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即之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函一冊)

張即之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函一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 張即之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泠印社齣版社
ISBN:9787550810365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8292
包裝:平裝
開本:9開
齣版時間:2014-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5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的修行證道;般若為梵語妙智慧一詞的音譯;波羅意為完成(舊譯:到達彼岸);密意為無極。經者徑也,學佛成佛之路。
  宋代書法傢張即之的書法深受唐人影響,後轉師米芾,參以晉唐經書漢隸,並能“獨傳傢學”,自成一傢體係。張即之擅長楷書和榜書,尤喜作擘窠大字。楷書結構嚴謹、端莊,行書則用筆枯硬,近於刻露,毫無溫潤典雅之感。傳世作品有楷書《汪氏報本庵記》、《大字杜甫詩捲》和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

作者簡介

  張即之,字溫夫,號樗寮。和州(今安徽和州)人。生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一一八六),卒於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一二六三),享年七十八歲。為參知政事張孝伯之子。即之以文蔭授承務郎,纍官至司農寺丞,以能書聞名天下,金人尤寶愛其翰墨。喜作擘窠大字,豐碑巨刻,散流江左。明張寜雲:[溫夫特善大書,匾額字如作小楷,不煩布置,而清勁絕人。]又雲:[即之作大字,如寫小楷,而筆意兼行,轉摺作止之態,如老生作禮,雖骨格強硬,而意度調熟,見之者自當欺重。]明文徵明雲:[即之,安國之後,老筆勁健,大類安國所書,稍變而刻急,遂自名傢。]清王文治《決雨堂跋》雲:[人知張師海嶽,而不知其齣入歐、褚。]存世書跡有東福寺藏[方丈]二大字及題字、《金剛經》、《杜詩斷簡》、《汪氏報本庵記》、《李伯嘉墓誌》等。 張即之書杜詩。紙本手捲。高三十四,七公分,長二一七一,七公分。行楷大字。書杜甫《紫宸殿退朝口號》及《賠獻納司起居田捨人》七律二首。末署[書於淳祜十年,樗寮時年六十五歲]。此帖書法蒼秀。自成一體。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書不錯,隻是郵來的包裝差勁。袋子破掉。

評分

1941年,在美國外交官的幫助下,阿倫特與丈夫和母親前往美國;這位美國外交官非法嚮 2500 名猶太難民發放瞭簽證。阿倫特抵達紐約後成為當地德國猶太僑民中的活躍分子,並為 Aufbau 周刊撰稿。

評分

評分

很好的書。阿倫特1906年10月14日齣生於德國漢諾威市。她的祖輩是來自俄國的猶太移民。1924年,她慕名來到馬堡大學哲學係,投師於馬丁•海德格爾門下,此後一生便與海德格爾結下不解之緣。此外,阿倫特還在當代著名神學傢布爾特曼那裏讀基督教神學課程。曆史也是她選修的副課之一。1925年她轉學到弗賴堡大學聽鬍塞爾的現象學課。1926年又經海德格爾推薦來到海德堡大學在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門下攻讀博士學位。1928年她完成瞭博士論文《論奧古斯丁“愛”的概念》,並獲得博士學位。但由於她是猶太人,無法獲取教授學術資格認定,她也就不能在任何德國大學授課。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通過對人的現象學分析,阿倫特指齣人的存在是有條件的,這些條件包括生命自身、齣生和死亡、人的多樣性、世界性與賴以生存的大地。人的活動就以它們為齣發點。人的根本特點在於:人降生後就要進入社會,與他人交往,所以人是一種社會交往的生命,人隻有在與他人的共同世界中纔能經曆自己的現實性:人的生命受到齣生與死亡的限製。阿倫特把人的基本活動分為三種:勞動,這是一種生物性過程,其基本條件是生命自身,它具有一種生物性的強迫特徵;製造,即生産一個持續的、與自然物有彆的人工世界,它為人類提供生存的傢園,其基本條件就是人的世界性和人對客體的依賴性,它受功利主義和機械性思想支配;行動,它是行動著的生命惟一具有的一種活動性,它是在沒有物體等中介的情況下直接在人們中間發生的,它的基本條件是承認人的多樣性這個事實,即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人居住和生活在地球上。隻有通過行動個體人們纔能相互聯係起來,組成一個真正的共同世界,纔能真正理解真理、行動目標、人的本質等問題。

評分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或《金剛般若經》,根據不同譯本全稱略有不同,是佛經中流行最廣的一部,得居佛藏之顯要,以鳩摩羅什譯本通行,全文五韆幾百字。金剛即堅不可摧、銳不可當之物,佛經中常用它來作比喻,如“金剛定”“金剛慧”“金剛句”等。這裏用來修飾般若波羅蜜以示贊譽,指它能摧伏一切煩惱魔障。

評分

正品

評分

  可就在這時,有位士兵來稟報皇上:“稟報皇上,外麵有位百姓說是要來點評一下皇上今天遊行大典穿的那件神奇的衣服,是否要讓他進來?”皇上聽後很高興,就說:“快去叫他進來!”所有大臣都互相議論,生怕會齣什麼亂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