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芋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

薯芋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迪轩 著,王迪轩 编
图书标签:
  • 薯芋类蔬菜
  • 高效栽培
  • 优质栽培
  • 种植技术
  • 农业技术
  • 园艺
  • 蔬菜种植
  • 技术问答
  • 实用农业
  • 种植指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14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16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重点介绍了马铃薯、生姜、甘薯、芋四种薯芋类蔬菜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对生产中常见疑难问题进行了重点解析。同时,还重点介绍了目前在薯芋类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文前附有大量高清原色图片,便于对照。
本书适合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菜农阅读,适合作为阳光工程、蔬菜专业化合作组织、蔬菜标准园建设等的蔬菜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农业院校蔬菜、种植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王迪轩,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副局长,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知名蔬菜栽培技术专家。在蔬菜栽培、植保、贮藏加工、土肥、食用菌生产等方面具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推介了大量蔬菜生产、加工、销售大户。在国内专业刊物《中国蔬菜》《蔬菜》等发表蔬菜文章300余篇,在《农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蔬菜科普文章及图片新闻达2000余篇幅。有11个市以上项目获科技进步奖,3个项目获市农业丰收奖,16个项目获区科技进步奖。先后获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湖南省注册科技咨询师资格,益阳市专家联合委员会会员,多次获《湖南农业》《湖南科技报》《益阳科普》《农药市场信息》优秀通讯员,《蔬菜》杂志技术顾问,全国科普日先进个人。经常下乡讲课或现场指导蔬菜生产,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100余个,新农药120多种,新肥料12种,推广蔬菜配套栽培技术30多套,主要参与益阳市20种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参与编写湖南省蔬菜办主编的《蔬菜实用技术》一书。

目录

第一章马铃薯

第一节马铃薯栽培技术

1.马铃薯“大棚+地膜覆盖”促成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马铃薯“小拱棚+地膜覆盖”早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3.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4.春马铃薯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5.秋马铃薯露地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6.马铃薯秋延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7.马铃薯高山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8.春马铃薯冬闲稻田免耕覆草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9.二作区秋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10.马铃薯抱窝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第二节马铃薯优质高产疑难解析

11.马铃薯发展的市场前景如何?

12.如何确定马铃薯的栽培季节和栽培管理制度?

13.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哪些?

14.马铃薯各生长发育阶段有何特点?

15.如何选购脱毒种薯?

16.马铃薯秋播留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17.马铃薯二季留种是怎么回事?

18.大田商品春马铃薯可以用作秋马铃薯种薯吗?

19.怎样精选种薯?

20.为什么秋繁马铃薯作春马铃薯的种薯需要催芽?

21.怎样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22.为什么马铃薯催芽前最好进行困种?

23.为什么播前催芽的马铃薯种薯产量高?

24.怎样对马铃薯进行催芽?

25.马铃薯催芽后为什么要进行晒芽处理?

26.春播马铃薯催芽有哪些注意事项?

27.马铃薯种薯如何进行正确切块?

28.马铃薯切块后如何防止薯块腐烂?

29.为什么马铃薯播种用小整薯比切块好?

30.为什么马铃薯不宜过早过迟播种?

31.马铃薯播种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32.为什么秋马铃薯最好采用育苗移栽?如何进行?

33.怎样进行马铃薯的中耕培土?

34.春马铃薯苗期地膜何时揭为好?

35.大棚内马铃薯长得飞快,如何控制徒长?

36.为什么马铃薯整不整枝要因势而定?

37.马铃薯摘花摘蕾有必要吗?

38.为什么种植的马铃薯有时只长秧子不结薯?如何防治?

39.如何搞好马铃薯的收获?

40.用于贮藏的马铃薯怎样进行采后处理?

41.栽培马铃薯如何施好基肥?

42.栽培马铃薯如何施用种肥?

43.栽培马铃薯如何进行追肥?

44.种植马铃薯可以施用含氯化肥吗?

45.怎样进行马铃薯田杂草化学防除?

46.马铃薯田除草有何注意事项?

47.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

48.马铃薯高温危害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

49.如何预防马铃薯的低温冻害?

第三节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50.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51.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早疫病?

52.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53.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病毒病?

54.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粉痂病?

55.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枯萎病?

56.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疮痂病?

57.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干腐病?

58.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白绢病?

59.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环腐病?

60.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61.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黑胫病?

62.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软腐病?

63.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灰霉病?

64.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白粉病?

65.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黄萎病?

66.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癌肿病?

67.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根腐线虫病?

68.如何识别与防治马铃薯茎线虫病?

69.如何防止马铃薯出现绿皮块茎?

70.马铃薯块茎空心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止?

71.马铃薯黑心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治?

72.马铃薯块茎裂口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止?

73.马铃薯块茎畸形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止?

74.马铃薯块茎损伤的情形有哪些?如何防止?

75.马铃薯皮孔肥大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防止?

76.梦生薯是怎样形成的?如何防止?

77.如何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

78.如何防治蚜虫?

79.如何防治茶黄螨?

80.如何防治马铃薯块茎蛾?

81.如何防治蓟马?

82.如何防治潜叶蝇?

83.如何防治马铃薯甲虫?

84.如何防治地老虎?

85.如何防治蛴螬?

86.如何防治蝼蛄?

第四节马铃薯简易贮藏加工技术

87.马铃薯贮藏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88.怎样进行马铃薯窖藏?

89.马铃薯怎样进行夏季贮藏?

90.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有何特殊要求?

91.如何制作脱皮马铃薯?

92.如何制作马铃薯泥?

93.如何制作马铃薯片?

94.如何制作马铃薯果酱?

95.如何制作马铃薯脯?

……

第二章生姜

第三章甘薯

第四章芋头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绿野芳踪:现代农耕与有机生活指南》 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长。食物的来源、种植方式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本书《绿野芳踪:现代农耕与有机生活指南》并非一本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关于回归土地、理解生命、拥抱自然的邀请。它旨在为那些渴望亲手种植、享受收获的乐趣,并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有机理念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和切实可行的指导。从家中的阳台到社区的菜园,从城市的绿意空间到乡村的农耕体验,本书将带领您探索现代农耕的多种可能性,以及有机生活所带来的深层价值。 第一部分:都市农耕的无限可能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丛林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地,亲自播下种子,看着它们生根发芽,最终收获累累果实,这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绿野芳踪》将首先聚焦于“都市农耕”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打破人们对农耕的刻板印象,展现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多样化实践。 阳台上的田园诗: 针对居住在公寓楼的居民,本书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有限的阳台空间进行高效的植物种植。我们将探讨适合阳台环境的蔬菜、香草和水果品种,例如易于打理的矮生番茄、生菜、菠菜、葱、香菜、薄荷、罗勒等。书中将提供关于容器选择、土壤配比、浇水技巧、光照管理以及病虫害基础防治的实用建议。我们将强调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和品种搭配,最大化阳台的产出,让您在家中就能品尝到新鲜、无公害的蔬果。 社区菜园的共享与交流: 社区菜园不仅是种植食物的场所,更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共享经验的平台。《绿野芳踪》将深入探讨如何参与或建立社区菜园。我们将介绍社区菜园的运营模式,包括如何与社区居民协商、规划种植区域、分工协作,以及如何通过共享工具、技术和知识来提升整体种植效益。书中还将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现社区菜园在改善社区环境、增进邻里关系、推广健康饮食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垂直绿化与屋顶花园: 随着城市空间日益宝贵,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成为拓展绿化面积的有效途径。《绿野芳踪》将介绍如何利用墙面、建筑立柱等垂直空间进行植物栽培,以及如何规划和打造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备的屋顶花园。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垂直绿化系统(如模块化系统、绳索系统),以及屋顶花园的结构设计、防水处理、植物选择和养护要点。这些空间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改善城市微气候,降低建筑能耗,并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种植的场所。 水培与气培的未来: 对于追求效率和科技感的都市农耕爱好者,《绿野芳踪》还将介绍水培(Hydroponics)和气培(Aeroponics)等无土栽培技术。我们将解释这些技术的原理,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并提供入门级的实践指导。通过水培和气培,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实现高效、节水的植物生长,特别适合种植叶菜类和一些香草。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这些前沿技术,为未来的家庭种植提供更多选择。 第二部分:有机生活的哲学与实践 有机生活并非仅仅是种植有机食物,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然、对自身、对地球负责的生活方式。《绿野芳踪》将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有机生活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认识“有机”: 本部分将澄清“有机”的真正含义,区分它与“天然”、“绿色”、“无公害”等概念的区别。我们将探讨国际上通行的有机认证标准,以及在家中实践有机种植的基本原则,例如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护土壤健康,尊重生物多样性等。 土壤的智慧: 土壤是有机农业的基石。《绿野芳踪》将深入探讨土壤的构成、功能及其重要性。我们将教授读者如何改良土壤,例如通过堆肥、绿肥、覆盖物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书中将介绍制作有机堆肥的详细步骤,以及如何利用厨房残渣和园林废弃物制作有价值的土壤改良剂。 病虫害的和谐共处: 在有机种植中,我们并非追求彻底消灭病虫害,而是寻求与它们建立一种平衡关系。《绿野芳踪》将介绍多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植物自身抗性提升的方法。我们将推荐一些天然的驱虫剂配方,以及如何通过种植伴生植物、吸引益虫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重点在于理解病虫害发生的根源,并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 种子的选择与保存: 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绿野芳踪》将强调选择非转基因、原生种或经过有机认证种子的重要性。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优质种子,以及如何进行家庭育种和种子保存,从而实现种源的独立和生态的多样性。 从田间到餐桌: 有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享用健康、安全的食物。《绿野芳踪》将探讨从种植到烹饪的完整链条。我们将提供关于食材保鲜、储存的建议,并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有机烹饪方法,让读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和风味。本书还将鼓励读者减少食物浪费,倡导“零浪费”的饮食理念。 可持续的家居生活: 有机生活理念可以延伸到家居的各个方面。《绿野芳踪》将提供一些关于减少家庭能源消耗、合理处理垃圾、选择环保家居用品的实用建议。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家中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绿色的生活环境,例如利用自然光、选择节能电器、使用天然清洁剂等。 第三部分:亲近自然的治愈力量 本书的最终篇章,将带领读者感受农耕与自然所带来的心灵治愈与成长。《绿野芳踪》相信,与土地的连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收获,更是精神上的丰盈。 农耕的疗愈作用: 科学研究表明,接触泥土、进行园艺活动对缓解压力、改善情绪有显著效果。《绿野芳踪》将阐述农耕的心理疗愈机制,并鼓励读者将园艺作为一种减压方式。书中将分享一些关于正念园艺的技巧,引导读者在种植过程中保持专注、放松身心。 生命教育的课堂: 农耕是学习生命规律、理解自然循环的绝佳课堂。《绿野芳踪》将鼓励父母与孩子一同参与农耕活动,让孩子们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学习尊重生命、认识食物来源,培养耐心和责任感。本书将提供一些适合亲子农耕活动的点子和游戏。 生态意识的觉醒: 通过亲身参与农耕,读者将更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培养更强的生态保护意识。《绿野芳踪》将引导读者思考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社区互助与精神传承: 农耕活动往往是社区成员之间交流合作的纽带。《绿野芳踪》将鼓励读者参与到更广泛的农业社区中,分享知识、互帮互助,共同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本书还将探讨传统农耕智慧的价值,以及如何将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传承与创新。 结语 《绿野芳踪:现代农耕与有机生活指南》是一本关于发现、实践与成长的书。它鼓励您放下手机,卷起裤腿,走向田野——无论是家中的小小阳台,还是社区的共享菜园。通过这本书,您将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您将重新找回与土地的连接,体验到有机生活带来的宁静、健康与喜悦。让我们一起,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播下希望,收获丰盛,拥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非常强,读起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体验,完全不像传统技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作者似乎非常擅长捕捉读者的心理波动。一开始,针对新手可能会有的“什么都不懂”的困惑,它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基础的种植流程,比如整地、选种这些入门级操作。随着章节的深入,内容难度逐渐递进,开始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水肥管理来追求“高产极限”。我个人对书中关于“氮磷钾肥的动态平衡”的讨论印象深刻,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侧重,避免了营养失衡导致的徒长或矮小。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典故和不同地域的种植习惯介绍,为严肃的技术内容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不是任务感。这使得即使是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人,也能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并且能够消化和吸收这些专业知识。

评分

从装帧设计和图文排版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给我留下了极佳的印象。印刷质量上乘,特别是那些彩色的图版,对于识别土壤颜色、植株健康状况以及病虫害的早期症状,提供了清晰直观的参考。很多时候,光靠文字描述很难准确把握某个生理性病害的特征,而书中配有的高清实拍图,让我能立刻在自己的田地里找到对应的参照物,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此外,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流畅,逻辑链条清晰可见,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和贮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索引和术语解释部分做得非常详尽,即便是遇到不熟悉的专业术语,也能迅速查阅到通俗的解释。这本书的制作水平,展现了出版方对专业农业知识普及的认真态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套精心制作的、可长期保存的田间工作手册。

评分

这本关于薯芋类蔬菜栽培技术的书,从我这个业余农友的角度来看,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对土豆和红薯情有独钟,自家地里种的总是产量不高,而且病虫害也挺让人头疼的。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不像那些冷冰冰的教科书。它用问答的形式,直接针对种植过程中最常见、最让人挠头的问题进行解答,比如“为啥我的红薯藤长得好就是不见薯块?”或者“土豆地里发芽了该怎么处理才不影响产量?”这种直接切入痛点的设计,让我感觉作者就是站在我身边,手把手教我干活。特别是关于土壤改良的那一章,它没有过多地谈论复杂的化学指标,而是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常见的有机物来提升土壤肥力,比如不同堆肥的制作方法和施用时机,这对我这个不想过度依赖化肥的种植者来说,简直是宝典。书中对不同品种的特性介绍也相当到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土豆煮出来口感面沙,有些却很紧实,这直接关系到我选择种植哪个品种。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不空泛的实践指南,对于想要提升自家小块地块产量的朋友,强烈推荐。

评分

我必须指出,这本书在“应对不确定性”方面的指导非常出色,这是许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充满了变数,天气、市场需求随时都在变化。这本关于薯芋类栽培的书,没有给出那种“一成不变”的完美方案,而是强调了“适应性调整”。例如,在讲到收获期管理时,它详细列举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例如,预计降雨量大的地区和干燥地区)如何调整收获时间和贮藏预处理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薯块的商品性和耐贮性。对于像我这样,希望延长蔬菜的销售周期,减少采后损失的种植户来说,这部分内容价值连城。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固定地完成某一个步骤,而是如何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快速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调整。这种强调决策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死记硬背操作流程的做法,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农业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薯芋类蔬菜的栽培手册,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技术问答”范畴。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播种施肥层面,而是深入到了许多专业层面的探讨。比如,书中关于薯芋类作物抗逆性的章节,详细剖析了高温胁迫和水分失衡对块根形成的关键影响机制,并提供了针对性的田间管理策略,比如通过覆盖物调控土壤微气候的具体操作步骤。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病虫害防治时所采取的“综合管理”思路,它不是简单地推荐农药,而是将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给出了不同病害(比如晚疫病和病毒病)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监测预警指标和应对方案。这种系统性的思维,让我在面对复杂的田间状况时,不再是手足无措,而是有了一套可循的逻辑框架。对于想将自家小农场升级为半专业化运作的种植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技术细节是极具价值的,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的科学依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