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套装共2册)

中国历史文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套装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予同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6767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903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9
套装数量: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文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套装共2册)》内容主要在于通过各种典型的历史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也向学生介绍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和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的常识。《中国历史文选/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套装共2册)》分为上下二册,供课堂讲授和课外自学之用。上册选录篇目涉及:甲骨文和金文、书、诗、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魏书、世说新语等。下册选录篇目涉及:史通、大唐西域记、三通、明实录、日知录、文史通、中西纪事、新史学等,在解题时夹附评介。

目录

《中国历史文选(上)》
一、甲骨文和金文
武丁卜辞(二则)
大孟鼎铭
一、书
牧誓(今文尚书)
克殷解(逸周书)
三、诗
七月(豳风)
公刘(大雅)
閟宫(鲁颂)
四、左传
宋楚泓之战(鲁僖公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节录)
晋楚城濮之战(鲁僖公二十七年、二十八年)(节录)
五、国语
越王句践灭昊(越语上)
楚昭王问于观射父(楚语下)
六、世本
作篇(辑佚)
七、战国策
秦围赵之邯郫(赵策三)
八、楚辞
天问(节录)
九、史记(西汉·司马迁)
秦始皇本纪(卷六)(节录)
六国年表(卷一五)(节录)
陈涉世家(卷四八)
孙子列传(卷六五)
货殖列传(卷一二九)
一○、汉书(东汉·班固)
武帝本纪(卷六)(节录)
百官公卿表(卷一九)(节录)
食货志上(卷二四上)(节录)
张骞传(卷六一)
赵充国传(卷六九)
一一、后汉书(刘宋·范晔)
刘盆子传(卷一一)
仲长统传(卷四九)(节录)
党锢列传序(卷六七)(节录)
一二、三国志(西晋·陈寿)
诸葛亮传(卷三五蜀志五)(节录)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卷一魏志卷一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
一三、晋害(唐·房玄龄等)
食货志(卷二六)(节录)
刘毅传(卷四五)(节录)
一四、宋书(梁·沈约)
谢灵运传论(卷六七)
一五、魏书(北齐·魏收)
释老志(卷一一四)(节录)
一六、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
俭啬(卷下之下第二九)
汰侈(卷下之下第三○)
一七、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鲍邱水(卷一四)(节录)
一八、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街之)
法云寺(卷四城西)
一九、史通(唐·刘知几)
六家(卷一)—
二体(卷二)
二○、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竭盘陀(卷一二)
二一、通典(唐杜佑)、通志(宋·郑樵)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食货门田制(通典卷一、二)(节录)
总序(通志)
田赋考屯田(文献通考卷七)(节录)
二二、通鉴(宋·司马光)绩通鉴(宋李焘)
续通鉴长编(清·毕沅)
秦晋淝水之战(资治通鉴卷一○五)
陈靖奏请务农积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
宋太祖收兵权(续资治通鉴卷三)
二三、通鉴(宋·袁枢)、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
安史之乱(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一)(节录)
王安石变法(宋史纪事本末卷三○)(节录)
二四、明实录
作铁榜申诫公侯(太祖洪武实录卷七四)
……
二五、明儒学案(清黄宗羲)
二六、日知录(清顾炎武)
二七、读通鉴论(清·王夫之)
二八、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
二九、文史通义(清·章学诚)
三○、潜研堂文集(清·钱大昕)
三一、廿二史刘记(清·趟翼)
三二、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
三三、海国图志(清·魏源)
三四、中西纪事(清·夏燮)
三五、孔子改制考(康有为)
三六、馗书(章炳麟)
三七、新史学(梁启超)

《中国历史文选(下)》

精彩书摘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谷、鲈、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枏、梓、姜、桂、金、连、连、丹沙、犀、碡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棊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新,完整,刚好618买的,还有折扣

评分

书已收到,挺好的,物流也很快捷。

评分

繁体看着有点困难,不过还好

评分

好!打好基础先!

评分

天下学术“讨论”, 本来就有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 你说一个点错了,大家都来讨论这个点。 第二条道路, 你说一个点错了,大家都来讨论你是出于什么身份,什么动机,居然跳出来,指出这个点错了。 无非如此。

评分

很赞的书,考研专用哈

评分

包装好

评分

天下学术“讨论”, 本来就有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 你说一个点错了,大家都来讨论这个点。 第二条道路, 你说一个点错了,大家都来讨论你是出于什么身份,什么动机,居然跳出来,指出这个点错了。 无非如此。

评分

历史考研,特别是自主命题中国史考研的,因为要考古文题,所以这本书的作用很明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