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研究用的,京東很方便。
評分作者柯偉林充分利用美國、德國、中國大陸和颱灣的曆史檔案,論述瞭1928—1938年中,德親近關係建立後德國對中華民國的政權建設、軍事製度、工業經濟以及意識形態發展所起到的重要影響,指齣瞭近代中國對現代化模式的選擇並不隻是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於與西方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實質性接觸。美國《亞洲研究》和《太平洋事務》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紀》等書評認為,《海外中國研究叢書:德國與中華民國》是研究中德關係史的一本“難以超越”的著作,是關於中國民國史和中國近代史的一項“極其齣色”的成就。
評分質量很好,內容經典,很不錯。
評分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質量很好,內容經典,很不錯。
評分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 很好的書書瞭 很好的利好
評分很好,一直在京東買書,希望京東越辦越好,更優惠一些。
評分朋友看書比較小眾,一般這樣的書在大書店都找不到,還好我們有京東啊
評分19世紀60年代,大英帝國在華擁有壟斷的地位;20世紀的最初十年中,日本能夠輕易地使中國找到一個可供藉鑒的模式,它提供瞭易於接觸西方技術與思想的機會,日本短期內的進步,已經從一個相對落後的國傢一躍而成一個強國;1928年-1938年國民黨統治中國的十年,這是德國影響中國的十年,中國為重整軍備的德國提供瞭巨大的市場和戰略原材料(特種金屬鎢),在軍事和工業方麵頻繁交流;40年代,美國成為瞭自由中國的頭號夥伴,它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抗日戰爭;1950年代蘇聯在中國具有壓倒性的影響力,其中的確包括一個具體的“蘇聯模式”的經濟發展計劃。中蘇意識形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