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梦的解析者,更是心灵的引导者;他是心理学家、精神医师,更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并且其理论对其他人文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可能是过去一个世纪里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他的著作极大地引起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兴趣。他有创立新学说的杰出才赋,是一位先驱者和带路人。在他身上,有犹太人的另一个面貌——敢于创新、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尽管他的学说一直存在着争论,但仍不愧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位极其伟大的人物。他的心理学观点使人们对人类思想的观念发生了彻底的革命,他提出的概念和“自我”、“超我”、“恋母情结”等词语已被普遍使用。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人们也许会认为他作为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说并非完全正确,但显然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人物。
高地,原名孙光雨,文史专业毕业,对历史人物颇有研究,曾从事过记者、出版策划等工作。独立策划编辑了不少图书,代表作有《普京全传》、《苹果奇迹——乔布斯的密码》等。
第一章 少女杜拉
一个患有严重精神病并且抗拒治疗的少女,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不正常家庭,弗洛伊德如何在重重迷雾中找到诱发心理疾病的真正根源?又如何帮助少女走出梦魇,回归平静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洞悉现象背后的真实。在历史上,很少有如此扑朔迷离的治疗案例,所以,这个少女杜拉的故事才显得如此不凡。
奇怪的少女患者002
复杂的家庭005
K先生一家008
更多的秘密011
杜拉与K先生015
为什么要拒绝019
第二章 活在梦中(一)
梦境中的一切都如此虚幻而真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想通过梦境告诉我们什么呢?梦境中出现的事物又到底寓意着什么?这一切引起了弗洛伊德的重视,他开始研究梦境,做起了“释梦”的工作。谁知,在研究梦境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发现了埋藏在人类内心的更多秘密……
杜拉的梦024
弗洛伊德与梦境025
梦是愿望的达成029
疑惑032
梦的伪装035
梦从哪里来040
第三章 活在梦中(二)
关于梦境,弗洛伊德的研究还未停止,他试图通过梦境抵达人类心灵的最深处,去探寻那里的秘密。但是,在一层层拨开梦的迷雾之后,弗洛伊德所看到的是——自己儿时的情景。原来,几乎所有的梦境,都与儿时的经历有关,这让弗洛伊德不得不回到从前童年时的场景……
弗洛伊德的儿时记忆046
一次关键性的搬家050
典型的梦053
梦中性事057
情感与梦境062
现实中的冷漠情感065
艺术与梦境070
出版历程073
第四章 青年弗洛伊德
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也有过青涩的岁月。在那段岁月中,他们也曾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爱情、婚姻而迷乱,为了前途、生计而求索……弗洛伊德也曾经是一个如此平凡的人。他所经历的情感纠葛、人生起伏,与其他人并无二致。那么,他又是如何冲出平凡,走向成功的呢?这是我们这一章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文学的热爱078
最初的启蒙083
毕业之后086
弗洛伊德与妻子090
重回维也纳093
惨淡的诊所经营098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与心理
口误、笔误、突然间的遗忘,这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经历的小事,到底是纯粹的偶然,还是在某种心理作用下的必然?对于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展开了思考。在弗洛伊德之前,很少有学者会将目光放到如此琐碎的事上,但是等弗洛伊德通过琐事获得重大发现之后,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真理就在身边……
弗莱斯的决裂104
日常心理的研究106
口误109
笔误114
忘记童年116
成年人的遗忘119
可贵的著作122
第六章 弗洛伊德与荣格
1906年,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荣格以及他的门生们宣布放弃自己的旧有学说,赞成弗洛伊德的方法和结论。作为心理学历史上两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相遇如同彗星撞月球,掀起了威力巨大的“冲击波”。而他们两人长达20年的恩恩怨怨,也就此开始……
纽伦堡大会126
精神分析走向世界与分裂128
“卫道士”荣格133
性学三论138
“叛徒”荣格145
决裂不可避免150
荣格的崛起155
分裂158
第七章 战争中的弗洛伊德
洞悉了人类心理所有秘密的弗洛伊德,却始终没能搞明白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在他的晚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一生辉煌的弗洛伊德,在战争中就如同是一片飘零的叶子,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做出了一些惊人的事情……
战争162
癌症165
电影艺术的影响168
痛苦中诞生的不朽著作173
退隐之心176
第八章 弗洛伊德最后的时光
谁也没想过大思想家弗洛伊德的人生会与“二战恶魔”希特勒有什么联系,但这种联系确实产生了,而且产生的时间很早。最终,希特勒成为了弗洛伊德的“魔星”,弗洛伊德的后半生,因为这个“魔星”的存在,完全改变了模样……
弗洛伊德与希特勒182
德国人来了185
流亡188
集体的意义(一)194
集体的意义(二)199
领袖与爱203
最后的时间207
第九章 关于弗洛伊德
本章是整本弗洛伊德传记的一个“花絮”,记录了与弗洛伊德相关的一些趣闻琐事,希望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214
弗洛伊德与“绯闻”221
弗洛伊德理论对于文学家的心理分析224
心灵结构中的“三识”与“三我”225
《青年善士布朗》中的心灵227
本能的压抑与升华227
潜抑之最——性心理发展途径228
沙特的《呕吐》:口欲的象征229
恋母情结230
卢西安·弗洛伊德232
弗洛伊德语录235
弗洛伊德年表238
第一章少女杜拉
一个患有严重精神病并且抗拒治疗的少女,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不正常家庭,弗洛伊德如何在重重迷雾中找到诱发心理疾病的真正根源?又如何帮助少女走出梦魇,回归平静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洞悉现象背后的真实。在历史上,很少有如此扑朔迷离的治疗案例,所以,这个少女杜拉的故事才显得如此不凡。
奇怪的少女患者
1898年夏季,弗洛伊德坐在维也纳柏格街19号的办公室里,等待病人上门找他治病。
柏格街是典型的维也纳式街道,街道两旁是18世纪建造的住宅,大多数是二层小楼。街道上零星分布着几家店铺。弗洛伊德办公室的楼下就有一家屠宰店。
屠宰店的主人叫西格蒙德,而弗洛伊德的全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两人的名字是相同的,所以19号楼的门牌上,就出现了这样的内容:屠夫西格蒙德;医学教授西格蒙德。
一层是屠夫,二层是医生,这种对比充满了戏剧性。
弗洛伊德住在19号楼2层的三居室里。1892年,他搬到了这里,开了一家心理诊所,为各种患者治疗心理疾病。
今天,弗洛伊德等的这位患者叫杜拉,是一个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虽然杜拉年纪不到20岁,但是精神病史却很长——从8岁开始,她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她的精神疾病甚至引起了生理方面的不适反应,如慢性呼吸困难。
对于这种由心理疾病转化为生理不适的情况,近代医学界将其称为“歇斯底里症”。所谓的“歇斯底里”,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子宫乱窜”,这种病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怪名字,是因为古代医生们认为“子宫在体内乱窜”才导致了歇斯底里症的发作。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不过由于歇斯底里症的患者大多是女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始终“保持着”错误的看法。
但弗洛伊德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心理疾病转化为生理不适的状况,不仅仅会出现在女性身上,也会出现在男性身上,而且其烈度也比人们想象中的更高。弗洛伊德在考察中发现,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有一种神秘的杀人方法,名叫“骨指术”。巫师们用人骨和头发制成“杀人骨”,土著人相信,这根骨头有神秘的力量,只要被它指到,人就会死去。在我们看来,这纯属无稽之谈。但是当地人却坚信这根骨头能杀人,直到近代,依然有一个叫做吴鲁穆的人被骨指术杀死。弗洛伊德认为,这其实是一种靠心理暗示杀人的方法。由于人们相信它可以杀人,所以被指到之后,会产生极端恐惧的心理,最后因过分恐惧而死亡。也就是说,严重的歇斯底里症,会致人死亡。
当时,治疗歇斯底里症的主要方法是“催眠”。
催眠疗法中,医生会让患者凝视一个光亮的、无生命的物体,比如怀表之类,让患者精神变得高度集中,然后通过医生的主动暗示,让患者的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此时,他们会服从医生的暗示或指示,做出反应。
被催眠的患者,看起来是“睡着了”,但是绝不是进入到了睡眠状态中。催眠和睡眠的差别在于,人在睡眠时,基本上是无意识的;但是人被催眠后,他们的潜意识非常活跃。催眠师可以通过“检视”患者的潜意识,找到产生歇斯底里症的心理根源。
……
洪荒时代,人们懵懂无知,虽然有了一些智慧,但是对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依旧一无所知。
终于有一天,一个人抬头仰望星空。
星空每个人都看过,以前没人会为这种司空见惯的东西费脑筋。但这个人不同,他面对着浩瀚的星海,心中突然涌出一个念头:那里究竟有什么?
那里究竟有什么?
这个简单的问题,开启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智慧之门。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顺着这个问题一路探索,终于发现了关于宇宙的奥秘。
而那位第一个仰望星空的人,虽然他对于星空的了解可能并不多,但是他却是一个先驱者。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先驱者。
美国心理史学家柏林曾经说:“谁如果想要在今后3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字,那么就不能说是一本完整的心理学史。”事实上,不只在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也曾是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称谓,他所写的《梦的解析》一书,曾经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之一。有人甚至将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列为西方人类三大思想革命。这是对弗洛伊德最为崇高的赞誉。
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在于让人类从理性的层面突围出来,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这对于心理学研究而言是一种翻天覆地的转变。
弗洛伊德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而他的理论,则以此为基础,有理有据,在那个时代非常有说服力。弗洛伊德的理论,整体而言以潜意识作为其理论基础。他花费了毕生精力从事潜意识的科学研究,又发展出一套诠释潜意识的“技能”,从而使“潜意识”这个概念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对潜意识或多或少有些理解,这完全要归功于弗洛伊德。
到了弗洛伊德晚年时,他又提出了著名的“本我”、“自我”及“超我”的人格构成说。在他的理论中,认为人的言行受到非理性的影响非常大,否定了人理性和自由的一面。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让弗洛伊德陷入到困境当中。但是他矢志不渝,仍然我行我素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最终,又创造出了惊人的成就……
如果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弗洛伊德的理论,或许并不是一种最完善、最先进的心理学思想,但是伟大的理论之所以是伟大的,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正确性,还因为它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概念会一直存在。后世的理论家如果想要开拓出新的领域,那么首先研究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必经之路。你可能支持它或者批判它,但无论如何,你没有办法无视它,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成功之处。
仅用寥寥数百字是无法全面展现弗洛伊德一生的,如果对弗洛伊德有兴趣,不妨读读《走进梦里:弗洛伊德》,感受大师的传奇。
最近,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一些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总觉得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机制。恰好在这个时候,我注意到了《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就仿佛一道引人入胜的邀请,邀请我去探索那些在睡眠中悄然展开的、属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奥秘。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对人类潜意识的深度挖掘和颠覆性见解,对我来说,总是充满了探索的魅力。我一直对“梦”这个主题感到着迷,因为它似乎是我们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但往往又难以解读。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有条理的方式,为我揭示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经典理论。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他如何区分梦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以及他提出的各种解析梦境的方法,比如自由联想、象征意义的解读等等。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习理论,更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工具。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学会如何去“走进梦里”,去倾听那些潜意识在低语,去理解那些困扰我的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成长。
评分一直对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领域抱有浓厚兴趣,但苦于入门知识零散,概念晦涩,常常望而却步。最近偶然在书店翻到了《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虽然我对书本的具体内容还未深入了解,但从书名和封面的设计风格上,就已经能感受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我尤其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穿越那些看似神秘莫测的梦境,去探寻潜意识的深层秘密。弗洛伊德的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传奇色彩,他构建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关于梦的解析、俄狄浦斯情结,还是人格的三个层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呈现出来,而不是堆砌枯燥的理论术语。作为一名初学者,我更看重的是理论的可理解性和实践的启发性。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为什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解读梦境,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当然,我也知道精神分析理论并非完美无缺,也存在争议,但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客观地呈现弗洛伊德的核心思想,让我们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动接受。我期待着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去理解那些隐藏在日常行为之下,我们常常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心理动力。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我都希望能成为一次与弗洛伊德思想的对话,一次深入内心世界的探索旅程。
评分近来,我总感觉生活中似乎缺少了点什么,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感,促使我开始关注一些关于自我探索和心理学的书籍。《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的书名,以一种充满神秘感和诱惑力的方式,直接吸引了我的目光。弗洛伊德,这个名字,总是让我联想到对人类心灵最深邃之处的探究,特别是他对潜意识的划分和解析,一直是我十分好奇的领域。我一直对“梦”这个现象充满着敬畏和探究欲,总觉得梦境是潜意识最直接、也是最隐晦的表达。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弗洛伊德是如何将梦视为“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他提出的关于梦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的概念,以及那些各种各样的梦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予我一些启示,让我能够开始尝试理解和解读自己的梦境,从中发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情感需求、内心的冲突,甚至是童年经历对当下生活的影响。对我来说,这本书可能是一次自我发现的起点,一次深入内心世界的奇妙旅程,一次获得更深层次自我理解的宝贵机会。
评分我一直对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弗洛伊德的名字,无疑是这个领域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之一,他提出的概念,如潜意识、压抑、俄狄浦斯情结等,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心灵的认知。当我看到《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时,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点燃了。这本书的书名,简洁却富有诗意,仿佛在邀请读者踏上一段深入潜意识的奇妙旅程,而“梦”则是这段旅程的关键线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系统而易于理解的方式,深入阐释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弗洛伊德是如何将梦视为“皇道”,通往潜意识的秘密花园,以及他提出的那些关于梦的工作机制,如象征化、凝结、置换等,是如何将我们日常的经历和潜藏的欲望转化为梦境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个框架,让我能够开始尝试理解和解析自己的梦境,从中发现那些被压抑的情感、未被满足的欲望,甚至是童年经历对当下行为的影响。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契机,一次与内心深处更深层对话的开始。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心理的奥秘着迷,尤其是在那些我们最私密、最难以捉摸的领域。弗洛伊德的名字,对我来说,就如同一个标志,代表着对潜意识世界的一次革命性的探索。当我看到《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时,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就被点燃了。这本书的书名就极具画面感,仿佛邀请读者踏上一段穿越心灵迷宫的旅程,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梦境深处的宝藏。我深信,梦境并非随机的幻觉,而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独特表达。弗洛伊德的理论,特别是他对梦的解析,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核心观点,比如梦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象征符号的可能含义。我渴望了解,他如何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梦境片段,抽丝剥茧,最终揭示出潜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欲望、冲突和未满足的需求。对于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一个心理学大师的理论,更是希望能够获得一种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视角。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会如何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梦境,从中发现那些被压抑的情感,理解那些反复出现的梦境主题,最终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心灵的解放。这本书,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自我探索的起点,一次与内心深处对话的契机,一次对人类心灵奥秘的深入追寻。
评分长期以来,我对人类心理的复杂性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尤其是那些我们常常无法察觉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内在动力。《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的书名,以一种非常形象且引人入胜的方式,点出了它所要探索的核心主题。弗洛伊德的名字,在我的脑海中,总是与对人类心灵深处的一次次挖掘和深刻洞察联系在一起。我一直认为,梦境是潜意识活动最直接的体现,而弗洛伊德对梦的理论,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这扇“潜意识之门”的钥匙。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和阐释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经典理论,比如梦的构成要素、梦的工作(如压缩、移置、象征化等),以及他如何通过梦境的解析来揭示个体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愿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荒诞离奇的梦境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意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种启发,学会如何以一种更深入、更具洞察力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自己的梦境,从而更有效地认识自我,解决内心深处的困惑,并最终实现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灵成长。
评分最近,我一直沉浸在一种对自身行为和情感模式的好奇之中,总觉得有些潜藏的因素在影响着我,却又难以言喻。偶然间,我注意到了《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就如同一个邀请,邀请我去探访那些潜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神秘领域。弗洛伊德,这个名字自带一种深刻和权威的光环,他关于人类心灵的理论,总是能引起我无限的遐想。我尤其对梦境的解析深感兴趣,因为我常常觉得,梦境是潜意识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但又常常被我们忽视或者误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我揭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神秘面纱,尤其是他对于梦的独特见解。我期待能够了解到,弗洛伊德是如何将梦看作是“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以及他提出的那些关于梦的象征意义和解析方法。我渴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工具和视角,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梦境,从中挖掘出那些隐藏的欲望、焦虑和未解决的冲突。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为何会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从而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清晰和自在。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特别是那些我们意识不到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行为的动力。《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的名字,就如同一个精妙的邀请,将我引向了探索心灵深处的大门。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的奠基者,他的思想体系一直让我感到既着迷又有些敬畏。我尤其对“梦”这一主题感到好奇,因为我相信,梦境是我们潜意识最直接的窗口,而弗洛伊德更是将梦视为“通往潜意识的康庄大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有条理的方式,为我解析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我希望能了解到,他如何区分梦的显性内容(我们记得的梦境)和隐性内容(梦境背后隐藏的意义),以及他提出的那些著名的梦的工作机制,比如象征化、凝结、移置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视角,让我能够开始尝试理解和分析自己的梦境,从中发现那些被压抑的情感、未被满足的欲望,甚至是潜意识中的冲突。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心理学书籍,更是一次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一次与内心最深处的自己进行对话的契机。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能够获得一种新的理解自我的方式,从而能够更积极、更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作为一名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了解精神分析理论的入门读物。《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的书名,以一种非常直接且富有诗意的方式,点出了其核心内容,让我立刻产生了阅读的冲动。我一直认为,梦境是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窗口,而弗洛伊德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奠基者和最重要的探索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复杂理论呈现出来。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梦的形成机制,比如压抑、置换、凝结等概念,以及他提出的梦的两种基本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如何去运用这些理论来解读自己的梦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的冲动、欲望和情感。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方法,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解析梦境的技巧,并从中获得对自我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而言,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理论的书籍,更是一次自我探索的工具,一次与潜意识对话的邀请。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打开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大门,发现那些隐藏的秘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
评分最近这段时间,感觉生活有些停滞不前,内心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压抑着,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帮助我理解自己情绪起伏根源的途径。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走进梦里:弗洛伊德》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走进梦里”,这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探险般的意味,仿佛要去一个未知但充满可能性的领域。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是与深刻、神秘、甚至是有些禁忌的心理学领域联系在一起的。我一直对人类的潜意识感到好奇,那些我们在清醒时意识不到,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想法、感受和行为的动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梦的,以及他认为梦境在我们认识自我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尝试去解析自己的梦,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些隐藏在梦境背后的信息。毕竟,谁不想更了解自己呢?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实际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解读那些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现实情况,或者甚至去处理一些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心理问题。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我能获得一种新的工具,一种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从而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丰富与复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