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官方Docker核心技术团队4位专家撰写,总结腾讯大规模应用Docker的技术心得与经验
针对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给出在腾讯被验证的解决方案,全部是来自实际生产环境的案例。
本书由腾讯官方4位资深Docker技术专家撰写,他们是腾讯*早期从事Docker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核心技术人员,是腾讯Docker技术的布道者。本书重点总结了他们在腾讯大规模应用Docker的技术心得与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常见的问题给出了在腾讯被验证的解决方案。本书的目的不是帮助那些已经在Docker领域已经有深厚积累的技术人员如何更深层次地去探究Docker,而是帮助那些准备在Docker领域一显身手的初学者,让他们知道实际应用Docker时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以及如何快速掌握这些知识。
全书共16章,分为四个部分:
基础篇(1~4章) 主要讲解了Docker的特性、使用场景、原理、基本的操作和指令;
高级篇(5~11章) 主要包含容器管理、仓库管理、网络和存储、项目日常维护、Swarm容器维护以及插件开发等重要技术主题;
案例篇(12~15章) 通过Docker离线系统应用、Docker高可用及自动发现架构构建、Docker Overlay Network实践这3个案例演示和分析了Docker的在生产环境中的使用。
源码探索篇(16章) 本章是为那些准备深入Docker源码内部一探究竟的读者准备的,它介绍了Docker源码的目录结构和编译方法,帮助读者开始真正的源码之旅之前做好准备。
李金榜(Jinbang Li),资深运维开发专家,写作本书时就职于腾讯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从事运维自动化迁移相关工作,负责Docker的运维和开发,是腾讯早期从事Docker相关工作的技术专家之一。在Docker大规模的使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
在服务器的虚拟化方向有深入的研究,从KVM、LXC/CGROUP到Docker, 每次虚拟化技术的变革,都以极大的热情快速学习并逐步运用到实践中。酷爱开源技术研究,多次获得技术突破和交流奖。此外,还曾就职于网易和雪球等公司,现刚加入人工智能的创业大潮。
尹烨(Ye Yin),腾讯高级工程师,先后从事后台服务、MySQL内核开发相关工作。2014年开始从事Docker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开始在腾讯游戏业务的进行实践,对Docker等相关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刘天斯(Yorko Liu),资深运维专家,从事运维工作已13年,就职于腾讯IEG(互动娱乐事业群),负责游戏大数据的运营,曾就职于天涯社区,担任首席架构师/系统管理员。热衷开源技术的研究,包括系统架构、运维开发、负载均衡、缓存技术、数据库、NOSQL、分布式存储、消息中间件、大数据及云计算、Mesos、Docker、DevOps等领域。擅长大规模集群的运维工作,尤其在自动化运维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同时热衷于互联网前沿技术的研究,活跃在国内社区、业界技术大会,充当一名开源技术的传播与分享者。开放运维联盟(OOPSA)大数据顾问组成员及金牌作者、华章*有价值作者、中国十大杰出IT博主、WOT十大优秀讲师及TOP100运维出品人。
著有运维领域的标志性畅销书《Python自动化运维:技术与*佳实践》;个人发明专利4个。
陈纯(Chun Chen),腾讯高级工程师,Docker libnetwork项目的维护人。一直从事大数据和容器云相关的研发工作,爱好捣鼓源代码,并积极参与社区开源项目的研发。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全面认识Docker 2
1.1 Docker是什么 2
1.1.1 Docker的由来 2
1.1.2 Docker为什么这么火 4
1.1.3 Docker究竟是什么 6
1.2 Docker的结构与特性 8
1.2.1 Docker构成 8
1.2.2 Docker化应用的存在形式 10
1.2.3 Docker对变更的管理 14
1.3 为什么使用Docker 15
1.3.1 从代码管理说起 16
1.3.2 当前的优化策略 17
1.3.3 Github版的应用部署解决方案 18
1.3.4 Docker应用场景 19
1.3.5 Docker可以解决哪些痛点 21
1.3.6 Docker的使用成本 22
1.4 本章小结 23
第2章 初步体验Docker 24
2.1 Windows下安装Docker 24
2.2 利用Docker搭建个人博客 27
2.2.1 传统的安装方法 27
2.2.2 使用Docker进行安装 27
2.2.3 解惑 31
2.2.4 其他注意事项 32
2.3 本章小结 32
第3章 Ubuntu下使用Docker 33
3.1 Docker的运行平台 33
3.2 安装Windows和Ubuntu双系统 34
3.2.1 制作Ubuntu安装U盘 35
3.2.2 通过U盘安装Ubuntu 36
3.3 在Ubuntu下安装Docker 38
3.4 再次体验Docker 40
3.4.1 再看个人博客WordPress的搭建 40
3.4.2 开源的版本控制利器——GitLab 40
3.4.3 项目管理系统——Redmine 42
3.5 本章小结 44
第4章 Docker的基础知识 45
4.1 Docker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指令 45
4.1.1 Docker三大基础组件 46
4.1.2 常用的Docker指令 47
4.1.3 Docker的组织结构 49
4.2 10分钟的动手教程 50
4.3 本章小结 60
第二部分 高级篇
第5章 Docker容器管理 62
5.1 单一容器管理 62
5.1.1 容器的标示符 63
5.1.2 查询容器信息 64
5.1.3 容器内部命令 65
5.2 多容器管理 66
5.2.1 Docker Compose 67
5.2.2 配置文件 69
5.3 本章小结 73
第6章 Docker镜像管理 74
6.1 认识Docker镜像 74
6.2 Dockerf?ile 78
6.3 项目中的镜像分层 83
6.4 定制私有的基础镜像 84
6.5 本章小结 85
第7章 Docker仓库管理 86
7.1 镜像的公有仓库 86
7.1.1 创建Docker Hub账户 86
7.1.2 基本操作 87
7.2 私有仓库 88
7.2.1 安装docker-registry 88
7.2.2 配置文件 91
7.3 构建安全的私有仓库 92
7.3.1 Nginx安装与配置 92
7.3.2 SSL证书 94
7.3.3 客户端配置 96
7.4 本章小结 97
第8章 Docker网络和存储管理 98
8.1 Docker网络 98
8.1.1 Docker的通信方式 98
8.1.2 网络配置 100
8.2 Docker数据管理 101
8.2.1 基本介绍 101
8.2.2 数据卷 102
8.2.3 数据卷容器 105
8.2.4 备份、恢复和迁移数据卷 107
8.3 Docker存储驱动 108
8.3.1 Docker存储驱动历史 108
8.3.2 Docker overlayfs driver 109
8.4 本章小结 112
第9章 Docker项目日常维护 113
9.1 宿主机的管理 113
9.1.1 安装Docker并启动 113
9.1.2 网桥模式 115
9.2 GitLab的日常维护 116
9.2.1 项目的创建 116
9.2.2 代码版本控制 118
9.2.3 日常维护 119
9.3 本章小结 122
第10章 Docker Swarm容器集群 123
10.1 Swarmkit核心设计 123
10.2 Swarmkit集群搭建 124
10.2.1 创建Manager节点 125
10.2.2 创建Worker节点 126
10.3 Swarmkit基本功能 127
10.3.1 service创建与删除 127
10.3.2 service扩容与缩容 128
10.3.3 service灰度升级 128
10.3.4 service网络配置、域名解析和负载均衡 129
10.3.5 Swarmkit节点管理 131
10.3.6 Manager节点和Worker节点角色切换 133
10.4 Swarmkit负载均衡原理分析 134
10.5 本章小节 137
第11章 Docker插件开发 138
11.1 Docker插件工作机制 138
11.1.1 Docker插件接口 138
11.1.2 插件发现机制 139
11.1.3 JSON文件格式 139
11.1.4 插件的生命周期 140
11.1.5 利用systemd socket activation功能管理插件 140
11.1.6 API格式 141
11.2 Docker volume插件开发 141
11.2.1 cgroupfs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142
11.2.2 docker volume接口 143
11.2.3 实现cgroupfs-volume volume插件 145
11.3 本章小节 147
第三部分 案例篇
第12章 Docker离线系统应用案例 150
12.1 为什么使用Docker 150
12.2 离线系统业务架构 152
12.3 Clip名字服务 153
12.4 Clip名字服务与Docker应用 156
12.5 本章小结 158
第13章 Etcd、Cadvisor和Kubernetes实践 159
13.1 Etcd实践 159
13.1.1 安装Etcd 160
13.1.2 使用方法 160
13.2 Cadvisor实践 164
13.2.1 安装Cadvisor 164
13.2.2 Cadvisor API 165
13.3 Kubernetes实践 166
13.3.1 基本概念 167
13.3.2 环境说明 168
13.3.3 环境部署 169
13.3.4 API常用操作 173
13.3.5 创建pod单元 173
13.3.6 实战案例 176
13.4 本章小结 181
第14章 构建Docker高可用及自动发现架构实践 182
14.1 架构优势 182
14.2 架构介绍 183
14.3 架构搭建 184
14.3.1 组件环境部署 185
14.3.2 Etcd配置 186
14.3.3 Confd配置 186
14.3.4 容器提交注册 190
14.4 业务上线 195
14.5 本章小结 198
第15章 Docker Overlay Network实践 199
15.1 环境介绍 199
15.2 容器与容器之间通信 200
15.2.1 启动docker daemon 200
15.2.2 创建网络 200
15.2.3 启动容器 201
15.3 Docker的VXLAN实现 204
15.3.1 VXLAN帧结构 205
15.3.2 Docker内部实现 205
15.3.3 Linux VXLAN设备 207
15.4 容器访问外部网络 207
15.5 外部网络访问容器 209
15.6 本章小结 212
第四部分 源码探索篇
第16章 Docker源码探索 214
16.1 Docker源码目录结构 214
16.2 源码编译Docker 219
16.2.1 修改Dockerf?ile 220
16.2.2 其他 222
16.2.3 编译源码的好处 222
16.3 输出函数调用关系 223
16.4 本章小结 225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Docker自2013年诞生以来,在短短几年就迅速引爆IT技术圈,全球各大知名IT企业也纷纷加入。Docker社区的火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周边的技术案例、平台工具也是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一线IT公司的身影,比如Google、微软、Red Hat、VMware等,放眼国内,基于Docker技术的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国内互联网公司的代表BAT也开始尝试在企业内部运用落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家对掌握及运用Docker技术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四位笔者走到了一起,开始谋划这本书籍。
笔者都来自腾讯不同事业群及中心,都有针对各自不同应用场景做Docker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实践经验,在研究的过程中,大家也将自己的研究历程、成果做了聚合,最终形成了本书的初稿,包括读者比较关心的Docker网络及存储、日常运营到源码探索,循序渐进的内容组织结构,可以让不同水平层次的读者均能有效地阅读和吸收。
本书的初衷是将研究、使用Docker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与思路做个自我梳理与总结,同时与大家分享。最终目的是让每位关注Docker技术的人受益。
读者对象
系统架构师、运维人员
运营开发、DevOps人员
云计算工程师
系统管理员或企业网管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教师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篇,包括第1至第4章,介绍Docker的基础知识及原理,介绍Docker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使用Docker技术,包括了安装、创建容器与镜像、运行等。
第二部分为高级篇,包括第5至11章,着重讲解如何实现容器管理、镜像管理、仓库管理、网络和存储管理及项目日常维护,又补充了最新版本Docker Swarm容器集群和Docker插件开发等内容。
第三部分为案例篇,包括第12至第15章,通过对3个不同编排技术实现的Docker服务案例讲解,让读者了解一个完整的平台的搭建。
第四部分为源码探索篇,为第16章,介绍了Docker的源码结构和如何修改和编译Docker,为读者更深入学习研究Docker提供一种新思路。
其中第三部分以接近实战的实例来讲解,相比于前两部分更独立。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Linux管理员且具有Docker基础,可以直接切入高级篇;但如果你是一名初学者,请一定从Docker的基础理论知识开始学习;如果你对Docker的源码分解比较感兴趣,可以直接阅读第16章。
勘误和支持
由于水平有限,且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为此,特意创建一个在线支持与应急方案问答站点http://qa.liuts.com。你可以将书中的错误发布到“错误反馈”分类中,同时如果你遇到任何问题或有任何建议,也可以访问问答站点进行发表,我将尽量在线上为读者提供最满意的解答。我也会将相应的功能更新及时更正出来。如果你有更多的宝贵意见,欢迎加入“循序渐进学Docker”读者QQ群(QQ群账号559435845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期待能够得到你们的真挚反馈。
致谢
首先要感谢dotCloud公司,是他们创立了Docker这个容器引擎,同时也要感谢为Docker整个生态圈贡献大量周边组件的所有作者,是你们让Docker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开源的精神与力量在你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感谢王冬生兄贡献他在工作中的案例(Docker离线系统应用案例),内容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感谢公司各位领导及同事,感谢本书的所有作者,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本书的合作与出版。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杨福川、姜影老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始终支持我的写作,你的鼓励和帮助引导我能顺利完成全部书稿。
《循序渐进学Docker》这本书的书名就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作为一名对容器化技术充满好奇但又略感无从下手的小白,我非常看重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我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Docker的教程,但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完之后感觉脑子里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基础的“为什么用Docker”开始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如何使用Docker”。例如,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Docker镜像的构建过程,以及如何通过Dockerfile来定义镜像的结构。我相信,理解了镜像的构建,才能更好地理解容器的运行。此外,我也对Docker的网络和存储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如何让容器之间相互通信?如何将宿主机的磁盘挂载到容器中,实现数据的持久化?这些都是我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解答和实用的技巧。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从一个对Docker一无所知的新手,蜕变成一个能够独立使用Docker进行开发和部署的实践者。这本书的“循序渐进”风格,让我觉得我的学习过程将会是平稳而有效的。
评分当我翻开《循序渐进学Docker》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清晰的排版和逻辑严谨的章节结构所吸引。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Docker的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内容零散,总感觉难以消化。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真正站在一个初学者的角度,将复杂的概念拆解开来,一步步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我特别希望它能够详细解释Docker的核心概念,例如镜像(Image)和容器(Container)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Docker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明明创建了一个镜像,为什么启动容器后又和我想象的不一样?我相信这本书会通过生动的例子来解答这些疑惑。此外,我非常关心书中关于Dockerfile的编写部分。Dockerfile是构建Docker镜像的蓝图,它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到镜像的构建效率和最终的应用性能。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编写Dockerfile的最佳实践,以及如何利用Dockerfile来自动化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我还需要了解Docker网络相关的知识,比如如何配置容器间的通信,以及如何将容器暴露的服务连接到外部网络。这本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让我有信心能够扎实地掌握Docker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我的日常开发和运维工作中,解决我之前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扉页写着“循序渐进学Docker”,这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安心的感觉。作为一名在IT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循序渐进”这四个字的分量。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新技术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基础不牢固,或者学习路径不清晰。比如,我之前尝试接触过Docker,但总是感觉抓不住重点,不是这里不懂就是那里不通,到最后,学到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本《循序渐进学Docker》恰好解决了我的痛点。从目录的编排来看,它似乎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Docker是什么、为什么需要Docker、Docker的核心组件等等,这些都是构建Docker知识体系的基石。我特别期待它能详细解释容器、镜像、仓库这些核心概念,并且通过实际的例子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知道,Docker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从开发测试到生产部署,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逐步引导我理解Docker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如何使用Docker来构建和管理微服务,如何利用Docker进行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甚至如何将Docker与Kubernetes等更高级的容器编排工具结合。这本书的“循序渐进”风格,让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系统地掌握Docker技术,而不是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
评分这本《循序渐进学Docker》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书名也直击主题,让人一眼就能明白其内容。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目前正在负责一个需要大规模部署和管理的Web应用项目,而Docker的轻量级和易于部署的特性,让我觉得它非常有潜力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些挑战,比如环境一致性问题、部署效率低下以及资源浪费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最实际的应用场景出发,为我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例如,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构建自己的Docker镜像,以及如何优化镜像的大小和安全性。我知道,一个良好的Docker镜像,是整个容器化部署的基础。此外,我还需要了解如何在开发环境中快速搭建和管理多个服务,以及如何将这些服务打包成Docker容器进行测试。书中关于Docker Compose的介绍,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我定义和运行多容器Docker应用程序。更进一步,我希望能学到如何将这些Docker容器部署到云平台上,比如AWS、Azure或阿里云,并且能够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监控和日志管理的方法,以确保生产环境的稳定运行。这本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让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逐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提升项目的交付能力和运维效率。
评分这本书《循序渐进学Docker》的标题简洁明了,正是我目前急需的学习资源。我是一名后端开发者,在团队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不同开发环境带来的兼容性问题,比如“在我机器上可以运行,到你那边就不行了”。Docker的出现,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案。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深信“循序渐进”是学习新技术最有效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Docker的基本概念入手,比如容器、镜像、仓库等,并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Dockerfile的章节,能够详细讲解如何编写Dockerfile来构建一个满足项目需求的镜像,并且能够介绍一些优化镜像构建速度和大小的技巧。在部署方面,我也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使用Docker Compose来管理多容器的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应用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此外,我还需要了解Docker的安全性和网络配置,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本书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让我看到了解决我当前技术难题的希望,我期待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够真正掌握Docker这项技术,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我的日常开发工作中,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和项目的交付质量。
评分腾讯技术团队出品,有干货,值得一看
评分书很好,还没有看完,内容不错
评分陪我i五是TV下班出门v句ID金额回答v是呀问哈
评分这本书还是相当不错的,比较给力,能学到很多知识点。
评分书籍清晰,快递迅速,内容翔实,值得购买
评分老公买的 应该不错吧
评分这本书对于我的工作很有帮助。IT行业的知识更新太快,终生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生技术!
评分包装得不错,拿到手都是挺新的,纸质的书还是看起来比电子的还是好,物流速度那更是不用说了
评分很不错的书,趁着活动入了好几本,哈哈,又有一段时间忙了。下次活动再来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