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中 著
图书标签:
  • MATLAB
  • 电力电子技术
  • 交直流调速
  • 仿真
  • 电力系统
  • 电机控制
  • 调速系统
  • MATLAB仿真
  • 电力电子
  • 控制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70499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0160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商业数学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Simulink环境下的电力系统模块库(Powersystem Blockset)是由加拿大HydroQuebec和TESCIM Internation公司共同开发的,其功能非常强大,可以用于电路、电力电子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电力传输系统等领域的仿真。

??

??本书主要是在?顾春雷和陈中编著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与MATLAB仿真》基础上进行扩展的,增加了一部分内容,并修正了某些错误,电力电子内容主要是以冷增祥、徐以荣编著的《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为蓝本,交直流调速主要是以陈伯时编著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为蓝本进行仿真的。??

?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介绍了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在适当阐述工作原理基础上,重点介绍系统的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和仿真结果分析,对于不能直接调用的仿真模块进行了修改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为基础篇,着重介绍MATLAB基本操作与模块库中模块浏览; 第2~7章为电力电子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结果分析。全书提供了一些??应用实例。 本书特点是将电力电子技术、交直流调速系统与MATLAB仿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叙述简洁,概念清楚。

???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高校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陈中 盐城工学院?教师,连续多年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及学科竞赛,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发表过一批关于单片机的论文,反响良好。已出版著作四部。

?

??

目录

第1章 MATLAB简介与基本操作
1.1 MATLAB简介
1.2 Simulink/SimPowerSystems模型窗口
1.2.1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1.2.2 模型窗口工具栏
1.3 有关模块的基本操作及仿真步骤
1.4 测量模块及显示和记录模块的使用
1.5 建立子系统和系统模型的封装
1.6 Simulink模型库中的模块
1.7 SimPowerSystems模型库浏览
1.8 仿真算法介绍
1.9 S函数的编写
第2章 电力电子整流电路仿真
2.1 电力电子仿真常用的测量模块简介
2.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仿真
2.2.1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仿真
2.2.2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仿真
2.3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
2.3.1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纯电阻负载仿真
2.3.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反电动势负载仿真
2.3.3 考虑交流电源存在电感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仿真
2.3.4 考虑交流电源侧存在电感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仿真
2.4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仿真
2.5 三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仿真
第3章 电力电子有源逆变仿真
3.1 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接电动势性质负载的仿真
3.2 考虑交流电源存在电感的有源逆变仿真
3.3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有源逆变工作状态仿真
3.4 整流电路的电流畸变系数和有功功率测量的仿真
第4章 电力电子无源逆变仿真
4.1 负载换流逆变器仿真
4.1.1 RLC串联谐振逆变器仿真
4.1.2 并联谐振逆变器仿真
4.2 强迫换流电压型逆变器仿真
4.2.1 单相桥式串联电感式逆变器仿真
4.2.2 三相串联电感式逆变器仿真
4.2.3 串联二极管式逆变器仿真
4.2.4 具有辅助换流晶体管逆变器仿真
4.3 强迫换流电流型逆变器仿真
4.4 全控型电力电子电压型逆变器仿真
4.4.1 单相全桥逆变器仿真
4.4.2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仿真
4.5 多重逆变电路仿真
4.5.1 二重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仿真
4.5.2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多重化仿真
4.6 正弦波脉宽逆变器仿真
4.7 跟踪型PWM控制技术仿真
4.7.1 单相半桥式跟踪PWM逆变器仿真
4.7.2 三相桥式跟踪PWM逆变器仿真
第5章 交流调压和直流变换仿真
5.1 交流调压仿真
5.1.1 单相交流调压仿真
5.1.2 三相交流调压仿真
5.2 直流变换器仿真
5.2.1 降压式(buck)斩波器仿真
5.2.2 升压式(boost)斩波器仿真
5.2.3 升/降压斩波器仿真
5.3 输人和输出隔离直流变换器仿真
5.3.1 单端反激式电路仿真
5.3.2 单端正激式变换电路仿真
5.3.3 推挽式直流变换电路仿真
5.3.4 半桥式直流变换电路仿真
5.3.5 全桥式直流变换电路仿真
第6章 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6.1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6.1.1 晶闸管一直流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的仿真
6.1.2 单闭环有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1.3 单闭环无静差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1.4 单闭环电流截止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1.5 单闭环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1.6 单闭环电压负反馈和带电流正反馈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6.1.7 单闭环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定量仿真
6.2 双闭环及PwM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6.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定量仿真
6.2.2 转速超调的抑制——转速微分负反馈仿真
6.2.3 a一口配合控制调速系统仿真
6.2.4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6.2.5 PwM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第7章 交流调速系统的MA3、LAB仿真
7.1 交流调速系统仿真中常用模块简介
7.2 单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建模仿真
7.2.1 调压调速基本工作原理
7.2.2 调压调速的建模与仿真
7.3 变频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7.3.1 SPwM内置波调速系统仿真
7.3.2 SPw外置波调速系统仿真
7.4 电流滞环跟踪控制调速系统仿真
7.5 电压空间矢量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7.5.1 电压空间:PWM矢量控制技术
7.5.2 电压空间.PWM矢量控制技术仿真
7.6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的交流调速系统仿真
7.7 转差频率改进方案的仿真
7.8 转速、磁链闭环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7.8.1 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
7.8.2 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方案
7.8.3 转速、磁链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
7.9 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7.9.1 按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7.9.2 按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7.10 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调速系统仿真
7.10.1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工作原理
7.10.2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仿真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创新驱动,实践为基——现代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前沿探索 本书聚焦于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控制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发展与工程应用,旨在为广大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本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参考著作。全书以“创新驱动,实践为基”为核心理念,不仅深入剖析了核心理论,更强调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 第一部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与前沿 本部分将从电力电子器件的最新进展开始,逐步深入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设计、控制与集成化等关键技术。 第一章:下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GaN)的原理与特性: 详细阐述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击穿电压、开关速度、导通损耗、热特性等方面相比传统硅(Si)基器件的优势。我们将深入探讨其材料特性、PN结特性、以及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损耗机制。 高性能功率MOSFET、IGBT、Thyristor及其集成技术: 对主流功率器件的最新型号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重点关注其在高频、高压、大电流应用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封装技术、栅极驱动技术、热管理技术的进步。 功率集成电路(PIC)与模块化设计: 介绍将多个功率器件、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甚至控制单元集成到单一模块或芯片中的技术,分析其在提高功率密度、减小体积、提升可靠性方面的作用。 面向特定应用的功率器件创新: 探讨针对电动汽车、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领域的特殊功率器件需求,例如高可靠性、高效率、低EMI的功率器件设计。 第二章:先进电力电子变换器拓扑与设计 软开关技术(ZVS、ZCS)及其实现: 详细介绍零电压开关(ZVS)和零电流开关(ZCS)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不同软开关拓扑(如LLC、相移全桥、移相桥)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辅助电路或谐振技术实现软开关,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效率和工作频率。 多电平变换器(MLI)的原理与发展: 深入研究NPC(中性点钳位)、FC(飞跨联)、DCMLI(级联多电平)等典型多电平变换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调制策略及其在提高输出电压品质、降低器件压力方面的优势。 谐振变换器与谐振开关变换器(RSC): 探讨不同类型的谐振变换器(如LCC、SMC)在实现高效率、低EMI方面的潜力,以及谐振开关变换器在精确控制开关时序方面的应用。 面向新能源和储能系统的特殊变换器: 介绍适用于光伏、风电、电池储能等系统的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如多端口变换器、矩阵变换器)、直流-交流(DC-AC)变换器(如无源阻抗变换器)、以及交-交(AC-AC)变换器(如矩阵式AC-AC变换器)的最新拓扑和控制策略。 高频化与小型化设计考量: 讨论如何在提高开关频率的同时,有效解决电磁兼容性(EMC)、热管理、可靠性等挑战,实现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第三章: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与方法 经典控制算法(PI、PID)及其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回顾和深入分析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基本原理、整定方法以及其在稳压、稳流等基本控制任务中的应用。 高级控制理论(MPC、SVM)的应用: 详细介绍模型预测控制(MPC)在处理多变量、约束条件以及非线性系统中的优势,以及空间矢量调制(SVM)在多相变换器和多电平变换器中的应用,分析其如何优化开关模式,提高输出波形质量。 自适应控制与鲁棒控制: 探讨自适应控制在应对系统参数变化、负载波动等不确定性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以及鲁棒控制如何设计控制器以保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与性能。 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 介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及其在处理模糊信息和非线性系统中的灵活性,以及神经网络在学习复杂系统模型、实现智能控制方面的应用。 数字控制与微控制器应用: 强调数字控制在实现复杂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和灵活性方面的优势,介绍基于DSP、FPGA等嵌入式平台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应用。 功率预测与优化控制: 探讨如何利用预测模型,结合系统状态信息,对未来功率需求进行预测,并据此优化变换器的运行策略,以实现最高效率或最优性能。 第四章:电磁兼容性(EMC)与热管理 电磁干扰(EMI)的产生机理与抑制: 深入分析电力电子设备在高频开关过程中产生的传导和辐射干扰,讲解 EMI 的传播路径,并详细介绍滤波技术(输入滤波、输出滤波)、屏蔽技术、布局设计等有效的 EMI 抑制方法。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原则与标准: 阐述 EMC 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源头控制、传播路径阻断和接收端保护,并介绍相关的国际国内 EMC 标准,指导工程实践。 热管理技术与器件可靠性: 详细分析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和发热机理,介绍热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散热器选型、热界面材料(TIM)应用、强制风冷、液冷等技术,并阐述良好的热管理如何显著提高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 热瞬态行为分析与仿真: 介绍如何通过热仿真工具预测器件和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和瞬态温度变化,以及如何基于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 第二部分:现代电机控制技术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从电机基本原理出发,重点讲解无刷电机、永磁同步电机(PMSM)以及异步电机等主流电机的先进控制技术,并探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五章:无刷电机(BLDC)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结构与建模 BLDC电机结构、工作原理与反电动势特性: 详细解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的定子、转子结构,介绍其工作原理,特别是方波驱动与梯形反电动势的特点,以及三相绕组的相序关系。 PMSM电机结构、工作原理与正弦反电动势特性: 深入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结构,讲解其正弦反电动势特性,以及相电感、交直轴电感等关键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电机数学模型(d-q轴模型): 详细推导PMSM和BLDC电机的d-q轴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解释其在简化分析和控制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不同坐标系(静止坐标系、旋转坐标系)的选择依据。 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介绍多种实用的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包括静态辨识法、动态辨识法以及基于模型的自适应辨识法,重点分析其在不同工况下的适用性和精度。 第六章:BLDC电机与PMSM电机的先进控制策略 BLDC电机的基本控制方法(方波驱动): 介绍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方波驱动控制原理,分析其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简易调速方法。 PMSM电机的基本控制方法(FOC): 深入讲解磁场定向控制(FOC)的原理,包括坐标变换、电流环与磁场环的解耦控制,分析FOC如何实现对PMSM电机转矩和磁链的独立控制,从而获得优异的动态性能和调速范围。 无传感器控制技术: 探讨多种无传感器控制PMSM和BLDC电机的方法,如反电动势估计算法(包括基于积分器、低通滤波、状态观测器的算法)、滑模观测器法、以及基于高频注入的无传感器方法,分析其在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直接转矩控制(DTC): 介绍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基本原理,分析其无需坐标变换、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并探讨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 多电机协同控制: 探讨如何实现多台PMSM或BLDC电机之间的协同控制,以满足复杂的运动控制需求,例如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第七章:异步电机(IM)的高性能控制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与等效电路: 详细解析异步电机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重点阐述转子磁链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 FOC)的理论基础,以及其等效电路模型。 矢量控制(VSC)与直接转矩控制(DTC): 深入分析异步电机矢量控制(VSC)的实现步骤,包括转子磁链观测、电流指令生成、PWM信号输出等,并介绍直接转矩控制(DTC)在异步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对比VSC和DTC的优劣。 模型预测控制在异步电机中的应用: 探讨模型预测控制(MPC)在异步电机控制中的潜力,如何利用MPC实现对转矩、磁链以及电压约束的有效控制,以获得更优的动态响应和能效。 无传感器控制异步电机: 介绍针对异步电机的无传感器控制技术,包括基于反电动势、电磁感应以及高频注入等方法,分析其在简化系统结构方面的应用。 弱磁控制与超速运行: 讲解如何通过弱磁控制技术,在保证电机性能的前提下,拓展异步电机的运行速度范围,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 第三部分:交直流调速系统的综合应用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将整合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的理论,重点探讨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历程、现代设计方法,以及在新能源汽车、工业驱动、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第八章: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发展与演进 传统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回顾: 回顾早期基于模拟电路和脉冲宽度调制(PWM)的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恒压恒频(CVCF)供电的系统,分析其技术特点、局限性以及对现代系统的启示。 现代电力电子在交直流调速中的作用: 详细阐述IGBT、MOSFET等高性能功率器件,以及各种先进变换器拓扑(如多电平变换器、谐振变换器)如何彻底改变了交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基于微控制器和DSP的数字控制: 强调微控制器和DSP在实现复杂控制算法、提高控制精度、增强系统智能化方面的核心作用,并介绍常见的控制平台和开发工具。 系统集成与模块化设计: 探讨如何将电力电子变换器、电机控制器、通信接口等模块进行集成,形成高度集成化的交直流调速系统,以提高系统的紧凑性、可靠性和性价比。 第九章: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架构: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架构,包括纯电动(BEV)、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等,以及其对驱动系统提出的特殊要求。 电机选型与驱动策略: 分析PMSM、BLDC、异步电机等在电动汽车应用中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并设计相应的驱动策略,实现高效、平稳的加速和制动。 能量回收与制动系统: 深入研究再生制动技术,如何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馈给电池,提高整车续航里程,并分析能量回收控制的策略与优化。 电池管理系统(BMS)与驱动系统的协同: 探讨驱动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以确保电池的健康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并提供最优的能量管理。 高压直流(HVDC)母线与AC/DC变换器: 介绍电动汽车中的高压直流(HVDC)母线系统,以及DC/DC、AC/DC变换器在实现不同电压等级转换、充电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第十章:工业驱动与自动化领域的创新应用 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重点研究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的设计,包括精密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矩控制等,以及其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的应用。 工业变频器的发展与趋势: 梳理工业变频器的技术演进,从早期V/f控制到现在的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以及在高功率、高压、低谐波等方面的最新发展。 智能电网与微电网中的电力电子应用: 探讨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如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高压直流输电(HVDC)、分布式电源接入控制、储能系统集成等。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感知与执行: 结合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探讨如何实现工业过程中的智能感知(如传感器融合)与精确执行(如多自由度机器人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高效率、更高功率密度、更智能化、更互联化的系统,以及对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制造的贡献。 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力求做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工程实践的指导性。书中将穿插大量的典型算例和性能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本书还将强调跨学科的融合,例如在电磁兼容性与热管理章节,会与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等学科进行关联。本书的目标是打造一本集理论学习、技术研究、工程实践于一体的宝贵参考资料,为推动我国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技术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我主要关注的还是其在理论讲解上的深度和广度。书中关于电力电子器件特性的描述,如MOSFET、IGBT在不同导通状态下的损耗模型,开关瞬态过程中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抑制措施,还有触发电路的设计思路,都试图从原理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脉络。对于功率变换器拓扑,如Buck、Boost、Buck-Boost以及经典的H桥逆变器,书中给出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虽然是基础知识,但对于快速回顾和理解复杂系统至关重要。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某些关键参数选择的依据,例如滤波电感和电容的计算,以及门极驱动电路的设计原则,这些都是实际应用中绕不开的问题。此外,书中尝试将一些经典电路的仿真模型集成,这为我理解这些电路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入口,尽管对于更精细的建模和优化,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探索。整体来说,理论部分的呈现方式倾向于循序渐进,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电力电子基础。

评分

我拿到这本《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后,首先被其详实的章节内容所吸引。书中对于电力电子基本原理的讲解,从二极管、晶闸管到MOSFET、IGBT等功率开关器件的特性,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在功率变换器方面,从单相半桥、全桥逆变器到三相PWM逆变器,再到DC-DC变换器,书中都提供了基本的电路拓扑和工作原理分析。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于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讲解,包括了升余弦PWM、三角载波PWM等不同生成方式,以及它们在降低谐波和提高输出质量方面的优劣。对于交直流调速系统,书中对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以及几种主流控制策略的实现,如V/f控制、转子磁场定向控制(FOC)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书中提供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为理解和验证这些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我期望能够通过这些仿真实例,更深入地掌握电力电子和电机控制的核心技术。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编排逻辑,从电力电子的基本原理逐步过渡到具体的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给我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体验。书中在介绍电力电子器件时,并没有停留在静态特性上,而是深入到动态过程,比如开关损耗的计算和散热设计。对于功率变换器,书中不仅展示了其基本工作原理,还涉及了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比如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电路的设计思路,这在实际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交直流调速系统部分,我比较关注的是书中对不同控制策略的介绍,例如对基于电压/频率(V/f)控制在异步电机调速中的应用,以及对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在高性能电机驱动中的原理和仿真实现。书中给出的Simulink模型,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通过其详细的步骤解析,我能够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连接方式,这为我自行搭建更复杂的仿真模型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最感兴趣的还是其在仿真方面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对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建模和分析。书中对不同类型电机(如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包括其在dq坐标系下的简化模型,这是进行矢量控制的基础。对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书中也给出了一些常见的模型表示方法,这让我对接下来的仿真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在仿真技巧方面,书中介绍了一些MATLAB/Simulink中的常用模块,例如Simscape Electrical中的电力系统组件,以及MATLAB自带的控制系统工具箱。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如何将理论模型转化为Simulink模型,例如如何搭建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仿真平台,包括速度环、电流环的PID参数整定,以及如何实现转矩和磁链的解耦控制。书中对仿真结果的解读,例如如何通过波形分析判断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以及如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也是我比较看重的部分。虽然书中的示例可能侧重于经典控制策略,但为理解更高级的控制方法打下了基础。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电力电子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通常更关注书籍在理论的深入程度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度。这本书在理论部分,对于一些功率器件的物理模型和电磁瞬态行为的描述,虽然没有达到专门的半导体物理书籍那样细致,但已经足够满足电力电子应用层面的需求。它详细阐述了不同拓扑结构的功率变换器,如带死区时间补偿的SPWM逆变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谐波问题和滤波设计。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将理论知识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可视化仿真。特别是对于交直流调速系统,书中不仅给出了经典的控制方法,如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还涉及了一些更高级的控制概念,比如滑模变结构控制或者自适应控制在其中的潜在应用。通过书中给出的仿真案例,我可以直观地观察不同控制策略下电机的动态响应,并进行参数调优,这对于快速验证新思路和算法非常有帮助。

评分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是一部很不错的书!

评分

好,特点好。喜欢!!!!

评分

好书/到货快

评分

基于MATLAB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交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评分

没来得及细看,看目录内容还可以的

评分

内容比较基础,还不错哦,比较详细

评分

书不错,正版,适合做参考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