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

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中莹 著
图书标签:
  • 自我提升
  • 积极心理学
  • 幸福感
  • 个人成长
  • 情绪管理
  • 心理健康
  • 成功学
  • 人生规划
  • 思维模式
  • 影响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1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6852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雅致纸
页数:29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李中莹五年来潜心修订,《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增补内容首度面世
  帮助每个人实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
  对我来说,NLP是一个工具箱,追求的是效果,同时主张灵活。事实上,如果用两个字去说明NLP是什么,那就是“灵活”。NLP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我们还需面对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们在不顺利的时候仍有信心,在ZUI困难的时候尚有办法。NLP终将超出技巧,上升为一种心态。——李中莹

海报:

内容简介

  “我没有资格享有美好生活。”
  “只有你才能给我快乐!”
  “你怎么就是不听我的呢?”
  “为何我总是不开心?”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自己和别人发出类似的声音,其实这是个人的信念系统、沟通方式和情绪管理能力出现了问题。
  阅读《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你将学会:
  1.做情绪的主人,充分享受、完全拥有正面情绪,恰当处理负面情绪;
  2.利用大脑工作规律,运用潜意识引导我们相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向;
  3.建立和谐的信念系统,改进对待同类事情的想法与做法,化解内心冲突;
  4.通过制造机会不断肯定自我,提高自我价值,自尊、自信、自爱;
  5.从自己理想的身份发展,制订出改变环境及行为层次的计划,激发个人潜力;
  6.正确运用内感官的知识改变与别人的沟通方式,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7.恰当使用正面词语,掌握大脑接收语言的规律,拥有充满力量的健康心理!

作者简介

  李中莹先生,ZUI早把NLP完整地介绍到国内,因而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他发展出大量独到而实用的思想和行为技巧,可以有效地帮助一个人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李中莹先生在心理治疗方面的造诣颇深,尤其在运用NLP技巧引导人们快速提升身心健康方面,不仅享誉国内心理界,近年在欧洲的国际心理治疗大会中也得到一致肯定。
  近年来,李中莹先生依托杭州中莹之道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展并推广与NLP相关的学问,包括亲子关系、企业家心智模式、跳出双人舞、幸福人生等多门品牌课程,以“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为准则,向个人、企业及社会提供服务,传递智慧。
  著作:《重塑心灵》(升级版)、《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升级版》
  即将出版:《爱上双人舞》(暂定名)、《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下册)

目录

推荐序 保持惯有的务实与落地之态/001
推荐序 绝佳的NLP参考书/003
自 序 我们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005
再版序 NLP的未来在中国/013
怎样使用本书/018

第一章 什么是NLP
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以便能增加达到自己能力顶峰的机会,使自己无论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家庭生活,或者与人相处上都有显著的提升。NLP的更高层次是心态的改变,有技巧而没有良好的心态支持,轻微的就是效果不能持续,严重的就是用技巧去操控甚至伤害别人。所以,我非常强调技巧的提升必须同步跟随心态的调整。

NLP是门什么样的学问/002
今天的NLP仍会快速发展/004
NLP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008
NLP的基本精神:12条前提假设/010
NLP部分基本术语简释/017
拓展视野:
美国人对NLP的理解/021

第二章 信念系统
自信、自爱和自尊,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本钱:没有它们,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是梦想。这三项也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有了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素质来。对于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帮助他们重新培养出自我价值,只一个方法:制造机会,让他自己多做点事,并帮助他(让他自己)做好,让他得到多些肯定。无论小孩或成人,这个方法都一样有效。

什么是“信念”?/024
什么是“价值”?/034
什么是“规条”?/037
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038
改变信念系统的技巧/041
拓展视野:
轻松管理的十大要诀/058
“阿Q精神”/058
“拜木头现象”/061

第三章 自我价值
自信、自爱和自尊,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本钱:没有它们,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是梦想。这三项也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有了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素质来。对于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帮助他们重新培养出自我价值,只一个方法:制造机会,让他自己多做点事,并帮助他(让他自己)做好,让他得到多些肯定。无论小孩或成人,这个方法都一样有效。

身份、角色与自我价值/064
自信、自爱与自尊的关系/068
自我价值不足的行为模式及原因/070
自我价值与人生品质的关系/074
最快建立自我价值的方法/077
拓展视野:
健康心理的思想和行为模式/085

第四章 系统与理解层次
用理解层次发展出来的计划最有推动力,也最具从根本上改变人生质素的可能。从自己理想的身份发展出来的环境及行为层次的计划,可能会与现实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挑战性,但是也具有深远的提升潜力。再加上其他NLP技巧,你会发现这样策划人生最具意义,同时也最有可能成功。

“系统”和“三赢”/088
系统性在不同人群与场合的运用/092
大脑处理事情的逻辑层面:理解层次/095
理解层次贯通法/103
拓展视野:
企业文化与团队和谐/110

第五章 脑的运作与潜意识
个人的整体能力均由大脑控制。大脑的能力可以分成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它们相互配合,亦相互制约。潜意识总是不断地为使一个人得到更多更好而努力,它所具备的“自动选择最好”机制,每天都在脑中运用上千千万万次。只要引导人们相信有解决的可能和解决的可能方向,人们的潜意识便会主动地找出解决办法。

认识我们的大脑/114
意识与潜意识/119
如何与潜意识沟通/127
如何消除压力/132
拓展视野:
四种脑电波状态/138
儿童学习的苦与乐/138

第六章 内感官与经验元素
判定一个人的内感官类型在人际沟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正确运用内感官的知识去改善与别人的沟通,应该不坚持对方是什么内感官的类型,而只凭当时对方的眼球转动、说话用字及行为表现等数据而假定当时对方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哪一个内感官,然后凭此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

内感官/140
判定内感官类型的方法/142
三个内感官的强弱倾向/148
判定内感官类型的意义/150
内感官能力提升方法/154
经验元素/155
如何改变经验元素/161
事情在脑里的位置——时间线/166
拓展视野:
选人用人的诀窍/169

第七章 沟通
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和冲突,只有这两个人可以真正解决。沟通方式没有对与错之分,而沟通效果则有好与坏之别,决定于对方的回应。强调说的对不对没有意义,说得有好效果才重要。坦白、诚恳、关怀的态度,便是在乎两人的关系而不是强调本人的优越地位,更能给对方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直接谈的不要经由第三者,带着坦白、诚恳、关怀的心,什么都可谈。

沟通的含义及前提条件/172
什么决定了沟通的效果/176
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86
拓展视野:
有效沟通的八点启示/191

第八章 检定语言模式
语言显露一个人心态和思想的深层内涵,同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去改善自己及别人的心态和思想,因而改变行为和结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恰当使用正面词语,利用大脑接收语言的规律,能够让我们目标明确、内心清晰、拥有力量感,因此活得更阳光、更积极。

恰当使用正面词语/195
检定语言模式/197
扭曲类语式/201
归纳类语式/206
删减类语式/209
运用检定语言模式的注意事项/213
拓展视野:
有效的谈判技巧/215

第九章 情绪
情绪并不单纯因为外界的人事物产生,而是本人的信念系统与外界的人事物共同作用的产物,它绝对诚实可靠和正确,最能体现我们真正的感觉,把自己的情绪感应幅度尽量扩大,正面情绪我们充分享受、完全拥有,负面情绪我们通过方法去处理,不断进步,享受人生。

什么是“情绪”/218
如何管理情绪/224
处理本人情绪的方式/226
处理他人情绪的方式/228
对情绪的进一步认识/231
拓展视野:
从认识到管制/236

第十章 缔造成功快乐的人生
在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整合的方法与力量,对个人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不断制定新的人生目标,通过这些人生策划和实施的技巧,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成功快乐。

自我整合与力量提升/240
选择、焦虑、风险、时间的处理技巧/248
目标与人生/262
拓展视野:
如何驾驭逆境(AQ)/270

精彩书摘

  怎样使用本书
  How to use this book
  1.本书分为十章,每章都有其独立的主题。读者可以逐章看下去,也可以挑选自身最有兴趣的题目先看。书中的内容组织已经有相应的安排,使每一章都能够被独立阅读。
  2.本书提供了少量NLP技巧,都是简单易做、很安全又容易产生实效的技巧。读者可以自己运用,也可以在辅导者的帮助下运用。
  3.本书的概念与技巧可以运用到人生的很多方面,包括运用在企业管理中,使企业在很多方面有所提升。
  4.本书所介绍或引用的学术资料,包括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社会学、运动机制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NLP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
  NLP对人生的多个方面都能带来正面影响(Positive effect on life’s many aspects)。NLP让我们看到更多事情所具有的真实的一面。传统的教育与成长过程的环境因素,让我们容易眼看耳听表面的东西。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只看到听到我们自己认为是怎么样的一些破碎材料。这样使我们内向方面与自己的真实感觉疏离,不知道内心的需要;外向方面与环境和身边的人不能和谐相处、不能相互提升。因而,我们活得很辛苦。NLP能够帮助我们摆脱这个困境,使我们能够活得轻松满足、成功快乐。
  NLP发展出很多非常实用有效的思想和行为技巧,我从“大脑如何运作”这方面研究这些技巧怎样产生效果,继而产生出更多的技巧。所有这些技巧,都能使人生活得更轻松、满足、成功、快乐。NLP的技巧配合大脑运作的模式去选择思想、语言和行为,因而帮助一个人提升,并对他身边的人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例如:
  ◇在处理事情方面,我们如何能把头脑中纷杂的数据更有效地归纳,进而认识事情的根源,找到解决的方向?(请参考“理解层次”部分)
  ◇在推动激励方面,一个人内在的推动机制是怎样的一回事,如何使自己更积极?(请参考“信念系统”部分)
  ◇在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每一个人独特的思考模式如何能从其外表快速了解,怎样能够有效地与别人配合?(请参考“内感官与经验元素”部分)
  ◇在沟通过程中,一个人怎样的言语、声调和身体语言最能使对方接受自己?(请参考“沟通”部分)
  ◇在语言运用方面,如何从一个人的话语中得知其困扰的来源,并怎样使其摆脱困扰?(请参考“检定语言模式”部分)
  ◇怎样选定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怎样能使内心更有效地去支持和完成这个目标?(请参考“缔造成功快乐的人生”部分)
  由此可见,NLP为每一个接触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使人们有更多机会达到自己能力的顶峰,进而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或者与人相处上都能有显著的提升。
  很多人决定学习NLP的起因是看到NLP技巧的快速有效。NLP的技巧的确快速而有效。但是,如学习目的仅限于此,便太可惜了。NLP的更高层次是心态的改变,有技巧而没有良好的心态支持,轻微的就是效果不能持续,严重的就是用技巧去操控甚至伤害别人。所以,我非常强调技巧的提升必须同步跟随心态的调整。
  当一个人非常熟练地运用NLP做别人的思想工作时,他会发觉所有的技巧已经不存在,因为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种行为,都非常符合NLP的精神,他可以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地自创技巧,同时非常有效果。到了这个时候,NLP已经变成一种态度——对生活、对人生、对他人、对每一件事都有效的态度。
  NLP的基本精神:12条前提假设
  NLP的理论及技巧建筑在一些前提假设上。学员无须绝对接受这些前提假设,只要暂时假定它们成立——世界上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并且以这个假定的态度去处理需面对的情况,然后根据产生的效果去决定下次应否再用同样的假定态度。
  NLP不是追求“真理”或“真相”的学问。NLP追求效果——在三赢基础上(我好、你好、世界好)的效果。NLP也不相信绝对,它不是拒绝或者否定“绝对”存在,而是不会花时间去寻找或者证明“绝对”是否存在。NLP有一句名言:“没有事情是绝对的,包括这一句话。”
  “绝对”是把焦点放在超越这一次(当下的情况),是把焦点放在每一次、很多次上面。这样,我们便忘记了我们是在这一次、当下的情况里感到需要处理问题,而不是任何的其他一次。处理当下的情况,才是我们需要专注关心的事。当我们把焦点放在任何其他东西上,我们便无法活在当下了。
  香港NLP之父徐志忠神父说:“前提假设是NLP的免疫系统。”无论什么思想或行为,你用12条前提假设过滤一次,便不会产生多大问题,并且已经是非常“NLP”了。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Usefulness is more important.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In any system, 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11.没有挫败,只有反馈信息
  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feedback.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以下是比较详细的解说。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能够绝对一致,因此,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反应会是一样;没有两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会完全一样,也因此,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一个人会做的事,另一个人不一定会做。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内是一样的。两个人之间即使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仍能够建立良好沟通或者良好关系。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同样,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在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规条系统只对本人有效,不应强迫别人接受。改变自己,才有可能改变别人。一个人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可以自己推动自己。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因此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因此,一个人不能希望另外一个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去接受另外的一套。好的动机只给一个人去做某一件事的原因,但是不能给他控制别人或使事情恰如他所愿发生的权利。不强逼别人跟随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别人便不会抗拒。同样地,我们只能自己推动自己。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因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需要加以检讨。有效果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从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每个人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把资料摄入头脑,因为不可能,也不需要捕捉所有资料,所以感官运用总是对客观世界的资料进行了主观选择。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也因此能储留在头脑中。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主观形成的,过滤出来的意义也是主观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用上述方式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的,因此是主观的。我们只能用这个方式建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没有其他的方法。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对于特定的一个人而言,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主观的真实,或者相对的真实。每个人的世界是在他的脑里,我们是凭大脑中对世界的认知去处理每一件事,因此,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便会改变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因此,无须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的),只需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人生便有所改变。事情从来都不会给我们压力,压力来自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反应。情绪也从来不是来自某人的言行或环境里出现的转变,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也就是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5.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沟通没有对与错,只有“有效果”或者“没有效果”之分。自己说得多么“正确”没有意义,对方收到你想表达的信息才是沟通的意义。因此,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接受什么才重要。话有很多种表述方法,使听者能够接受说话者想要传达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的表述方法,便是正确的方法。在沟通过程中,以言语和身体语言进行沟通比文字更有效。在潜意识层面发出与接收的信息比意识层面的信息多得多。没有两个人对同样的信息有完全相同的反应。说话的方法由讲者控制,但是效果由听者决定。改变说话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收听的效果。沟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听者的抗拒是对讲者说话方式不够灵活的指控。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做法不同,结果才会不同。如果你做的事没有效果,那么请你改变你的做法。任何具有创新思维的做法,都会比旧有的多一分成功机会。希望明天比昨天更好,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改变自己,别人才有可能改变。世界上每样事物本来都在不停地改变,不肯改变的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终于面临淘汰或失败的威胁。因此,只有不断地改变做法,才能与其他事物保持理想的关系。“做法”是规条,目的是取得效果,把焦点放在取得效果之上,就要灵活不断地修正做法。改变是所有进步的起点。有些时候,必须把全部旧的想法放下,才能看到突破的可能性。过分专注于问题本身,便会看不到周边的众多机会。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陷入困境的人,就是处理事情只用一种做法,并固执地认定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对事情有两个做法的人也会陷入困境,因为他给自己制造了左右两难、进退维谷的局面。有了第三个做法的人,很快便能找到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做法。有更多的做法,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有选择就是有能力。现在不成功,只是说明现在用过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没有办法,只是说明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世界上尚有很多我们过去没有想过,或者尚未认识的方法。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并使事情改变。不论什么事情,我们总有选择的权利。“没有办法”使事情画上句号,“总有办法”则使事情有突破的可能。“没有办法”对你既然没有好处,应停止想它;“总有办法”对你有好处,应坚持这样想。为何不使自己成为第一个找出办法的人?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了解和接受其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接受一个人的动机,这个人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他。动机往往是在潜意识的层面,不容易被说出来。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希望从该行为中得到的价值是什么?”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9.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就是说已拥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提升大脑的运用效率,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现在已有大量运用大脑能力的技巧发展出来,人类比以前更容易提升大脑效率。每一个人都可以凭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每天中遇到的事物,都可能含有带给我们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所有事情或经验里面,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究竟是我们的绊脚石还是踏脚石,须由自己决定。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一样,有能力替自己制造出困扰,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产生出来的。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或有可能,是自己得不到成功快乐的最大障碍。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灵活便是有一个以上的选择,选择便是能力。因此最灵活的人便是最有能力的人。灵活来自减少执行自己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多凭观察而运用环境所提供的其他条件。灵活就是适应,就是接受。灵活是使事情更快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人生成功快乐的重要因素。灵活也是自信的表现,自信越不足,坚持某个模式的态度会越强硬。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和可能性,便是灵活。在一个群体中,固执使人们紧张,灵活使人们放松。灵活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允许自己找出三赢的可能性。在沟通中,明白不代表接受,接受不代表投降(放弃立场)。“流水”是灵活学习的最好老师。灵活是用自己的步伐去做出改变,而固执则是在被逼的情况下做出改变。
  11.没有挫败,只有反馈信息
  “挫败”只是指出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提醒我们需要改变的一个信号。“挫败”只是在事情画上句号时才能用上,欲想事情解决,即事情仍会继续下去,这二字便不适用。“挫败”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怎样改变做法”是把焦点放在未来。挫败是过去的经验,而经验是让我们提升的踏脚石,因为经验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自信的基础。每次“挫败”,都只不过是学习过程中修正行动的其中一步。人生中所有的学习,都是经由不断地修正而臻于完善。
  想要成功,首先要相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把每次的“挫败”带来的教训掌握了,也就转化成了学习的过程。自信不足的人,其潜意识里总是在找“不用干下去”或者“我就是不成”的借口,“挫败”二字便很容易冒出来。不愿意接受有“挫败”的可能,便没有资格享有“成功”的机会。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动机在潜意识里总是正面的。潜意识从来都不会有伤害自己的动机,只是误会地以为某行为可以满足某些需要,而又不知有其他做法的可能。情绪总是给我们一份推动力,让我们在事情中有所学习。学到了,情绪便会消失。没有学到,同样的事情还会再来。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的动机和情绪,同时不接受他的行为。接受动机和情绪,便是接受那个人。那个人也会感觉出你对他的接受,因而更愿意让你去引导他做出改变。任何一次行为不等于一个人。行为不能接受,是因为没有效果;找出更好的做法,把这当作两人的共同目标,便能使两人有更好的沟通和关系。找出更好做法的方法之一是追查动机背后的价值观。
  信念系统操纵着我们人生里的每一件事——信念、价值观、规条的相互关系
  信念就像一幢建筑在浅水处的房屋,由一根一根柱子支撑着。房屋是信念,而柱子就是价值。这就是说,价值是支持信念的东西。信念改变了,就如房屋的位置改变了,水里支撑的柱子一定有了改变。也可以说是:改变价值,信念便能改变。
  以下举了一些例子去阐释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之间的关系。
  例1:“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我们才能被群体接受,在群体中感到安全。所以,我们每天早上见面时都互道早安。”
  例2:“我不会成功的,参加了只会令我辛苦而又得不到收入,我昨天已经推却了邀请。”
  例3:“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不断地增加学问,因为学问多了,别人才会尊敬他,找工作更容易,升职也会快一点。所以你应该多看点书,多报读一些课程。”
  该注意的是:信念和规条往往容易混淆,因为两者都常常会有“应该”二字出现。其实,它们不难分辨。因为规条总是为了实现信念。所以,规条是在信念之下,在支持信念。而且实现信念的方法也不会只有所说的规条,必然有其他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坚持那则规条也许不能实现信念。上面例1的“互道早安”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信念。“互相尊重”不一定用“互道早安”才能体现出来。事实上,在欠缺某些条件的情形下“互道早安”,甚至不能保证能够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这个信念。例3也是一样,“多看书,多参加课程进修”是为了实现“求上进的人都不断地增加学问”的信念。这个信念也不一定只有凭看书和参加课程才能实现。同时,如不注意看的是什么书,参加的是什么课程,多做这些行为,不一定就会增加学问。
  一个人对国家的理想(“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信念,他相信政府如果这样,人民(包括他自己)便会有一些好处,例如:安居乐业。为了确保人民能享有这些好处,政府也应订立法律。法律就是社会中的规条。一家工厂或企业的守则,就是它的规条。你问工厂的负责人为什么要有这些守则,他一定会给你充满信念、价值的回答。
  ……

前言/序言

  我们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我第一次接触NLP是在1992年的冬天。那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很有激励效果的课程,使我做了很多平时不会做的思考。那段时间我与我的第一位太太关系不太好,我俩彼此间的爱都很真很深,也被朋友们所认可,但往往就是陷入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沟通状态,因而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情绪。我们之间总有一种紧张和痛苦的体验,但同时各自又都深爱着对方。自从参加那次课程之后,我决心去找寻能够使这一方面有所改善的学问。
  我不断地打听,结果,一位朋友告诉我应该去接触“NLP”。于是我四处找寻哪里可以学到NLP,发现九龙华仁书院的徐志忠神父正在举办NLP的周末工作坊。于是,我报名参加了下一期由朱迪·德罗齐耶(Judith DeLozier)主持的工作坊。
  工作坊开始当天,有一位外籍男士,四十多岁,举手发问。他说他很憎恨他的妈妈,而他的妈妈已经不在人世,他问朱迪有没有办法解决。朱迪请他站出来,用两张椅子作为道具,在历时40分钟的过程中,她引导该名外籍男子时而坐下时而站起,时而对着空椅子说话。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那名外籍男子开始流泪;40分钟后,那男子泪流满面,但容光焕发,表情比开始时放松了很多。他说他已经不再憎恨他的母亲,同时内心感到舒服了很多。
  我看到这个结果,惊叹不已:过程中没有说“你应该怎样”的道理,而只是用简单的道具及话语引导,这样竟然可以消除数十年来内心的积怨,且涉及的人物已经不在世上。我想,连这都可以解决,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心学习NLP。
  我在1993年参加了徐志忠神父举办的NLP主题工作坊,1994年我去美国的NLP Comprehensive进修及格执行师的普通文凭课程(NLP Practit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返港后继续参加徐神父举办的周末工作坊。我从1996年开始参与教授NLP的工作,1997年我再去NLP Comprehensive进修NLP培训师技巧文凭课程(NLP Trainer Training Certification Program)。同年,由于徐神父决定从下一年(1998年)起不再举办NLP及格执行师文凭课程,于是我与另一位决心推广NLP的外国人在1998年承接了徐神父的工作,把这个课程办下去。同年年底我退出了这个合作,1999年底我推出了自己设计的NLP及格执行师文凭课程。
  1998年我去NLP大学参加了NLP及格执行师的高级文凭课程(NLP Master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2000年我又去了Anchor Point Institute进修催眠治疗文凭课程(Hypnotherapy Certification Program),并且在这一年里,当我的第一届文凭课程结束后,根据学员对课程的评估意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的资料,加上徐神父的推荐,蒂姆·哈尔布姆(Tim Hallbom)给我颁发了NLP Trainer证书。
  此后,我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杭州、大连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开设NLP方面的系列课程,包括NLP及格执行师课程、NLP亲子导师课程、NLP简快疗法、NLP演讲与培训课程、家庭系统排列,等等。
  以上便是我进修和教授NLP的经历。此间我还进修了一些运动机制学(kinesiology)和系统整合(system constellation)的工作坊。其他的学问知识,我是靠自学而获得的。
  我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
  1.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NLP的人,能够凭这本书享受到NLP带给人生和企业的好处。
  2.为我的NLP课程学员提供一本比较全面(针对我的课程来说)的辅助读本。
  3.给那些在其他地方上过NLP课程的朋友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了解NLP。
  NLP是很实用的学问,的确能够推动一个人快速地提升他的素质,进而享受更大的成功快乐。我希望这套学问能够迅速地在华人世界中广泛传播。
  有关NLP的英文书籍数以百计,但是对一个以中文为母语的人来说,他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少。在中国台湾,已经有超过50本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NLP书籍,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连上过NLP课程的朋友也看不明白。即使在翻译水平较高的著作中,也不容易找到一本能够全面地介绍NLP,同时又能清晰阐述其概念和技巧的书。因此,我希望本书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NLP不是我的宗教、信仰,同时我也郑重告诫人们,NLP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NLP也有无效的时候。但是NLP总能使我们多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并支持我们不断地尝试下去。对我来说,NLP是一个工具箱,是在我所拥有的工具箱中最大、工具种类最多、最常用和最易产生效果的一个。我希望各位学习NLP的朋友,也抱着这个宗旨去学习和运用NLP。
  虽然这样说,NLP也常常带来迅速和良好的效果。NLP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使一个人发生巨大的改变。我本人和一些投身于推广NLP工作的朋友都是见证者。
  NLP的效果是在人生的所有方面显示出来的。因为NLP的本质就是研究和运用一个人头脑中的思想运作模式,使其更有效地运作以便让人的自身能力发挥得更好。既然一个人的头脑控制其人生里每一个方面的成就,那么,提升人脑的思想运用能力,自然就会使整个人生都有所提升。
  我不是NLP大师,也不敢称自己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NLP老师。我只不过比别人早几年接触NLP,同时想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我对NLP的一些看法和发展成果而已。这番话我在每次的NLP课程中都说过。我觉得听我课程的人,给我最大的肯定是接受我这个朋友。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其他人高或低,朋友是最理想的身份。所以,若你喜欢我的书,请你接受我作为你的朋友。
  NLP并不能使我们绝对完美。“完美”二字本身便是主观的,没有两个人会有一致的定义。当我们明白这两个字是主观的,同时接受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因而其他人的看法和感觉都很重要,的确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或许会明白人生里没有空间来容纳“完美”这两个字。
  NLP的大师与我们一样,有他们自己的烦恼、问题和需要,只不过他们面对出现的情况时,总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法,同时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给自己、给别人很多空间。NLP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我们还需面对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们在不顺利的时候仍有信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尚有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增加人生里的成功快乐。
  我没有打算把这本书写成类似“NLP全集”一样的具有全面性或代表性的著作,因为我既不认为自己懂得NLP的全部知识,也知道不能把自己掌握的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保证效果。今天的NLP已经是一门需要学习几千个小时的学问,并且在世界各地不断地有新的发展。我估计我掌握的只有全部的20%~25%,虽然这20%~25%属于一个所谓主流的NLP派系(即多数人承认接受,但同时也有人不以为然)。在另一方面,我的确能很纯熟地运用一些NLP技巧,但是仍有很多很多的NLP技巧我未能掌握纯熟。所以,在这本书里我只能介绍我自认为已经了解和掌握得不错的NLP概念和一小部分技巧,其他技巧大家可以参看我的《简快身心积极疗法》(上、下)等书籍。
  很多NLP大师都认为,今天的NLP已经有太多的技巧。技巧是工具,够用便可,沉醉于拥有更多的工具,充其量只会成为一个工匠。在过去,NLP曾经被人批评为“没有心”(no heart)、“没有灵魂”(no soul)的学问。这点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NLP通篇都是研究心力、心法的学问,靠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改变整个人生。(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请参阅本书第三章有关自我价值的部分)
  常常有人问我,我的学问在哪所大学可以学到,我的回答是:“这些学问在大学里学不到。”这样的回答并不是狂妄,只不过是道出事实,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里,几乎是完全学不到NLP的。
  大学里没有教的学问有很多。一些对人类十分重要和基本的学问,事实上一向都被忽略。例如:
  ◇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我们该如何配合它运作的方式而使人生更有效率?(这便是NLP的功能。)
  ◇ 情绪与人的关系。社会上很多人是自己情绪的奴隶,如何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发展出来的EQ工作坊提供这样的技巧。)
  ◇ 如何能够成为成功的父母?
  ◇ 孩子如何能够更开心、更乐意地去上学、读书和做功课,并且学得更快、记得更牢、用得更好?(我的“亲子系列”中的“孩子工作坊”提供这样的技巧。)
  ◇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出健康的心理,使他有健全的性格、积极正面的心态和成功快乐的人生?
  这本书虽然以NLP为名,其实针对的是上面最后一项。NLP包括很多方面的学问,但一般来说很多人会把它列入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学的起源使它具有两点特质:
  ◇ NLP是科学的,故此其任务是解释现象。
  ◇ 心理学的始创与精神病治疗很有渊源,故此,心理学有很大一部分与治疗方面的研究有关系。
  有人说过:只要与人有关的都属心理学的范畴。这点对学者专家来说,也许不能接受,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却已足够。试以一个溺水的人为例,解释现象便是:“因为他的脚底接触的是水而不是土地,所以会溺水。”治疗研究便是如何把他从水中拉上来(也许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应穿上救生衣走路”“水池应筑起围栏”)。但如何能够教给每个人走路的正确方法,也许可以防止他们掉到水里。
  今天的心理学所欠缺的就是:我们该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我认为这就是NLP的功能。
  NLP追求的是效果,方法总是很灵活(事实上,如果用两个字去说明NLP是什么,那就是“灵活”)。这种态度,使传统治学之士很为困扰:竟然没有“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这个标准,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厘清和教授这门学问呢?
  人是灵活而富于变化的生物,所以,如果用刻板的法则去处理人的问题,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事实上,本书所介绍的技巧,不会有两个人在运用时产生完全一样的过程和效果,即使同一个人两次运用同样的技巧,其过程和结果也会不同。
  我建议读者以研究小溪流水的态度看待本书:力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则可以解释流水的一些特性,但是,每秒钟的水流都在不断地变化。另一种态度可以用禅宗的一个故事去表达:
  有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当他走到一条小河边时,发现没有桥,于是他砍下一棵大树,把它横放在河的两岸,然后从上面走了过去。过了河后,他把树扛在肩膀上继续走路。有人见到这一情景,问他为什么要扛着树走路,他回答说:“前面还有河嘛!”那个人说:“前面固然有河,但也有树啊!”
  学NLP的最好方法是,先努力记熟那些概念,多练习相关技巧。然后,当熟练之后,把它们忘掉,不再限于某一句话怎样说,或者某一个技巧的某一个程序应该是怎样的。
  所有学问的演绎必然带有演绎者个人的倾向,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你也可以说这本书中所介绍的NLP是李中莹的NLP。内容虽然符合NLP的基本精神,也有很多概念和技巧是前人发展出来的(我尽量找出它们的来源并加以注明),但是书中也介绍了很多我研究发展出来的东西。我当然要对它们负责任,也希望读者不吝指正。
  李中莹
  2006年3月
  再版序:NLP的未来在中国
  《重塑心灵》这本书自出版以来已经13年了,其间不断修订,先后加印二十多次。这本书被公认为NLP界最被推崇的书,我很荣幸,也很感激众多支持爱戴我的读者朋友。2015年《重塑心灵》换了出版社重新出版,我也想借此机会与读者分享一下今天我对NLP的看法。
  1. NLP发展得怎么样了?
  我最后一次学习跟NLP有关的课程是2000年,此后的15年里,我忙于做研发及培训的工作,较少与NLP界接触,是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的。
  我有两位好朋友:大陆资深NLP导师戴志强老师及台湾NLP协会理事长赖明正老师。他们都是美国NLP大学授证导师,所以我对NLP大学的发展了解得比较多。
  其实,在华人世界的NLP中,NLP大学的版本一向都是主流,而NLP大学的主要导师,尤其是元老级的朱迪·德罗齐耶、罗伯特·迪尔茨(Robert Dilts)、苏丝·史密斯(Suzi Smith)每年还会来到中国授课,其中又以罗伯特·迪尔茨的研发能力最为人所知。其他美国、欧洲的NLP学府及老师,以至中国港台等地区的NLP老师都未见有明显的发展。
  在国内,以我所见就是张国维老师、戴志强老师及我,带领着一群后起之秀在维持NLP的传播工作。
  近年来,除了罗伯特·迪尔茨的“英雄之旅”系列外,我没听过有什么显著的突破性概念,也没听过有新的国际级大师出现。NLP大学似乎面临培养接班人的困境:朱迪·德罗齐耶、苏丝·史密斯及罗伯特·迪尔茨都表示不愿再出国讲课,退隐的决心日渐明显。曾经不止一次传出张国维老师要退休的消息。我得到上天的眷顾,虽然年纪快70了,但看来仍能多做几年信差。戴志强老师应该是坐五望六,只有赖明正老师还未过半百。
  去年,NLP大学宣布NLP已经踏进第三代,已经接受“场域”的概念,这跟我十多年前,用“系统”(System)二字取代了“理解层次”(Logical Levels)里最高层的“精神”(Spirituality)一词的意思很相似。在2014年广州NLP学院举办的“中国NLP心理学大会”上,罗伯特·迪尔茨展示出的“第三代NLP”就列出了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 (家族系统排列)及Kim Wilber等的学问。
  回头看,在过去十多年不断研发的日子里,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把NLP跟多种学问融合发展,在概念上与技巧上都有了不少扩充、添增和提升。
  NLP大学也是我的母校,只是从一开始我就没有乖乖地只传授那里学的学问,而是不断研发及兼容。今天,国内有好些年轻的NLP讲师,加上我这两年大力培养更多的讲师及导师,我个人相信:NLP第四代很有可能在中国诞生!
  2. NLP到底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需要分三个部分来看NLP:
  第一,在美国学习时,NLP大学的老师说:“NLP是研究如何学习的学问。”这是指大脑如何接收、储留及使用所有出现的信息。这句话等同于英文NLP书籍中说的“NLP是研究人的主观经验的学问”。我把上述意思“本地化”一点,写出一句:“NLP让我们了解大脑及身体如何运作,因而能够让它们做得更好。”
  我对其的其他定义有:
  ◇ NLP是让人生更成功快乐的学问。
  ◇ NLP是最实际有效的“思方学”(思想方法的学问)及“行方学”(行为方法的学问)。
  上面每一句都是对的,同时还有一点意犹未尽,因为NLP能做到比上面每一句都多一点点的效果。其实,又何必坚持只用一句话就能说尽的定义呢?
  第二,NLP是一个工具箱,这是我一向坚持的NLP身份定位。这个定位有三层意思:
  1) 我是主人,工具箱为我服务,所以我说“NLP不是我的宗教”。
  2) 刀是工具,能救人也能伤人,决定权掌握在使用者手里。所以,学NLP的人应有心态上的修为。
  3) 既然是工具,就是可以制造、修改、创新的,尤其是随着需求的改变,应该研发出新的工具。
  ——我教NLP,一向坚持这三点。
  第三,NLP既然是工具箱,就无须硬要把它人性化,甚至神化。我是说,NLP是术,本身没有道的层面,如果有的话,也只是能够呈现、描述、解释道的存在而已。例如理解层次,它本身不是道,而只是道出世界事物是这么一回事而已。我反对有些欣赏NLP的人把NLP放在一个“道”的层次,更不明白一些人否定NLP的态度。这些人先错误地认定NLP是“道”的一种,然后用各种方式去否定NLP的“道”。NLP不是道,只是术,只是工具。你总不能说一个锤子是道吧?
  也因为以上三点,NLP无须跟任何学问学派有斗争,NLP可以配合及辅助所有学问学派,让这些学问变得更落地,实际可行,清楚明了。也因为这样,NLP让家族系统排列更易接受,掌握,产生效果;让心理辅导更快更有效,大大缩短疗程;让教学效率提升;让管理工作更轻松有效……
  3. NLP的未来
  NLP强调灵活,如果只用两个字说明NLP是什么,那就是“灵活”(Flexibility)。
  ◇ 因为灵活,所以NLP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 因为灵活,所以NLP可以不断修正,以保持精准、实用、高效的特点;
  ◇ 因为灵活,所以NLP能够不断地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模式,进入到无数有需求的领域里。
  在过去的15年里,我研发出来的培训及训练产品种类有:
  ◇ 亲子关系
  ◇ 企业里的销售技巧
  ◇ 企业里的团队管理技巧
  ◇ 演讲培训技巧
  ◇ 人生技能中的沟通及人际关系技巧
  ◇ 人生技能中的情绪及压力管理技巧
  ◇ 恋爱及婚姻关系
  ◇ 心理辅导
  ◇ 学校教育
  ◇ 企业家心智模式
  ◇ 讲师及导师训练
  ◇ 幸福人生
  以上这些,全都包含大量的NLP技巧,并且配合、取材其他的学问(包括我本人研发出来的)而成为道术兼备,可以传播的学问。
  换一个角度看,NLP就算再无发展也已够用了,这也许正说明了为什么在欧美会有现在的情况:创新的突破少了,但普及化传播多了。在国内,我正在两手干活:从2014年6月开始,我培养出来的讲师开始在全国各地讲授我的版本的NLP执行师课程,2015年初就已经签约30多场。一家公司一年开办这个数字的NLP课程(12天),相信是第一次了。我相信市场的潜力至少一年300场!
  在另一方面,除了不断研发新的概念及技巧之外,我还在大量地培养多个NLP应用课程的讲师。此外,我还有一个“NLP导师训练班”,这是专门培养有潜质成为大师级别的NLP导师的训练场。我希望从中能产生一些将会超越我、把NLP带往一个新高度的更高点、带领NLP不断发展下去的人。
  NLP不隶属于任何人,我相信,NLP的未来在中国!
  李中莹
  2015.3.18

《心之密钥:解锁内在潜能,掌控幸福人生》 你是否曾感到生活的齿轮卡顿,梦想触不可及?你是否在追寻快乐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心之密钥:解锁内在潜能,掌控幸福人生》是一本为你量身打造的自助指南,它将引领你踏上一场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发掘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巨大能量,从而重塑你的认知,驾驭你的情绪,并最终点亮你的人生之路。 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理论或速成的技巧,而是致力于激发你内在的智慧与力量。它深信,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让自己走向成功和快乐的能力,只是在过往的经历、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外界的纷扰中,这些能力被暂时蒙蔽。这本书正是那把“心之密钥”,它将帮助你拨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并激活那些沉睡的力量。 《心之密钥》将带领你深入探索以下几个核心维度: 一、 认识真实的自我:打破思维定势,拥抱内在声音 我们常常被社会的期待、他人的评价以及过往的经验所束缚,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甚至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己”。本书将引导你辨识并挑战那些阻碍你成长的限制性信念。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练习和反思,你将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区分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渴望与外界强加的标签。你将了解到,你的过往经历并非你的终点,而是你前进的基石。你会开始质疑那些让你感到疲惫和受限的“应该”和“必须”,转而拥抱那些让你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的可能性。 二、 掌控情绪的艺术:化解负面情绪,培育积极心态 情绪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负面情绪常常像沉重的枷锁,让我们无法自由呼吸。本书将提供实用的工具和策略,帮助你理解情绪的运作机制,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健康有效的方式来化解愤怒、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你将学会如何将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如何在逆境中保持韧性,如何培养感恩、乐观和希望等积极心态,从而让你的内心世界充满阳光,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三、 激发内在潜能:发掘天赋与优势,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talents and strengths(天赋与优势),但往往不自知或未被充分发掘。《心之密钥》将引导你深入挖掘自己的天赋、兴趣和优势,并学会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转化为实现目标的驱动力。通过清晰的目标设定方法和激发行动力的技巧,你将能够更有方向感地前进,并体验到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本书会鼓励你跳出舒适区,勇于尝试新的事物,挑战自己的极限,你会惊讶于自己内在蕴含的巨大能量。 四、 建立有益的关系:理解沟通的奥秘,收获和谐的人际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我们带来支持、理解和快乐。《心之密钥》将深入探讨有效沟通的原则与技巧,帮助你理解他人的需求与感受,学习如何清晰、真诚地表达自己,并在冲突中找到和谐共处的解决方案。你将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无论是家庭、友情还是职场,都能让你感受到归属感与支持,从而拥有一个更广阔、更温暖的人生。 五、 创造丰盛的生活:培养成长型思维,拥抱持续进步 成功与快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持续成长和精进的结果。《心之 অত্যাå》将倡导成长型思维模式,鼓励你将挑战视为学习的机会,将失败视为宝贵的经验,并始终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你将学会如何设定长远的人生愿景,并将其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持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调整,从而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实现持续的进步与丰盛。 《心之密钥:解锁内在潜能,掌控幸福人生》 是一本充满智慧、力量与希望的书。它不教你如何“成为”别人,而是帮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它不承诺一夜之间的奇迹,而是点亮你内心深处的灯塔,让你自己找到通往光明与幸福的道路。 无论你正面临职业瓶颈、情感困惑,还是仅仅希望让生活更美好,《心之密钥》都将是你最值得信赖的伙伴。翻开这本书,你将开启的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场关于生命、关于自我、关于无限可能的深刻对话。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非凡的旅程,解锁属于你的无限潜能,创造属于你的成功与快乐!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重塑心灵》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一直以为自己是那种“天生”就不适合成功、不适合快乐的人,总是习惯性地将自己置于一种被动的、受害者式的角色里。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以一种极其细腻和人性化的方式,揭示了“成功”和“快乐”并非是某种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的能力。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关于“思维模式”的分析。我常常发现自己陷入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认为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好,因此索性就不去尝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种思维模式是可以被改变的,而且,改变思维模式是通往成功和快乐的第一步。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识别我脑海中那些消极的想法,并尝试用更积极、更具建设性的想法来替代它们。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自我觉察,但书中提供的具体练习方法,比如“认知重构”的技巧,真的非常实用。我学会了如何去质疑那些负面想法的合理性,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摆脱了那些限制我的思维牢笼。此外,书中关于“复原力”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生活总会有起伏,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如何从失败中学习,如何快速地从打击中恢复过来。我曾经是一个很容易被困难击垮的人,但现在,我感觉自己有了更强的韧性,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挑战。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教会了我如何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如何发掘并运用内在的强大力量,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令人振奋、最具实践意义的心灵指南!《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这本书,它不是那种告诉你“只要信,就能实现”的空泛理论,而是真正地从“如何做”入手,给予我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深刻的认知。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老好人”,总是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需求,去迎合别人,结果换来的却是自身的疲惫和关系的不平衡。书中的“自我关怀”和“边界设定”的章节,就像是一剂良药,彻底治愈了我长久以来在这方面的困扰。我学会了如何识别自己真正的需求,如何用清晰而坚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拒绝那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要求。这个过程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也让我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我不再因为担心得罪别人而委屈自己,而是能够更加自信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此外,书中关于“习惯养成”的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一直有个坏习惯,就是做事拖延,难以坚持。这本书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拖延的原因,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对抗拖延的策略。我按照书中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培养新的习惯,并且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坚持下来!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目标,现在仿佛触手可及。这本书,不仅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内在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系统地、有策略地开发和运用这些潜能,从而真正地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现身心的双重成功与快乐。

评分

《重塑心灵》这本书,就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方向,注入了力量。我曾经深陷于对过往的懊悔和对未来的焦虑之中,觉得自己的生活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怪圈。然而,这本书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贩卖那些空洞的励志口号,而是通过详实的理论支撑和生动的生活实例,为我勾勒出了一条通往内心强大和幸福生活的路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潜能开发”的部分所吸引。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总是在某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未被发掘的巨大潜能,只是我们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而束缚了自己。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提供的“可视化练习”和“积极暗示”等方法,来激发自己的内在力量。起初,我还有些将信将疑,但随着练习的深入,我真的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勇气。我开始敢于去挑战那些曾经我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并且惊喜地发现,自己真的能够做到!此外,书中关于“感恩之心”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我曾经总是专注于自己所缺失的东西,从而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存在。但这本书引导我学会去感恩,去珍惜身边的一切,这让我整个人都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我发现,当我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时,生活也以更美好的方式回应我。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生活的人,变成了一个主动创造生活的人,它让我相信,只要我愿意付出努力,我一定能够重塑自己的心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评分

我必须说,《重塑心灵》这本书,真的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又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生导师,它以一种循序渐进、温暖而有力的方式,引导我走出了长久以来的心灵困境。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是注定的平凡,缺乏任何成就不可能。这本书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它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成功基因”和“快乐源泉”,只是我们往往被外界的噪音和内心的恐惧所蒙蔽,未能发现和激活它们。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思维重塑”的章节。我曾经总是沉溺于负面的想法,不断地自我否定,这极大地限制了我的行动力和创造力。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生动的案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绪的。我开始学习如何识别并挑战那些负面的思维定势,如何用积极、建设性的想法来取代它们。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我的大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排毒”,让我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更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自己和世界。此外,书中关于“情绪的接纳与转化”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但这只会让它们积压得更深,最终以更糟糕的方式爆发出来。这本书教我如何去拥抱自己的各种情绪,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学会如何从中学习,如何将它们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现在,我感觉自己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波动,不再被它们所裹挟,而是能够更好地驾驭它们。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重塑心灵”的意义,它给予了我实现内心强大和外在成功的力量。

评分

《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这本书,可以说是给我带来了一场心灵的“革命”。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是个“瓶颈期”的人,无论是在事业还是个人成长上,都感觉停滞不前,找不到突破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教练,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我最受触动的,是书中关于“心智模式”的转变。我过去常常陷入一种“固定型心智”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我们可以培养“成长型心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不断提升的。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接纳挑战,从错误中学习,并且看到每一次的努力都有可能带来进步。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让我不再畏惧困难,而是将它们视为成长的机会。我感觉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此外,书中关于“自我激励”的策略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常常因为缺乏动力而半途而废。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自我激励方法,比如“奖励机制”、“积极反馈”等等。我按照书中的建议,为自己设定了小奖励,并在完成任务后及时给自己肯定。这种正向的激励,让我能够持续地保持学习和行动的热情。现在,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并且能够更有毅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认识到了自己拥有的潜力,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激活和运用这些潜力,从而真正地实现持续的成长和进步,最终走向成功和快乐。

评分

读完《重塑心灵》,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改变外界,而在于改变内心。我曾经总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外部环境,觉得是别人、是社会、是命运不公,才导致了我今天的境遇。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盲点,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真正方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内在责任”的理念。它告诉我,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反应,去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这个概念,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受害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创造者。我开始意识到,我可以不再被过去的经历所束缚,我可以不再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我拥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利。我开始运用书中提供的“情绪管理”技巧,去觉察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我学会了如何识别那些触发我负面情绪的根源,并找到更健康的方式去回应它们。这个过程,让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力量去掌控自己的生活。此外,书中关于“人生目标”的设定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本书引导我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去发现自己的热情和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清晰的人生目标。当我有了明确的目标后,我感觉自己仿佛有了前进的方向,不再是无头苍蝇般地乱撞。现在,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规划我的生活,去为我的目标而努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也给了我改变的力量,它让我相信,只要我愿意去重塑自己的心灵,我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成功快乐的人生。

评分

《重塑心灵》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人生中的一道曙光!我一直觉得自己被生活的琐碎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它并没有给我灌输一些虚无缥缈的成功学理论,而是从最根本的层面,教我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运用内在的力量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我认同”的部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长期以来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我明白,真正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接纳和爱自己,而不是去迎合别人的期待。我开始尝试着去用积极的语言来肯定自己,去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一直盯着自己的缺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觉察,但这本书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坚持。此外,书中关于“人际关系”的章节也让我茅塞顿开。我曾经在与人交往中总是小心翼翼,害怕说错话,得罪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建立在真诚和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一味的讨好和迎合。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如何用更开放的心态去与他人相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轻松和自在,不再被过去的包袱所累,也不再对未来感到恐惧。我更加相信,只要我愿意去改变,去学习,我一定能够重塑自己的心灵,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快乐。

评分

读完《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我最深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能力”的认知。我之前一直以为,成功和快乐都依赖于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地位、人脉等等,而自己的内在能力似乎微不足道。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最强大的能力,恰恰就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拆解了“成功”和“快乐”的构成要素,并且告诉我们,这些要素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目标设定”和“行动力”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实现目标,不是因为目标本身不切实际,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或者缺乏持续的动力。这本书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方法,帮助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渴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步骤。我尝试着去运用书中的“SMART原则”来设定我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且学会了如何分解大目标为小任务,一步一步去攻克。这让我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此外,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一点点小事都能让我心烦意乱。但通过学习书中介绍的“正念冥想”和“情绪识别”技巧,我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觉察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不再让负面情绪控制我的行为。现在,我即使遇到挫折,也能保持相对平静的心态,更理性地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平实而深刻的语言,教会了我如何发掘和运用自己内在的无限潜能,让我相信,真正的成功和快乐,源于内心的丰盈和力量。

评分

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本书竟然能如此深刻地触及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读《重塑心灵》的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自我对话。我一直觉得自己活在过去的阴影里,总觉得过去的经历塑造了我,让我无法摆脱某些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因此限制了我实现梦想的脚步。然而,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心门。作者并没有一味地灌输“你必须怎样怎样”的道理,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让我自己去发现那些潜藏在我内在的巨大能量。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内在小孩”的部分,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童年时期的创伤,并学会如何去疗愈和接纳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原谅某些人,也无法原谅过去的自己,但书中提供的具体方法,比如“情绪释放练习”,真的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我尝试着去练习,起初有些生涩,但随着次数的增多,我发现自己的情绪真的变得更加稳定,不再轻易被外界的干扰所扰。而且,作者在讲解时,总是引用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记得有一个关于“信念重塑”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很多限制性的信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而且是可以被打破的。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擅长与人沟通,总是害怕说错话,但通过书中提供的“积极肯定句”练习,我开始慢慢地改变了这种负面自我评价,逐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励志书,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陪伴我走过了一段充满挑战但又充满惊喜的自我发现之旅。现在,我感觉自己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力量,能够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也更自信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评分

《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升级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那些在生活中感到迷茫、渴望改变的灵魂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成功和快乐似乎是属于少数幸运儿的专利,而自己注定与它们无缘。但这本书,用一种极其平实却又深刻的方式,打破了我固有的偏见。它让我明白,成功和快乐并非是某种难以企及的“天赋”,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刻意练习获得的“能力”。我最受启发的,是书中关于“自我效能感”的论述。我曾经常常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这让我错失了很多机会,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缺乏自信。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帮助我逐步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感。我开始敢于设定一些挑战性的目标,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它们。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像是一剂强心针,让我更加确信自己的潜力,也更加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这种良性循环,让我看到了人生无限的可能性。此外,书中关于“积极心态”的培养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曾经是一个容易抱怨、容易焦虑的人,总是盯着生活中的不美好。但这本书引导我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恩,去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当我开始关注积极面时,我发现生活本身也变得更加积极。我不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平静、更喜悦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心灵鸡汤”,它更是一份“行动指南”,它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也给了我改变的工具。

评分

书,挺好的,第一次网上买,非常满意。

评分

质量确实不错呀,送货快,下回还买

评分

在参加一个NLP的学习,买这本书一起参考一下。

评分

放在床边看。应该很不错的书。外观来说质量不错。挺好的就买了这一包。先尝尝。好用再多买一些:物流很快。一切都很好。

评分

还没看,物流给力,第二天就到了?

评分

可以没事儿多翻翻,比其他国内同类书可读性强

评分

李中莹老师的书籍通俗易懂,值得深入学习和理解!

评分

书,挺好的,第一次网上买,非常满意。

评分

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帮助每个人实现“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