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15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75329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027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國學典藏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32
字數:399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是宋代學術筆記具綜閤性和代錶性的作品之一,與瀋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睏學紀聞》被公認為宋代三大有學術價值的筆記。其內容繁富,議論精當,自經史諸子百傢、詩詞文章及曆代典章製度、醫蔔、星曆等,無所不包,而且其考證辨析之確切,議論評價之精當,皆倍受稱道。
目錄
前言 張富祥
總序
容齋隨筆
捲一二十九則
1.歐率更帖
2.羅處士誌
3.唐平蠻碑
4.半擇迦
5.六十四種惡口
6.八月端午
7.贊公少公
8.郭璞葬地
9.黃魯直詩
10.禹治水
11.敕勒歌
12.淺妄書
13.五臣注文選
14.文煩簡有當
15.地險
16.史記世次
17.解釋經旨
18.坤動也剛
19.樂天侍兒
20.白公詠史
21.十年為一秩
22.裴晉公楔事
23.司字作入聲
24.樂天新居詩
……
容齋續筆
容齋三筆
容齋四筆
容齋五筆
精彩書摘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8.漢輕族人
爰盎陷晁錯,但雲:“方今計,獨有斬錯耳。”而景帝使丞相以下劾奏,遂至父母妻子同産無少長皆棄市。主父偃陷齊王於死,武帝欲勿誅,公孫丞相爭之,遂族偃。郭解客殺人,吏奏解無罪,公孫大夫議,遂族解。且偃、解兩人本不死,因議者之言,殺之足矣,何遽至族乎?漢之輕於用刑如此。
9.漏泄禁中語
京房與漢元帝論幽、厲事,至於十問十答。西漢所載君臣之語,未有如是之詳盡委麯者。蓋漢法漏泄省中語為大罪,如夏侯勝齣,道上語,宣帝責之,故退不敢言,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見帝時,齣為禦史大夫鄭君言之,又為張博道其語,博密記之,後競以此下獄棄市。今史所載,豈非獄辭乎?王章與成帝論王鳳之罪,亦以王音側聽聞之耳。
10.田叔
貫高謀弑漢祖,事發覺,漢詔趙王,有敢隨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自髡鉗隨王,趙王既齣,上以叔等為郡守。文帝初立,召叔問曰:“公知天下長者乎?”曰:“故雲中守孟舒,長者也。”是時,舒坐虜大人雲中,免。上曰:“虜入雲中,孟舒不能堅守,士卒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叔叩頭曰:“夫貫高等謀反,天子下明詔,趙有敢隨張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鉗,隨張王,以身死之,豈自知為雲中守哉!是乃所以為長者。”上曰:“賢哉孟舒!”復召以為雲中守。按,田叔、孟舒同隨張王,今叔指言舒事,幾於自薦矣。叔不自以為嫌,但欲直孟舒之事,文帝不以為過,一言開悟,為之復用舒,君臣之誠意相與如此。
……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
不錯,發貨快,書品不錯,推薦
評分
☆☆☆☆☆
翻閱古籍,追尋往昔
評分
☆☆☆☆☆
以“西方美術史”為題的通史著作可以擔得起捲帙浩繁這個詞,不過,就中國學者所著“西方美術史”而言,這本書讀來通透舒服,究其關鍵,勝在不隔,全書並不藉用宏大敘事的手法,也不拋齣玄奧新奇的觀念,而是將西方美術漫長而燦爛的曆程講述得清楚動人,對藝術作品飽含的深情也透齣紙背,這便是本書動人之處。
評分
☆☆☆☆☆
書是正版的,看起來沒有網頁上那麼大,就是快遞包裝太簡陋,一本書簡陋也就算瞭,十幾本也這麼簡陋,萬一要是下雨天豈不全濕瞭
評分
☆☆☆☆☆
評分
☆☆☆☆☆
《列子》又名《衝虛經》,是道傢重要典籍。列子指列禦寇,據說能禦風而行,戰國前期思想傢,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傢思想代錶人物,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今本《列子》八捲,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評分
☆☆☆☆☆
開始全麵梳理先秦秦漢文獻,這套書陸陸續續都準備買瞭。
評分
☆☆☆☆☆
評分
☆☆☆☆☆
公山弗擾佛肸二章,程先生謂,欲往者聖人以天下無不可改過之人,故欲往。然終不往者,知其必不能改也。又雲欲往者,示人以跡,子路不喻。熹疑召而欲往,乃聖人虛明應物之心,答其善意自然而發;終不往者,以其為惡已甚,義不可復往也。此乃聖人體用不偏,道並行而不相悖處,不知是否?又兩條告子路不同者,即其所疑而喻之爾。子路於公山氏疑聖人之不必往,故夫子言可往之理[此語意中微似年木隨身之意,不知然否?];於佛肸恐其凂夫子也,故夫子告以不能凂己之意,不知是否?又謂示人以跡者,熹未喻其旨。先生曰:元晦前說,深測聖人之心,一箇體段甚好。但更有少礙:若使聖人之心不度義如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國學典藏:容齋隨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