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说以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上层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于洛·德·埃尔维男爵一家的命运为主线,叙述了男爵如何在疯狂情欲的驱使下,一步一步背叛纯洁的妻子,伤害天真的娇女,败坏家族的名声,玷污军队的名誉,最终身败名裂的整个过程。形形色色的人物,错综复杂的情节,灵与肉、情与仇、善与恶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构成了一幕淋漓尽致的人间悲喜剧,一部五光十色的风化史,一曲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无尽的挽歌。
作者简介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全书共九十一部小说,通过独具个性的幻想与写作,刻画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揭露了人性中的种种丑陋,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全貌。
内页插图
目录
情归何处
两亲家
若赛花
化妆品商顿起侧隐之心
如何才能把没有家财但漂亮的女儿嫁出去
上尉吃了败仗
美好的女人生活
奥丹丝
老处女的性格
贝特的心上人
老姑娘和年轻姑娘之间
艾克托尔·于洛·德·埃尔维男爵先生
卢浮宫
美妇遇色鬼,傻瓜迎骗子
玛纳弗夫妇
艺术家的小阁楼
一个流亡者的历史
一只蜘蛛的冒险经历:网里有一只太大的
漂亮苍蝇
风月场上如何了却旧情
一失一得
姑娘的罗曼史
任年轻姑娘自由行事
会面
奇缘出真情,好景不常在
玛纳弗的策略
极度不慎
最知心的话
贝姨的变化
克勒维尔的生活与观点
克勒维尔其人
凯列班对爱丽儿的最后一着
报仇失败
婚约大多是怎样缔结的
忠实信徒的绝妙典型
过分真实、相当浪漫、极端道德的故事中
插进了庸俗小说的结局
新婚夫妇
对不道德的道德思考
由此可见克勒维尔高论的影响
美男子于洛的穷途末日
巴黎的七祸之一
贝姨可望得到的遗产
好色之徒将妻子置于何种死地
悲惨之家
晚餐
一个财大气粗的幽灵
有钱的男人多大年纪才有妒心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一幕
不愧是在门房发生的一幕
女人精彩表演的第二幕
克勒维尔在复仇
克勒维尔老爷的小公馆
伟大行会中的两位同道
两个真正疯狂的酒徒
一对合法夫妻的别样场景
造就伟大艺术家的一切
蜜月对艺术的影响
关于雕塑
由此可见贫困,这一强大的社会腐蚀剂的
力量
对假痣的看法
漂亮登场
一般的波兰人和特殊的斯坦勃克
对达莉拉历史的一番评说
要他扮演何种角色,俊男,艺术家,还是
波兰人?
回到家中
第一乃
夫妻之间的第一次口角
痛苦之后往往是猜疑
一个捡来的孩子
玛纳弗房室的第二位父亲
母女之间的差异
玛纳弗房室的第三位父亲
玛纳弗教堂的五位神父
不择手段的父亲
可悲的幸福
玛纳弗太太之流给别人的家庭造成的巨大
不幸 ‘
宠妃的历史缩影
五位父亲中有一位胆大包天
别的警告
闭门羹
惊醒
麸皮、二罗面粉和三罗面粉
外科手术
道德思考
一切全落到了陆军部长头上
另一灾难
别样的梳妆
一个高尚的淫妇
克勒维尔的宏论
假荡妇重显圣女相
另一把六弦琴
于洛元帅的特点之一
亲王的一顿斥责
于洛·德-福兹海姆伯爵元帅与科坦·德·
维森堡亲王元帅即德·奥尔法诺公爵陆军
部长大人之间的短暂决斗
报界之说
家兄严训
入土为安
浪父离家
若赛花重又登场
牵线搭桥
元帅遗赠
大为改观
达摩克利斯之剑
于洛男爵的朋友
恶行与美德
图尔一比茹家的终结
天使和魔鬼结伴而行
另一个魔鬼
警察局
图尔老头变成了托尔艾克老头
家庭一幕
家庭的另一幕
讹诈奏效
孔巴布斯
交际花们的一次聚餐
努里松太太尽显本领
一八四。年的一间小屋
女主角的最后一场滑稽戏
复仇之箭落在了瓦莱莉头上
募捐的修士
医生的一番话
上帝的手指和巴西人的手指
瓦莱莉的最后一句话
克勒维尔的最后一番话
投机诸方面的一面
为何铁炉匠都是意大利人
一样野蛮却不一样虔诚的新阿塔拉
阿塔拉的下文
一份感激之情
阿塔拉的最后一句话
浪父回头
遗忘的赞歌
残酷、实在而真实的结局
精彩书摘
一八三八年七月的月中,一辆四轮双座轻便马车行驶在大学街,这种车子是新近在巴黎街头时兴的,人称“爵爷车”,车子载着一位男子,此人中等个子,身体肥胖,身着国民自卫军上尉军服。
都说巴黎人风雅至极,可他们中竟还有人以为身着军装比便服要神气得多,心想女人们趣味都相当怪,一见到高顶饰羽军帽和一身戎装,准会为之心动,顿生好感。
这位第二军团上尉的脸上,流露出一副志满意得的神态,红通通的肤色和胖乎乎的脸膛愈发显得神采奕奕。仅靠做买卖发的财投在歇业老板额头上的那圈金光,人们便可猜到这准是个巴黎飞黄腾达的红人,至少当过本区的区长助理。不用说,在他像普鲁士人般傲然高挺的胸间,自然少不了荣誉勋位的那条绶带。
这位身佩勋饰的男子傲气十足地坐在爵爷车的一角,朝行人投去游离的目光,在巴黎,行人们常能捡到可人的媚笑,。可那是献给不在身旁的美人儿的。
爵爷车行至贝尔夏斯街和布尔高涅街中间的一段,停在一座大宅前,这座房子是在一家旧府邸的院子里新建的。旧府邸附有花园,原初的布局丝毫未动,坐落在被占去了一半的院子深处。
单凭匕尉下车时受车夫伺候的模样,一眼便可看出此人已经年过半百。明显笨手笨脚的举止就像出生证一样,泄露了人的年龄。
上尉又把黄手套戴上右手,没有向门房打听一声,便径自朝府邸底层的台阶走去,那神气仿佛在说:“她是我的!”巴黎的门房都有非凡的眼力,只要是佩带勋饰、身着蓝色制服、步履沉稳的人,他们从不阻挡;反正,凡是有钱人,他们都辨认得出。
府邸的整个底层住着于洛·德·埃尔维男爵老爷一家,在共和时代,男爵曾任军费审核官,也当过军需总监,如今是陆军部一个最重要的部门的头儿,又是国务参事,获得荣誉团二等勋位……于洛男爵以自己的出生地德·埃尔维为姓氏,以示与他兄弟的区别,其兄是赫赫有名的于洛将军,曾任帝国禁卫军掷弹兵上校,一八O九年那场战役后,被皇帝封为德·福兹海姆伯爵。
后被封为伯爵的长兄有义务照顾弟弟,他似父亲一般存有远虑,早早将其弟安插进一个军事机构,由于兄弟俩共同效力,最终男爵得到了拿破仑皇上的恩宠,不过,他对此也问心无愧。早在一八。七年,于洛男爵便当上了远征西班牙大军的军需总监。
国民自卫军上尉按过门铃,身上的制服被鼓得像只梨子似的大肚子绷扯得前翻后卷,他费尽力气,想把衣服整理服帖。一个身着号衣的仆人一见到他,立即请他人府,于是,这位神气活现、威风凛凛的男子便随着仆人往里走,仆人一边打开客厅大门,一边通报道:“克勒维尔先生到!”这名字跟主人的模样实在般配,令人叫绝①,一听到这个名字,一个高身材,金头发,保养有方的女子像是受了电击一般,猛地站起身来。
“奥丹丝,我的小天使,跟你的贝姨到花园去吧。”那女子急忙朝在她身旁几步远的地方刺绣的女儿,说道。
奥丹丝·于洛小姐仪态优雅地给上尉行了礼,领着一个干瘪瘪的老姑娘从落地窗走出客厅,老姑娘看去比男爵夫人还苍老,虽说实际年龄要小五岁。
……
前言/序言
《译文名著精选:贝姨》 一、 故事梗概 《贝姨》是一部以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描绘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深刻的心理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的经典小说。故事围绕着一位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中年女子——贝姨展开,她的出现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将几个家庭卷入了情感的漩涡和命运的纠葛之中。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年轻的霍拉斯·范迪埃,是一位出身于富有但并非贵族的家庭的英俊青年。他性格正直,但也带有一丝理想主义的浪漫。霍拉斯对家庭生活感到一丝厌倦,渴望体验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深刻的情感。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而又有些世故的女士,对儿子的未来充满忧虑,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影响他家族声誉的因素。 贝姨,一个名字背后隐藏着诸多秘密的女人,她以一种似乎无意却又带着某种意图的方式闯入了霍拉斯的生活。她优雅、智慧,善于观察和洞察人心,拥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然而,在她的周身,总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影,让人无法完全捉摸她的真实目的。她似乎总是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并且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些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随着故事的展开,贝姨与霍拉斯家族的其他人也产生了联系。她的出现,像是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她与霍拉斯的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霍拉斯的母亲、姑姑等,产生了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潜在的冲突。这些冲突源于嫉妒、野心、陈年旧怨,以及对社会地位和家庭荣誉的看重。 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绘尤为出色。作者深入挖掘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隐藏的欲望、内心的挣扎、以及在道德和情感面前的摇摆不定。霍拉斯在贝姨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的碰撞中开始动摇,他对爱情、对婚姻、对人生的看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贝姨的角色更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她既是诱惑的化身,也是命运的推手。她的动机时而清晰可见,时而又扑朔迷离。她似乎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惊人的理解,并能精准地击中这些弱点。她可能是一个被过去所困扰的女性,也可能是一个精于算计的操纵者,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地猜测她的真实身份和目的。 小说的情节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巧的对话、微妙的场景描写以及人物之间情感的缓慢积累来展开。作者善于运用伏笔,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引导向某个方向,然后在下一个时刻又将他们引向新的谜团。这种叙事手法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和深度。 故事的高潮部分,往往是人物关系达到最紧张的时刻。过去的秘密被揭开,隐藏的感情爆发,人物的命运在关键的节点上发生转变。贝姨的出现,最终导致了霍拉斯家族内部的裂痕加深,也改变了霍拉斯的人生轨迹。 《贝姨》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爱情或阴谋的故事,它更是一幅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图景的缩影。作者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婚姻的功利性、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局限和压力。贝姨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独立、自主,但也可能带有某种危险性的特质,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二、 主题解析 《贝姨》是一部探讨人性复杂性、社会现实以及命运无常的深刻作品。其核心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 人性的双重性与伪善: 小说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便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作者毫不留情地展现了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理智与欲望的冲突。贝姨,这个充满魅力的女性,身上同时具备着吸引力和危险性,她既能带来对新生活的憧憬,也可能将人推向深渊。她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周围人物隐藏的弱点、私欲和伪善。那些看似体面、道德高尚的人物,在贝姨的影响下,他们的真实面目逐渐暴露,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贪婪、嫉妒和虚荣。 2. 社会的虚伪与等级制度: 小说深刻地批判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虚伪和森严的等级制度。社会名流们表面上维持着体面的生活,但背后却充斥着利益的交换、婚姻的算计和情感的欺骗。霍拉斯的家庭,作为中产阶级中的佼佼者,也无法摆脱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他们对名誉、地位的看重,以及对子女婚姻的规划,都体现了这种社会现实。贝姨的出现,恰恰挑战了这种僵化的社会秩序,她的独立和不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虚伪的嘲讽。 3. 爱情、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爱情在小说中并非纯粹而美好的存在,它往往与欲望、野心和道德困境交织在一起。霍拉斯对爱情的憧憬,在面对贝姨的魅力和现实的压力时,显得尤为脆弱。他对情感的探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对男性自由的局限。小说通过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在爱情、欲望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个人所要面临的艰难选择和无法回避的冲突。 4. 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与个人意志: 故事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暗示着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即使是最有计划、最有能力的人物,也可能被命运的洪流所裹挟。贝姨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命运的使者,她出现在关键的时刻,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改变着人物的命运。然而,小说也并非完全否定个人意志的作用。人物在面对命运时所做出的选择,以及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都体现了他们作为个体的挣扎和抗争。 5. 女性的困境与反抗: 尽管贝姨本身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但她的身上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在那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的生存空间往往受到限制,她们的婚姻和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男性的意愿和社会的眼光。贝姨的独立、神秘和某种程度上的反叛,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社会束缚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她用自己的方式在那个时代寻求生存和自我。 三、 艺术特色 《贝姨》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除了其深刻的主题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与其卓越的艺术特色密不可分: 1. 精妙的人物塑造: 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栩栩如生。无论是神秘莫测的贝姨,还是正直而又迷茫的霍拉斯,亦或是那些在社会名利场中浮沉的配角,都拥有独特的性格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将人物的喜怒哀乐、矛盾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他们的情感起伏。 2. 细腻的心理刻画: 小说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其对人物心理的精雕细琢。作者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细微变化,通过对话、眼神、动作等细节,揭示人物潜藏的情感和动机。读者能够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困惑、恐惧、渴望以及他们隐藏的秘密。 3. 真实的时代背景描绘: 小说对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生活、习俗、文化以及社会思潮有着极其真实而生动的描绘。无论是服装、家具、社交礼仪,还是当时的社会观念和人际关系,都经过作者细致的研究和描绘,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时代画面。 4. 语言的艺术: 作者的语言风格简洁、精准而富有韵味。文字之间流露出一种优雅的文学气息,同时又饱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对话的设计巧妙,往往在看似平常的交流中,暗含着深层的情感和意图。 5. 悬念的设置与节奏的把控: 小说情节的展开并非一览无余,而是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引导读者不断地去探索和猜测。作者对故事节奏的把控也十分到位,在紧张与舒缓之间切换自如,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吸引力。 6. 讽刺与幽默的运用: 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讽刺和幽默的笔触,使得小说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这种手法既增强了作品的批判力度,又避免了说教式的沉重感。 四、 结语 《贝姨》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探索。通过贝姨这个充满谜团的角色,作者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复杂而又真实的世界,让我们得以窥探人性的幽深之处,反思社会的虚伪,并体味生命的无常。这部小说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