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牛奶可乐经济学2 | 作者 | (美)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H.Frank) |
| 定价 | 49.90元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ISBN | 9787550292512 | 出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数 | 231000 | 页码 | 248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为什么专业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不可靠? 为什么航空公司提供的飞机餐那么难吃? 为什么手动挡汽有5个档位,自动挡却只4个? 为什么收取会员费的网球俱乐部还要收取场地费? 为什么一个花盆里出产的粮食总量,养不活全世界? 本书是《牛奶可乐经济学》的续篇。作者从消费者行为学和组织行为学等更加专业的角度来阐释生活中的博物经济学案例。 如果你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那么看过《牛奶可乐经济学2》后,会对经济学和行为学有更深的了解,如果你觉得《牛奶可乐经济学》太浅,那么这本书将挑战你的经济学知识。如果你没阅读过《牛奶可乐经济学》,那么这本书依然保持了前者轻松、活泼、逗趣的风格。 |
| 作者简介 | |
| 罗伯特·弗兰克 博物经济学家。 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经济学 《纽约时报》经济专栏特约评论员。 弗兰克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康奈尔的课堂上通过与学生问答的方式,收集本书中所讲到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终于在2007年推出这本博物经济学著作。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著作中充斥着艰涩的数学公式,本书中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生活事例,将经济学化繁复为精妙。 《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他:弗兰克不是一位学术型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根植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他的这本书把经济学从数学中解放了出来,并为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提供了无限的能量。 |
| 目录 | |
|
中文版序圣诞树与小凳子 引言 通俗实用的经济学课堂 部分 欢迎来到妙趣横生的经济学世界 第1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你应该先参加工作,还是先去上大学? 为什么航空公司提供的飞机餐那么难吃? 经济学核心概念 决策中的成本效益原则/常见的决策陷阱/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曲线/博物经济学 第2章供给与需求 为什么航空公司的机票发售采取先到先得政策? 为什么苹果在旺季销售下降,海边别墅却在旺季价格上升? 经济学核心概念 自由市场与低收入人群/供给与需求/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第二部分 当消费者行为学碰上经济学 第3章理性选择理论和需求理论的应用 为什么收取会员费的网球俱乐部还要收取场地费? 为什么游乐园收取固定门票,而不是按游乐项目的受欢迎度采取单项收费? 经济学核心概念 理性选择模型/需求曲线/消费者剩余/二部定价/需求的价格弹性 第4章信息经济学 为什么含蓄是一种迷人的品质? 为什么小城市的人在职业装上的花销比大城市的人少? 经济学核心概念 潜在对手间的信息沟通/难于造假原则/充分披露原则/柠檬原则/炫耀性消费 第5章 偏好探源:利他及其他非利己行为的重要性 为什么人们有利他的行为? 为什么人们要去给总统选举投票? 经济学核心概念 利他选择/承诺机制/囚徒困境/喜好的差异性/公平原则 第6章认知局限和消费者行为 为什么在棒球界,年度新秀选手的次年表现一般都不好? 为什么房产经纪经常会带客户看两栋基本一样的房子,其中之一价格便宜、条件又好? 经济学核心概念 非对称价值函数/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幸福感预测偏差/判断标准和偏见 第三部分 当组织行为学遇上经济学 第7章产品 为什么一个花盆里出产的粮食总量,养不活全世界的人口? 为什么建筑工人现场制作墙体,而在屋顶上使用预制结构? 经济学核心概念 投入-产出以及产品函数/短期产品/长期产品/规模效益 第8章成本 为什么尼泊尔用人工生产沙砾,而美国用机器制造? 为什么工会强烈支持低工资法? 经济学核心概念 短期成本/生产分配/长期成本/选择优投入组合 第9章完全竞争 为什么彩色照片比黑白照片成本低? 为什么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18轮大货车突然开始采用机翼型设计? 经济学核心概念 利润大化/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完全竞争的应用 第10章垄断 为什么有些医生和律师会对低收入顾客收取折扣价? 为什么电影院给学生提供折扣电影票,但对爆米花却不打折? 经济学核心概念 垄断的定义/垄断的5种来源/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 第11章不完全竞争 为什么公司有时会做一笔明知永远也用不着的投资? 为什么如今大多数城市的杂货店比20世纪30年代时少得多?为什么纽约市居民区的杂货店比洛杉矶市的多? 经济学核心概念 博弈论/纳什均衡概念/霍特林模型/消费者偏好与广告 第12章劳动力要素 为什么雨天难打车? 为什么闲暇不是吉芬品? 经济学核心概念 短期劳动力需求/长期劳动力需求/劳动力的市场需求曲线/劳动力的供给 第13章资本要素 为什么垄断企业的股票,并不比完全竞争企业的股票好? 为什么投资信息不可靠? 经济学核心概念 金融资本与实物资本/高效市场假设/股票与债券市场/投资信息 |
| 编辑推荐 | |
| 经济学*畅销书升级通俗经济学鼻祖罗伯特·弗兰克的《牛奶可乐经济学》彻底改变了中国读者对经济学的传统认知。“劳苦大众们”终于从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中解放出来,开始令眼看待经济学——一门根植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牛奶可乐经济学2》在延续着这场革命的同时,扩大了革命的面向。在《牛奶可乐经济学》以实用性网罗了众多普通读者之后,本书在知识性上更上层楼,为普通读者打开更多扇窗,为专业人士提供更多视角。行为经济学为核心2002年,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作为实用经济学的核心,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和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不足。《牛奶可乐经济学2》针对日常生活中“有限理性”的人们和在商界苦心经营的企业家们,相对应地打造了消费者行为学和组织行为学两块核心内容,读者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在书中对号入座,我们为你一一破解行为背后的经济学迷题。罗伯特·弗兰克再执笔没错,还是那位康奈尔大学教授,还是典型的“弗兰克”风格——逗趣的生活事例出人意料,独特的语言风格字字珠玑。你会发现“不对称信息”不总是一定要在市场这个框架下来解析,弗兰克的癞蛤蟆小伙子和癞蛤蟆姑娘也能为你“拨开迷雾见青天”。放下你手中“晦涩”的大部头吧,几个干巴巴的数学公式和毫无新意的事例,不会让你成为经济学家;而想要通晓生活中的经济学,你必须知道,在通俗经济学领域,弗兰克是不可模仿与复制的。湛庐文化出品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作为一个对经济学不太了解的普通读者,我起初对它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经济学”三个字听起来就有点高深。然而,这本书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将经济学的魅力展现在我面前。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切入点,将那些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消化的知识点。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比较优势”的讲解,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详细说明了为什么即使一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比另一个人更优秀,他们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分工和贸易来获得更大的整体利益。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国际贸易以及个人职业选择都有着深刻的启发。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合作共赢”的经济学内涵,以及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不是试图包揽一切。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尤其是在理解消费行为方面。作者通过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比如为什么商家会设置“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或者为什么某些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让我对这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一直以为这些只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但读完之后才明白,原来它们背后都蕴含着精妙的经济学原理,比如价格歧视、促销策略以及消费者心理等等。 书中关于“价格弹性”的讨论,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了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需求的数量会如何随之变化。他举的例子,比如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在价格变化时的不同反应,让我恍然大悟。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似随意的消费选择,其实都受到价格因素的深刻影响。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也让我对商家的营销策略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处理方式,它没有刻意去回避经济学中一些比较“硬核”的概念,但又用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它们“软化”处理,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接受。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外部性”时所举的例子,他将环境污染、噪音干扰等负面外部性,以及专利保护、科研成果等正面外部性,都用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经济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读到关于“信息不对称”的部分,我更是茅塞顿开。作者通过一些日常交易中的例子,比如二手车买卖、医疗服务等,清晰地揭示了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市场失灵,以及为何需要各种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普及经济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批判性思维,让我学会去审视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经济现象,并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提升认知、开阔视野的优秀读物。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经济学产生全新认识的书。以往我对经济学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新闻里那些遥远而宏大的数字和概念,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也太难懂。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作者就像一个神奇的炼金术士,将那些看似冰冷的经济学原理,提炼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例子。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供需关系”的论述,通过分析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涨跌,作者清晰地阐释了供给与需求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着最终的定价。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些生活化的小场景,比如某个季节草莓价格的上涨,或者某个新款手机上市初期的高价。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能遇到的事情,但透过作者的笔触,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经济学智慧。他没有使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而是用一种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角度,引导读者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经济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本让人惊喜的读物!我本来以为它会像市面上大多数科普经济学书籍一样,充斥着枯燥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用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经济学原理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再平凡不过的物品和现象中,比如那句“牛奶可乐”就能瞬间点燃你的好奇心。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原来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精妙的经济学逻辑。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丝毫卖弄学问的痕迹,反而像是一位和你边喝咖啡边聊天的朋友,将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娓娓道来。 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机会成本”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教科书式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买牛奶和买可乐的简单选择,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当你选择了牛奶,就意味着放弃了购买可乐所能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有人会主动去思考。读完这一章,我脑海里立刻闪过许多过去的决策,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在不经意间践行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作者还巧妙地将这些原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比如个人消费、企业经营,甚至宏观经济政策,让你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对经济世界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