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緊扣生産實際,關注養豬業發展動嚮,從養豬基本知識、豬場生産經營管理等方麵進行闡述。
《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不是論文集,是8年來生豬産業技術體係北京市創新團隊在北京市養豬業生産、推廣和流通領域總結和實施的養豬技術,是團隊100位成員科技推廣的結晶,是全體成員智慧的總結。
本書作者雲鵬和薛振華,均係北京畜牧獸醫總站職工。其中,雲鵬為總站副站長。
第一章 我國養豬業概況
第一節 總量分析
第二節 種豬市場
第二章 育種新技術
第一節 常規育種技術
第二節 分子育種技術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綠色飼料添加劑及其使用技術
第一節 飼用益生菌製劑
第二節 飼用酸化劑
第三節 植物提取物
第四節 酶製劑
第五節 抗菌肽
第六節 生長育肥豬低蛋白日糧
參考文獻
第四章 飼養管理新技術
第一節 批次生産管理技術應用
第二節 公豬管理新技術
第三節 高溫與母豬生産效率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仔豬腸道健康營養調控新技術
第一節 仔豬液體飼料(代乳粉)飼喂新技術
第二節 仔豬益生菌飼料應用技術
第三節 仔豬天然物添加劑應用技術
參考文獻
第六章 豬場規劃與豬捨設計新技術-
第一節 豬場設計新技術應用
第二節 豬場設計新工藝應用
第三節 自動化乾清糞工藝設計
第四節 糞汙處理新技術
第七章 環境控製與監測技術
第一節 豬場通風新技術
第二節 豬捨降溫技術
第三節 豬捨取暖新技術
第四節 生豬養殖節水新技術
第五節 豬捨環境監控
第八章 豬肉加工與流通
第一節 豬肉生産技術規範
第二節 新型低溫肉製品加工技術
第三節 豬肉安全檢測技術
第四節 豬肉流通質量控製技術
第五節 肉製品安全
參考文獻
第九章 豬繁殖新技術-
第一節 豬冷凍精液技術研究與應用
第二節 深部輸精技術應用
第三節 定時輸精技術
參考文獻
第十章 疫苗免疫與豬病監測技術
第一節 豬場免疫新技術
第二節 豬藍耳病淨化新技術
第三節 僞狂犬病淨化新技術
第四節 豬臍帶血檢測新技術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清潔能源與低碳養豬
第一節 清潔能源改造
第二節 低碳養豬新技術
第十二章 “公司+農戶”組織模式與生豬産業效率:來自溫氏的例證
第一節 “公司+農戶”組織模式概述
第二節 “公司+農戶”組織模式與生豬良種繁育體係
第三節 “公司+農戶”組織模式與生豬養殖效率
第四節 “公司+農戶”組織模式進一步優化需要注意的問題
附錄 養豬生産小竅門
附錄1 仔豬針筒式斷尾器
附錄2 仔豬早期去勢技術
第一章我國養豬業概況
2016年已經過去,迴憶起來,我們發現:①養豬人氣很旺。除被拆遷豬場外,正在經營的豬場人氣很旺,興緻高昂,信心飽滿;②學習氛圍好,積極性空前。由於盈利緻使人們更加重視學習和充實;③對經營樂觀滿意。因為從2014年6月中旬開始豬價上漲至今日已經持續2��5年,養豬人的日子好起來瞭。2014年全年生豬平均價格在13��28元/韆剋,2015年全年生豬平均價格在15��22元/韆剋,2016年全年生豬平均價格在17��33元/韆剋(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與2015年相比環比上漲22��14%;2014年全年玉米平均價格2 480元/噸,2015年全年玉米平均價格2 320元/噸,2016年全年玉米平均價格1 956元/噸(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與2015年相比環比下降15��69%;2014年全年平均豬糧比5��35��1,2015年全年平均豬糧比6��73��1,2016年全年平均豬糧比9��57��1(截至2016年11月),2016年與2015年相比環比上漲50��23%。綜閤分析, 2015—2016年為什麼會漲價?主要原因是:産能減少。由於過去十年行情變化,促進産能減少,還有由於環境汙染,政府強製關掉豬場促進減少産能。
第一節總量分析
一、2014—2016年各月生豬存欄量變化
從圖1-1可以看齣,2014—2016年全年平均存欄量分彆為43 799��43萬頭、38 897��75萬頭和37 413��55萬頭,2015年與2014年相比存欄下降11��19%,2016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3��85%。
圖1-12014—2016年各月生豬存欄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網數據整理,2016年截至11月
二、2014—2016年各月繁殖母豬存欄量變化
從圖1-2可以看齣,2014—2016年全年平均存欄繁殖母豬分彆為4 595��59萬頭、4 101��82萬頭和3 732��40萬頭。2015年與2014年相比存欄母豬下降10��74%,2016年與2015年相比下降9��01%。
圖1-22014—2016年各月繁殖母豬存欄變化
資料來源:政府網數據整理,2016年截至11月
圖1-32014—2016年存欄和繁殖母豬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政府網數據整理,2016年截至10月
三、2005—2016年全國生豬存欄量變化
從圖1-4可以看齣,2005年到2014年間,這10年除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外,2014年全年平均存欄處於中等偏上水平,2015年與2016年基本持平。
圖1-42005—2016年全國生豬存欄量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曆年國傢統計公報,截至2016年10月
四、2005—2016年全國繁殖母豬存欄量變化
從圖1-5可以看齣,2005年到2014年這10年間,除2007年外,2014年全年母豬平均存欄為最低,預示生豬齣欄産能會減少。2015年與2016年基本持平。
圖1-52005—2016年全國繁殖母豬存欄量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曆年國傢統計公報,2016年截至10月
五、2005—2015年全國生豬齣欄量變化
從圖1-6可以看齣,2005年到2014年這10年間,齣欄逐漸升高,到瞭2014年達到齣欄峰值。在消費和齣口有限的前提下,齣欄達到峰值,養豬效益會逐漸下降,直到達到榖底。
圖1-62005—2015年生豬齣欄變化
資料來源:根據曆年國傢統計公報
六、進齣口與消費分析
(一)中國豬肉生産
2014年全年肉類總産量8 707萬噸,比上年增長334萬噸,增長2��0%。其中,豬肉産量5 671萬噸,較上年增加178萬噸,增長3��2%。2015年5 487萬噸。
從圖1-7可以看齣,2003—2014年這12年間全國豬肉産量不斷攀升,其中,2005—2015年這11年平均豬肉産量達到4 964萬噸,超過瞭我們消費需求。從2010年起豬肉産量都超過5 000萬噸,尤其2014年豬肉産量達到5 671萬噸。我們必須減少産能,努力把豬肉産量控製在5 000萬噸以內。
圖1-72003—2015年全國豬肉産量
資料來源:根據曆年國傢統計公報整理
(二)豬肉消費量分析
從圖1-8可以看齣,豬肉人均消費量從2007年開始逐漸上升,到2014年達到41��68韆剋。因為現在替代品很多,如果豬肉人均消費量降至35韆剋比較適閤。作為去産能要考慮這一點。相對於畜牧業的生産發展,其消費增長更快。據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城鄉居民傢庭購買牛羊肉量為396��1萬噸,與2000年的240��4萬噸相比,年均消費增長3��9%,如果加上城鄉居民戶外餐飲消費,消費總量更大,增長速度還要快。供不應求帶動價格連續上漲。從2001年開始,牛羊肉價格連續上漲瞭13年。其中,2007—2013年上漲勢頭較猛,牛肉價格從每韆剋18��54元上漲到58��81元,年均上漲17��9%;羊肉價格從18��63元上漲到61��88元,年平均上漲18��7%。2014年以來,牛羊肉價格沒有延續往年的上漲態勢,價格同比漲幅明顯收窄,這是近幾年沒有過的。齣現這種情況,一方麵是生産增加瞭,另一方麵也有消費疲軟的影響。
圖1-82003—2015年豬肉人均消費量
資料來源:根據國傢曆年統計公報整理
前言
生豬産業技術體係北京市創新團隊成立於2009年,是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農業局共同支持、組建的一支産、學、研、用相結閤的養豬技術推廣組織。團隊設首席專傢1人,負責統領團隊。按照推動養豬生産、加工和流通各環節設立功能研究室,在北京市10個遠郊區設立綜閤試驗站和農民田間學校工作站,團隊成員約百人,覆蓋全北京養豬産業各環節。團隊宗旨是將現代、先進養豬技術紮根落地,促進北京市養豬業可持續發展,建立城市畜牧業典範,發展生態、環保和節水養豬業,生産安全、高效和首都品牌優質種豬和豬肉産品。
團隊成立以來,在郊區縣進行調研活動,摸清北京市養豬業傢底,提齣北京市養豬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和根據新時期首都功能疏解、定位的“十三五”發展規劃。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分工、協作原則,開展新技術推廣工作。本書分12章和附錄部分,是團隊8年來團隊成員在各自崗位上成果集成。各章分彆是:第一章:我國養豬業概況;第二章:育種新技術;第三章:綠色飼料添加劑及其使用技術;第四章:飼養管理新技術;第五章:仔豬腸道健康營養調控新技術;第六章:豬場規劃與豬捨設計新技術;第七章:環境控製與監測技術;第八章:豬肉加工與流通;第九章:豬繁殖新技術;第十章:疫苗免疫與豬病監測技術;第十一章:清潔能源與低碳養豬;第十二章:“公司+農戶”組織模式與生豬産業效率:來自溫氏的例證。生豬産業技術體係北京市創新團隊首席專傢、北京市畜牧總站副站長雲鵬研究員為本書主編,孫德林、魏榮貴、薛振華為副主編,並負責統稿和總篡工作。
本書不是一本教科書,也不是論文集。是8年來生豬産業技術體係北京市創新團隊在北京市養豬業生産、推廣和流通領域總結和實施的養豬技術,是團隊100位成員科技推廣的結晶,是全體成員智慧的總結。
因時間倉促,很多內容還沒有來得及納入書中,我們將在適當時候編寫續集,以饗讀者。
《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編委會2017年4月1日
坦白說,我是一名對農業發展趨勢比較關注的城市居民,平時很少接觸到養殖業的一綫信息,但“養豬”這個話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總是會引起我的注意。《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非常直觀地揭示瞭它所關注的核心——産業的進步和技術的革新。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詳實的目錄吸引瞭。裏麵不僅提到瞭“發展”,這顯然會包含對行業現狀的分析、市場潛力的解讀,以及未來可能麵臨的挑戰和機遇,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是瞭解宏觀經濟和産業動態的重要窗口。更讓我感興趣的是“新技術應用”這一塊,我一直覺得,任何一個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都離不開技術的突破。我很好奇書中會介紹哪些具體的新技術,比如在疾病防控方麵有沒有什麼疫苗或者診斷的新方法?在飼料配方方麵有沒有什麼更科學、更經濟的手段?甚至在環保方麵,有沒有什麼新技術可以解決養殖過程中産生的廢棄物問題?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試圖構建一個關於養豬業現代化發展的全景圖,從産業的戰略層麵,到具體的生産技術層麵,都做到瞭比較全麵的覆蓋,這對於一個想要快速瞭解這個行業的人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聽起來就非常實用,讓我覺得它不是那種純粹的理論書籍,而是更側重於解決實際問題。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關於農業的書籍,但很多都寫得比較枯燥,要麼是太理論化,要麼是太簡單化,很難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淺齣、兼顧宏觀與微觀的書。拿到這本《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後,我瀏覽瞭一下目錄,發現它的內容安排得很有邏輯性。從行業的發展曆程、現狀分析,到具體的養殖模式、疫病防控,再到環保措施和市場營銷,感覺覆蓋麵非常廣。我特彆關注的是“新技術應用”這部分,我很好奇書中會介紹哪些具體的、能夠提升養殖效益的新技術,比如自動化、智能化方麵的設備,或者是在飼料、獸藥、生物技術方麵有哪些新的突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操作方法,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新技術是如何在實際的養殖生産中發揮作用的。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能夠幫助養殖戶、行業從業者,甚至是相關研究者,全麵瞭解現代養豬業發展趨勢,並掌握最新技術應用的書籍,我非常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學到一些有價值的知識和經驗。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食品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讀者,《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認為,一個産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撐,尤其是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下,效率、環保、健康是關鍵詞,而養豬業作為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産業,其現代化轉型更是備受關注。這本書的章節設置,很明顯是圍繞著“發展”和“新技術”這兩個核心展開的。我個人對“發展”的部分,更傾嚮於瞭解宏觀的行業趨勢、市場格局的演變,以及國傢在政策層麵對養豬業的支持方嚮。而“新技術應用”則是我更想深入挖掘的寶藏,我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那些能夠提高生産效率、降低養殖成本、改善動物福利、甚至減少環境汙染的創新技術。比如,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提到基因編輯技術在提高豬的抗病能力或生長性能上的應用,或者智能化飼養管理係統是如何通過數據分析來優化資源配置的。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試圖為讀者勾勒齣一幅現代養豬業的藍圖,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是希望能夠將先進的理念和實用的技術相結閤,為行業的進步提供切實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評分剛拿到這本《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我個人非常喜歡,封麵簡潔大氣,色彩搭配也很舒服,一看就覺得是那種有分量的乾貨。我一直對農村經濟發展挺感興趣的,尤其是那些能實實在在帶動農民增收的産業,養豬業算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平時也關注一些農業類的公眾號和新聞,總能看到關於現代養豬的一些新報道,比如什麼智能化豬捨、自動化飼喂係統等等,聽起來都很高科技,但具體是怎麼實現的,我一直沒個概念。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我,感覺它能係統地解答我的一些疑惑。我初步瀏覽瞭一下目錄,發現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從行業現狀分析到具體的養殖技術,再到市場營銷和政策法規,幾乎麵麵俱到。我最感興趣的是裏麵關於“新技術應用”的部分,我猜想應該會講到一些我之前隻聞其名但不知其詳的先進設備和方法,比如如何通過大數據優化養殖效率,如何運用生物技術提高豬的抗病能力等等。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瞭解現代養豬業全貌的窗戶,我非常期待能夠通過它,對這個産業有一個更深入、更係統的認識,同時也希望從中能學到一些能啓發我思考的觀點,即使不是直接的養殖技術,一些宏觀的産業發展趨勢分析也對我很有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簡直就是給像我這樣對現代農業充滿好奇但又缺乏專業知識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農業的發展不僅僅是靠人力和經驗,更需要科技的賦能,而養豬業作為中國重要的畜牧産業,其現代化轉型更是迫在眉睫。拿到《養豬業發展與新技術應用》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新”和“實”。“新”體現在它緊跟時代步伐,介紹瞭許多我之前接觸不到的前沿技術,比如物聯網在養豬生産中的應用,聽起來就非常酷炫,想象一下,通過手機就能實時監測豬捨的溫度、濕度、氨氣濃度,還能遠程控製飼喂係統,這簡直是顛覆瞭我對傳統養豬的印象。而“實”則體現在它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閤。書裏不僅僅是概念的羅列,更多的是將這些新技術如何具體應用到養殖生産的各個環節進行瞭詳細的闡述,甚至可能還會有相關的案例分析,這對於想要瞭解或者正在從事養豬業的朋友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我個人不太懂具體的養殖技術,但我對産業的整體發展方嚮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似乎能讓我從宏觀的行業發展趨勢,逐步深入到微觀的技術應用層麵,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我非常喜歡,也覺得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