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陈寿祺,[清] 皮锡瑞 著,王丰先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219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4773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1
字数: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经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根底。早在西周,诗、书、礼、乐就已成为国子教育的基本内容。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向私学的转型,由贵族子弟独享的教育资源也因之而下移,诗、书、礼、乐的传播范围自然更为广远,并且在学术大发展的诸子争鸣时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诸子百家共同信守的文化经典。而周易与春秋也藉由孔子及其后学的阐释与弘扬,取得与诗、书、礼、乐相等的地位,并最终成为儒家六艺而流传。六艺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文化体系的建立。围绕六艺而形成的传记注说,不仅完善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系,而且通过师弟子之间口耳相传的授受,建立起独立的传承脉络,即使在乱世,也弦歌不绝,吟诵不断,这有力地保证了儒家火种的传播和繁衍。而人汉以后,在大儒与统治者的共同努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其地位与影响。
  五经由此成为全社会共同信仰的经典。陈寿祺和皮锡瑞编着的《五经异义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其中“五经异义疏证卷”共3卷,“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共10卷。

内页插图

目录

从许郑到陈皮《代前言》
五经异义疏证
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后序
五经异义疏证卷上
五经异义疏证卷中
五经异义疏证卷下
驳五经异义疏证
重刊皮氏驳五经异义疏证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自序
袁钧辑本序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一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二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三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四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五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六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七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八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九
驳五经异义疏证卷十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新书好书值得看啦啦啦啦

评分

内容好,字迹清晰,值得收藏和阅读!

评分

汉代通儒许慎、郑玄淹雅宏通,审思明辨,折中今古文,综核五经释义异同,分别撰成《五经异义》、《驳五经异义》。二书在流传过程中均佚,后经历代学者辑佚,粗具梗概。清人陈寿祺、皮锡瑞踵事增华,分别写成《五经异义疏证》三卷、《驳五经异义疏证》十卷。陈氏《疏证》不专主一家,取王复、庄述祖、钱大昭、孔广林等多种辑本,稽核各家旧文, 采集诸经义疏、诸史志传、《说文》、《通典》及近儒著述与许、郑相互发明者,以资稽核,疏通证明。皮锡瑞认为陈氏《疏证》有漏略、阔疏、习非、炫博之失,遂有所著述。今将二书点校整理,同册装订,读者可前后对照使用。

评分

清陈寿祺(1771-1834)撰。《五经异义》为东汉许慎撰,分别叙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郑玄撰《驳五经异义》,融合今文、古文,加以辩驳,附见于《五经异义》之内,至唐宋间原本失传。《五经异义》仅在《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诸书中偶有征引,《驳五经异义》主要在《三礼正义》中有征引,此外所存甚少。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有山西巡抚采进本,乃从诸书采缀而成,《五经异义》与《驳五经异义》错杂相参,颇失条理,馆臣为详加厘正,以《五经异义》与《驳五经异义》两全者汇列于前,仅有《驳五经异义》而无《无经异义》者附录于后以备参考,又取朱彝尊《经义考》所引《驳五经异义》数条及惠氏辑本,与整理后的采进本参互考证,除其重复,得五十七条,为《补遗》一卷,收入《四库全书》

评分

很好的古籍书,非常值得收藏

评分

至今仍是了解许慎、郑玄学术的重要参考。

评分

两种相关著作合集,可以相互参读,有助理解不同经学立场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评分

好书!非常值得收藏!

评分

这书是二次购买了,但至今未读过,头下次买的卖掉换钱了,很后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