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揭示瞭清代史料筆記對辭書編纂的價值.在《漢語大詞典》的編著過程中,古代筆記中的材料是其收詞及釋義的主要依據之一,清代史料筆記中有很多材料都被直接引用作為書證,但仍然有很多有價值的內容並沒有得到利用,因此我們將清代史料筆記中的訓詁內容與《漢語大詞典》的釋詞進行瞭比較,重點討論瞭《漢語大詞典》詞條失收、義項缺失、引證嫌遲、書證不足等疏漏.
評分遠富近貧以禮相交天下少;疏親慢友因財而散世間多。
評分茶述 裴汶
評分江同塵(1891—1941),名傢材,字慟塵,江蘇東颱颱城人。我國著名的愛國進步學者,其一生熱心教育事業,關心民眾疾苦,尤其對甲骨文研究造詣較深。
評分 評分茶考 陳師
評分茶箋 高濂
評分品牌: 中華書局
評分汪慟塵,江蘇東颱人。民國時期教育傢、文字學傢。曾任華僑教育委員會委員、任監察院長蔡元培首席秘書、教育部編輯委員會特約編輯,兼任復旦大學古文字學教授,著有《甲骨文字正解》。本書是他在早年(1916-1917)在京主持《民蘇報》筆政時所作。全書不分捲,以明清以來(有少量明清以前的)直至清末民初的曆史地理、詩文典故、名人軼事為主,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