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全方位深度解读琥珀的收藏经典。
★ 作者浅草,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拥有近30年的收藏经验。
★ 囊括所有必知的琥珀知识:价格、产地、工艺、鉴赏方法、鉴伪技巧;虫珀、蜜蜡、瑿珀、蓝珀……一一剖析,读完本书,您即可以像真正的琥珀行家一样赏琥珀、藏琥珀。
★ 多位琥珀收藏家鼎力支持,200余幅博物馆里都看不到的私家珍品琥珀高清实拍,让您充分感受琥珀的神秘魅力。
★ 作者辗转北京、西安、昆明等多地的琥珀市场,亲自收集一手资料,揭示初入门者最易犯的鉴赏错误,无保留传授琥珀收藏经验,分享琥珀市场行情走向分析心得。
相关阅读推荐:《琥珀鉴赏》《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南红玛瑙收藏玉鉴赏》
内容简介
《琥珀解码》是一本琥珀知识普及及琥珀收藏鉴赏的基础读物,内容涉及琥珀的形成、产地、特点、分类、功用、文化和市场定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抚顺琥珀、缅甸琥珀、多米尼加蓝珀、墨西哥琥珀、波罗的海琥珀、琥珀的变种与鉴别、虫珀与翳珀、琥珀的医用及琥珀文化等内容。
当下,“赏石艺术”“琥珀雕刻”已被纳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引产名录,琥珀作为观赏石中的树脂化石,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此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琥珀,与大家一起认识琥珀和探究琥珀文化。
对初学者,这是一个启蒙入口,通过《琥珀解码》,您可以更好地了解琥珀,爱上琥珀;
对于行家,这是一个拓展捷径,通过《琥珀解码》,您可以更好地传播琥珀,传承琥珀;
对于学着,这是一个时空隧道,通过《琥珀解码》,您可以将未尽事宜继续破解,弘扬琥珀。
作者简介
浅草,本名彭志杰,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一级鉴评师。长期关注琥珀市场,从事收藏近30年,藏有全球五大产地的琥珀珍品,以及珍惜的虫珀、翳珀。撰写《琥珀鉴赏》旨在传播琥珀文化。现担任《鉴石》杂志副主编、《中国文房四宝》杂志记者、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琥珀的由来
·琥珀意指“精髓”,中国古代称琥珀为“虎魄”
·丹麦是最早发现琥珀的国家
·琥珀产生的地质时期
·琥珀的基本特点
·琥珀的分类
·传说中的琥珀宫
◆第二章 琥珀的产地
·琥珀的三大产区
·琥珀的五大产地
·波罗的海沿岸的琥珀
·俄罗斯琥珀
·波兰琥珀
·立陶宛琥珀
·罗马尼亚琥珀
·多米尼加蓝珀
·墨西哥琥珀
·缅甸琥珀
·抚顺琥珀
·哥伦比亚琥珀
·日本久慈琥珀
◆第三章 抚顺琥珀
·抚顺琥珀的地质形成
·抚顺琥珀与煤精共生
·抚顺琥珀的百年沧桑
·抚顺琥珀的内在诱惑
·抚顺琥珀的原料分类
·如何选购抚顺琥珀
·抚顺琥珀的加工分类
·渐渐失传的琥珀雕刻工艺
◆第四章 缅甸琥珀
·缅甸琥珀的历史渊源
·缅甸琥珀的产地简介
·缅甸琥珀的形成年代
·缅甸琥珀的特点特性
·缅甸琥珀的色彩分类
·缅甸琥珀的收藏优势
◆第五章 多米尼加蓝珀
·哥伦布与多米尼加共和国
·多米尼加蓝珀的蓝色诱惑
·多米尼加蓝珀的蓝色成因
·多米尼加蓝珀的蓝色解析
·多米尼加蓝珀的主要矿区
·多米尼加蓝珀的两大色系
·多米尼加蓝珀的等级分类
·多米尼加蓝珀的市场行情
·多米尼加蓝珀的收藏潜力
◆第六章 波罗的海琥珀
·波罗的海琥珀的颜色与成因
·波罗的海琥珀的优化与处理
◆第七章 琥珀的变种与鉴别
·西藏老蜡与藏传文化
·贵族蜜蜡的“贵族”诱惑
·天然琥珀的鉴别方法
◆第八章 虫珀与翳珀
·穿越时空隧道的虫珀
·含蓄的翳珀
◆第九章 琥珀的医用
·琥珀用于中药
·琥珀用于西医
·琥珀用于防腐
·琥珀可破解辐射
·翳珀的药用价值
◆第十章 琥珀文化
·琥珀文化的历史渊源
·琥珀与朝珠
·琥珀与佛珠
·琥珀备受关注的五大理由
·琥珀与血型
·琥珀制品的分类
·琥珀文化的市场定位
◆附录一
·珠宝鉴定证书上的标志
◆附录二
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名称》(缩录)
◆附录三
参考书籍
后记
精彩书摘
◆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天然琥珀,是树脂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火山、熔岩、掩埋、沉淀、挤压形成的植物化石。这个过程大约发生在2500万年至6000万年以前。那时,地球上的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植被茂盛,昆虫和小动物异常活跃,松柏科植物开始分泌油性树脂。树脂滴落或是本能,或是为防昆虫和一些小动物的困扰。树脂在空气和泥土中聚合风干固化,又经数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内部的单分子不断聚合,使易于挥发和溶解的成分渐渐消失,形成琥珀。
这个过程是:树脂—柯巴脂—琥珀。也就是说树脂滴落后形成聚合体,再经过风干、硬化就形成了柯巴脂;又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火山、熔岩、掩埋、沉淀、挤压,这样反反复复质变而石化,就形成了现在的琥珀。很多学者认为树脂形成琥珀最重要的因素是漫长的石化过程,最少也要经过2500万年以上,故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之说。琥珀的品种取决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沉积层的地质变化。
……
前言/序言
琥珀之谜:失落文明的记忆碎片 图书类型: 历史探秘、考古悬疑 字数预估: 约 1500 字 --- 第一章:冰封的呼唤 在西伯利亚永冻土深处,当探寻的钻头触及那块被时间凝固的晶体时,一个沉寂了数万年的文明影像,如同鬼魅般浮现出来。这并非寻常的化石,而是一块内含完整、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巨大琥珀。它静静地躺在冰层之下,像是一颗凝固的泪滴,包裹着一个被历史遗忘的“黄金时代”。 本书并非关于琥珀本身的研究报告,而是追随考古学家艾琳·维克多及其团队,深入这块“时间胶囊”背后的宏大叙事。故事从现代科学界对这块被命名为“欧罗巴之眼”的琥珀的发现开始。初步的放射性定年将时间回溯至距今约八万年前,一个远超已知认知水平的史前文明的鼎盛时期。 琥珀内部的景象令人窒息:保存完好的微型植被、从未被物种名录收录的昆虫群落,以及最引人注目的一组微小、几何结构异常规则的金属颗粒。这些颗粒并非自然形成,它们排列成无法用随机性解释的阵列,暗示着某种高度发达的技术或艺术形式。 艾琳博士坚信,这块琥珀是理解人类史前文明跃迁的关键钥匙。然而,当地的萨满部落流传着关于这块“凝固的星辰”的古老警告:触碰它,即是唤醒沉睡的记忆,也可能招致同样的命运。 第二章:符号的低语 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的焦点从生物学样本转向了那组神秘的金属碎片。运用同步加速器进行的三维断层扫描揭示,这些碎片并非随机嵌入,而是按照一种精密的、类似于某种书写系统的逻辑排列。这种“文字”——如果可以称之为文字的话——似乎是一种三维信息编码。 本书细致地描绘了艾琳团队如何利用前沿的算法模型,试图破解这种古老的“符号语言”。他们发现,这些符号与地球上任何已知的史前岩画、楔形文字或古埃及象形文字都毫无关联,却在数学结构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普适性——它们与宇宙射线的模式、量子纠缠的数学描述,乃至某些高度复杂的音乐和声波频率有着奇特的共振。 其中,一个重复出现的符号被团队解读为一个“循环的门户”或“回归的路径”。这引发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个史前文明并非简单的自然演化产物,而是可能掌握了某种超越我们当前理解的物理法则,甚至涉及到空间或时间维度的操作。 第三章:遗失的地图与地质的谎言 为了验证琥珀中可能隐藏的地理信息,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全球范围内的地质异常区。琥珀的发现地——西伯利亚冻土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地质谜团。研究人员发现,在数万年前,该地区的气候和植被特征与琥珀内部记录的完全不符,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某种巨大的灾难“冷冻”了。 通过对比古气候模型和琥珀中的孢子信息,团队锁定了一个位于南太平洋深处,如今已被深海平原覆盖的火山群岛。根据地质沉降速度推算,这个岛屿群落可能就是那个“黄金时代”的中心。 本书详细描述了团队如何克服来自保守派科学界(他们坚持认为这只是罕见的生物富集现象)的质疑,并最终获得了深海潜水器的使用权。在漆黑的海底,他们找到了被火山灰和深海沉积物掩埋的巨大建筑遗迹——那些石块的切割精度和结构稳定度,挑战了当时的工程学认知。这些遗迹并未展现出明显的破坏痕迹,更像是被人为地、有计划地“封存”了。 第四章:共鸣与预警 随着对琥珀内部能量场的研究深入,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浮现出来:这块琥珀并非偶然形成,它更像是一个“记忆存储器”或“警报系统”。金属碎片之间的微弱电磁脉冲,在特定条件下会被激活。 在一次高能粒子束扫描中,琥珀“活”了过来。团队成员亲眼目睹,琥珀内部的微小昆虫仿佛在移动,空气中弥漫起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气味。更令人心悸的是,一种低沉的、贯穿声波和次声波的“旋律”在实验室中响起。 这种旋律,正是之前在符号中发现的“循环”模式的声学体现。通过对旋律的频谱分析,科学家们惊恐地意识到,这并非一段简单的音乐,而是一个关于“威胁”的实时记录。它描述了一种快速蔓延的、无法被已知生命形式抵抗的灾难。 那场灾难,似乎不是火山爆发或小行星撞击,而是一种内部的崩溃——可能是对他们所掌握的超前科技的滥用,导致了环境或时空本身的失衡。琥珀的制造者,似乎是在文明即将消亡的最后时刻,将自己的一切记录在一个近乎永恒的介质中,以期后世能够理解他们的错误。 第五章:时间的悖论 在解密的最后阶段,艾琳博士面对了一个痛苦的哲学抉择。根据琥珀中残留的残留信息流,那个史前文明似乎并非“灭亡”,而是“转移”了。他们通过某种“门户”离开了地球,进入了一个未知的维度,或者说,是进入了时间的另一个切面。 然而,琥珀本身也携带了一个信息:任何试图完全复制或重启这个“门户”技术的行为,都将再次触发导致他们毁灭的灾难性连锁反应。 本书的结尾,聚焦于艾琳博士如何处理这些足以颠覆人类历史认知的发现。她必须在“公开真相,引发全球性的技术革命与潜在的恐慌”和“将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知识深埋心底,继续观察与学习”之间做出抉择。 《琥珀之谜:失落文明的记忆碎片》探讨的不是古老的黄金城在哪里,而是人类文明的边界在哪里。它深入追问,当技术发展速度超越了伦理和智慧的承载能力时,历史的教训是否注定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演?琥珀的微光中,映照出的是我们自己对未来无尽的渴望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