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威廉·西尔斯博士是美国很有影响力的育儿专业。《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出版20余年来畅销不衰,至今仍高居美国各大书店育儿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美国妈妈人手一本。
西尔斯博士根据40年的儿科临床实践,以及与妻子玛莎共同养育8个子女的经验,结合发展心理学的“亲密理论”,总结出了一套“亲密育儿法”。即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一起睡、用背巾背着宝宝、及时回应宝宝需求等方式,使父母与幼儿及早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长大。
本书是《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的新的修订版。
作者简介
威廉·西尔斯,医学博士,美国儿科学会会员,全美知名的儿科医生。儿科从医经历40年,曾撰写过《西尔斯怀孕百科》等40余本怀孕育儿类畅销书,是《宝贝说话》(Baby Talk)和《养育》(parenting)杂志的育儿医学顾问。他在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 “亲密育儿法”(Attachment Parenting),提倡通过母乳喂养、和宝宝一起睡,用背巾背着宝宝等方式让父母和宝宝及早建立亲密关系。
目录
第一部分 迈出第一步:育儿基础
第1章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第2章 安全顺产的10个要点
第3章 为迎接宝宝做准备
第4章 与宝宝一起迈好第一步
第5章 产后全家的调适
第6章 照顾宝宝的身体
第7章 最初几周的一般护理
第二部分 饮食和营养
第8章 采用母乳喂养的原因和方法
第9章 哺乳妈妈的选择和桃战
第10章 安全而充满爱意地喂奶粉
第11章 引入固体食物:何时吃,吃什么,怎么吃
第12章 10招让你成为家庭营养师
第13章 给学步期宝宝喂食
第三部分 现代育儿
第14章 把宝宝“贴”在身上:抱孩子的艺术与科学
第15章 夜间育儿:如何让宝宝乖乖安睡
第16章 照料难缠或肠痉挛的宝宝
第17章 工作与育儿
第18章 特殊情形的处理
第四部分 婴儿成长成行为
第19章 共同成长:享受宝宝成长的各个阶段
第20章 0~6个月:大变化
第21章 6~12个月:迅速发展
第22章 第2年:从婴儿到幼儿
第23章 恼人但正常的幼儿行为
第24章 训练宝宝大小便
第五部分 让你的宝宝健康安全地长大
第25章 给宝宝安全的居家环境
第26章 让宝宝健康不生病
第27章 常见医学问题的家庭护理
第28章 常见紧急状况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作为一名追求效率的职场妈妈,我最看重一本书是否能帮我节省时间,并提供高密度的有效信息。这本《百科全书》在信息密度上做得极其出色。它不像那些碎片化的育儿App,只会推送当下的建议,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你阅读完关于“早期运动发展”那一章后,你会对孩子不同月龄下应该达成的里程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框架,而不是只记住“六个月要会爬”这种孤立的知识点。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各种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和图解,这对于居住在公寓楼里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必备的安全指南。我根据书里的建议,重新检查和调整了家里的安全设置,这让我对独自留孩子在家时的焦虑感降低了不少。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值得被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它不是那种读完一次就束之高阁的书籍,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每一阶段都有新的、能指导你行动的宝贵内容浮现出来,真正的“常读常新”。
评分这本育儿书的厚度简直是本“砖头”,初次捧起它的时候,还真有点被它的分量震慑住了。不过,翻开内页才发现,这种沉甸甸的感觉反而带来了一种莫名的安心,仿佛所有的育儿难题都能在这汗牛充栋的篇幅里找到解答。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新生儿护理这一块的细致入微,从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到黄疸的处理,每一个步骤都描绘得如同手把手教学一般清晰。特别是关于母乳喂养的章节,它没有采取那种一刀切的教条式论断,而是非常尊重个体差异,提供了多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实用对策,比如乳头混淆的处理方法,我就觉得受益匪浅。很多新手父母在面对宝宝夜间频繁哭闹时会手足无措,而这本书里关于睡眠周期的科普和温和的安抚技巧,真的是解救了我好几晚的失眠。它不是那种只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书,而是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宝宝会这样做”,这种底层逻辑的阐述,极大地帮助我建立起更科学、更具同理心的育儿观。而且,书中的插图和图表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复杂的数据和流程图被简化成了易于理解的视觉信息,即便是疲惫不堪的父母也能一目了然。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家里已经堆了不少育儿指南,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关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而这本百科全书的覆盖面之广,令人咋舌,它几乎涵盖了从孕期准备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方方面面。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回避那些敏感或充满争议的话题,比如疫苗接种的选择性讨论,或是孩子教育中的社会化问题。它的立场是中立且信息全面的,尽可能提供正反两面的研究数据,让父母自己去权衡和决定。这种尊重家长自主权的写作态度,让我倍感舒心。我特别喜欢它关于“安全感和边界感”如何并行发展的讨论。很多家长害怕溺爱,这本书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你如何在给予无条件关爱(亲密)的同时,设定清晰、合理的界限(规则)。我感觉我不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育儿的海洋里漂浮,而是有了一张详尽的海图,知道哪里有暗礁,哪里可以安全停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非常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它读起来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充满智慧的资深育儿导师,坐在你身边,语气平和地与你分享她走过的弯路和总结的经验。在很多育儿的“灰色地带”,也就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时刻,这本书提供的建议总是那么富有弹性。比如,当孩子生病时,父母那种焦急和无助感,这本书里详细描述了父母的情绪管理,比单纯的疾病护理知识更有安抚作用。它让我意识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比完美执行某一套流程更重要。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对某样食物极度抗拒,我当时非常挫败。翻到关于“食物引入与抗拒”那一章,它推荐的“多次、不强迫”策略,让我立刻放下了心理包袱,转而用游戏的方式去尝试,效果竟然出奇的好。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真正理解了父母在育儿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并提供了既科学又充满人情味的解决方案。
评分我原本以为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都大同小异,无非是强调“规矩”和“作息”,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亲密”关系的强调,这对我这个追求自然养育的妈妈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不鼓吹任何极端的育儿流派,而是倡导一种基于信任和尊重的亲子互动模式。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依恋理论”的深入浅出地阐述,它让我明白,早期建立的安全感,远比强行让孩子学会独立更重要。书中对于如何回应宝宝的哭声那一节,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以前总担心抱太多会让孩子更粘人,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担忧,它用扎实的理论支持我的直觉——那就是,一个被充分回应了需求的宝宝,最终会更自信地探索世界。在处理学步期宝宝的“说不”和情绪爆发时,它提供的引导和沟通技巧,简直是高情商育儿的教科书范本。我试着运用书里提到的“命名情绪”的方法,效果立竿见影,原本的哭闹僵局,一下子就找到了融化的那个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的不是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而是一种面对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灵活思维框架。
评分不错,不错,非常不错,还会再次购买的
评分很好~
评分还没打开,希望不错,没见着发票
评分买来囤货哒!生个娃不易啊!自己也得学习啊!内容还是不错的~
评分好书啊,值得拥有
评分学习中
评分很不错
评分好厚的一本书,拿着看好累啊,内容也实用
评分好厚好厚的一本,字比较小,要慢慢看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