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主要是从“固-气”“固-液”“固-固”等界面的原子、分子结构的微观物理和化学的性质出发,以分子间力为基础,预见其对纳微米结构和系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所引起的接触、黏附、界面强度、摩擦润滑等问题。
《现代力学丛书: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由3篇、16章和7个附录组成.上篇讨论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中篇讨论移动接触线问题、分离压力、前驱膜、受限液体与纳流动的界面滑移、内角润湿、液滴蒸发等.下篇讨论表面和界面演化动力学,介绍表面与界面扩散与演化动力学、相场动力学方法在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中的应用。
《现代力学丛书: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的读者对象为应用数学、力学、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纳微系统、摩擦润滑、材料科学等领域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
丛书序
前言
上篇 基础理论
第1章 表面和界面物理力学的范式
1.1 零厚度的Gibbs界面和有限扩散层厚度的Cahn-Hilliard界面
1.1.1 Gibbs的零厚度界面模型
1.1.2 Cahn-Hilliard有限扩散厚度的界面模型
1.2 纳微米表面界面物理力学的范式
参考文献
第2章 表面热力学、统计理论和弹道-扩散传热模型
2.1 体相和表面相的广延量和强度量
2.1.1 广延量和齐次函数、强度量
2.1.2 Legendre变换
2.2 体相Gibbs-Duhem方程
2.3 复相系统的平衡
2.4 表面Gibbs-Duhem关系式
2.5 Maxwell关系式
2.6 Gibbs等摩尔面、张力面和Tolman尺度
2.6.1 Gibbs分割面
2.6.2 Gibbs等摩尔面
2.6.3 张力面
2.6.4 Tolman长度
2.7 配分函数与表面吸附的统计理论
2.7.1 配分函数
2.7.2 低覆盖度情况下表面吸附的统计理论
2.8 固液界面的Kapitza阻抗和Kapitza长度
2.9 微纳尺度的“弹道扩散”传热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分子间作用力
3.1 Van der Waals力和Casimir力
3.1.1 Van der Waals力
3.1.2 Derjaguin近似
3.1.3 Casimir力及“一次美好的散步”
3.1.4 Van der Waals力和Casimir力的异同
3.2 双电层(EDL)和静电力
3.2.1 平面双电层
3.2.2 Derjaguin近似在球面双电层中的应用
3.3 毛细力
3.3.1 几个有关毛细力古老且有趣的例子
3.3.2 法向毛细力和横向毛细力
3.4 排空力
3.4.1 熵力的来源
3.4.2 排空吸引力
3.4.3 排空力在生物中的应用
3.4.4 Derjaguin近似在计算排空力中的应用
3.5 溶剂化力、结构力、水合力
3.5.1 溶剂化力
3.5.2 水合力
3.6 疏水作用(力)
3.7 空间排斥力
3.8 分离压力
3.9 Knudsen力
3.10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Cauchy-Born准则与Green-Kubo理论
4.1 Cauchy-Born准则的起源初探
4.2 经典Cauchy-Born准则
4.2.1 变形梯度张量与经典的Cauchy-Born准则
4.2.2 基于经典CBR建立连续模型
4.3 经典Cauchy-Born准则的适用性
4.4 非均匀变形下的高阶Cauchy-Born准则
4.4.1 高阶Cauchy-Born准则的基本概念
4.4.2 基于高阶CBR建立连续模型
……
中篇 移动接触线问题
下篇 表面和界面演化动力学
老实说,我在翻阅这本书之前,对“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这个概念的理解非常模糊。我只知道材料的表面和界面很重要,比如我们在做各种材料测试时,表面处理的效果往往能显著影响测试结果。但“物理力学”这个词,就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一些实验现象或者应用案例,而是要从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去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力学规律。我特别想知道,在极小的尺度上,比如纳米甚至原子层面,力学行为会遵循什么样的定律?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一些我们日常接触不到的概念,比如范德华力、静电力在界面处的贡献?我对这些概念都非常陌生,但又觉得它们可能对理解许多宏观现象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物理模型。我期待着能够看到一些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用来分析这些实验数据的理论工具,最好还能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评分拿到这本《现代力学丛书: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时,我脑袋里立刻联想到了一些我一直都很困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材料在非常光滑的表面上也会产生强烈的粘附力?这其中的力学原理是什么?或者,为什么在材料的裂纹尖端,会发生非常复杂的应力集中和微观形变,而这又如何影响材料的宏观断裂行为?书名中的“表面与界面”几个字,准确地击中了我的痛点,而“物理力学”的提法,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会深入到物理学的根基去解释这些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界面能量、界面张力、表面扩散等概念的深入阐述,并且用严谨的数学工具来描述这些物理过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关于“界面稳定性”、“界面相变”以及“界面响应”等方面的讨论,这些都是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表面形貌演化、界面力学模型预测等方面的内容,那就更加完美了,希望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体系。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它可能比我想象的要更硬核一些。书名里的“物理力学”几个字,就暗示了它会深入到物理学的底层逻辑去解释力学现象,而不是停留在工程应用层面。我之前对流体力学、固体力学都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但“表面与界面”这个提法,总让我感觉它会涉及更多关于量子效应、统计力学甚至热力学的概念。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处理“界面”这个概念?界面不仅仅是两种物质的交界处,它往往是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最活跃的区域,而“力学”的视角切入,更是让我觉得这个领域的研究可能比以往更加精细和动态。我希望它能解释,在极端条件下,比如高压、高温或者强电磁场下,界面处的力学行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如何影响材料的宏观性质?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关于材料失效、摩擦磨损、甚至超材料设计的场景,这些都与界面力学息息相关。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让我能够触碰到这个领域的最新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封皮设计就给我一种厚重又严谨的感觉,墨绿色的底色配上银色的立体字体,散发着学术的沉静。我一直对“表面与界面”这个领域充满好奇,总觉得这两个看似微观却又无处不在的概念,蕴含着巨大的物理奥秘。从书名上来看,它似乎是“现代力学丛书”的一部分,这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这个复杂而迷人的研究方向。我对力学理论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宏观层面,比如牛顿定律、材料力学中的应力和形变,但“表面与界面”的概念,总让人联想到纳米科技、催化反应,甚至是生物学中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这些都远超我的日常认知。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连接宏观力学与微观界面现象的桥梁,了解那些在分子尺度上发生的力学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肉眼可见的世界。例如,水的表面张力是如何产生的?涂层的附着力与材料的表面能有什么关系?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一定隐藏着深刻的物理机制。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能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大门。
评分我的工作涉及到一些精密制造领域,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变化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严谨而富有艺术感的风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材料的性能很多时候是由其表面和界面决定的,但要深入理解这背后的“物理力学”机制,则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帮助我理解在不同应力、应变条件下,材料的表面和界面是如何响应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型材料,比如纳米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它们的界面行为往往是决定其整体性能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关于界面摩擦、界面扩散、界面断裂等方面的物理模型,以及相应的实验验证方法。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数值模拟的例子,那就更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我自己的研究中,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评分很好很好很不错的书,价格是否优惠不太知道
评分学习一下,还不错~~~
评分刚拿到手,发现封底页是烂的,有裂痕。懒得换了。
评分还可以,是正版。
评分物流快包装好,京东给力。永远支持京东
评分书很好,精装的不错。
评分刚拿到手,发现封底页是烂的,有裂痕。懒得换了。
评分东西很好,快递速度杠杠的!
评分ok..............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