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导临:袁安碑袁敞碑》为碑帖导临丛书之一,精选了袁安碑袁敞碑,并对其进行新的技术加工,以墨迹的形式出现,并进行放大,让学习者能较好地领略原帖的笔法及整体风貌。
《袁安碑》全称《汉司徒袁安碑》,篆书,永元四年(92)立,明万历年间出土,因移置于庙中作供案,而将碑刻字面朝下,故一直未为人知, 于一九二九年在河南偃师辛家村被发现。碑字除下部残损一列外,基本清晰完好,十行,每行原十六字,今每行皆缺损一字。
《袁敞碑》,元初四年(117)立,于一九二二年同在河南偃师出土,已残。
袁安、袁敞为父子,皆位至三公,存世及著录的东汉墓碑碑主有此威望者甚少,而以规正篆书刻,更是亘古未有。二碑均未署书人姓名,但从二碑之字法对照,为同一人所书。
袁安位至司徒,当时外戚窦氏擅权,和帝与朝臣皆倚重袁安,其卒后数月,窦氏即败。和帝追思袁安,葬礼隆重。袁敞官至司空,因触犯了外戚邓氏而自杀,后朝廷又以三公之礼葬之。此二碑可能都是特命宫廷尚书、令史所书,当然也不排除像一般官僚的墓碑由门生故吏中善书 者所书的可能。
通篇碑文宽博流美,齐整生动,线条浑厚流畅,笔势强健遒劲,用笔均带弧形,起落提按有序,是汉篆上乘之作。启功先生评曰:“字形并不写得滚圆,而把它微微加方,便增加了稳重的效果。这种写法其实自秦代的刻石,即已透露出来,后来若干篆书的好作品,都具有这种特点。”
临习时应注意其点画雄浑大气中不乏精致,起收笔的方圆不同。方向感要明确,线条均以弧线为主,但不滑嘯,收笔不可过早提笔以免浮滑; 造型精致又不乏质朴,重心依字形或上或下,沉稳和谐。
编者按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汉字的书体经过多次演变,从诡谲奇崛的甲骨文逐渐发展到苍茫浑厚的金文、再到规整匀净的篆书、严整肃穆的隶书、端庄成熟的楷书和连绵飞动的草书、不拘不放的行书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行草书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价值,能快写,又易识别,同时优秀的行草书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孙过庭的《书谱》就分别是用行书和草书书写的,它们不但形体优美、而且意境高远。书家以娴熟的用笔技巧、精妙的笔法、塑造出完美多变的字体造型,营造出幽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行草书在我国的书法艺苑中和书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各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行草书名家,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艺术技巧是书法创作的必要条件,它不仅是书家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外化和对象化,而且能充分体现创作者才能智慧的高低和创作能力的大小,影响着作品整体美的构成。书法学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学习范本的用笔技巧,二是学习范本的结字布白方法。我们学习笔法不仅仅是起、行、收笔处的运笔程式,笔法的目的是塑造线条质量,体现笔法自身的表现力,连接点画线条,使其间关系合理,以调整笔锋的状态。笔法的选择与线条质感直接相关,通过对笔触的分析,线条质感的判断,原作工具材料等客观因素的考查等为背景,通过点线轮廓将笔法还原到笔触面的笔锋着纸状态及决定笔锋的运笔动作层面,这样才能实现笔法的全过程。结构作为线条的框架,决定线条质量的有效程度,结构的审美是书家风格、品味、格调的反映。结构因时相传,更因时、因地、因书体风格而不同,但还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的。
本丛书选取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篆、隶、楷、行、草书法帖,采用高科技最新数码还原专利技术,进行放大处理,放大而不失真。并有简体释文,供临学者和书法教学工作者作教学辅导和参考,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和具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及初学者研习都不失为一本好书。对于书法教学工作者而言,由于原帖字普遍较小,对各种笔法和结构往往不太容易看清和理解,放大后,对帖中字每一个笔画的用笔细微之处如提按顿挫、方圆藏露、转折映带等的丰富变化都能清楚地看到,可以通过对笔画线条外轮廓的分析,还原其用笔过程。同时,对结构的比例、轻重,大小、疏密等也更为直观,更易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者来说,一帖在手,不仅增加对帖的感性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技法有较大的帮助,让初学者少走弯路。
每种书体都有各自结字规律,每种帖都有自已的结字特色。我们对篆、隶、楷、行草书的结构规律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出每种书体十二种结字原则,同一种书体中不同书家和碑帖又有自已的个性。十二种法则包括大部分的共性原则(对比原则)和少量个性特征。每个结构原则又选用字帖中的十二个字来『图说』这个结字原则。这些原则均出自历代书论经典著作,归类总结后集聚起来,根据每种帖的特征进行举例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出帖。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选择,透露出一种匠心独运的考量。它并非那种追求奢华的影印本,而是专注于实用性和阅读舒适度的平衡。纸张的选择,既能很好地承载油墨的质感,又不会在灯光下反光刺眼,这对于长时间临摹学习至关重要。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版式设计上非常人性化。在关键的示范图旁边,都留有足够的空白区域,方便读者进行笔记和随堂记录,这体现了作者对“学习者”这一角色的深刻理解。很多书法书籍的设计只是单向的信息输出,而这本书却是在鼓励双向的互动和思考。阅读它,就像是参与了一场与古人穿越时空的对话,同时又得到了一位现代导师的悉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愉悦和高效,我真心推荐给所有热爱碑学的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在案头工作的文人,我对书法的审美要求是比较高的,尤其注重古朴和韵味。我之前收藏了不少不同版本的碑帖范本,但总觉得它们在“导临”这一环节上有所欠缺,要么是线条过于精修,失去了原碑的苍劲,要么是讲解过于侧重技术层面,缺乏文化底蕴的烘托。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平衡得恰到好处。它既保持了对原碑刻风格的尊重和忠实再现,没有过度美化或“净化”那些历史留下的斑驳痕迹,同时也用现代的视角和工具对书写技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对于结体中的“险绝”之处,作者会深入探讨为何在当时的环境下会出现这样的处理,而不是简单地归类为“好看”。这种深度的挖掘,让我在研习过程中,不仅提升了技法,更丰富了对魏晋风度的理解,这对我个人气质的陶冶,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传统的碑帖研究类书籍一向抱持着一种又爱又怕的心态。爱是因为它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艺术的魅力;怕是因为很多导临本往往过于枯燥,或者讲解过于晦涩,读起来像是啃硬骨头。然而,这本《碑帖导临》的出现,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印象。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像是请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前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指导,语气中带着鼓励和引导,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结构布局时的那种精妙之处,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字要写得匀称”,而是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重心、疏密和空间关系,让你一下子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让我感觉原本遥不可及的书法奥秘,如今变得触手可及。读完一章,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笔来试试看,这种阅读体验,是非常难得的。
评分我是一名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的现代读者,我对书籍的实用性和信息密度要求很高。这本书在信息组织上做到了极高的效率,但绝不显得肤浅。它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每一个单元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微型课堂。最让我称道的是它在字法分析中的对比环节。作者会选取同一碑帖中不同位置、不同笔画的相同字,进行横向对比,指出细微的变化如何影响整体的气势和节奏。这种多角度的、立体化的分析方法,比传统的单字讲解要有效得多。读起来一点都不拖沓,每一页都充满了干货,让人能够迅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练习要点。对于时间有限,但又追求高效率学习效果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编排方式简直是量身定制的福音,我感觉我的练习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一个档次。
评分这本关于书法碑帖的导临著作,我可是期待了很久才拿到手。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沉静而厚重的气息,装帧设计得非常雅致,纸张的质感也很好,让人爱不释手。我本来对碑帖的临摹和鉴赏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有些门径不得。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简单地把碑帖的图片堆砌起来,而是深入到了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结构的处理之中,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比如,在解析某些关键笔画的提按顿挫时,作者会结合古代书家的习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这使得学习者在临摹时,不仅仅是模仿字形,更能体会到字里行间蕴含的“精气神”。书中的图示清晰明了,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座指路明灯;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也能从中挖掘出新的理解和领悟。整体来说,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它真正做到了“导”与“临”的结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门。
评分此书真的很不错
评分今天书收到了,很好,快递很给力。看了[ZZ]写的的书,觉得写得很好,这是朋友介绍我看的,非常喜欢[ZZ]的书了。除了他的书,我和老婆孩子还喜欢看郑渊洁、杨红樱、黄晓阳、小桥老树、王永杰、杨其铎、晓玲叮当、方洲,莫言。他们的书我都很喜欢。[SM],大家去看一下,不错,价格也划算,比实体书店买便宜好多还省车费。 这本书的内容直得一读[BJTJ],认真赏读了一下,写得很棒,[NRJJ],内容也很很感人。[QY],一本书多读几次,[SZ]。 快递送货也给力。还送货上门。超赞。 [SM],太棒了。买书就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经常有优惠活动,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读书,让人生更精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爱书、惜书、读书都为世人所推崇。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今天你读书了吗?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 当你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 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亲子阅读,首先引起和提高孩子的兴趣是关键。记得有一个故事,大概是说犹太人在孩子出生后就把书上抹上蜂蜜,指引孩子过去,从而在很小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印象,书里有好东西。这和我们古人所说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点异曲同工吧。所以在儿子上幼儿园时候,我带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不是商场,游乐场,而是新华书店。在新华书店里,面对这么多儿童读物,孩子的阅读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提升了。
评分开本大,看着不错,就是最后几页的字完全看不见,根本没必要印上嘛
评分都很不错,书比较脏。。。。!!!!!!!!!!!!!
评分这次活动买了好多好多的书,孩子看的自己看的先生看的,囤着慢慢看,好好,全正版图书
评分都很不错,书比较脏。。。。!!!!!!!!!!!!!
评分此书真的很不错
评分书不错,印刷很清晰!慢慢看
评分印刷精美,完整的体现出张猛龙碑形态,精神,超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