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纯粹理性的人文主义成了历史的陈迹时,人们的信仰生活是否可以完全抛弃理性呢?这是我们应当正视的问题。
评分第三部分 爱与意志
评分从古到今,以“理性、理智”问题为焦点的哲学辩论走向了两个极端,以致大大影响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基督教信仰。第一条歧途是高举人类理智,无限夸大它的功能。如苏格拉底认为的那样,人之所以犯罪是因无知而来,如果人知道什么是恶就不会作恶。圣经从根本上是否定这种观点的,保罗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人的理智抉择与他的行为表现往往是相悖的。他说:“因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作;我所恨恶的,我倒去作……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参罗7:15—19) 即行与愿违。古教父奥古斯丁认为:“人类不可能靠着理性战胜罪恶,必须受到连愚人都能明白的刑罚的威胁和恐吓所强迫之下,才有可能。”15 第二条歧路便是否定理性的存在价值; 诸如最有名的存在主义者沙特认识的那样,在理性范围内一切事物都是荒谬的。16 尽管他强调,人借着自由意志还可以“肯定自己”,但这种自我的肯定与理性已经没有关系了。
评分还是喜欢京东自营
评分第一部分 爱
评分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舆柏林学院文学学土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杯特研究脘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必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我部著作。
评分查看全部↓
评分活动购买的,书都不错!
评分查看全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