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西夏书校补(繁体竖排版)(套装共4册)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西夏书校补(繁体竖排版)(套装共4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周春 著,胡玉冰 校
图书标签:
  • 西夏史
  • 西夏研究
  • 历史典籍
  • 校补
  • 中国史学
  • 史学
  • 古籍
  • 套装
  • 繁体
  • 竖排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09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65854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65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清代学者周春所修《西夏书》,是中国较早的,而且是一部纪传体断代西夏史书。作者周春(1729-1815)博学好古,著述颇丰,广涉四部,尤通史学和音韵。传世的《西夏书》对于我们了解西夏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整理《西夏书》,一方面主要从宋元汉籍中辑录与西夏有关的资料补入《西夏书》,另一方面,对于《西夏书》及所辑录资料文字或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加以校勘、辨明。《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西夏书校补(套装共4册)》整理以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对校本,参以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传世文献中之西夏史料,个别参以考古所获西夏文献。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西夏列传自序

西夏书卷之一妃嫔传
太祖母卫慕氏
太祖妃耶律氏
太祖后野利氏
太宗后卫慕氏
景宗后耶律氏
毅宗后恭肃章宪皇后梁氏
惠宗后昭简文穆皇后梁氏
崇宗后耶律氏
仁宗后罔氏

西夏书卷之二 家人传
拓跋赤辞
拓跋朝光
拓跋守寂
拓跋兴宗
李思孝等
李思忠等
李继瑗
李继忠
李继冲
山遇
察哥郎君
越王仁友
忠武王彦宗
太子德任
清平郡王
李惟忠
……

前言/序言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宋史(套装共40册) 丛刊总述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旨在系统整理、影印和校注中国历代史学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为海内外治史者提供可靠、权威的原始资料。本丛刊涵盖断代史、通史、典章制度史、边疆民族史等多个重要领域,力求构建一套兼具广博性与精深性的史学基础书库。本书系《宋史》的影印与点校整理本,是本丛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侧重于对宋代历史研究的基础性文献的深度挖掘与系统呈现。 《宋史》:一部奠定宋代研究基石的宏伟巨著 《宋史》,全称《宋史纪事本末》,是中华文明史中一部极其重要的官修正史,记载了北宋、南宋近三百年的兴衰更迭。本书作为“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的精粹之一,不仅忠实还原了清代官修本的原始风貌,更在点校过程中进行了严谨的勘误与校注工作,使其成为当代学者研究宋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内容结构与特色解析 本书以完整的《宋史》原貌为蓝本,共分四十册,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充分体现了传统史学的编撰规范与学术追求。其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一、本纪:帝王兴衰的脉络梳理 本书收录了宋太祖赵匡胤至宋末帝的二十位皇帝的本纪。这些篇章详细记载了每位皇帝的生平事迹、登基过程、重要诏令以及其在位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于研究宋代的政治制度变迁、皇权与相权的互动、以及重大军事行动的决策过程,本纪提供了最直接、最权威的第一手材料。特别是对于北宋末年“靖康之变”以及南宋偏安时期的记录,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志: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 《宋史》的“志”部分,是研究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宝库。本书完整保留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研究成果: 1. 天文、历、乐志: 展现了宋代在天文观测、历法制定(如《崇宁历》的颁布)以及雅乐复兴方面的成就。这不仅关乎礼制,也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的水平。 2. 选举、职官、兵志: 细致描绘了宋代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制的发展与完善)、复杂的官僚机构设置,以及宋朝军事体制(厢军、禁军的构成与战力)。这是理解宋代“重文抑武”国策形成及其深远影响的关键所在。 3. 食货、刑法志: 详尽记载了宋代的赋税制度、货币流通(如交子、会子的出现)、度量衡的统一,以及司法体系的运行情况。这些内容是研究宋代商业繁荣、经济模式转型的基础资料。 4. 冲佑、河渠、礼志: 反映了宋代在水利工程、宗教信仰(如对道教、佛教的扶持)、以及国家典礼规范上的具体实践。 三、表:世系与宗室的清晰图谱 “表”部分清晰勾勒了宋代的宗室关系、外戚更迭以及重要藩镇的沿革。对于梳理复杂的皇族血缘网络、理解外戚干政的历史轨迹,以及分析地方势力的演变,具有极强的辅助性。 四、列传:群星璀璨的人物群像 《宋史》的列传部分,人物众多,记载翔实,是研究宋代政治精英、文化巨匠、边疆将领的必读之作。本书收录的列传包括: 1. 后妃传与宗室传: 揭示了宋代后宫的政治影响力及皇室成员的社会地位。 2. 儒学、文学、孝友、忠义传: 集中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群体风貌,如理学大家的思想传播、诗文大家的文学成就,以及士人对气节的坚守。例如,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人的传记,为研究宋代文化史提供了核心文本。 3. 良吏、酷吏、宦官传: 通过对不同类型官员的评价,反映了宋代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政治生态的复杂性。 4. 外夷传: 记载了宋代与辽、金、西夏等周边政权的外交往来、战争冲突及民族关系。这是研究宋代边疆史与民族史的直接资料。 学术价值与传承意义 本套《宋史》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集大成之作,其史料的广博性、体系的完整性,至今仍是无可替代的。本丛刊版本在影印原貌的基础上,对点校过程中发现的明显讹误进行了审慎的勘正,确保了资料的可靠性。 对于史学研究者而言,本册提供的不仅是研究宋代的工具,更是理解中国传统史学编纂体例、学习官方史书撰写范式的绝佳范本。通过研读此书,可以深入探究宋代在中国历史上“近世之祖”的地位,理解其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它为构建完整、精确的宋代历史叙事,提供了最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所代表的一种研究态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史料时的那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力求还原历史现场。这种治学的严谨性,在如今快餐式的阅读风潮中显得尤为珍贵。对于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能够拥有一套这样详实、权威的参考资料,是何等的幸运。书中的一些论述,甚至可以作为我其他相关研究的底本,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坚实的论据。

评分

最近在整理家里的书架,发现不少收藏已久的学术著作,这套书就是其中之一。它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精神食粮,而不是单纯的消遣读物。每次坐下来,泡上一壶茶,静下心来阅读,那感觉是极度享受的。那些晦涩的古文和繁复的考据,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但一旦读懂了,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的笔触冷静客观,不带过多的个人情感色彩,专注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它就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那个逝去王朝的兴衰更迭,让人深思。

评分

读史使人明智,而这套书无疑是一把开启历史大门的钥匙。它不只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相关历史领域的人来说,这本书是绕不开的基石。它的价值是长期的,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激发我对历史更深层次的探索欲。在我看来,这套书的出版,对于相关研究领域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铜版纸的质感,加上烫金的书名,摆在书架上就显得很有分量。拿到手里的时候,厚重感十足,感觉每一页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那些偏远、神秘的王朝很感兴趣,这套书的排版很古典,繁体的竖排设计,读起来很有韵味,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时代,去触摸历史的脉搏。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考证上的严谨和细致。那种扎实的学术功底,不是一般的通俗读物能比拟的,每次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感觉自己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评分

我通常喜欢在图书馆里翻阅这类专业书籍,但有了这套精装版,我更愿意在家中慢慢品读。竖排的繁体字,确实需要一点时间适应,但习惯之后,阅读的节奏感就出来了。每一卷的厚度都非常可观,内容密度很高,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全吸收。我尤其喜欢看其中对文献的引用和比对,那种旁征博引,层层深入的论证过程,让人信服。这套书的装帧和内容质量,都对得起它在学术界的地位,是值得收藏的精品。

评分

补充部分站九成,详实。

评分

第三,《西夏书·地理考》和《官氏考》为研究西夏地理、职官、姓氏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材料,为后人编写此类资料提供了借鉴。《地理考》记录了西夏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所辖城镇堡寨、山川河流、地望方位内容,是研究西夏历史地理不可缺少的史料。《官氏考》专门辑录散见于各文献中西夏职官和姓氏资料,共列举了西夏姓氏67种,其中一字姓11种,二字姓45种,三字姓1种,四字姓1种,党项姓氏8种,元代西夏姓氏1种。这些都为清代张澍编《西夏姓氏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评分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评分

当中可能溷左一d壳股同独立搵食

评分

泛海国际(129) 泛海酒店(292) 汇汉(214)

评分

中华书局的这套书不错,就是价格贵了点,但是京东搞活动力度很大

评分

了解西夏的必读之物,谢谢京东快递小哥,送到门口

评分

好书~~~~~~

评分

2007/09/28 2007/12 特别报告 红股: 1股送3股 SC 2007/10/30 2007/11/01 - 2007/11/05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