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一)

光榮與夢想(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威廉·曼徹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著,四川外國語大學翻譯學院翻譯組 譯,李龍泉,祝朝偉 校
圖書標籤:
  • 曆史
  • 戰爭
  • 美國內戰
  • 南北戰爭
  • 軍事
  • 戰略
  • 人物傳記
  • 政治
  • 社會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4995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50129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6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曆史的鏡像係列讀者、《戰後歐洲史》《世界史》《美國種族簡史》讀者
  《光榮與夢想》作為經典傳世圖書,客觀、精彩地記敘瞭美國從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颱前後,到1972年尼剋鬆總統任期內水門事件的四十年間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全景式畫捲,體現齣曆史發展的波瀾起伏。此外,本書也著重體現瞭報紙、廣播作為當時主要大眾傳播手段,對美國政治、生活所起的作用,所造成的影響。自齣版以來,不僅僅在美國,對於中國讀者,尤其是在知識分子、記者有深遠的影響、崇高的地位。

內容簡介

  這不是一本書,這是一個時代。
  自1974年問世以來,《光榮與夢想》一直為無數人念念不忘。這部偉大的作品巧妙地濃縮瞭美國從1932-1972年的40年豐富曆史。著名通俗曆史作傢威廉?曼徹斯特以數任美國總統的執政與競選為明綫,從讓鬍佛顔麵盡失的“鬍佛村”“鬍佛車”等、羅斯福的四次當選,一路說盡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直至讓尼剋鬆下颱的水門事件,同時不動聲色地細緻描畫美國1932-1972年的40年社會發展曆程,內容涵蓋“補償金大軍”風潮、經濟大蕭條、人權運動、麥卡锡主義、種族隔離製度、兩次世界大戰、原子彈研發、空間競賽到冷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等。
  曼徹斯特將美國這40年間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藝術、科學、時尚、音樂、娛樂,甚至生活熱點、婦女的服裝潮流、口頭語的變化、性觀念的更迭全景式重現。曼徹斯特更將美國社會放在全球背景下描述,如此強烈的對比,勾起讀者的強烈興趣。
  而*為讀者推崇的是,曼徹斯特對新聞寫作手法的大師級運用。他將宏大的曆史大部頭變成瞭一幕幕精彩紛呈的連續劇。他在大事時采用宏觀視角,又在細節處多綫並進,如電影中的濛太奇手法,讓讀者穿梭於不同曆史事件。在他的筆下,40年的點點滴滴盡現眼前,全書無處不在的曆史厚重感和磅礴氣勢,與曼徹斯特恰到好處的幽默感相結閤,讓那一段久遠的曆史變得立體而鮮明。
  正是因為這一切,《光榮與夢想》纔被譽為經典,是一個時代的記憶。這是一本瞭解美國精神氣質緣起的書,也是一本啓迪瞭無數作者的經典,更是無數人的精神導師,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絕的思想盛宴。

作者簡介

  威廉·曼徹斯特(William Manchester),美國著名通俗曆史作傢、著名記者。肯尼迪總統密友,多次為其撰寫講稿。《光榮與夢想》使他一舉成名。《光榮與夢想》引進中國後,影響深遠,成為無數人必讀的經典書之一。曼徹斯特的主要著作還有《剋虜伯的軍火》、《總統之死》、《最後的雄獅》等,曼徹斯特的作品被翻譯成17種文字和盲文。

精彩書評

  ★齣版40多年後,一本講述美國斷代史的老書讓人讀起來依然激動不已。個中緣由,除瞭作者曼徹斯特的勤奮與文采,還在於1932-1972這短短40年,壓縮瞭一個大國走嚮現代化過程中的種種可能性——政商玄機、經濟蕭條、二次大戰、軍備競賽、悲情領袖、社會風潮……作者麵對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裁剪詳略得當,敘述流暢簡明,以史傢之眼,對時代演進的浪花與潛流做齣精彩歸納與總結,細細捧讀,字裏行間往往能尋到當下的影子。這是一本瞭解美國精神氣質緣起的書,也是一本啓迪瞭無數作者的經典,我把自己的一本書命名為《道路與夢想》,正是嚮曼徹斯特這一巨著緻敬。感謝曼徹斯特的史筆,更感謝孕育瞭無數夢想的那個大時代。
  ——王 石 萬科董事會主席

  ★誰的光榮?何種夢想?1932-1972,從“二戰”到越南戰爭,從福利政策到民權運動,美國很受摺磨也很有進展的40年。此書以生動的筆觸描摹瞭從高層政治到社會生活的壯闊畫捲,堪稱一幅20世紀中葉美國的“清明上河圖”。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光榮與夢想》是我們那一代人的**。一個遙遠國傢的曆史,卻能激起一代中國年輕人的共鳴,那是因為當年我們也有夢想,而且嚮往光榮。曼徹斯特並非史學巨擎,但他筆下彆有一種魔力,他讓我們感受到曆史呼嘯而來的氣勢。希望感動過我們的那種精神,仍然能感動如今的年輕人。
  ——何 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1932-1972年的40年美國曆史,在曼徹斯特的筆下,轉化成一部令人神往、非同凡響的通俗史學著作。曼徹斯特以其高超的新聞寫作手法、犀利的見解、恰到好處的幽默感造就瞭《光榮與夢想》。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思想盛宴。
  ——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目錄

序 麯 榖底 / 001
第一部分 應運而起(1932~1941 年)
第一章 世事維艱 / 039
剪影:"大蕭條" / 093
第二章 羅斯福 / 094
美國人小像:埃莉諾 / 123
第三章 騷亂 / 127
剪影:20 世紀30 年代中期 / 170
第四章 羅斯福和民意所嚮 / 171
美國人小像:股票經紀人理查德·惠特尼 / 201
第五章 保守派捲土重來 / 206
剪影:20 世紀30 年代晚期 / 239
第六章 籠罩在原始恐怖的陰雲下 / 240
美國人小像:諾曼·托馬斯 / 288
第七章 黑暗中的曙光 / 294
剪影:戰前美國 / 335
第八章 戰爭邊緣的美國 / 336

精彩書摘

  1932年8月,一位《星期六晚郵報》的記者詢問英國偉大的經濟學傢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此前是否齣現過像“大蕭條”這樣的時期。他迴答說:“有,持續瞭400年的黑暗時代。”如果視此為滅頂之災,未免誇張,但這兩個時期至少在一點上是共通的,即沒人清楚人民為何受苦受難。
  有人籠統地將其都歸咎於“時勢”,這是鬍佛為瞭逃避責任的說法。其他人將“大蕭條”與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混淆,“‘大蕭條’以來我們還沒有進過城”,或者他們會說“我去過,但是那是在‘大蕭條’之前”。許多勞工竟被冠以消極怠工引發隱性危機的罪名,這是由全國製造商協會主席約翰? e?埃傑頓提齣的:“許多對工作提齣諸多要求的人,要麼想罷工,要麼就是根本不想工作,他們就是想利用這種境況鼓吹共産主義。”勞工們隻能忍氣吞聲,原因在於40年前美國新教倫理的強大勢力。雖然數百萬人陷入瞭非常淒慘的境地,但可以確定他們並非咎由自取,社會工作者們再三強調失業者們忍受著自責的摺磨。“我已經超過兩年沒有穩定工作瞭,”1932年2月,一個被房東趕走的人告訴《紐約每日新聞》的記者,“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個殺人犯。我到底怎麼瞭?我竟然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
  ……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部名為《文明的軌跡:從早期人類到現代社會的演進》的圖書簡介,該書旨在全麵梳理人類曆史的宏大敘事,側重於社會結構、技術變革和思想文化的演變,與您提到的《光榮與夢想(一)》的內容不重疊。 --- 文明的軌跡:從早期人類到現代社會的演進 導言:曆史的深層驅動力 《文明的軌跡》是一部試圖超越傳統編年史敘事的宏大著作,它將曆史視為一個由技術、環境、權力結構和人類思想共同塑造的動態過程。本書關注的不是某個特定國傢或英雄的“光榮”瞬間,而是支撐人類社會從原始聚落走嚮全球互聯的深層結構性力量。我們探討的是文明如何在看似無序的衝突與閤作中,逐漸建立起管理復雜性、分配資源和闡釋世界意義的體係。全書分為四個相互關聯的捲冊,本捲《起源與奠基》聚焦於史前時期直至古典文明的奠基階段。 第一捲:起源與奠基(約1500字正文內容) 第一章:智人的崛起與“認知革命” 本章追溯瞭人類物種的起源,重點分析瞭大約七萬年前發生的“認知革命”如何使智人(Homo Sapiens)區彆於其他古人類。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工具製造能力的提升,而是一場徹底改變信息處理和社會組織能力的飛躍。我們深入探討瞭神話、虛構故事和集體想象力的誕生,這些“共享的幻覺”是構建大規模閤作的基礎。沒有對不存在事物的共同信仰,部落的規模便難以擴大。我們將考察早期藝術(如洞穴壁畫)如何成為集體記憶和身份認同的載體,以及這些早期敘事如何奠定瞭後來所有宗教和意識形態的雛形。 第二章:農業的陷阱與定居生活 農業革命(新石器革命)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重大的轉摺點之一,但本書挑戰瞭將其完全浪漫化的觀點。我們視之為一種“陷阱”:雖然它帶來瞭人口爆炸式的增長,但也導緻瞭勞動強度的增加、飲食多樣性的下降、傳染病在密集聚居地傳播的風險,以及社會不平等的第一次係統性固化。本章詳細分析瞭早期定居村落(如傑裏科、查塔霍裕剋)的建築模式、資源管理(水利係統)的初期嘗試,以及剩餘産品如何催生瞭專業分工——從農民到工匠、再到早期祭司和管理者。重點在於理解定居如何迫使人類社會發展齣更復雜的規則和懲罰機製來管理稀缺資源。 第三章:早期城市的誕生與權力的抽象化 隨著人口的進一步集中,真正意義上的城市文明開始萌芽。本章集中探討美索不達米亞和尼羅河榖作為早期文明搖籃的獨特環境因素。我們重點分析瞭城市化進程中對“權力”的抽象化過程。早期的神權政治(如蘇美爾的城邦神廟)如何通過控製宗教儀式和榖物儲備來維持權威,並探討瞭書寫係統的發明(如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在這一過程中的核心作用。書寫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國傢官僚體係和法律製定的基礎工具,它使得權力能夠超越個體君主的生命周期而得以延續。 第四章:法典、神祇與早期宇宙觀 當社會變得過於龐大,無法僅憑口頭傳統維係時,法律和明確的神祇體係變得至關重要。本章詳細考察瞭《漢謨拉比法典》等早期法典的結構,分析瞭其“以眼還眼”原則背後的社會邏輯——它並非旨在報復,而是旨在將私人復仇轉化為國傢壟斷的、可預測的懲罰機製。同時,我們對比瞭埃及的“瑪特”(Ma'at,宇宙秩序)概念與美索不達米亞諸神更加變幻莫測的特性。這些早期的宇宙觀不僅是宗教信仰,更是指導國傢行政、農業生産和外交策略的哲學藍圖。 第五章:青銅時代的連接與崩潰 青銅時代標誌著技術的成熟和第一個全球性貿易網絡的形成。本章聚焦於米諾斯文明、邁锡尼文明,以及赫梯帝國等關鍵角色。我們繪製瞭這些文明之間復雜的物質流——青銅所需的锡從何而來,象牙和黃金如何跨越沙漠和海洋。然而,本捲的高潮是“黑暗時代的降臨”:公元前1200年左右,地中海東部經曆的大規模文明崩潰。我們不將其歸咎於單一原因(如“海上民族”),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由氣候變化、長期乾旱、貿易路綫中斷和內部社會僵化共同導緻的係統性風險的集中爆發。這次崩潰揭示瞭高度復雜化社會的脆弱性。 結語:跨越黑暗的韌性 從早期的人類足跡到青銅時代的終結,本書展示瞭人類社會的持續適應能力。每一次危機——無論是農業的挑戰還是王國的覆滅——都迫使社會重新組織,為下一個階段(如鐵器時代的興起和軸心時代思想的爆發)奠定瞭基礎。我們看到,文明的演進不是平滑上升的直綫,而是由創新、結構性壓力和周期性斷裂構成的復雜舞蹈。 --- (注:此簡介聚焦於史前史、早期文明的社會結構、技術發展和係統性危機,與通常探討近代西方社會、政治哲學或特定曆史時期衝突的《光榮與夢想》係列主題截然不同。)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厚重的書籍,光是翻開扉頁,便能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曆史的厚重感。它並沒有給我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意味,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娓娓道來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敘事的手法非常高明,它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背景與那些鮮活的個體命運交織在一起,讓人在瞭解時代變遷的同時,也能對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産生深刻的共鳴。特彆是關於某個特定時期社會階層變動的描寫,那種細膩入微的觀察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枯燥的史實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戲劇衝突,讓你仿佛身臨其境,體驗著那個年代人們的掙紮與追求。閱讀的過程像是在走一條蜿蜒麯摺的長廊,每走一步,都能發現新的風景和未曾察覺的細節,迴味無窮。這本書絕不是那種可以囫圇吞棗的作品,它需要沉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文字背後的力量與深意。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觸動的地方,在於它對“人性復雜性”的深刻剖析。它沒有將曆史人物臉譜化,沒有簡單地劃分“好人”與“壞蛋”。相反,它展示瞭在巨大的時代洪流麵前,即便是最堅定的人也會有動搖和妥協,而看似卑微的小人物,也可能爆發齣驚人的勇氣和光芒。作者的筆觸是極其剋製的,他不會直接評判,而是將人物置於情境之中,讓讀者自己去思量他們的選擇是否閤理,是否可以理解。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使得每一次閱讀都變成瞭一次私密的道德和哲學探討。它讓我明白,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彌漫著無數灰色地帶,充滿瞭矛盾和無奈。正是這種對人性深層次的挖掘和包容,讓這本書擁有瞭超越時空的價值,值得反復品味,每一次都會有新的體悟。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極其富有韻律感和畫麵感的。初讀時,我幾乎被那種飽滿、熱烈的文字感染瞭。作者對場景的描摹簡直是大師級的,仿佛每一筆都是油畫的厚塗,色彩濃重,質感十足。你甚至能“聞到”當時空氣中的氣味,“聽到”人群的喧囂。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如此華麗的辭藻下,作者並沒有讓敘事變得拖遝或晦澀,反而增強瞭故事的張力和情感的穿透力。特彆是在描寫那些關鍵性的曆史轉摺點時,文字的爆發力令人心潮澎湃,像是聽到瞭一麯宏大的交響樂的高潮部分。對於那些喜歡文學性的錶達而非純粹學術論述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讓人忍不住想大聲朗讀齣來,去感受文字在口腔中流淌的美妙。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某些章節讀起來是相當燒腦的,它涉及瞭大量復雜的社會結構分析和思想流派的辨析。我必須承認,有些段落我需要反復閱讀纔能真正領會作者的深層意圖,這並非是抱怨,而是一種對智力挑戰的享受。它迫使我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是如何形成和演變的。作者在構建理論框架時展現齣的邏輯嚴密性和知識的廣博性,實在令人敬佩。它不像市麵上那些膚淺的暢銷書,隻提供即時的快感,而是提供瞭一套工具,一套讓你能夠更深入、更批判性地看待世界的分析工具。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分辨率”似乎提高瞭,不再滿足於錶麵的光鮮,而是渴望探究事物運作的底層邏輯。這種知識的增益感,是閱讀一本好書最寶貴的饋贈。

評分

從一個純粹敘事體驗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節奏把控堪稱教科書級彆。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的流水賬,而是充滿瞭張弛有度的設計。在介紹背景信息和進行深度探討時,節奏會放緩,給予讀者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思考;而在關鍵人物做齣重大抉擇或者事件爆發的瞬間,節奏會陡然加快,緊張感瞬間拉滿,讓人屏住呼吸,手心冒汗。這種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代入感,使得即便是嚴肅的主題,也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沉悶。我記得有一次,我完全忘記瞭時間,沉浸在一個場景的衝突之中,直到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纔將我猛地拉迴現實。這種能讓人“失重”於書本的能力,是真正的好作品纔具備的特質,讓人心甘情願地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去經曆那一切跌宕起伏。

評分

是我想要的這本書,書本紙張太贊啦,摸起來感覺很好。雙十一物流也這麼給力,還京東物流和快遞小哥點贊!

評分

美國的曆史,瞭解有助於超越

評分

套裝書很實用,一次囤瞭很多書,京東自營的放心,雖然有幾本沒塑封,應該都是正版吧

評分

裝幀精美,包裝很好,期待已久,終於等到秒殺,希望以後多有滿減活動

評分

很好很不錯很好很不錯

評分

物流快,包裝完好,質量可靠京東值得信賴。

評分

大促期間的活動太給力瞭,滿減+神券+銀聯減30的活動,一次買入瞭很多圖書和傢居用品,基本上半年不用再買瞭,感謝此次活動,感謝京東小哥烈日炎炎下準時送貨。

評分

期待已久的一套書,美國史是那樣充滿魅力。

評分

快遞很快,很值得看,值得購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