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凯迪克金奖、女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插画家塔莎杜朵的优雅生活。
出售中日韩三国版权,深受多国读者喜爱。
日本NHK电视台多次拍摄专题纪录片,在美国和日本引发收视热潮。塔莎杜朵被日本媒体评选为“最令人憧憬的女性”。
韩国著名设计师装帧设计,上百幅美丽图片、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四季耕作,她用双手创造了繁花似锦的人间仙境,唱响一曲不老的田园牧歌。
一笔一画,她用双手描绘了如梦似幻的童话国度,实现儿童时代的纯真梦想。
一针一线,她用双手缝制了朴素温馨的家居世界,绽放手作生活的甜美芬芳。
塔莎奶奶,向我们展示了一切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你,也可以是下一个塔莎奶奶。
现在人们相当浮躁。如果他们喝点菊花茶,傍晚多在门廊摇椅上坐一会,听一听隐居鸫流动的乐音,也许他们会更享受生活。
生命如此短暂,你都做不完所有可以成就之事。活着本身已经即是一种特权。即便是有这么多的污染和恐怖的事件,这个世界仍然是美丽的。假如你一年只能看到一次星星。想想你会怎么想吧。那简直就是一种奇迹!
——塔莎杜朵
内容简介
“如果一个人自信地朝着他的梦想前进,努力创造他想象中的生活,那么他便会在平凡的时日与成功不期而遇。”塔莎奶奶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居住在像花栗鼠窝一样昏暗的老房子里,花园里开满了四季的繁花,一群可爱的动物们围绕在身旁。在《塔莎的世界》中,塔莎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她的成长故事、她的喜好以及一年四季的生活。精美的照片、富有哲理的话语和塔莎的艺术,共同描画出了塔莎的真实形象以及她独特、美丽的私人世界。
作者简介
塔莎·杜朵(1915-2008),Tasha Tudor,著名插画作家,凯迪克大奖获得者女王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生活艺术家1915年生于美国波士顿。从小家中就常有马克吐温、卢梭、爱因斯坦、爱默生、富勒等名人进出。23岁,结婚,出版《Pumpkin Moonshinet》,30岁移居新罕布什尔州乡间,育有四个小孩(两男两女),42岁,以“1 Is One”获得凯迪克大奖,56岁,移居佛蒙特深山里,建造18世纪风格的农庄,开始独居生活,同年获得女王终身成就奖,93岁时去世
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在波士顿地区长大,后离开这座城市在佛蒙特乡间维生。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艺术和艺术史,开始摄影职业生涯前在学校供职。他的著作包括《塔莎杜朵的私人世界》、《伊甸园时刻》、《王国视界》、《佛蒙特的圣诞节》和《乡间图片》。
内页插图
目录
序言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春天
我们所希冀的,取决于我们的心。
我有一颗幸福、温暖的心。
夏天
现在的人生活得无精打采,喝杯薄荷茶吧。
傍晚时分,坐在玄关前听着屋外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人生可以很精彩。
秋天
人生中最享受的时刻——下午茶时光。
冬天
我十分喜欢现在的生活,别无所求。
我只希望和狗儿、牛儿、鸟儿生活在这里。
精彩书摘
《塔莎的世界》:
你所需要的完全是一种心境。我认为幸福是一种心境。这里所有的一切都让
我感到满足,我的家、我的花园、我的各种动物,这里的天气、佛蒙特这个州。
春天
这里的春天来得很晚。温度连续几周都维持在4度左右。不过很快丘鹬就开始了它求偶的吟唱,小鸟们婉转地啾啾叫着。小鹅孵化出来。我打开鸽棚,让鸽子们飞进飞出。
春天较热的日子里,没有风的时候,白喉雀会坐在沼泽地的一棵枯树上,唱起它哀伤的歌。我从未听到过夜莺歌唱,不过雀类的歌声是我所知道的最好听的一种。白喉雀的另一个名字是皮博迪——它边唱边这么说的。不久,画眉们也来了,还有几窝知更鸟。它们喜欢我的老苹果树,不过它们巢做得太低,因而会招来麻烦。
积雪一化,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给薰衣草剪枝。不过你要慢慢来,因为新英格兰的天气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那样,九个月是冬季,三个月是糟糕的雪橇季。有一天气温达到了32度,中间隔了一天,次日早上便出现了霜冻。我傍
晚走到羊圈的时候便知道要有霜冻了。你赤脚走路的时候,能感觉到凉气从地面钻上来。
母亲和父亲在我九岁的时候离了婚,随后我被送到他们朋友家,一个位于康涅狄格州雷丁市极不寻常的家庭,与格温阿姨、迈克尔叔叔还有他们的女儿一起生活。妈妈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人,她想在纽约做一个艺术家,而她觉得有小孩拖累在身边干事业是不可能的。
……
塔莎的世界:一位非凡艺术家的生活与创作 在喧嚣尘世之外,有一方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天地,它藏匿于寻常却又极致的生活之中,在那里,自然的美丽与艺术的灵感交织,孕育出独一无二的丰盈。本书所描绘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一个由塔莎·杜多(Tasha Tudor)以她的一生,她的双手,她的心灵,所精心雕琢出的,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存在。 塔莎·杜多,一个在20世纪美国插画界和童书界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名字,她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手绘技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饱含的温情与诗意,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然而,她的生命本身,便是她最杰出的作品。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塔莎的作品集,而是深入探索这位传奇女子的生活轨迹,以及她如何将自己对自然、对乡村生活、对美的热爱,转化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一幅幅令人屏息的画卷。 追溯源头:童年与艺术的萌芽 塔莎·杜多的人生,似乎从一开始就与艺术和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童年便浸润在文学、艺术和对自然的尊重之中。她的祖母是一位画家,她的父母也都是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人,这些都为塔莎日后艺术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个没有电子游戏和快节奏生活的年代,孩子们的世界更为宽广,孩子们的时间也更为充裕。塔莎的童年,是在书本、故事,以及乡间无尽的探索中度过的。她对动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充满了好奇。这些童年经历,如同种子一般,在她心中悄然萌发,并在日后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她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绘画天赋。拿起画笔,她便能将眼前所见,或是脑海中所想,生动地呈现在纸上。她的画笔下,无论是可爱的动物,还是充满生机的花园,抑或是故事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带着生命的气息。她的家庭也给予了她充分的支持,鼓励她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自由而充满爱的成长环境,是塔莎能够发展出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书写与绘画:构建奇妙的儿童世界 塔莎·杜多的创作生涯,最广为人知的无疑是她创作的童书。她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插画家,更是一位能够用文字和画面构建出引人入胜的故事的作家。她的童书作品,常常取材于她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孩子天性的理解,以及她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她笔下的童书世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电子产品的干扰,只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宠物们的憨态可掬,以及四季变换的自然风光。她创作的《大风吹》、《在花园里》等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字和精致的插画,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温馨的世界。在这些故事里,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学习到友谊的可贵,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塔莎的插画风格独树一帜。她的画作细腻、写实,却又不失童趣。她对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笔触流畅而富有生命力。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经过她精心的构思和描绘。她笔下的动物,仿佛能与读者进行眼神交流;她画的花朵,仿佛能散发出阵阵芬芳。她的画作不仅仅是插画,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的体现。她善于捕捉孩子们的神态和动作,将他们的好奇、快乐、有时也夹杂着的小小烦恼,表现得淋漓尽致。 回归本真:花园与农场的生活哲学 然而,塔莎·杜多的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画室。在她的艺术生涯达到一定高度后,她毅然选择回归田园,在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地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塔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正的农场,一个充满生机的花园。她亲手耕耘,播种,浇灌,收获。她养育各种各样的动物,从山羊、鸡、鸭,到猫、狗,甚至是孔雀。她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也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她的农场生活,并非苦行僧式的简朴,而是一种精致的、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她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的馈赠,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如何将朴素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她对花园的热爱尤为突出。她的花园,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在那里,她种植了无数的花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香气的花朵,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四季争艳。她对植物的了解深入骨髓,她知道它们需要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如何去照顾它们。她的花园,是她艺术灵感的源泉,也是她生活哲学的最好体现。 在她的农场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她用最传统的方式生活,使用古老的工具,穿着自己制作的棉布裙子。她相信,最美好的生活,就藏在最简单、最自然的事物之中。她对大自然有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她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也回馈大自然。她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看来,或许有些“复古”,但却充满了深刻的智慧。她证明了,真正的幸福,并不需要物质的堆砌,而是源于内心的富足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传承与影响:一个跨越时代的精神 塔莎·杜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她个人的艺术创作。她所倡导的生活方式,她所传递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她的作品,至今仍然被无数的读者所喜爱,她的生活哲学,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求更简单、更自然、更富足的生活。 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塔莎·杜多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她对自然的那份深情。我们将看到,这位艺术家如何将平凡的生活升华为艺术,如何用她的画笔和她的生活,描绘出一个如此令人神往的世界。从她童年的嬉戏,到她青年时期的创作,再到她晚年在农场里的悠然生活,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美的韵味。 塔莎·杜多的世界,不仅仅是她个人存在的一个空间,它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一种对美的追求,一种对自然的尊重。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感受身边最细微的美好,去与自然连接,去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塔莎的世界”。这本书,将是一次与一位非凡艺术家进行心灵对话的旅程,一次对美好生活和艺术真谛的探索。它所呈现的,是一个由爱、由美、由自然所构建的,永恒而充满魅力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