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大学生球类运动科学实践与拓展研究》共包括十五章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大学生球类运动的科学基础、医务监督、营养保健、训练研究和发展研究等五方面的内容;实践部分主要介绍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蹴球、毽球、木球、珍珠球、台球、垒球、保龄球、曲棍球、高尔夫球、壁球、沙滩足球和沙滩排球等诸多球类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技战术学练和基本规则等。
作者简介
庄艳华,男,1979年出生,山东临沂人。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篮球教学与训练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至今在江南大学体育部任教,讲9币,一直从事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期间先后发表了《人文视角下课程改革之研究》《对篮球进攻过程中“完整战术”创新的分析》等学术论文。2008年参与了“激情·超越·梦想”一书的编写,2010年主持江南大学校级课题1项。
魏经纬,男,1978年8月出生,汉族,辽宁阜新人。200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人文社会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至今就职于大连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从事大学体育篮球,排球等专项课教学及训练工作。工作以来参与撰写体育著作1部,参与辽宁省教育厅及社科联科研立项2个,撰写与本专业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杜宾,男,1981年出生,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球教学与训练。现任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学术科研方面:参与编著《新编大学体育基础教程》《网球》一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等书籍,先后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10余篇科研论文。2006年组建成立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网球代表队,2007年至2012年带队连续6年参加全国软式网球锦标赛,并取得多个好成绩。2009年至2010年借调到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国家软式网球队担任教练工作,2010年作为国家软式网球队男队主教练参加了广州亚运会,并带队取得软式网球男子团体铜牌、男子双打第五名、男子单打第五名的成绩。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科学基础
第一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心理学基础
第三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与大学生健康
第二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医务监督
第一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疲劳的消除
第二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疾病的防治
第四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处方的制订
第三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营养保健
第一节 营养与营养素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营养消耗与补充
第三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科学饮食
第四节 女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卫生保健
第四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训练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环境的选择
第三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计划的运用
第四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训练新理念
第五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大学生足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足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足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足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七章 大学生篮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篮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篮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八章 大学生排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排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九章 大学生网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网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网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网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十章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羽毛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十一章 大学生乒乓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介绍
第十二章 大学生民族传统球类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蹴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二节 毽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三节 木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四节 珍珠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十三章 大学生时尚球类运动科学实践
第一节 台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二节 垒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三节 保龄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四节 曲棍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五节 高尔夫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六节 壁球运动科学实践
第十四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拓展研究之沙滩足球运动
第一节 沙滩足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沙滩足球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沙滩足球基本规则
第十五章 大学生球类运动拓展研究之沙滩排球运动
第一节 沙滩排球运动概述
第二节 沙滩排球的技战术学练
第三节 沙滩排球基本规则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直接或间接外翻位暴力为常见损伤原因。如在足球、橄榄球运动中,膝关节屈曲位小腿突然外展外旋,足及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或外力直接作用于膝外方产生很大的外翻力导致股骨内旋等,均容易导致膝关节外翻位损伤。轻度外翻位暴力常导致胫侧副韧带浅层损伤,可发生股骨内上髁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或胫骨内髁处韧带撕脱;严重外翻暴力可导致内侧副韧带深层、前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成为“三联伤”。少数导致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甚至半腱肌及缝匠肌断裂或撕脱骨折。大学生可致股骨骨骺处发生骨折。通常将内侧副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损伤、完全损伤及联合损伤(合并半月板或前交叉韧带)。主要临床表现为,受伤后膝内侧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关节强迫于屈曲位,胭绳肌产生保护性痉挛,拒绝任何活动,勉强用足尖行走。轻中度韧带损伤,如不损伤关节内结构,一般不引起膝关节肿胀,经过简单固定可继续参加比赛;严重的内侧副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深层损伤,特别是合并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或关节骨折,膝关节可出现关节肿胀、积血,功能障碍更加明显。
处理:损伤早期主要防止损伤加重、固定、止痛。局部立即给予氯乙烷麻醉、降温或冷敷,松软敷料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固定,抬高患肢,减轻肿胀。3天后局部热敷或应用中药外敷,并进行股四头肌训练。3周内局部支持带或支具辅助下扶拐杖行走。6周后去除支具或拐杖膝关节屈伸活动,渐进性抗阻锻炼。3个月后恢复日常活动。如患膝疼痛、肿胀明显,外翻应力试验阳性,X线片有骨折,原则上需手术修复。手术修复断裂的韧带止点或缝合撕裂的内侧副韧带,术后康复训练。合并内侧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损伤者,也需手术修复。
2.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外侧副韧带在膝关节的外侧,起于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伸直位韧带最为紧张,屈曲位松弛,不与半月板相连,具有防止小腿内收及旋转功能。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较内侧副韧带损伤少。因为膝关节完全伸直位,保护膝关节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均紧张,不易损伤。外侧副韧带损伤常由于内翻暴力所致,膝关节内侧的直接碰撞最为常见。损伤程度取决于外力大小,外侧副韧带最早承受牵拉暴力,暴力持续下去,前交叉韧带、胭肌腱、后外侧关节囊、后交叉韧带甚至髂胫束、腓肠肌外侧头、股二头肌都会被损伤。腓总神经可被牵拉或撕裂伤。外侧副韧带根据损伤程度分为部分损伤、完全损伤及联合结构损伤。主要临床表现:膝关节外侧部局限性疼痛、肿胀。如未损伤至关节囊、半月板、交叉韧带,一般不出现关节积液。关节外方的压痛点对判断韧带损伤部位有意义。如若存在联合结构损伤(关节囊、交叉韧带及外侧肌肉),膝关节内翻异常活动增大,抽屉试验阳性,甚至出现膝关节后外侧不稳定。合并腓总神经损伤可出现足下垂。
……
跃动的青春,智慧的汗水:探索球类运动的无限可能 在充满活力与梦想的大学校园,球类运动不仅是挥洒汗水的竞技场,更是塑造人格、锻炼意志、激发智慧的熔炉。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教科书,而是一次深入校园球类运动实践的探索之旅,它旨在揭示隐藏在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跃、每一次精准传球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拓展思路。 第一章:球类运动的科学基石——超越体能的智慧 我们常常将球类运动的成功归结于天赋和刻苦训练,但在这背后,蕴藏着一套精妙的科学体系。本章将带领读者从运动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球类运动的本质。 运动生物力学:身体的语言,动作的奥秘 力与运动的和谐: 无论是篮球的起跳高度,足球的射门力量,还是羽毛球的挥拍速度,都离不开物理学中的力的作用。我们将解析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如何产生和利用力,例如杠杆原理在投掷和挥拍中的应用,惯性在变向和启动中的作用。读者将了解到,理解这些基本力学原理,有助于优化技术动作,减少运动损伤。 人体结构的智慧: 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的力量输出、骨骼的支撑能力,这些都是运动表现的硬件基础。本章将介绍人体骨骼肌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它们如何在球类运动中协同工作,产生各种复杂而精准的动作。例如,为何某些跑动姿势能提高效率,为何核心力量对于维持身体稳定至关重要。 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无论是短距离的冲刺还是长时间的对抗,身体都需要消耗能量。我们将探讨有氧和无氧代谢在不同球类运动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高能量供给效率。这不仅关乎体能的储备,更影响着运动表现的持久性和恢复速度。 运动生理学:身体的适应,极限的挑战 心血管系统的进化: 规律的球类运动能够显著提升心肺功能。本章将详细阐述运动对心脏、血管和肺脏的积极影响,包括提高最大摄氧量、降低静息心率、改善血液循环等。这些生理变化是支撑高强度运动表现的关键。 神经系统的调控: 精准的反应速度、敏锐的判断力、协调的动作配合,都离不开高效的神经系统。我们将解析运动神经通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训练来提升神经肌肉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例如,为何运动员能瞬间做出反应,为何团队配合如此默契。 身体的自我修复与成长: 训练带来的疲劳并非终点,而是身体适应与进步的信号。本章将介绍运动后恢复的生理机制,包括肌肉修复、能量储备补充以及激素水平的变化。了解这些,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安排训练与休息,实现可持续的进步。 运动心理学:心态的力量,决胜的关键 动机与目标设定: 驱动运动员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本章将探讨运动动机的来源,包括内在动机(如对运动本身的兴趣)和外在动机(如追求胜利)。我们将提供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帮助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积极性和持久性。 情绪的调节与压力管理: 赛前的紧张、比赛中的失误、失利的打击,这些都是运动员面临的心理挑战。本章将介绍情绪调节的技巧,如积极的自我对话、放松训练、可视化等,帮助学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专注。 团队协作与沟通: 很多球类运动都是集体项目,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是取胜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探讨团队动力学、领导力以及有效沟通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更强的团队凝聚力。 第二章:球类运动的实践智慧——技术与战术的精雕细琢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升华。本章将聚焦于球类运动的实际训练与比赛,从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到战术策略的灵活运用,为学子们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南。 基础技术动作的科学解析与优化: 以点带面,深入剖析: 本章将选取几种典型的球类运动(如篮球的运球、投篮,足球的传球、射门,排球的扣球、垫球,羽毛球的挥拍、发球等),对其核心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我们将从生物力学、协调性、发力顺序等方面,详细解析每个动作的关键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科学训练方法: 针对每个技术动作,本章将提出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包括原地练习、移动练习、结合对抗练习等。同时,强调“重复但非僵化”的原则,鼓励学生在理解动作原理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力方式和节奏。 视频分析与反馈: 鼓励学生利用现代科技,通过拍摄自身训练视频,与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对比,找出不足。本章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视频分析,并提供如何根据反馈调整动作的建议。 战术智慧的演变与创新: 从个体到团队的思维跃迁: 球类运动的魅力不仅在于个人的技术闪光,更在于团队的智慧博弈。本章将探讨不同球类运动的典型战术体系,例如篮球的阵地战与快攻,足球的攻防转换与区域防守,排球的二传配合与拦防体系等。 数据分析在战术中的应用: 现代体育越来越依赖数据。本章将介绍如何利用比赛数据,如球员的跑动距离、传球成功率、射门次数等,来分析对手的优劣势,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战术。 临场应变与战术调整: 比赛的进程瞬息万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临场应变能力至关重要。本章将分析在不同比赛情境下,如何根据对手的战术变化,快速做出有效的战术调整。 伤病预防与科学康复: 常见伤病的科学解读: 运动损伤是困扰许多运动员的问题。本章将介绍球类运动中最常见的几种伤病,如踝关节扭伤、膝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拉伤等,从运动生物力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解析其发生的原因。 预防为主,科学康复: 本章将提供一套系统的伤病预防方案,包括热身与冷身的重要性、合理的训练负荷安排、正确的运动姿势等。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运动损伤,将介绍科学的康复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尽快安全地重返赛场。 第三章:球类运动的拓展研究——Beyond the Court 当对球类运动的科学原理和实践技巧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我们还可以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发掘球类运动在大学生活乃至未来发展中的更多价值。 运动科技与智能化训练: 智能装备的赋能: 从智能运动手表到动作捕捉系统,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运动训练。本章将介绍当前已有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运动科技,例如穿戴式传感器如何监测运动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如何模拟比赛场景,以及人工智能如何辅助运动分析等。 个性化训练方案的定制: 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更科学、更高效的训练计划。本章将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和算法,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特点和训练目标,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建议。 体育文化与社会责任: 球类运动的文化价值: 球类运动不仅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社会活动。本章将探讨不同球类运动在不同文化中的演变和发展,例如篮球在美国的文化地位,足球在欧洲的民族情感等。 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队合作、拼搏进取,是球类运动的重要价值所在。本章将鼓励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在校园乃至社会中积极传播。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参与组织校内体育赛事、指导社区青少年进行球类运动、参与体育相关的公益活动,这些都是将球类运动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本章将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思路和案例,鼓励学生在奉献中成长。 运动康养与健康生活方式: 球类运动的健康效益: 除了竞技层面的表现,规律的球类运动对身心健康有着长远的益处。本章将从预防慢性疾病、改善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质量等角度,阐述球类运动的康养价值。 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本章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球类运动的乐趣和健康理念,融入到忙碌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目标是打破将球类运动简单视为“玩乐”或“体力消耗”的刻板印象,引导大学生们从更科学、更深入的角度去理解和参与球类运动。我们相信,当智慧与汗水交织,科学与实践相融,每一位热爱球类运动的学子,都将在这片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并从中汲取力量,塑造更优秀的自己,去迎接人生的无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