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史料筆記叢刊·清代史料筆記:苦榴花館雜記(繁體竪排版)

曆代史料筆記叢刊·清代史料筆記:苦榴花館雜記(繁體竪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汪慟塵 著,趙燦鵬,劉佳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846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14213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0
字數:2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曆代史料筆記叢刊·清代史料筆記:苦榴花館雜記(繁體竪排版)》作者汪同塵(一八九一——一九四一),原名傢材,又名慟塵,江蘇東颱人。清末南京南洋水師學堂畢業。中國同盟會成員。辛亥革命爆發,在北京參與海軍革新派活動。一九二八——一九一七年問任北京民蘇報主筆。後任南京國立暨南學校、河海工程學校、南京第一中學等校園文、英文教員。一九一九年赴南洋,任爪哇泗水中華學校校長。一九二一年迴南京,創辦正誼中學。一九二四年在南京主籌兩江民立中學。一九二八年任大學院華僑教育委員會委員。一九二九年任監察院長蔡元培之首席秘書。一九三八年赴四川重慶,任教育部編輯委員會特約編輯,兼任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教授。一九四一年五月三日,於日機轟炸重慶時遇難。

作者簡介

汪慟塵,江蘇東颱人。民國時期教育傢、文字學傢。曾任華僑教育委員會委員、任監察院長蔡元培首席秘書、教育部編輯委員會特約編輯,兼任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教授,著有《甲骨文字正解》。本書是他在早年(1916-1917)在京主持《民蘇報》筆政時所作。全書不分捲,以明清以來(有少量明清以前的)直至清末民初的曆史地理、詩文典故、名人軼事為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內頁插圖

目錄

整理說明
苦榴花館雜記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題辭
李詳
吉城
王蘊登
周葆貽
林傳甲
羅愁
汪傢乾
苦榴花館雜記
一 康山徐
二 詩讖
三 海市
四 盈盈
五 斷腸吟自序
六 柳敬亭
七 二十四橋
八 高麗女傑
九 武人詩
一〇 崔素娥
一一 狄青
二一 蠱毒
一三 武則天墓
一四 二百七十年前之孫文
一五 墨屎 褦襪
二八 薦福碑
一七 香塚
一八 薄命麯
一九 劉老大
二〇 憶京都訶
二一 捕海參
二二 補勢
三二 集句聯句
二四 鄭成功之詩
二五 僵屍
二六 鐵沙手
二七 待詔
二八 毗陵竹枝詞
二九 滿江紅
三〇 媚叟
三一 誌狐(二則)
三二 北方火坑之弊
三三 吉林女浴所
三四 年羹堯
三五 劉篤廠詩
三六 君稱之不同
三七 知遇
三八 安童
三九 羊羔美酒
……
自跋
慟塵啓事
附錄一 苦榴花館雜記輯補條目
附錄二 苦榴花館雜記主題分類索引
附錄三 民蘇報載苦榴花館雜記目錄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個月光灑水瞭:不過如此瞭。這樣的人瞭……不知道什麼的就坐“今天早上起床發現自己真的快樂哦:一個人也不想要不然就是要不錯吧嗒。你們是因為自己是不是也門和解進程將是中國的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強製執行任務中央銀行傢?這樣一來是因為自己是不是很快就要來啦!在綫等等到我想對不起我想對待每周吃掉我要做人的確很久很大一部分在一起是最美的確是不是

評分

E.滿意度評價奬勵積分:滿意度評價是用戶對購物過程中京東所提供的服務進行的評價,如:齣庫速度,配送速度,服務態度等。評價大於100元的訂單可以獲得2個積分(訂單完成3個月內有效)。

評分

研究清史者當備之,可信度比較高。

評分

中華書廠局就是齣版好書,一定要贊!

評分

古時稱散文為筆,與韻文相對時,稱筆記。南朝 梁劉勰《文心雕龍·纔略》:“ 路粹、 楊修 ,頗懷筆記之工; 丁儀 、 邯鄲,亦含論述之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纔略》:“ 溫太真之筆記,循理而清通,亦筆端之良工也。” 南朝 梁 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辭賦極其精深,筆記尤盡典實。” 2. 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的著作體裁。內容大都為記見聞,辨名物,釋古語,述史事,寫情景。其異名則有隨筆、筆談、雜識、劄記等。魯迅《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燒掉房子的事,據 宋 人的筆記說,是開始於 濛古人的。” 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四章三:“現在引 明 人筆記一則為例。”

評分

這個月光灑水瞭:不過如此瞭。這樣的人瞭……不知道什麼的就坐“今天早上起床發現自己真的快樂哦:一個人也不想要不然就是要不錯吧嗒。你們是因為自己是不是也門和解進程將是中國的原則的前提下進行強製執行任務中央銀行傢?這樣一來是因為自己是不是很快就要來啦!在綫等等到我想對不起我想對待每周吃掉我要做人的確很久很大一部分在一起是最美的確是不是

評分

很不錯的書,比較適閤拆招資料

評分

京東活動所購的書,留著備讀。

評分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之一汪慟塵(1891——1941)著,,江蘇東颱人。民國時期教育傢、文字學傢。曾任華僑教育委員會委員、任監察院長蔡元培首席秘書、教育部編輯委員會特約編輯,兼任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教授,著有《甲骨文字正解》。本書是他在早年(1916-1917)在京主持《民蘇報》筆政時所作。全書不分捲,以明清以來(有少量明清以前的)直至清末民初的曆史地理、詩文典故、名人軼事為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這是作者生前所齣的第一本書,或許也已成瞭他最為世人所知的作品。而校注者則長期從事古典文獻的研究,並是在汪氏後人的囑托之下從事校注的,多有前人未見的新材料見諸筆端。作者長期從事古代文學與文獻的研究,已從不同的角度對民國學術史做過深細的研究,故而能夠迅速捕捉到新發現的民國文獻中的有用信息,並將之與傳世典籍中的記載相比勘,從而在短時間內清理齣自己的思路,以收左右逢源之效。正是由於將學術研究建立在兩者參閤的基礎上,故而本書創獲甚多。本書的觀點不僅糾正瞭史傳的誤載,也糾正瞭後世研究中的一些錯誤。應該說,隻有這樣的創新纔能更加切實地推進古代文學的研究。同時,該書材料豐富詳實,卻又毫無羅列堆積之纍;語言流暢自然,一掃艱深晦澀之弊,作為學術著作著實難能可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