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71:地理学(套装上下册)》是现存的仅剩的一部这样的地理学著作:它范围广泛、内容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的整个古代西方世界。他认为地理学应包括数理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后者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现象。他指出要很好地认识地理学,必须掌握有关天文学、数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理学史等基础科学知识。
前言
上
第一卷 绪论
第一章 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和用处、地球、纬度、大洋、阿那克西曼德和赫卡泰奥斯的理论、关于对拓问题等等
第二章 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对地理学的看法、对荷马和厄拉多塞的评论
第三章 自然地理:潮汛、火山、地震、海洋形成理论、民族迁移、关于希佩尔波里人问题
第四章 政治地理:经纬度对各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三大洲——欧罗巴、亚细亚和利比亚的情况
第二卷 地理研究的数学方法、斯特拉博本人对有人居住世界组成情况的看法
第一章 对于厄拉多塞和喜帕恰斯等前辈的评价
第二章 对于波塞多尼奥斯的评价
第三章 对于波塞多尼奥斯的评价
第四章 对于波利比奥斯的评价
第五章 地理学家的基本要求、有人居住世界的情况
第三卷 伊比利亚
第一章 伊比利亚
第二章 伊比利亚
第三章 伊比利亚
第四章 伊比利亚
第五章 伊比利亚诸岛:巴利雷斯群岛、卡西特里德斯群岛和加德斯群岛
第四卷 凯尔特、不列颠、阿尔卑斯
第一章 山北高卢:纳伯尼西斯
第二章 山北高卢:阿奎塔尼亚
第三章 山北高卢:卢格杜尼西斯
第四章 山北高卢:西卢格杜尼西斯和贝尔吉卡
第五章 不列颠:爱尔兰和极北地区
第六章 山南高卢(意大利北部)
第五卷 意大利
第一章 意大利北部
第二章 第勒尼亚和翁布里亚
第三章 萨宾地区和拉丁姆
第四章 皮塞努姆和坎帕尼亚
第六卷 意大利南部、西西里
第一章 意大利南部
第二章 西西里
第三章 雅皮吉亚
第四章 意大利和罗马扩张的扼要总结
第七卷 伊斯特河、日耳曼尼亚、托罗斯山区、西徐亚、残篇
第八卷 伯罗奔尼撒
第九卷 阿提卡、迈加拉、福基斯、洛克里斯、色萨利
下
第十卷 埃维亚、埃托利亚、阿卡纳尼亚和克里特
第十一卷 高加索、希尔卡尼亚、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米底、亚美尼亚
第十二卷 小亚细亚、卡帕多西亚、本都、比希尼亚、卡拉提亚、密细亚、弗里吉亚
第十三卷 小亚细亚、特罗阿德、莱斯沃斯、帕加马
第十四卷 爱奥尼亚、卡里亚、潘菲利亚、西利西亚
第十五卷 印度、阿里亚纳、波斯
第十六卷 亚述、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腓尼基、犹太、阿拉伯
第十七卷 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亚
《地理学》早期的抄本和译本
《地理学》引用书籍索引
古代希腊、罗马、波斯等国度量衡和货币单位
专用名词一览表
附录 斯特拉博地图
在接下来的叙述中,喜帕恰斯为了证明同样的问题,再次提出了一些已经被我们驳斥过的同样问题,或者是使用了更多虚构的假设、还有许多难以理解的结论。首先,根据厄拉多塞所说,从巴比伦到塔普萨库斯的距离是4800斯塔德,从这里向北到亚美尼亚山脉是2100斯塔德;不符合根据通过巴比伦向北的经线所测得的距离6000多斯塔德;第二,厄拉多塞没有说过从塔普萨库斯到亚美尼亚山脉的距离是2100斯塔德,而且,这段路程还有一部分没有测量;因此,由于这个没有经过证实的假设遭到接二连三的抨击,这种结论也就没有说服力;第三,厄拉多塞在任何地方都没 
有说过塔普萨库斯在巴比伦以北4500多斯塔德。 
22.喜帕恰斯继续以古代地图为由,①没有引用厄拉多塞在第三卷之中的原话,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他还虚构了厄拉多塞的观点,以便更好地驳倒它们。由于厄拉多塞坚持自己的上述观点,即托罗斯山脉和自赫拉克勒斯石柱③开始的地中海用这条直线把有人居住的世界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称为北部,另一部分称为南部;接着,他又试图把每个部分尽可能地分割成相应的块,并把这些块称为“斯弗拉基德斯”。④例如,在把印度称为第一块之后,阿里亚纳就成了第二块,由于它们的轮廓比较容易确定,他不仅可以确定它们的长度和宽度,而且还可以像几何学家一样,画出它们时外形。首先,他说印度是一个长菱形地貌,⑤因为它的四边有两边沭浴在海水中(南海和东海),这就造成了海岸没有非常深的海湾,其他两边一边被高山所分割,⑥一边被河流所分割。⑦这两边几于也保持了直线形。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对自然科学一直有些距离感,但这套《地理学》彻底打破了我对地理学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关于“地球”的书,更是关于“我们”的书,是关于人类与地球之间复杂而又深刻的联系的书。作者用一种非常人文的视角,将地理学的知识与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我看到了地理环境如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尤其喜欢他关于“空间”和“尺度”的讨论,这不仅仅是地理学的基本概念,更是理解世界运作方式的钥匙。从微观的土壤成分分析,到宏观的全球气候变化,作者都能信手拈来,并将其融入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我读到关于不同地区水源分布如何影响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的章节,简直惊叹于自然环境的塑造力。还有关于海岸线、河流、山脉等地理特征如何影响古代战争和贸易路线的分析,更是让我对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套书让我意识到,地理学远不止于地图和数据,它是一种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深刻理解,是一种看待世界、理解人类行为的独特视角,是打开我们视野的一把金钥匙。
评分我一直觉得,要想真正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去了解它的地理环境,那简直是隔靴搔痒。而这套《地理学》简直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地理之眼”。它不光是教你认地图,更是告诉你地图背后隐藏的逻辑。作者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审视了地理因素如何决定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轨迹。他探讨了为什么有些地方会成为贸易中心,有些地方则相对封闭;为什么某些地区的人们会发展出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甚至是如何影响了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地理决定论”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是 nuanced 地分析了地理环境如何提供可能性,而人类的选择和智慧又如何去实现这些可能性,形成独特的地理人文景观。读完关于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港口和航线如何改变历史进程的部分,我才真正理解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发展到文化交流,无处不在。这套书让我明白,地理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一种视角,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形态,充满了启发性。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地理,就像是了解一个人一样,会让你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东西。这套《地理学》正是这样一本能带你“深入肌理”的书。它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层层剥茧,从最基本的地球构成,到复杂的地表形态,再到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一系列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让我最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地理学孤立看待,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科学和社会背景下进行解读。他探讨了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社会组织,甚至思维方式。在读到关于不同地形地貌如何塑造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章节时,我感到豁然开朗,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地区的人们淳朴热情,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严谨内敛。作者的论证严谨而又富有逻辑,同时又不失文学的色彩,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反而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这套书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生机、复杂精妙的有机体,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评分这本《地理学》真的颠覆了我对地理的固有印象!我一直以为地理就是地图、山川河流、气候带什么的,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不是,它像一个巨大的万花筒,把地球上的一切奇妙现象都串联了起来。从地壳的运动如何塑造我们生活的陆地,到洋流如何影响遥远的地区,再到气候的变迁如何深刻地改变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每一个章节都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洞察力,他不仅描绘了自然地理的宏大图景,更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自然力量如何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塑造了文明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读到关于地质构造如何影响古代文明选址,以及近代工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深远影响时,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感叹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渺小,也更加认识到我们与地球母亲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比如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来理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这种“用脚丈量世界”的写作方式,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历地理的魅力。上下两册的厚度,足以见其内容的丰富和深邃,我感觉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消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每一次阅读都收获满满,对这个星球的理解又更深一层。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但又害怕枯燥理论的读者量身定制的。作者将地理学变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了地球母亲如何“创造”出我们所见的万千世界。我被那些关于地球内部运作的描述深深吸引,比如板块构造如何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板块漂移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大陆的轮廓。了解到这些,再看到新闻里那些关于地震和海啸的报道,我的内心不再是简单的恐惧,而是多了一份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理解。作者还花了很多篇幅介绍气候学,从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到各种奇特的极端天气现象,都解释得条理清晰,让人茅塞顿开。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气候变化”的论述,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通过历史案例和未来预测,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作为地球居民的责任。上下两册的书,内容厚实,但节奏感很好,作者的叙事能力极强,总能在恰当的地方抛出引人思考的问题,让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进一步探索那些令我着迷的地理奥秘。
评分范围最广泛、内容最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的整个古代西方世界。他认为地理学应包括数理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后者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现象。
评分非常经典的书,可以入
评分2图书
评分不错,内容很丰富,值得收藏。
评分斯特拉波的巨著,对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有帮助。虽说有些错误的描述,但是对于斯特拉波来说,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评分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评分很好
评分是现存的唯一一部这样的地理学著作:它范围最广泛、内容最全面地描述了直到罗马帝国时代的整个古代西方世界。他认为地理学应包括数理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部分:前者以天文学和数学为基础,后者研究地表和大气圈的自然现象。他指出要很好地认识地理学,必须掌握有关天文学、数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理学史等基础科学知识。
评分值得购买的好书,要是价格能便宜点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