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是中国古代评论诗歌、诗人、诗派,记录诗人议论、事迹的著作。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盛行于宋代。明、清两代作者也很多。
为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需求,中华书局策划编选了“中华经典诗话”丛书,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典的诗话、词话作品进行注释、评析,为爱好文学,尤其是爱好诗词阅读和写作的读者提供一套深入理解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既是文学爱好者所推崇的提高审美品位之作,也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一定地位的经典之作。本次推出的是第一辑。
《木天禁语》与《诗学禁脔》均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字德机)所撰,是元代两种重要的诗论著作。《木天禁语》主要阐述了诗歌创作的“六关”之说。“六关”,即篇法、句法、字法、气象、家数、音节等六个方面。前三者为谋篇锻炼之法,后三者主要是诗歌创作的原理。《诗学禁脔》是一篇专门介绍七言律诗格式的诗学著作,共列举了十五种诗格,每格下各举一首例诗,再逐句从内容形式等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充满挑战的,但这种挑战带来的回馈感是巨大的。它的知识密度非常高,每一个段落都似乎压缩了作者多年积累的学问。我发现自己不得不频繁地在书中夹上书签,标记那些我需要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的典故和人物。这反而变成了一种积极的互动,它驱使我跳出书本的物理边界,去探索更广阔的古典文学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争议性观点时的平衡态度,他既不偏颇于一家之言,又能清晰地梳理出不同流派的脉络,并给出自己基于文本的深刻洞察。对于那些希望从“爱好者”跨越到“研究者”门槛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条坚实而清晰的阶梯。它教会的不是“应该如何去读诗”,而是“如何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有效的鉴赏体系”。
评分初读此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文字功力的深厚,那种行文的节奏感和用词的精准度,简直是文学功底的试金石。它并非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意象的生成与消解”的论述,作者没有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去解释,而是巧妙地将历代诗人的创作心路历程串联起来,仿佛我们正身处他们的案头,亲眼目睹那些灵感的火花是如何迸发的。这种叙事手法非常高明,它让原本高高在上的诗学理论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当然,其中一些章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反复阅读,但正是这种“需要思考”的特质,才更显出此书的价值。它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构建自己的理解框架。每读完一个小节,我都会忍不住合上书本,回忆起自己读过的那些诗篇,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主观感受,这种反刍的过程,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更多是方法论层面的。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唐诗宋词已经有了相当的把握,但在阅读了关于“诗眼”与“妙悟”的章节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理解可能过于注重字面意思和宏大叙事,而忽略了诗歌最核心的“瞬间凝固的美感”。作者似乎在教我们如何用更细微的、更具穿透力的眼光去打量一首诗的结构和细节。比如,他对某个著名诗人某句诗的拆解分析,简直如同外科手术般精细,每一笔、每一个停顿,都被赋予了明确的意图和效果。这种对细节的极致关注,反而构建出了整体的宏伟。我开始尝试着用书中介绍的这种“多维度审视法”去重读我收藏夹里的诗集,效果立竿见影,许多曾经被我忽略的暗流涌动立刻浮现出来。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一下子打开了理解古典文学的很多扇紧闭的门。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中的“禁语”和“禁脔”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圈子里的那些不言之秘,而阅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被允许进入了这个神圣而又私密的领域。作者的语言风格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对诗歌本身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敬畏,这种情感的渗透,使得再严肃的理论探讨也显得亲切可人。它不是那种只会教你“背诵和理解”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位资深的、愿意倾囊相授的老师,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在点燃你内心的创作激情。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的胸襟开阔了许多,对“美”的理解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抱有真挚兴趣,并且不畏惧深入探索的读者,这本书绝对值得你在书架上占据一个显眼的位置。
评分这本《中华经典诗话:木天禁语·诗学禁脔》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深邃的意味,光是“木天禁语”和“诗学禁脔”这两个词组,就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时,是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的,那种古朴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仿佛能让人一下子穿越回那个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年代。书中的内容想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和实践的一次深度挖掘,尤其“禁脔”一词,暗示着作者可能触及了一些传统诗学中不常被公开讨论,或者说是需要更高深理解才能领悟的精微之处。我特别期待看到作者如何阐释那些看似寻常却蕴含深意的诗句,以及他对于格律、意境、用典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如果能像一位老前辈在灯下娓娓道来,将那些陈年的学问以一种既尊重传统又充满现代感的方式呈现出来,那将是一次极佳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厚度也让人感到扎实,显然不是肤浅的入门读物,而是那种需要沉下心来,反复品读,甚至需要对照原典细细揣摩的佳作。
评分书很好,是正版,价格便宜
评分真心不错的书,很值得已读
评分纸质很好,很划算
评分均为被称为“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范梈(字德机)所撰,是元代两种重要的诗论著作
评分先说分段。对一首长诗来说,如果不分段,就很容易杂乱无章,理不清头绪。对创作者来说,要先根据自己准备表现的内容大致构思出几个段落,每一段准备写什么,要尽量做到了然于胸。著者又认为,分段应该大致均齐,每段的句数可多可少,但每一段之间要保持大致的均衡,不宜参差太大。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五言古诗在音节和意念节奏上一般是不激不厉、逐层向前推进的,即所谓按辔有程,而较少过猛过急的动荡起落。如果每段句数差距太大,容易打破这种稳定的均衡感和节奏感,从而破坏古诗浑厚高古的审美特质。
评分中华经典诗话 (共6册), 这套丛书还有 《沧浪诗话》,《六一诗话 温公续诗话》,《诗镜总论》,《本事诗》,《人间词话》。
评分送货速度慢了一些,书不错。
评分先说分段。对一首长诗来说,如果不分段,就很容易杂乱无章,理不清头绪。对创作者来说,要先根据自己准备表现的内容大致构思出几个段落,每一段准备写什么,要尽量做到了然于胸。著者又认为,分段应该大致均齐,每段的句数可多可少,但每一段之间要保持大致的均衡,不宜参差太大。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五言古诗在音节和意念节奏上一般是不激不厉、逐层向前推进的,即所谓按辔有程,而较少过猛过急的动荡起落。如果每段句数差距太大,容易打破这种稳定的均衡感和节奏感,从而破坏古诗浑厚高古的审美特质。
评分正版好书,名家佳作,学术价值高,值得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