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

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岛 著
图书标签:
  • 北岛
  • 诗歌
  • 当代诗歌
  • 诗选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
  • 文化
  • 思想
  • 1989-2008
  • 在天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26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25433
品牌:三联书店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字数:1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内容简介

  《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为上卷。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知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他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北岛三十余年的诗歌写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命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见证与高峰。

作者简介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内页插图

目录

辑一(1989—1990)
钟声
晚景
重建星空
无题
无题
在路上
布拉格
过节
无题
知音
仅仅一瞬间
占领
磨刀
此刻
纪念日
乡音

黑盒
巴赫音乐会
夜归
写作
四月

辑二(1991—1993)
岁末
午夜歌手
多事之秋
以外
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午后随笔
苹果与顽石
无题
东方旅行者
忧郁
夜巡
毒药
记录
在天涯
醒悟
新世纪
问天
忠诚
无题
遭遇
……
辑三(1994-1996)
辑四(1997-2000)
辑五(2001-2008)

前言/序言


《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并非一部我所能直接接触和阅读的实体书籍,因此,我无法为您提供其中具体内容的概述。我的知识库并非实时更新的图书馆,无法对市场上所有出版物进行即时查阅和分析。 然而,基于您提供的书名——《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推测和解读这部作品可能包含的意涵和可能的创作方向,从而构建一个关于“北岛”及其诗歌创作在特定时期(1989-2008)的可能性探讨。 首先,“北岛” 作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巨大的文化份量。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对时代的回响而闻名。“北岛”的名字,首先联想到的是“朦胧诗”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及其作品中对自由、个体价值、历史反思等主题的持续关注。从“今天”杂志到《歧路上的花》等等,他的早期作品已经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其次,“在天涯” 这个短语,可以有多种解读。 地理上的“天涯”:诗人可能在这一时期身处异国他乡,远离故土,在“天涯海角”般的距离中审视中国,审视自己。流亡的经历,对于许多诗人而言,是创作的重要催化剂。身处异文化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更敏锐的观察和更深沉的思考。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与疏离感,也可能成为诗歌情感的重要来源。 精神上的“天涯”:这里的“天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上的边际,一种对现实的审视已经抵达了某种极限,或是对理想的追寻已经进入了漫长而孤独的旅程。“天涯”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宏大的视野,一种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去审视历史的纵深和文明的演进。 时间上的“天涯”:1989年至2008年,这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充满剧烈变革的时期。这段时间跨越了冷战的结束,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全球化进程加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天涯”可能意味着诗人以一种超越日常的视角,去捕捉和回应这些宏大的时代变迁。 再次,“诗选1989-2008” 明确了这部作品的体裁和时间跨度。 诗选:这意味着作品将收录北岛在这一特定时期内创作的精选诗歌。诗选通常意味着对诗人创作脉络的梳理和精华的提炼,能够展现诗人某一阶段的核心思想和艺术探索。 1989-2008: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1989年:这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折。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深刻的反思和身份的重塑。对于北岛而言,这可能意味着创作方向的调整,或是对过往经验的重新解读。 2008年:这一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社会问题和发展挑战。从1989年到2008年,中国的社会结构、思想文化、个体生存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北岛的诗歌在这个时期,很可能在记录、反思和质问这些变化。 因此,可以推测,《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这部诗选,可能试图呈现北岛在这一关键历史时期内的诗歌创作面貌。这些诗歌可能包含: 1. 对时代巨变的敏感捕捉与反思:1989年后的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伴随着新的社会矛盾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北岛的诗歌,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敏锐回应,很可能以其特有的冷峻笔触,记录下这些变迁中的个体感受,以及对宏大叙事的质疑。例如,对市场经济浪潮下价值观的失落,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对权力与自由关系的审视,都可能是诗歌探讨的主题。 2. 个体生存困境与精神追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个体的存在感、身份认同以及精神寄托成为重要的议题。北岛的诗歌往往关注个体的孤独、疏离和对意义的追寻。在“天涯”的语境下,这种追寻可能显得更加艰难和漫长。诗人可能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或是对抽象概念的哲学思考,来展现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不屈。 3. 对历史的重估与记忆的挖掘:1989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分水岭。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如何看待和解读过去的经历,如何处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都是诗人可能触及的。北岛的诗歌,素来不回避历史的沉重,他可能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更为深刻和复杂的审视,挖掘被遗忘的细节,反思历史的教训。 4. 语言的探索与诗歌形式的创新:北岛一直是中国当代诗歌语言革新的重要推动者。在1989-2008这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可能继续探索诗歌语言的可能性,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挑战传统的诗歌范式。这可能体现在他对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安排、意象的构建等方面,都可能展现出其独具匠心的艺术追求。 5. “在天涯”所带来的独特视角:如果“天涯”指的是诗人身处海外的经历,那么这些诗歌很可能带有强烈的异乡人的视角,对故乡的思念,对中国变化的观察,以及在异文化背景下的反思,都会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这种“旁观者清”的视角,或许能带来更客观、更冷静的洞察。同时,流亡的生活也可能加剧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存在本身的追问。 6. 人性的普遍关怀:尽管诗歌常常与时代紧密相连,但优秀的诗歌往往能够超越具体的时空,触及人性的普遍困境。在北岛的诗歌中,对爱、死亡、痛苦、希望等永恒主题的探讨,很可能贯穿于1989-2008年的作品之中,展现出诗人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怀。 具体可能的风格和主题的延伸: 冷峻与内敛:北岛的诗歌常以一种冷静、克制的笔调来描绘激烈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这种风格可能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得到延续,甚至更加成熟。 隐喻与象征:诗人善于运用丰富而复杂的隐喻和象征,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诗歌具有多义性和解读空间。 对“意义”的追问:在社会急速变迁,传统价值体系摇摇欲坠的背景下,对“意义”的追问,对精神家园的构建,可能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核心驱动力。 城市经验与现代人精神: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都市的景观、生活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困境,很可能成为北岛诗歌中描绘的重要元素。 对语言本身的审视:在信息爆炸和语言碎片化的时代,诗人可能也会对语言的可靠性、表达的可能性进行深刻的思考,甚至在诗歌中体现出对语言界限的探索。 总而言之,如果《北岛 在天涯 诗选1989-2008》确实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将是理解北岛诗歌创作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一关键历史转折期内演变的宝贵文献。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中国社会变迁、个体精神状态以及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诗人“在天涯”的目光,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影,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这部诗选,很可能延续了北岛一贯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时代体验和对人生、历史更深层次的理解。它将是一部充满历史感、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诗歌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诗集的名字,光是“北岛”二字,就足以勾起我心中无数的回忆。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那些带着隐喻、带着激情的诗句,如何在暗夜里点燃希望的火苗,如何在压抑中寻找自由的出口。想起第一次读到他的诗,那种震撼,那种被触动灵魂的感觉,至今依然清晰。“在天涯”,这个词组又让我感受到一种辽阔与孤寂并存的意境,仿佛站在世界的尽头,眺望远方,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往的眷恋。1989-2008,这二十年的跨度,对于任何一个时代而言,都承载了太多风云变幻。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这本诗选中,去捕捉那些时代的印记,去感受北岛先生在这二十年里,诗歌语言的演变,思想的沉淀,以及他对世界、对人生的观察与思考。我知道,诗歌是一种凝练的艺术,而诗选,更是诗人精选精华的呈现。我期待着,在这字里行间,找到那些曾让我热泪盈眶的诗句,也期待着,那些被我遗忘的、或是在我尚未经历的岁月中诞生的诗篇,能够给我带来新的启迪和共鸣。这是一场与一位伟大诗人的对话,也是一次与自我内心深处的探索。

评分

打开这本书,仿佛踏入了一个情绪的迷宫。北岛的诗,总是带着一种疏离而又精准的力量,直抵人心最柔软也最坚硬的角落。我尤其喜欢他那些描绘城市、描绘日常的诗句,它们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例如,他在诗中对光影的捕捉,对声音的描摹,总能让我瞬间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感受到细微的情感波动。“在天涯”,这几个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指地理上的远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一种对自我边界的不断试探。1989-2008,这恰好是我生命中一段极为关键的时期,从少年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我好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岛的诗歌是如何回应社会的变化,又是如何映照出个体在洪流中的挣扎与前行。我期待在这本诗选中,看到他如何用文字构建出那个时代的独特气质,那些曾经触动过无数人的心灵的诗篇,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再次唤醒我沉睡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更是一本时代的回声,一本关于个体命运与宏大叙事交织的读物。

评分

每当读到北岛的诗,我总会想起那个充满理想与失落的年代。他的文字,带着一种冷静的洞察力,直击现实的痛点,却又在绝望中孕育着一丝不屈的希望。“在天涯”,这个词组,让我感受到了那种遥远、那种孤寂,也仿佛是他对人生的一种超脱的审视,一种站在世界尽头的凝望。1989-2008,这二十年,是中国大地经历深刻变革的时期,也是我个人生命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的阶段。我非常好奇,在这本书里,北岛先生是如何用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去捕捉那个时代的脉搏,去回应社会变迁的浪潮,去记录个体在时代背景下的情感起伏。我期待着,那些曾经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诗句能够重现,也期待着,那些我尚未细细品读过的诗篇,能够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感悟。这不仅是一次对诗歌的探索,更是一次对时代的回顾,一次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评分

这本诗集的名字,让我立刻联想到那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意境,只不过,这里的“天涯”所指向的,或许更加辽阔,也更加复杂。北岛的诗,我一直觉得有一种冷峻的美学,文字精炼,意象鲜明,却又常常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忧伤和孤寂。他不是那种用华丽辞藻堆砌的诗人,他的力量在于他对语言的极致运用,在于他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在天涯”,这个词语,在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站在高处,俯瞰人间,既有壮阔的景色,也有人生的渺小。1989-2008,这二十年的时间跨度,恰好是中国社会经历剧烈变革的时期,我很好奇,在这段动荡而又充满希望的岁月中,北岛的诗歌是如何观察、记录并思考这一切的。是沉淀,是反思,还是对未来的一种遥望?我期待在这本诗选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引发我对人生、对时代更深层次思考的诗句。这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品读,更像是一次与时代同行的精神旅程。

评分

“北岛”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符号化的意义,代表着一代人的精神记忆。而“在天涯”,则赋予了这个名字更广阔的意境,仿佛是他站在世界的边缘,用诗歌丈量着人类的生存境况。我一直觉得北岛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质感,像未经打磨的宝石,粗糙中透着光芒。他的语言,简练却饱含深意,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挑选,放在那里恰到好处,却又能激起无限的联想。1989-2008,这二十年,在我生命中,是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转折点,也是我开始真正关注外部世界,开始思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时期。我非常期待在这本诗选中,能够看到北岛先生在这段特殊时期里的观察和思考,他的诗句如何回应那个时代的喧嚣与沉寂,如何捕捉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妙感受。我期待那些曾经让我为之震撼、为之落泪的诗句,也期待着,那些我尚未接触到的,能够给我带来新的视野和感悟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一本诗集的阅读,更像是一次与时代对话,与灵魂共振的体验。

评分

京东送货上门真的一如既往的好!

评分

凑齐了!!!!!封面丑哭了,一下子就脏了我!!!!!

评分

书还行,挺不错。装祯设计都挺好。用纸也不错。

评分

这本书和北岛的人生履历有关,看了能增加作文素材

评分

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1]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2]

评分

就是喜欢这样畅快的文字。

评分

北岛的随笔集。追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都北京:城市的风物、童年的玩伴和游戏、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评分

好看,读起就想起了小时候我们玩的各种游戏

评分

1989年移居海外,飘零天涯的诗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