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系统安全、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与集群架构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系统安全、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与集群架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俊峰 著
图书标签:
  • Linux服务器
  • 高性能
  • 系统安全
  • 故障排查
  • 自动化运维
  • 集群架构
  • 运维实战
  • 服务器构建
  • Linux系统
  • 运维开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724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53336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inux/Unix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畅销书《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姊妹篇,资深运维专家和架构师多年经验结晶;

以实际生产环境为背景,从系统安全、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集群架构4个维度讲解构建大规模和高性能Linux服务器集群所需技术、工具、方法和技巧。

内容简介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系统安全、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与集群架构》是Linux运维领域畅销的、公认的经典著作《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的姊妹篇,它从系统安全运维、运维故障排查、自动化运维、集群架构4个维度讲解了构建大规模和高性能Linux服务器集群所需要的技术、工具、方法和技巧,二者一脉相承,互为补充,内容涵盖了运维工程师构建高性能服务器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本书在内容上继承了前面一本书中被读者认可的诸多优点:实用(以实际生产环境为背景)、实战(包含大量案例)、易懂,同时也改进了读者反馈的不足之处。
  全书共14章,分为四个部分:安全运维篇(1-3章)主要讲解了服务器安全运维、网络安全运维和数据安全运维的关键技术和方法;运维故障排查篇(4-5章)从服务器系统和应用软件两个维度讲解了运维故障的排查思路,以及常见的和经典的运维故障的解决方案;自动化运维篇(6-9章)主要讲解了海量主机的自动化部署和配置、自动化监控、分布式监控等大规模集群运维所需的各种工具(pssh、pdsh、mussh、Ganglia、nagios、Centreon等)和方法;集群架构篇(10-14)讲解了如何构建和优化基于Web和MySQL数据库的高性能集群和高可用的负载均衡集群。

作者简介

  高俊峰(南非蚂蚁),专业运维专家、系统架构师、DBA和技术顾问,从事Linux/Unix服务器系统的架构、运维和管理多年。擅长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的运维和管理,在故障诊断与排除、自动化运维、安全运维、性能调优、虚拟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国内知名IT技术社区51CTO的博客专家和ChinaUnix论坛高可用集群版块的版主,同时还活跃于ITPUB等技术社区,在社区和论坛里发表了大量技术文章,深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畅销书《循序渐进Linux》和《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后者是本书的姊妹篇,是Linux运维领域公认的经典著作。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安全运维篇
第1章 Linux服务器安全运维
1.1 账户和登录安全
1.1.1 删除特殊的用户和用户组
1.1.2 关闭系统不需要的服务
1.1.3 密码安全策略
1.1.4 合理使用su、sudo命令
1.1.5 删减系统登录欢迎信息
1.1.6 禁止Control-Alt-Delete键盘关闭命令
1.2 远程访问和认证安全
1.2.1 远程登录取消telnet而采用SSH方式
1.2.2 合理使用shell历史命令记录功能
1.2.3 启用tcp_wrappers防火墙
1.3 文件系统安全
1.3.1 锁定系统重要文件
1.3.2 文件权限检查和修改
1.3.3 /tmp、/var/tmp、/dev/shm安全设定
1.4 系统软件安全管理
1.4.1 软件自动升级工具yum
1.4.2 yum的安装与配置
1.4.3 yum的特点与基本用法
1.4.4 几个不错的yum源
1.5 Linux后门入侵检测工具
1.5.1 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chkrootkit
1.5.2 rootkit后门检测工具RKHunter
1.6 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处理过程
1.6.1 处理服务器遭受攻击的一般思路
1.6.2 检查并锁定可疑用户
1.6.3 查看系统日志
1.6.4 检查并关闭系统可疑进程
1.6.5 检查文件系统的完好性
1.7 一次Linux被入侵后的分析
1.7.1 受攻击现象
1.7.2 初步分析
1.7.3 断网分析系统
1.7.4  寻找攻击源
1.7.5 查找攻击原因
1.7.6 揭开谜团
1.7.7 如何恢复网站
第2章 Linux网络安全运维
2.1 网络实时流量监测工具iftop
2.1.1 iftop能做什么
2.1.2 iftop的安装
2.1.3 使用iftop监控网卡实时流量
2.2 网络流量监控与分析工具Ntop和Ntopng
2.2.1 Ntop与MRTG的异同
2.2.2 Ntop与Ntopng的功能介绍
2.2.3 安装Ntop与Ntopng
2.2.4 Ntop和Ntopng的使用技巧
2.3 网络性能评估工具iperf
2.3.1 iperf能做什么
2.3.2 iperf的安装与使用
2.3.3 iperf应用实例
2.4 网络探测和安全审核工具nmap
2.4.1 nmap和Zenmap简介
2.4.2 nmap基本功能与结构
2.4.3 nmap的安装与验证
2.4.4 nmap的典型用法
2.4.5 nmap主机发现扫描
2.4.6 nmap端口扫描
2.4.7 nmap版本侦测
2.4.8 nmap操作系统侦测
第3章 数据安全工具DRBD、extundelete
3.1 数据镜像软件DRBD介绍
3.1.1 DRBD的基本功能
3.1.2 DRBD的构成
3.1.3 DRBD与现在的集群的关系
3.1.4 DRBD的主要特性
3.2 DRDB的安装与配置
3.2.1 安装环境说明
3.2.2 DRBD的安装部署
3.2.3 快速配置一个DRBD镜像系统
3.3 DRBD的管理与维护
3.3.1 启动DRDB
3.3.2 测试DRBD数据镜像
3.3.3 DRBD主备节点切换
3.4 数据恢复软件extundelete介绍
3.4.1 如何使用"rm -rf"命令
3.4.2 extundelete与ext3grep的异同
3.4.3 extundelete的恢复原理
3.4.4 安装extundelete
3.4.5 extundelete用法详解
3.5 实战:extundelete恢复数据的过程
3.5.1 通过extundelete恢复单个文件
3.5.2 通过extundelete恢复单个目录
3.5.3 通过extundelete恢复所有误删除数据
3.5.4 通过extundelete恢复某个时间段的数据
第二部分 运维故障排查篇
第4章 Linux系统运维故障排查思路
4.1 Linux系统故障的处理思路
4.2 Linux系统无法启动的解决方法
4.2.1 文件系统破坏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4.2.2 /etc/fstab文件丢失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4.3 Linux系统无响应(死机)问题分析
4.4 Linux下常见网络故障的处理思路
4.4.1 检查网络硬件问题
4.4.2 检查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4.4.3 检查DNS解析文件是否设置正确
4.4.4 检查服务是否正常打开
4.4.5 检查访问权限是否打开
4.4.6 检查局域网主机之间联机是否正常
第5章 Linux故障排查案例实战
5.1 常见系统故障案例
5.1.1 su切换用户带来的疑惑
5.1.2 "Read-only file system"错误与解决方法
5.1.3 "Argument list too long"错误与解决方法
5.1.4 inode耗尽导致应用故障
5.1.5 文件已删除但空间不释放的原因
5.1.6 "Too many open files"错误与解决方法
5.2 Apache常见错误故障案例
5.2.1 "No space left on device"错误与解决方法
5.2.2 apache(20014)故障与解决方法
5.2.3 "could not bind to address 0.0.0.0:80"错误与解决方法
5.3 因NAS存储故障引起的Linux系统恢复案例
5.3.1 故障现象描述
5.3.2 问题判断思路
5.3.3 问题处理过程
5.3.4 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 自动化运维篇
第6章 轻量级运维利器pssh、pdsh和mussh
6.1 并行SSH运维工具pssh
6.1.1 pssh应用场景
6.1.2 pssh的安装与用法
6.1.3 pssh应用实例
6.2 并行分布式运维工具pdsh
6.2.1 pdsh应用场景
6.2.2 pdsh的安装与语法
6.2.3 pdsh应用实例
6.3 多主机ssh封装器mussh
6.3.1 mussh功能介绍
6.3.2 mussh的安装与语法
6.3.3 mussh应用实例
第7章 分布式监控系统Ganglia
7.1 Ganglia简介
7.2 Ganglia的组成
7.3 Ganglia的工作原理
7.3.1 Ganglia数据流向分析
7.3.2 Ganglia工作模式
7.4 Ganglia的安装
7.4.1 yum源安装方式
7.4.2 源码方式
7.5 配置一个Ganglia分布式监控系统
7.5.1 Ganglia配置文件介绍
7.5.2 Ganglia监控系统架构图
7.5.3 Ganglia监控管理端配置
7.5.4 Ganglia的客户端配置
7.5.5 Ganglia的Web端配置
7.6 Ganglia监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7.7 Ganglia监控扩展实现机制
7.7.1 扩展Ganglia监控功能的方法
7.7.2 通过gmetric接口扩展Ganglia监控
7.7.3 通过Python插件扩展Ganglia监控
7.7.4 实战:利用Python接口监控Nginx运行状态
7.8 Ganglia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的问题
7.8.1 网络IO可能存在瓶颈
7.8.2 CPU可能存在瓶颈
7.8.3 gmetad写入rrd数据库可能存在瓶颈
第8章 基于nagios的分布式监控报警平台Centreon
8.1 Centreon概述
8.2 Centreon的特点
8.3 Centreon的结构
8.4 安装Centreon+nagios监控系统
8.4.1 安装支持Centreon的yum源
8.4.2 安装系统基础依赖库
8.4.3 安装nagios及nagios-plugins
8.4.4 安装ndoutils
8.4.5 安装nrpe
8.4.6 安装Centreon
8.4.7 安装配置Centreon Web
8.4.8 启动Centreon相关服务
8.4.9 安装问题总结
8.5 配置Centreon监控系统
8.5.1 添加主机和主机组
8.5.2 批量添加主机
8.5.3 监控引擎管理
8.5.4 添加服务和服务组
8.5.5 监控报警配置
8.5.6 用户和用户权限管理
8.6 配置分布式监控
8.6.1 分布式监控架构与实现原理
8.6.2 分布式监控搭建环境介绍
8.6.3 监控软件的安装
8.6.4 配置节点间SSH信任登录
8.6.5 在Central server上添加分布式监控配置
8.7 常见服务监控配置
8.7.1  nagios插件编写规范
8.7.2 监控Apache运行状态
8.7.3 监控MySQL运行状态
8.7.4 监控Hadoop HDFS运行状态
8.8 桌面监控报警器Nagstamon
第9章 通过Ganglia与Centreon构建智能化监控报警平台
9.1 智能运维监控报警平台的组成
9.2 Ganglia作为数据收集模块
9.3 Centreon作为监控报警模块
9.4 Ganglia与Centreon的无缝整合
9.4.1 数据提取脚本
9.4.2 实现Ganglia与Centreon完美整合
9.5 在Centreon中实现批量数据收集与监控报警
第四部分 集群架构篇
第10章 高性能Web服务器Nginx
10.1 高性能Web服务器Nginx介绍
10.1.1 Nginx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0.1.2 Nginx的性能优势
10.2 Nginx的安装
10.2.1 安装Nginx依赖库
10.2.2 快速安装Nginx
10.3 配置与调试Nginx
10.3.1 Nginx配置文件结构
10.3.2 Nginx配置文件详解
10.3.3 Nginx日常维护技巧
10.4 Nginx常用功能介绍
10.4.1 Nginx反向代理应用实例
10.4.2 Nginx的URL重写应用实例
10.5 案例:Nginx作为Web缓存服务器应用
10.5.1 在Nginx下安装缓存服务器
10.5.2 配置Nginx缓存服务器
10.5.3 测试proxy_cache实现的缓存功能
10.5.4 如何清除指定的URL缓存
10.6 案例:Nginx作为负载均衡服务器应用
10.6.1 Nginx的负载均衡算法
10.6.2 Nginx的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0.7 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0.7.1 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0.7.2 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0.7.3 Nginx内核参数优化
第11章 高性能集群软件Keepalived
11.1 Keepalived介绍
11.1.1 Keepalived是什么
11.1.2 VRRP协议与工作原理
11.1.3 Keepalived工作原理
11.1.4 Keepalived的体系结构
11.2 Keepalived安装与配置
11.2.1 Keepalived的安装过程
11.2.2 Keepalived的全局配置
11.2.3 Keepalived的VRRPD配置
11.2.4 Keepalived的LVS配置
11.3 Keepalived基础功能应用实例
11.3.1 Keepalived基础HA功能演示
11.3.2 通过vrrp_script实现对集群资源的监控
11.3.3 Keepalived集群中MASTER和BACKUP角色选举策略
第12章 千万级高并发负载均衡软件HAProxy
12.1 高性能负载均衡软件HAProxy介绍
12.1.1 HAProxy简介
12.1.2 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
12.1.3 HAProxy与LVS的异同
12.2 HAProxy基础配置与应用实例
12.2.1 快速安装HAProxy集群软件
12.2.2 HAProxy基础配置文件详解
12.2.3 HAProxy的日志配置策略
12.2.4 通过HAProxy的ACL规则实现智能负载均衡
12.3 基于虚拟主机的HAProxy负载均衡系统配置实例
12.3.1 通过HAProxy的ACL规则配置虚拟主机
12.3.2 测试HAProxy实现虚拟主机和负载均衡功能
12.3.3 测试HAProxy的故障转移功能
12.3.4 使用HAProxy的Web监控平台
第13章 构建高性能的MySQL集群系统
13.1 常见的高可用MySQL解决方案
13.1.1 主从复制解决方案
13.1.2 MMM高可用解决方案
13.1.3 Heartbeat/SAN高可用解决方案
13.1.4 Heartbeat/DRBD高可用解决方案
13.1.5 MySQL Cluster高可用解决方案
13.2 通过Keepalived搭建MySQL双主模式的高可用集群系统
13.2.1 MySQLReplication介绍
13.2.2 MySQL Replication实现原理
13.2.3 MySQL Replication常用架构
13.2.4 MySQL主主互备模式架构
13.2.5 MySQL主主互备模式配置
13.2.6 配置Keepalived实现MySQL双主高可用
13.2.7 测试MySQL主从同步功能
13.2.8 测试Keepalived实现MySQL故障转移
13.3 通过MMM构建MySQL高可用集群系统
13.3.1 MMM高可用MySQL方案简介
13.3.2 MMM典型应用方案
13.3.3 MMM高可用MySQL方案架构
13.3.4 MMM的安装与配置
13.3.5 MMM的管理
13.3.6 测试MMM实现MySQL高可用功能
13.4 MySQL读写分离解决方案
13.4.1 通过Amoeba实现MySQL读写分离
13.4.2 通过Keepalived构建高可用的Amoeba服务
第14章 高性能负载均衡集群软件HAProxy
14.1 高性能负载均衡架构设计原则
14.1.1 HAProxy常见方案与拓扑
14.1.2 高可用集群软件的选择
14.2 搭建HAProxy+Keepalived高可用负载均衡系统
14.2.1 搭建环境描述
14.2.2 配置HAProxy负载均衡服务器
14.2.3 配置主、备Keepalived服务器
14.3 测试HAProxy+Keepalived高可用负载均衡集群
14.3.1 测试Keepalived的高可用功能
14.3.2 测试负载均衡功能
14.4 构建双主高可用的HAProxy负载均衡系统
14.4.1 系统架构图与实现原理
14.4.2 安装并配置HAProxy集群系统
14.4.3 安装并配置双主的Keepalived高可用系统
14.4.4 测试双主高可用的HAProxy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前言/序言


深入探索现代高性能Linux服务器的构建、管理与优化之道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服务器已成为支撑各类业务运行的基石。而Linux,以其开源、稳定、灵活的特性,在服务器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且实用的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与管理指南,涵盖从基础搭建到高级优化的全过程,帮助您轻松驾驭复杂的服务器环境,应对严峻的挑战。 第一部分:高性能Linux服务器的基石——系统优化与调优 高性能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对系统底层机制的深刻理解之上。本部分将引导您深入探究Linux系统的核心组件,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以释放硬件潜能,提升服务器响应速度和吞吐量。 内核参数深度解析与调优: 我们将从文件系统、网络栈、内存管理、进程调度等多个维度,详细剖析Linux内核的关键参数。您将学会如何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合理调整如`sysctl`参数(例如,优化TCP/IP栈的拥塞控制算法、调整网络缓冲区大小、修改文件句柄限制等),以及如何使用`ulimit`命令限制进程资源,为不同应用场景量身定制最优化的内核配置。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识别性能瓶颈,并通过实验验证调优效果,确保您的优化决策有据可依。 文件系统性能优化: 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直接影响着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本部分将深入介绍EXT4、XFS等主流Linux文件系统的特性、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存储介质(SSD、HDD)和工作负载选择最合适的文件系统。您将学习到文件系统挂载选项的优化技巧,例如使用`noatime`、`nodiratime`等减少不必要的元数据更新,以及如何进行文件系统碎片整理和大小调整。此外,我们还将探讨RAID磁盘阵列的配置与性能考量,以及网络文件系统(NFS)的优化策略。 内存管理与性能提升: 内存是服务器的宝贵资源。我们将详细讲解Linux内存管理机制,包括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缓存(page cache, buffer cache)等。您将学习如何通过监控工具(如`free`, `vmstat`, `top`)识别内存压力,并掌握内存优化技巧,例如调整`swappiness`参数,优化应用对内存的使用,以及理解和利用大页(Hugepages)技术提升应用程序性能,特别是在数据库和虚拟化场景下。 I/O子系统性能优化: 高效的I/O操作是高性能服务器的关键。我们将深入研究Linux I/O调度器(如CFQ, Deadline, Noop, BFQ)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帮助您选择最适合您工作负载的调度器。您将学习如何使用`iostat`等工具分析I/O性能瓶颈,并掌握磁盘预读、写回策略的优化方法。此外,我们还将介绍SSD的TRIM/discard命令的使用,以及NVMe SSD的特殊优化手段。 网络栈优化: 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网络通信是现代高性能服务器的必然要求。本部分将深入剖析Linux网络协议栈的各个层面,包括TCP/IP协议的细节、套接字(socket)参数的调优。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net.ipv4.tcp_rmem`、`net.ipv4.tcp_wmem`等参数,优化TCP连接的吞吐量和稳定性。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处理高并发连接,包括最大连接数限制、端口复用、SYN Flood攻击的防御策略,以及使用`ethtool`等工具优化网卡参数。 第二部分:系统安全加固与威胁防护 在享受高性能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服务器的安全也至关重要。本部分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安全加固方案,从操作系统层面到应用层面,全方位提升服务器的安全性,抵御各种潜在的网络威胁。 Linux系统基础安全: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Linux用户和权限管理入手,强调最小权限原则的重要性。您将学习如何安全地配置SSH服务,包括禁用Root登录、使用密钥认证、限制允许登录的用户和IP地址,以及配置`fail2ban`等工具防止暴力破解。我们将深入讲解SELinux和AppArmor等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的原理和使用,帮助您限制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降低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配置: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部分将详细介绍`iptables`和`firewalld`的使用,指导您构建精细化的访问控制策略,只允许必要的端口和服务对外开放。您将学习如何配置NAT、端口转发,以及如何实施IP地址黑白名单。我们还将探讨DoS/DDoS攻击的防范策略,包括SYN Proxy、Rate Limiting等技术。 服务安全加固: 针对Web服务器(Nginx, Apache)、数据库服务器(MySQL, PostgreSQL)、SSH服务等常见服务,我们将提供专门的安全加固指南。这包括但不限于:禁用不必要的模块、更新到最新安全补丁、配置SSL/TLS加密连接、限制访问频率、加强身份验证等。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离不开有效的日志监控。我们将介绍Linux日志管理系统(如`rsyslog`),以及如何配置日志收集和分析工具(如ELK Stack, Graylog)。您将学习如何识别异常登录、权限滥用、端口扫描等安全事件,并建立预警机制。 漏洞扫描与补丁管理: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是主动发现和修复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我们将介绍常用的Linux漏洞扫描工具,并讲解如何制定有效的补丁管理策略,确保系统始终运行在最新的安全状态。 第三部分:故障排查与性能诊断 面对层出不穷的系统问题,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根源是系统管理员的核心能力。本部分将带您掌握一套系统性的故障排查方法论,并介绍各类强大的诊断工具,让您在复杂系统中游刃有余。 系统性故障排查流程: 我们将从“是什么问题”、“何时发生”、“影响范围”、“可能原因”等角度,建立一套清晰的故障排查框架。您将学习如何收集关键信息,排除干扰项,逐步缩小问题范围。 性能诊断工具深度解析: CPU诊断: 使用`top`, `htop`, `mpstat`, `pidstat`等工具分析CPU使用率、进程CPU占用情况,识别CPU瓶颈。 内存诊断: 利用`free`, `vmstat`, `sar`, `memstat`等工具监控内存使用、缓存命中率、Swap使用情况,判断内存是否是瓶颈。 磁盘I/O诊断: 掌握`iostat`, `iotop`, `dstat`, `blktrace`等工具,分析磁盘I/O吞吐量、等待时间、队列长度,定位I/O瓶颈。 网络诊断: 学习使用`netstat`, `ss`, `tcpdump`, `wireshark`, `ping`, `traceroute`, `mtr`等工具,分析网络连接状态、流量、延迟,诊断网络问题。 进程与线程诊断: 使用`ps`, `pstree`, `strace`, `ltrace`, `gdb`等工具,深入了解进程和线程的状态、调用关系,查找死锁、资源耗尽等问题。 日志分析在故障排查中的作用: 日志是系统运行的记录,是排查故障的重要线索。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有效地分析系统日志、应用日志,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定位问题。 常见故障场景分析与解决方案: 本部分将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常见的Linux服务器故障,如:服务无响应、性能急剧下降、磁盘空间耗尽、网络不通、进程异常退出等,并提供系统性的排查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自动化运维与效率提升 在规模化部署和管理Linux服务器时,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本部分将聚焦自动化运维技术,帮助您摆脱重复性劳动,显著提升运维效率和可维护性。 Shell脚本编程实战: Shell脚本是Linux自动化运维的基石。我们将从基础语法讲起,逐步深入到变量、条件判断、循环、函数、命令替换等核心概念。您将学习如何编写高效、健壮的Shell脚本,实现日常运维任务的自动化,例如:批量部署、日志清理、备份恢复、监控告警等。 配置管理工具(Ansible/SaltStack/Chef/Puppet): 配置管理工具是实现自动化运维的关键。本部分将重点介绍Ansible,其易学易用、无需Agent的特性使其成为广大用户的首选。您将学习如何使用Ansible Playbook定义服务器的状态,实现远程主机管理、软件包安装、服务配置、文件部署等自动化操作。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其他主流配置管理工具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自动化监控与告警系统: 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控系统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我们将介绍Prometheus、Zabbix等主流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部署实践,讲解如何采集系统和应用指标,并设置灵活的告警规则,确保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通知。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基础: 掌握CI/CD的概念和基本流程,是实现高效软件交付和部署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介绍Jenkins等CI/CD工具,讲解如何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从而加速开发迭代,提高发布效率。 第五部分:集群架构与高可用部署 随着业务的增长,单台服务器往往难以满足性能和可用性的要求。本部分将带领您进入集群化部署的世界,学习如何构建高可用、高性能的Linux服务器集群,支撑大规模业务的需求。 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器是构建高性能集群的核心组件。我们将深入介绍LVS(Linux Virtual Server)、HAProxy、Nginx等主流负载均衡技术的原理和配置。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负载均衡将流量分发到多台后端服务器,提高整体的吞吐量和可用性。 高可用(HA)集群: HA集群旨在消除单点故障,确保服务在任何时候都能对外提供服务。我们将讲解Keepalived、Pacemaker+Corosync等HA集群解决方案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配置共享存储、虚IP地址,实现服务的自动切换和故障转移。 分布式存储系统: 对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应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必不可少。我们将介绍Ceph、GlusterFS等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和部署,讲解如何构建弹性、可扩展、高可用的存储解决方案。 数据库集群与高可用: 数据库是大多数应用的核心。本部分将探讨MySQL、Postgre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的集群化部署和高可用方案,包括主从复制、读写分离、多主同步等,以及NoSQL数据库(如Redis Cluster, MongoDB Replica Set)的集群特性。 容器化技术(Docker/Kubernetes)在集群中的应用: 容器化技术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的部署和管理。我们将介绍Docker的基础知识,以及Kubernetes作为容器编排平台的强大能力,讲解如何利用Kubernetes构建弹性、可扩展的微服务集群。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清晰的示例、命令演示和配置说明,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您是刚入门Linux服务器管理的菜鸟,还是经验丰富的系统架构师,都能从中获益匪浅,构建出稳定、高效、安全的现代化Linux服务器系统。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希望提升运维效率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的思路和方法论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怎么做”,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书中关于自动化运维的部分,虽然没有直接提供现成的脚本,但它详细地阐述了自动化运维的核心理念,例如配置管理、持续集成和自动化部署等。它解释了这些概念是如何帮助我们摆脱重复性劳动,减少人为错误,并最终提升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我尤其喜欢它对“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的介绍,这让我认识到将服务器配置和管理过程文档化、脚本化的重要性。书中通过一些场景分析,生动地展示了自动化运维在应对突发状况,例如服务器故障或流量激增时的优势。它还提及了一些常用的自动化运维工具和技术,虽然没有深入讲解具体的使用方法,但为我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我从中获得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知识,更是对现代IT运维理念的深刻理解,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评分

从一个对集群架构和高可用性感兴趣的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在架构设计和实现方面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野和基础性的指导。它并没有直接深入到Kubernetes或Docker Swarm这样的复杂容器编排技术,而是从更基础的层面,讲解了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系统的核心原则。书中讨论了负载均衡、数据同步、故障转移等关键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发挥作用。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集群类型,例如主备、主主、以及分布式集群的简单介绍,这让读者能够对各种架构模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书中没有提供详细的集群软件配置教程,但它通过理论阐述和场景分析,让读者理解了实现高性能和高可用的基本思路。它为那些希望构建更复杂、更健壮的Linux服务器集群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和启蒙。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书在故障排查方面的内容,虽然没有提供一本“万能手册”,但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解决Linux服务器遇到的各种棘手问题非常有帮助。书中分解了常见的故障场景,并逐步引导读者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从硬件故障、网络问题、到软件冲突和资源瓶颈,都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梳理。我喜欢它介绍的“排除法”以及“分而治之”的排查思路,这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有条理地进行分析,而不是盲目地尝试各种解决方案。书中还强调了对系统日志、性能监控工具的利用,这些都是高效排查问题的关键。虽然书中没有深入讲解如何使用strace、tcpdump等高级调试工具,但它清晰地阐述了何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获取必要的信息。它更像是在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排查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方式更能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虽然标题提及了“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但我更多的是从一个初学者的视角来审视它的内容。我认为,对于那些刚刚接触Linux服务器管理,或者对现有知识体系感到迷茫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相当有价值的起点。它没有一开始就深入到那些晦涩难懂的高级配置,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架构,包括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等。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这些基础知识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了实际操作的例子,让读者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动手实践,从而加深理解。例如,在讲解用户和权限管理时,书中详细地列举了不同场景下的权限设置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命令和输出示例,这对于避免初学者在实际操作中犯下低级错误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触及了一些关于日志分析的基础知识,虽然不够深入,但足以让新手明白日志在系统排查中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初步地查看和理解一些常见的日志信息。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能够帮助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和实战做好铺垫。

评分

作为一名对系统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我发现这本书在安全方面的探讨虽然不如专业的安全书籍那么细致,但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安全加固框架。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安全漏洞,而是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服务器的安全问题,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层面的安全加固、以及对敏感数据的保护。书中对于防火墙配置、SSH安全加固、用户访问控制等方面的建议,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我特别赞赏它在介绍安全策略时,强调了“纵深防御”的理念,即不依赖单一的安全措施,而是通过多重防护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书中还提到了安全审计和日志监控的重要性,这对于及时发现和响应潜在的安全威胁至关重要。虽然书中没有详细介绍各种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IDS/IPS)的具体配置,但它为读者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安全意识,并指出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关键安全点。这本书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的Linux服务器环境,并为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奠定基础。

评分

一直在用,产品真的不错,也相信京东的品质,配送也够快

评分

这本书相对来说比较难

评分

好友推荐买的,是一本专业性比较强的书,适合有经验或者技术基础的爱好者

评分

物流速度快,看书收获很多

评分

参考用书,从运维角度介绍讲解知识,用来做思路参考

评分

不错的选择,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

质量不错,慢慢看

评分

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

还没看,趁活动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