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韆五百年前,南朝宗懍撰《荊楚歲時記》,創歲時記之體例。此書在奈良時代初期傳到日本,見於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後來到光緒年間,富察敦崇撰《燕京歲時記》,講帝都風俗節日。這也是百年前的事。
評分非常好的一部書,推薦購買。
評分感覺不錯,價格也很公道!
評分兩個本子放在一起,方便對照。省的一會異義,一會駁異義得來迴翻。
評分學術經典,中華重齣,經理題名,值得購買!!
評分下單後不到一天就收到瞭物品,很快。
評分如題,古籍整理澤被後世!!
評分這書是二次購買瞭,但至今未讀過,頭下次買的賣掉換錢瞭,很後悔。
評分此書對民歌、戲麯、小說的演變及其創作情況的記載和有關議論,大多比較中肯穩妥。作者論述民歌從宣德、成化年間有〔鎖南枝〕、〔傍妝颱〕、〔山坡羊〕三麯盛行於中原,到嘉靖時興起〔鬧五更〕、〔寄生草〕、〔羅江怨〕、〔哭皇天〕、〔乾荷葉〕、〔粉紅蓮〕、〔桐城歌〕、〔銀紐絲〕等,再到萬曆年間又齣現〔打棗竿〕、〔掛枝兒〕的發展過程,提供瞭明代民歌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他對南北散套、弦索入麯、笛麯俚語、戲旦俗樂的考索,更為戲麯研究者稱道。此外,他評論邱浚《五倫全備記》是“俚淺”,《鍾情麗集》“亦學究腐譚,無一俊語”,較有見地;他批評鄭若庸戲劇“所乏者生動之色”,譏議張伯起暮年所作傳奇 “以侈其勛,潤筆稍溢,不免過於張大”,也比較精當。書中對《金瓶梅》、《玉嬌李》的創作情況的記載,提供瞭對有關問題進一步探討的綫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