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學人01: 強盜 資本傢? [the historian]

曆史學人01: 強盜 資本傢? [the histori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禮,方曌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
  • 社會
  • 經濟
  • 資本主義
  • 曆史人物
  • 傳記
  • 文化
  • 盜匪
  • 社會學
  • 曆史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 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50395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7301
品牌:中信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曆史學人
外文名稱:the historia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曆史學人01"強盜"資本傢?》由曆史學人社發起創辦,是一份深度關注全球曆史問題的精品係列讀物,打破曆史的時間、空間界限,全球視野采集內容和主題,讓"過去與未來一樣嶄新",開闊每位讀者的視野,啓迪思維。
  《曆史學人01"強盜"資本傢?》部分作者介紹
  瀋誌華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傢,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代錶作有:《冷戰五書》、《處在十字路口的選擇:1956-1957》等。
  楊奎鬆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教授。1953年生於北京,先後任中共中央黨校《黨史研究》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史。著有《革命》(四捲)、《開捲有疑》、《忍不住的"關懷"》等。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研究方為中國學術史、中國近代史、現代化史等。代錶作有《1898年中國故事》、《晚清二十年》、《1911年中國大革命》等。
  唐小兵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副教授。湖南衡陽人,1977年齣生。研究方嚮為近代中國的傳播媒介與知識群體之互動等。著有《現代中國的公共輿論》等。
  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J.Evans)劍橋大學近現代史欽定講座教授。代錶作有:TheComingoftheThirdReichinPower,1933-1939等。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弗裏曼斯波格裏國際問題研究所奧利弗若梅裏尼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企劃局副局長。著有《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十字路口上的美國》、《政治秩序的起源》等。
  史景遷(JonathanD.Spence)中國史研究專傢,現為耶魯大學曆史係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多部有關中國曆史的書,代錶作有《追尋現代中國》、《王氏之死》、《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等。
  裴宜理(ElizabethJ.Perry)哈佛大學政治係教授,燕京學社社長。1948年生於上海。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學術方嚮包括:中國工人運動、中國社會和政治、美國的中國問題等。代錶作有《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華工的叛亂者與革命者》等。
  孔飛力(PhilipAldenKuhn)生於1933年9月,哈佛大學希根森曆史講座教授、東亞文明與語言係主任,以研究晚晴以來的中國社會史、政治史著稱,其後轉嚮海外華人移民史研究。代錶作有:《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現代中國的起源》、《故鄉:海外華人曆史的思考》等。

內容簡介

  19世紀下半葉美國開始瞭“鍍金時代”。在整整半個世紀裏,美國人捲入瘋狂的金錢遊戲,而一批巨富因此崛起。他們用一代人工夫,積纍瞭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他們是美國人崇拜,也是詛咒的對象,被稱為“強盜資本傢”。
  2014年10月的《福布斯》雜誌發布瞭新的中國富豪榜。馬雲、李彥宏和馬化騰成為中國最富有的3個人。在獲取財富的規模與速度上,他們與矽榖的同代人相似,但其在曆史轉變中的位置,更與“強盜資本傢”相似。他們都在中國巨大轉型的過程中脫穎而齣,他們是中國這個“鍍金時代”的國王。
  《曆史學人01: 強盜 資本傢?》主題“強盜資本傢”,以曆史的視角關注資本與人,探討中國與亞洲正在發生的巨大的商業變革和財富故事。

作者簡介

  李禮,資深媒體人,先後任行業、人文和科學期刊主編、《東方曆史評論》執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主編齣版有《晉迴憶——人文地理的曆史之旅》、《民國前傳》、《27站,中國近代史之旅》等書籍。

  方曌,畢業於劍橋大學,民間曆史學人,曾任國內某曆史刊物執行主編,在多傢媒體、刊物有中英文作品發錶。研究興趣主要是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工業和軍事現代化。

目錄

編者弁言

專題|Topic
強盜資本傢誕生前夜
黃金時代還是鍍金時代
亞洲的“爆炸式轉型”
我們正經曆移動商業革命
原教旨主義經濟學
重塑平等社會

訪談|Interview
“異國感”作為曆史

影像|Photos
鋼的城

隨筆|Essays
韋伯,仍是我們的同時代人
漢學傢的騎士精神
麵嚮未來的計算
群體的親密關係
被誤解的基因
迴路聆聽:音樂片、
曼波和華語世界的20世紀60年代

書評|Reviews
曆史學人·書情
到希拉裏為止的偉大主婦們

精彩書摘

  我們正經曆移動商業革命
  —專訪牛文文
  在很多時刻,牛文文令人想起喬治?吉爾德(GeorgeGilder)。後者是美國科技資本主義的最佳鼓吹者,相信技術革命將帶來一個更富裕、平等與自由的社會。1966年齣生於陝西榆林的牛文文,像是幾次重疊的商業革命的見證人與參與者。當他在20世紀80年代來到北京讀大學時,中國的市場經濟正處於起步階段,它甚至不能稱自己是“市場經濟”,它是“商品經濟”。他在90年代初加入《經濟日報》時,中國經濟的意識形態之睏終於減弱,而在鄧小平的南方講話之後,一場浩大的轉變開始;1999年,他加入《中國企業傢》雜誌時,這個群體開始逐漸獲得顯著的社會聲譽。不過,真正讓他激動的卻是2008年後開始創辦的《創業傢》雜誌與隨之組建的黑馬訓練營。他不僅成為這股巨大的創業浪潮的鼓吹者,還是實踐者。他也相信這股浪潮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深刻地塑造瞭中國社會。
  曆史學人(以下簡稱“曆”):在2008年創辦《創業傢》時,你感覺得到這股創業浪潮的到來嗎?
  牛文文(以下簡稱“牛”):這都是事後看到的,當時看不到什麼信號。如今想起來,這一年發生瞭兩件事。首先,齣現瞭一大批新公司,包括京東、新浪微博、聚美優品、YY(網絡語音聊天軟件)、光綫和樂視,它們基於移動商業,都獲得瞭成功。要是沒有這些人,我們還在黑暗中,沒有這麼多創業機會。其次,是以徐小平和李開復為代錶的天使投資革命。從矽榖來看,天使投資就是好的。中國第一批天使投資人是雷軍和周鴻禕,真正的職業天使投資人是徐小平和李開復。人人都想做天使投資人,都想知道怎麼做天使投資人。
  這些事促成瞭基金革命,年輕人也可以做基金。原本年輕人都在塔底,上麵都是老人,現在顛覆過來瞭。基金和VC(VentureCapital,風險投資)整個變得和創業者一樣,分散、去中心化,多元化,分層化。大部分成功人士都轉過來做天使投資人,不管是不是職業天使投資人。我也投瞭好幾個,我是根本沒錢的。就算沒成也很高興嘛,等我下次成功的,但是萬一有個成的呢?社會資本把VC的規則引入瞭早期創業和技術革命。過去有人問中國有多少人創業,從來沒有準確數字,有人說100萬、200萬。上次我去參加騰訊的會,光是騰訊平颱統計的數字,每年就有400萬人。理論上講,沒有1000萬也有五六百萬人。這是美國也沒有的數量。這麼大的創業基數,必然導緻整個生態環境變化。中關村有一條創業大街,你去街上一看,過去說混在中關村都是住在唐傢嶺的碼農,現在在創業大街混總會有人給你錢。隻要你在BAT混過,哪怕當個門房,都能融點兒錢。每年有兩萬人參加黑馬大賽,不管是大賽還是會員,每年有68%能拿到錢。
  曆:1992年後,中國有一輪創業浪潮,它與這一輪有相似之處嗎?
  牛:有,但是1992年是政治周期。2008年開始的這輪創業跟政治沒多少關係。1992年更多的是釋放被壓抑的活力,所謂的“92派”是主流政界人士進入商業,壞處是權貴資本都是1992年産生的。今天的創業浪潮更多是來自於技術和商業的驅動。
  曆:這一輪創業浪潮的核心驅動是什麼?
  牛:它是兩大因素,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過去20年,中國經曆瞭三波商業革命。第一波是製造業的復興,把廉價勞動力發揮到極緻,成為“世界工廠”。接下來發生在製造過剩之後,把製造能力和消費能力對接起來的革命,BAT加上京東是它的代錶公司,它們是基於PC(個人電腦)平颱上。馬雲做的是零售,製造過剩後,給你一個去物流化、去門店化的低成本的銷售;百度是,你想賣東西,就在百度買關鍵詞;騰訊是人跟人的關係。隻有人跟人聯係起來,纔是統一市場。他們這種平颱型的公司,差不多是在1999年開始的,2008年時已經成功瞭。2008年金融危機,摧毀瞭中國製造業的鏈條。新一輪叫作“智能商業革命”,也可以叫“移動商業革命”,不摧毀你的基礎商業因素,但是讓基礎商業與人相聯係。按照馬雲的說法,移動互聯網通過移動終端,所有的信息獲取、娛樂和消費,都是在手機上。當13億人,人人變成智能終端,他們和供應商們成為即時互動的社區,這就産生瞭顛覆性的力量。過去,製造商想把消費者變成粉絲,如今消費者把企業變成寵物瞭。消費者成為養寵物的主人,參與産品形態的塑造。個人的創造力得到瞭極大的釋放。移動時代,我可以用手機點贊、購物,寵物要不斷地討好主人。商業變得柔軟、有溫度,有瞭情感的附加值。
  它還有社會學的意義,中國人終於實現瞭興趣、價值觀、年齡、性彆、區域的細分和聚閤。美國社會有很多社團,很多美國人都歸屬於眾多社團。中國人過去從來沒有根據興趣、愛好和價值觀聚閤過,現在你可以是微信的用戶、陌陌的用戶。移動互聯網釋放瞭中國人的創造力、興趣組織,以及中國企業和用戶互動的方式。與中國麵積差不多大的歐洲,有那麼多個國傢、民族和語言,中國也成為一個內在多樣性的國傢。錶麵上是大一統的國傢,內部已經多樣化瞭,這個革命比傳統意義的政治變革力量更大。我現在是技術的信徒。
  它也實現瞭巨大的商業價值。隻要有100萬粉絲和用戶,就可以成就一個價值30億—100億的公司。過去的時代必須做到海量生産、海量用戶,做到億萬級。移動時代把人群的興趣打碎,我同時可以是好幾個社區的會員。商業的活力被激發,生産過剩不那麼嚴重。它實現瞭按需定製,按興趣層分,服務商根據細分的人群來提供服務,再根據人群升級。奢侈品的優勢在於小批量製作,不斷地迭代,限量版的前提是永遠有一個人群基礎存在。中國的商業進入限量版,再也沒有賣牛仔褲賣給13億人纔叫成功,門檻降到極低,隻要精準地滿足100萬人的愛好就足夠瞭。多樣化的市場就可以養活更多的公司,就像在歐洲一樣,如果你想做一個專門削土豆的機器也可以。
  曆:那這種時代的壟斷會破壞這種創新嗎?比如BAT這樣的巨型公司。
  牛:商業再也不僅僅是巨頭瞭,後五百強時代到來瞭。PC時代是贏傢通吃的時代,可是現在30億美元的公司批量産生。
  比如說打車這件事,你不是要壟斷嗎?那就壟斷吧,滴滴、快的解決瞭多少事?在技術革命麵前,所有的行政壟斷是可笑的。一旦技術革命來臨,行政的壟斷沒有意義。商業壟斷呢?騰訊在又擋住瞭誰?我做瞭一係列“挑戰騰訊的人”,他們都成功瞭。先是周鴻禕,360成功瞭,再是YY李學淩。2012年,我做瞭陌陌的封麵。麵對微信的強壓,陌陌居然也成功瞭。阿裏巴巴很厲害吧,京東沒擋住,聚美優品沒擋住,唯品會也沒擋住,後麵還有口袋購物。巨頭根本擋不住任何人,行政壟斷和巨頭壟斷都是無力的。這與矽榖很像,IBM壟斷電腦,我不做電腦瞭,我做語言係統。微軟壟斷瞭,我直接搞Facebook(臉書)和Google(榖歌)。如果某一塊闆結瞭,我就不玩這個;如果你是石頭,我就是水。
  曆:除瞭技術變革,這一輪的創業者與之前的不同是什麼?
  牛:這一輪創業是沒有生存問題的創業。早先,一個人創業必須把親戚朋友的錢都湊在一起,放棄工作,成功又很難,失敗瞭之後被周圍人看不起。成功是偶然,不成功是必然,不成功的代價大到—成為傢族的罪人。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現在的創業都是想改變世界,就像劉強東和馬雲的創業,是改變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這種創業是從天使投資開始,A輪開始,一輪一輪往下走,一輪都不能差,這是全世界經典創業模式。中美經典創業模式的前
  提,一是要創造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産品,二是我吃飽肚子,根本不擔心生計,動機是改變世界,成就自己。這是美國人最厲害的地方,比如說我要認識新學妹,Facebook就齣現瞭。進一步是把自己的創意推嚮全世界,在哈佛大學裏麵一個學妹上傳照片的事,往外推瞭之後每個大學都有這個東西。全世界的大學生都需要這個生活方式,從入學開始就知道漂亮姑娘在哪住,長啥樣,那就上Facebook吧。對於年輕人來說,成本就是時間,失敗之後生活沒有
  變化,創業的錢都是風險投資。對於美國的年輕人來說,創業失敗就和大學裏做實驗失敗一樣,沒有什麼影響。
  曆:在這場全球性的商業革命中,中國的獨特性是什麼?
  牛:這次移動互聯網革命是美國和其他地區都沒有的。它可能也是唯一由中國主導的商業革命。美國的綫下商業很完善,在我們這邊則先天不足。打車、買房子、買汽車、教育和醫療這些中國人在綫下滿足不瞭的欲望都在綫上被滿足。它是近代以來唯一一次零時差的商業革命,用13億人的市場做實驗。對創業者來說,我隻要到達每個人群,把他們的興趣愛好捕捉到,這就夠瞭。
  曆:小米是否正是這個新商業革命的代錶?
  牛:雷軍代錶的是矽榖的成功方式,是用普世價值的方式創業。雷軍在創業之前跟我講:“老牛,我做煩瞭聯閤創始人,我天天幫他們忙,他們還不歡迎我,這迴我要做一把founder(創始人),我要用美國人的錢,用在美國公司工作過的人,用美國式的技術和方式成功。”說實話,當時我還是有些半信半疑,因為大傢都認為美國式的互聯網在中國不能成功。我認為雷軍是第一個先算後勝的人,把今天遇到的所有睏難和成功都算到瞭。創業是實驗室,先有公式再做實驗。
  雷軍的第二個意義在於他是移動商業革命最好的詮釋者。他的參與感、粉絲經濟、飢餓營銷,他的溫度和情懷,所有這一切就是C2B(customerstobusiness,消費者對企業)的寵物經濟。今天講移動互聯網思維都是講小米案例。前兩天,颱灣地區的媒體界二三十個人來找我,他們看不懂小米是怎麼迴事。《甄嬛傳》、淘寶、微信這一切東西,颱灣人都沒有。《甄嬛傳》是文化內容,所有這一切連在一起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製造業。颱灣地區帶給我們的印象是明基手機、富士康和林誌玲。他是很低調的一個人,他的成功大傢也能。早年他說過另一句話,要順勢而為,要做萬人之上的磐石。我們十幾個人的聚會,雷軍也來,跟一群創業者在一起都是很謙恭的態度。
  曆:你認為的創業的社會學意義是什麼?
  牛:我認為,中國在這一輪實現瞭社會革命。中國過去講男女平等、貧富平等、有自由選舉權,現在大部分都實現瞭。沒有實現的是,中國人作為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的自由。移動互聯網實現瞭人們錶達的自由、集社的自由和金融的自由。過去,個人不能有銀行賬戶。我上大學時,有個同學得病瞭,我陪他去銀行,問銀行工作人員說,傢裏沒錢,得瞭大病,能不能貸點兒款。大傢都笑話我們,我們第一次知道個人不能貸款。過去我們學政治經濟學的時候講“構建社會主義統一大市場”,不要有條框分割、地方分割,本質上說人人有消費興趣的錶達權,能夠結成社區。移動社區是根據興趣在手機端集結100萬人,這使這個社會的多元化實現瞭。我的孩子是1994年的,他通過手機什麼都知道。當你站在創業者一邊時,會發現所有事都不是問題,中國夢的核心是創業者的夢。人有自由創造財富的權利,社會財富自由流動,沒有管製、稅負不嚴重,實現創業權就意味著很多權利都是流動的,而不是闆結。
  上周有風險投資人告訴我說,你錯瞭,創業也是圍繞幾大門閥的。我認為這是完全錯誤的認識,你以為就你們幾傢?他說,再笨的人如果認識他們,他們也能讓他快速成功。我說這根本不可能,創業和基金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任何人如果有傲慢,一定是先死的。當然大傢說如果認識雷軍一定會先成功,但是大部分成功的人不認識雷軍。創業的社會意義在於中國人的創造力和平自由地迸發,隻要你願意創業,就一定有人投資。隻要創業者還活著,社會就還是好的。創業者是中國社會的金絲鳥,隻要創業者是自由快樂的,就錶明中國社會是開放的、流動的,社會階層沒有闆結,國際交流沒有中斷。
  現在的標準化創業,80後和90後,他們的生活有什麼擔憂?老爸老媽30年奮鬥的結果就是房子和錢,都在他們獨生子女身上。
  今天上午,我碰到瞭“餓瞭嗎”的兄弟,1987年的小孩兒管著2000人的團隊,和美團打價格戰,估值10億美元以上。成和不成對他們來說有什麼關係?他們當然想成,但是不成對他們有什麼影響嗎?80後、90後從一開始就是沒飢餓過的一代。對他們來講,創業就是玩
  兒,去打工又怎樣,去做公務員又怎樣。這就和美國一樣瞭,社會保障網沒有讓創業失敗變成人生失敗。這有兩個前提,一是創業變成職業選擇,二是標準化的創業,從天使投資開始一輪一輪往下走,不是父母的錢,都是社會資本幫助你成功。創業的人不用個人舉債。2008年發生的最大變化,是把上市的規則引到瞭天使投資階段。上市是說你的資本社會化瞭,風險社會化瞭。我記得秦暉在2004年的一次講話。他說中國將來的大街上都是沒有工作、沒有希望的年輕人,在石頭屋子裏坐著的都是有錢、衰老的人,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中國要是變成這樣,一定會動蕩。
  但現在北上廣年輕人的機會多的是,我認識的每傢創業公司都在招人,我們黑馬大賽大概有5000-10000人吧,年底會有一個“韆企萬人”大招聘。對年輕人來說,央企進不去,公務員考不上,小的創業公司還是可以練練的。原來大傢不願意來,現在很有可能拿到期權和股份。這種中國閤夥人和美股創業公司導緻的風嚮是,我可以加入顛覆者的行業,很有可能是下一個億萬富翁。
  曆:今天的創業者一代與“92派”會試圖交流嗎?
  牛:陳東升是我們的創業導師,每年都會在黑馬營講一次大課。他發現這些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他是“92派”的代錶,開始時做保險,現在在做養老。這兩個領域裏,有無比多的創業者。他想的都是政府、韆億級以上的想法。這些小朋友看著說,你們是跟人鬥,我們玩的是技術。“92派”關心的事,新創業者不關心;新創業者需要的,他們也提供不瞭。“92派”碰到睏難不放棄,對創業者的作用極大。他們講的商業都是閤夥人、改變體製,這些事對年輕人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92派”和80後在一起,我認為基本沒什麼可聊的。“92派”需要被人仰望,可是80後本質上不崇拜任何人。你發現周鴻禕和周鴻禕之後的人很容易跟年輕人打交道,對技術和商業的共同愛好會拉近代際關係。他們對王石、馮侖是無感的。王石講的話對大傢打動很大,但是他從沒講過房地産。他第一次講課時說:“男人像一顆齣膛的子彈,筆直地嚮前,但總有掉落在地的一天。我已經到瞭要考慮退休的年齡瞭,希望你們看著我掉落在地找到齣膛的感覺。”我帶著一些創業者跟王石一起吃飯,大傢都很崇拜他。我說大傢先講講自己,再嚮王總提問。講完之後,王石說:“老牛,你要不在這兒,就麻煩瞭,我聽不懂他們在做什麼,我隻能講點兒精神上的,對他們的商業判斷沒有用。”
  曆:你覺得這一輪會是一個很大的泡沫嗎?2001年,你在《中國企業傢》時經曆過納斯達剋的泡沫破裂,2008年又是製造業的睏境。
  牛:每一輪技術革命都會齣現泡沫。這一輪和上一輪有本質的區彆。上一次,投IT(信息技術)、做IT的就是那一些人,整個市場很窄,錢多錢少對市場的影響很大。這一輪把全社會都牽扯進來瞭,但是我認為這不是大泡沫。社會財富去做房地産、非法理財、轉移到海外纔是大泡沫。中國的社會資本會激活整個商業社會。中國整個製造業作為世界工廠的發動機停瞭之後,所有的財富必須往內轉。在美國,消費文化、青年創業、製造業升級,自石油危機、日本廣場危機、韓國金融危機之後都發生瞭。美國五大湖區的鋼鐵業和汽車生銹後,資本穿過沙漠到瞭好萊塢和矽榖,美國現在基本是IT和娛樂的國傢,製造業在哪兒?東部是華爾街和議會,西部是互聯網和娛樂,中部整個就完瞭,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美國已經不存在瞭。這在韓國也發生瞭,三星、金星和大宇之後是韓流,年輕人畢業後參軍,進入大企業、娶妻生子,這和日本人的生活是一樣的,是公司動物。金融危機把這一切打破後,年輕人蹦蹦跳跳地去玩瞭,玩遊戲、玩音樂、玩娛樂,結果就有瞭韓流。韓流就是年輕人的流行文化,這倒是讓三星火瞭,因為有內容瞭之後,消費電子就齣去瞭。如果沒有韓流在全世界的流行,三星怎麼可能做成這麼大的公司?中國的遊戲産業來自韓國,下一步中國的基因革命肯定也來自韓國。
  資産流至年輕人創業的錢是極少數的一部分。這些錢直接跟上市公司的轉型連在一起。轉型多嚮年輕人的産業尋找靈感,現在有多少中國的上市公司買遊戲?如果沒有遊戲,好多上市公司都死瞭,A股起碼有100傢。因為幾個年輕人就可以有幾個億的利潤,對於一個上市公司來說,一億的利潤就是非常瞭不起瞭,而且不用什麼投入。還有影視公司,買這些,上市公司就能活。年輕人創造的財富沒有變成泡沫,而是現代製造業轉型的發動機。為什麼美國沒有泡沫?因為大公司會不斷收購小的創業公司,花十幾億美元去買一些20人的小公司,為什麼值這麼多錢?靈感是這樣傳播的,創意是不死的。現在是給中國製造業一個喘息的時間,等到大傢都學會雷軍的思維,年輕人創業的思維、製造業的發動機就起來瞭。
  中國大陸就像颱灣地區一樣內需化瞭。颱灣地區有兩個,一個是作為世界工廠的颱灣地區,一個是隻對颱灣本地人提供品牌的颱灣地區。
  曆:這代年輕人的弱點是什麼?
  牛:跟我們每一代人的弱點一樣,首先是中國人與生俱有的對空間和機會的過度渴求,充滿瞭對齣人頭地的渴望。矽榖的創業者相對比較平衡,中國的創業者渴望成功的多。這有好的一麵,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不好的是功利心太強瞭,沒有美式創業的優美和優雅。我最討厭的話是“不要輸在起跑綫上”。這種暗示就讓人想到,我要是認識雷軍,進瞭黑馬營就成功。現在黑馬營排隊排不上,我恨不得有教無類。你來問我行不行,我一準說行,等到你要融資的時候我再說哪裏有問題,需要修改。我現在最反精英,我不相信隻有少數精英能夠成功,這對我們農傢子弟太不公平。我覺得年輕人隻有這個軟肋,但也不怪他們,中國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曆:你擔心這種財富的高度集中—以前不敢想象一個人身上有幾百億美元,會變成創新或是社會變化的阻礙嗎?
  牛:還是用教會這個例子。基督教會在歐洲的地窖裏藏瞭許多珠寶,在幾個世紀裏,這些財富沒有進入商業流通,所以整個社會是闆結的。但是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讓地窖裏的錢齣來瞭,變成流動資本,讓整個人類的這300年迸發齣巨大的活力。我認為財富觀應該從工業革命開始說起,你說這些年輕人,3年幾百億的財富,這些錢是他們的嗎?埋到地下瞭嗎?不。這些人的錢都在股東手裏,你說我去把它都套現瞭,你能嗎?隻要一賣,你的公司就破産。理論上講,這是最閤理的發明,錢存得越多,越要分給彆人。一旦你想存在自己傢裏,一夜之間你就沒戲瞭,就像中國對美國巨額的外匯儲備一樣,你是不可能賣掉的。一個人聚集瞭財富,是社會把錢給他,讓他創造更大的價值,分錢給更多的人。一旦這個分錢的機器變異瞭,想要變成人,想把錢存在傢裏,這個機器就會自動報廢。互聯網創造的財富沒有真正的財富,都是股權,而這個股權誰也不敢兌現超過10億美元。這是我最不擔心的事,雷軍有多少錢都是紙麵財富,他們的生活方式沒有發生變化。大量的變化是拼命散錢,齣於恐懼散錢,投資彆人造齣一個生態,讓我周邊充滿瞭跟我一樣的人,萬一我的事業不行瞭,還有彆的發動機能拉我一把。我認為互聯網一定是平均機會和財富,而不是創造齣一個更大的不公平。
  ……

前言/序言

  強盜資本傢(RobberBarons),馬修·約瑟夫森(MatthewJosephson)發明瞭這個詞。大約是1934年時,他以此為名寫瞭一本書,總結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美國"鍍金時代"。在整整半個世紀裏,美國人捲入瘋狂的金錢遊戲,而一批巨富因此崛起。在石油業,齣現瞭洛剋菲勒;在金融業,他是J·P·摩根;在鋼鐵業,則是安德魯·卡內基。他們用一代人工夫,積纍瞭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富。他們是美國人崇拜,也是詛咒的對象。
  1934年似乎是一個恰當的總結時刻。華爾街已經崩潰,美國陷入大蕭條,這個瘋狂的金錢遊戲被迫中止。一種新精神正在興起,雄心勃勃的青年人湧入華盛頓,他們被"新政"的政治與社會理想吸引。而在約瑟夫森的眼中,這些億萬富翁可不是他們自己標榜的那樣全憑個人意誌與能力的超人,而是殘酷的掠奪者,非道德地、不成比例地占據瞭社會財富。但"強盜資本傢"這個詞很快失去瞭它的道德譴責維度。在科技革命發生的20世紀90年代,他們開始被稱作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代億萬富翁,是美國實力興起的象徵。他們還把自己的財富轉變成社會進步的力量,建造瞭大學、圖書館、美術館和基金會。
  2014年10月的《福布斯》雜誌發布瞭新的中國富豪榜。馬雲、李彥宏和馬化騰,分彆以195億美元、147億美元和144億美元,成為中國最富有的3個人。在一幅漫畫上,他們3人的畫像被並列在一起,做成對100元人民幣戲仿的樣式。
  在獲取財富的規模與速度上,他們與矽榖的同代人相似,但其在曆史轉變中的位置,更與"強盜資本傢"相似。他們都在中國巨大轉型的過程中脫穎而齣,他們是中國這個"鍍金時代"的國王。倘若你看到19世紀80年代美國人對於石油、鐵路的巨大崇拜,你一定可以在對所謂BATEditorial(Baidu百度、Alibaba阿裏巴巴、Tencent騰訊)令人生畏的崇敬中感到相似的東西。
  你可以對他們心生懷疑,可以認定他們是"野蠻人",嫉妒他們所贏得的廣泛關注,甚至排斥使用他們的公司所提供的技術。你可以期待今日的中國更像100年前的中國,而不是100年前的美國。
  在100年前的中國,舞颱的主角是那些懷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和政治傢們,他們似乎將在一個躍升入全球舞颱,嚮現代國傢轉變的中國扮演思想、批判和實踐者的角色,重塑"傳統中國"。
  不過,在新的世紀物質與技術戲劇性擴張的第一個10年中,這個思想與批判的舞颱沒隨之而起,反而萎縮瞭。這一代中國更敏感的心靈、更加敏銳的頭腦,倒是和19世紀90年代的美國作傢與記者十分相似。按照文學批評傢拉澤爾·齊夫(LarzerZiff)的說法,他們是真正的"迷惘的一代"。在一個高度物質化、民粹化、迅速變遷的時代,他們發現自己被時代弄得疲於奔命,不能像之前的文學前輩一樣生活於一個自足、典雅的文學氛圍中。
  他們在這個生機勃勃卻常常粗鄙不堪的時代裏焦躁難耐,缺乏纔華與耐心建立自己的內在秩序。這一代人幾乎都被淹沒於曆史的洪流中瞭,他們的可憐探索隻能等待日後的曆史學傢挖掘。
  以BAT三傢公司為代錶,一個不一樣的中國的確在誕生。如果沉浸於習慣的政治與道德視角,今日中國的一切都將限入停滯甚至倒退。但倘若換上另一個視角,你的確看到一個更加多元、開放、獨立、自由的群體的齣現。社會進步,不再是習慣性的那股孤立知識分子與僵化政權、冷漠的公眾間的緊張關係(19世紀的俄國知識人創造瞭這一傳統),而變成瞭更多樣的社會力量的製衡。
  在本書中,我們探討瞭中國與亞洲正在發生的巨大的財富故事,美國則是這個故事的參照背景。在接下來的係列齣版物中,我們力圖為正在發生的中國故事尋找它的全球背景及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啊

評分

  這本書就是想藉幾篇關於資本前世今生以及其本質探究的專題以及一些政治、經濟、文化方麵的隨筆使讀者對於資本大量積聚以及其特質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並且瞭解到不同時期關於資本的一些研究成果,閱讀完之後,你也許會發現,這本書與“強盜”資本傢根本沒有太多的關係,充其量他們不過是資本的載體,也許資本傢可以隨時代或者時勢發生變化,但是永恒不變的是資本,甚至看完這本書,你會將資本看成一個獨立而深遠的力量,在世界發展一個最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層麵上伴隨曆史共生,且在其中扮演著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評分

這是一本試圖在資本主義紙醉金迷的華色之中,鋪天蓋地的安利營銷之下冷靜尋找這些問題答案的書。將商業社會種種細碎錶象擰成一條足夠清晰的綫索的書。有瞭它,你就有瞭破解資本傢們僞飾和宣傳的密碼本。

評分

馬雲+JP摩根。馬雲+JP摩根。

評分

  唐小兵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副教授。湖南衡陽人,1977年齣生。研究方嚮為近代中國的傳播媒介與知識群體之互動等。著有《現代中國的公共輿論》等。

評分

看看這書怎麼樣

評分

新齣的曆史mook,不錯哦

評分

  瀋誌華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傢,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主任。代錶作有:《冷戰五書》、《處在十字路口的選擇:1956-1957》等。

評分

  而第四篇的《我們正經曆移動商業革命》進一步闡述瞭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技術變革進一步打破資本壟斷的狀態,不斷的新技術,新服務,層齣不窮的新的商業模式和産品使得任何老式巨頭都不可能完成壟斷——因為創業者總是可以在新的行業開闢新的領地,而商業大亨們盡管身為巨富,他們的財産的大部分其實是社會生産資源的估值,而這些生産資源是在繼續發揮積極的社會效能的,而不是像傳統君主的金庫一樣藏起來無所作為。總體來說這一篇因為是訪談,調子格外樂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