供的建議進行決策。本書還探討瞭無人機在棉花播種、施肥、噴藥等環節的應用,極大地提高瞭作業效率,降低瞭勞動強度,實現瞭更加精準的田間管理。 六、 采後優化,價值提升:延伸産業鏈條 棉花生産的高效,不僅體現在田間的産量和品質,也體現在采後環節的價值實現。本書關注瞭棉花的采收方式,重點介紹瞭機械化采棉技術的優勢和操作要領,以及如何根據棉花成熟度和不同品種的特點選擇閤適的采收時間。 在采後處理方麵,本書詳細介紹瞭棉花收獲後的清選、分級、打包等環節的技術要求。通過科學的分級,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棉花的內在品質,提高其市場競爭力。本書還對棉花貯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瞭闡述,如何防止黴變、蟲蛀等,保證棉花的質量。 此外,本書還對棉花加工利用的初級知識進行瞭介紹,幫助棉農更好地理解棉花産品的價值鏈。通過對棉花品種、産量、品質、市場需求等信息的綜閤分析,本書旨在引導棉農調整生産結構,優化産品供給,進一步提升棉花産業的整體效益。 總結 《新疆棉花高效栽培技術》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權威著作。它不僅係統地梳理瞭新疆棉花生産的全過程,更將前沿的農業科技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閤,為廣大棉花種植者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科學高效的解決方案。本書內容之詳實,講解之透徹,覆蓋麵之廣,都充分體現瞭其在新疆棉花産業發展中的重要指導意義。閱讀本書,您將獲得更科學的種植理念,更精準的管理方法,以及更豐厚的經濟迴報,共同書寫新疆棉花産業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