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普通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民用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构造、楼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窗构造和变形缝构造。
《建筑构造/普通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特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内容涉及面广,叙述深入浅出,全书图文并茂,除节点详图外,配有大量实物及施工现场照片,易教易学,便于学生理解。本书也适用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的教学,也可供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相关人员参考。
第1章绪论
1.1建筑物的基本要素与构造组成
1.1.1建筑物的基本要素
1.1.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1.2建筑的分类与分级
1.2.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2.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2.3按结构形式分类
1.2.4按建筑的规模分类
1.2.5按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类
1.2.6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1.2.7按建筑的耐火极限分级
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3.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1.4.1建筑模数
1.4.2构件的有关尺寸及相互关系
第2章地基与基础
2.1概述
2.1.1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2.1.2地基的分类
2.1.3基础的要求
2.1.4基础埋置深度的影响因素
2.2基础的分类与构造
2.2.1按材料与受力特点分类
2.2.2按基础构造形式分类
第3章墙体构造
3.1概述
3.1.1墙体的分类
3.1.2墙体的设计要求
3.2砌体墙构造
3.2.1砌体墙材料
3.2.2砌体墙的组砌方式与加固措施
3.2.3砌体墙的细部构造
3.3隔墙构造
3.3.1块材隔墙
3.3.2轻骨架隔墙
3.3.3板材隔墙
3.4幕墙构造
3.4.1幕墙材料
3.4.2玻璃幕墙的构造
3.5墙面装修
3.5.1抹灰类
3.5.2贴面类
3.5.3涂料类
3.5.4裱糊类
3.5.5铺钉类
第4章楼地层构造
4.1概述
4.1.1楼板层
4.1.2地坪
4.2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4.2.1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2.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2.3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3楼地层面层构造
4.3.1楼地层面层构造要求
4.3.2楼地层面层构造种类
4.3.3踢脚板和墙裙
4.4顶棚构造
4.4.1直接式顶棚
4.4.2吊顶棚
4.5阳台和雨篷构造
4.5.1阳台
4.5.2雨篷
第5章楼梯构造
5.1概述
5.1.1楼梯的组成
5.1.2楼梯的设计要求
5.1.3楼梯的形式
5.1.4楼梯的尺度
5.2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5.2.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5.2.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5.2.3楼梯细部构造
5.3台阶、坡道与无障碍设计
5.3.1台阶
5.3.2坡道
5.3.3无障碍设计
5.4电梯和自动扶梯
5.4.1电梯
5.4.2自动扶梯
第6章屋顶构造
6.1概述
6.1.1屋顶的设计要求
6.1.2屋顶的形式
6.2平屋顶构造
6.2.1平屋顶的排水
6.2.2柔性防水屋面
6.2.3刚性防水屋面
6.2.4涂膜防水屋面
6.2.5平屋顶隔热构造
6.3坡屋顶构造
6.3.1坡屋顶的形式
6.3.2坡屋顶的组成及承重结构
6.3.3坡屋顶的排水组织
6.3.4坡屋顶的屋面构造
第7章门窗构造
7.1概述
7.1.1门窗的功能
7.1.2门窗的设计要求
7.1.3门窗的类型
7.1.4门窗的尺寸
7.2木门窗构造
7.2.1木门构造
7.2.2木窗构造
7.3其他门窗简介
7.3.1铝合金门窗
7.3.2塑钢门窗
第8章变形缝构造
8.1概述
8.1.1变形缝概念与类型
8.1.2变形缝设置条件
8.2变形缝构造形式
8.2.1墙体变形缝
8.2.2楼地层变形缝
8.2.3屋顶变形缝
8.2.4基础变形缝
参考文献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课程。现有本科教材多以建筑学专业学生为对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对于工程管理等其他不以建筑设计为培养目标的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对建筑物形成全面的认识,熟悉建筑物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掌握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和构成,以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书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兼顾其他土木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以民用建筑为主要内容,介绍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构造、楼地层构造、楼梯构造、屋顶构造、门窗构造和变形缝构造。
本书系统完整,内容涉及面广,基础理论为应用服务,注重实用性。对建筑物各部分构造的介绍,以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深入浅出,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每章均有内容导读列出主要内容和重点,学习拓展列出拓展阅读书目,本章小结总结基本知识点,复习与思考题帮助学生加强记忆。一些章节设有知识链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为加强直观感受,除节点详图外,配有大量实物及施工现场照片,易教易学,便于学生理解。
本书同时也适用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等专业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通识教育成为很多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建筑构造是建筑科学的基础,作为本科生有必要掌握一些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识,认识人类自身的活动空间是大学生学习自然科学、探索自然规律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因此,建筑构造课程也是一些高校通识教育开设的课程之一,本书浅显易懂、图文并茂,也适合这部分针对非建筑类专业学生的教学。
本书的编写分工为:第1章~第5章由李迁编写,并由其负责全书的统稿;第6章由刘冬霞编写;第7章由李建志编写;第8章由李建志、徐伟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欢迎广大师生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4月
这本书的体量和内容丰富度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建筑构造的百科全书。我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本书。它所涵盖的知识面之广、内容之深,足以应对工程管理专业在建筑构造方面的绝大部分需求。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对各种建筑材料的特性、不同结构的施工要点、以及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有深入的了解。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责任的态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也对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虽然我还在探索具体的构造细节,但我已经能预见到它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价值。例如,书中关于不同材料的性能分析和适用范围的介绍,肯定会为我在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各种构造节点连接方式的详细阐述,也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我甚至可以想象,在遇到一些复杂的工程难题时,翻开这本书,很有可能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是一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查阅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即使是一些复杂的专业术语,作者也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了晦涩难懂的行话。这对于我这样刚开始接触建筑构造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更是大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融入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和施工技巧。这使得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实际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有所了解,为将来进入工地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粗略翻阅目录,就能感受到其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编排。从基础的建筑材料讲起,逐步深入到墙体、楼板、屋顶等主体结构,再到门窗、楼梯、装修等细部构造,最后可能还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构造形式和施工技术。这种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的编排方式,非常有利于我们这些初学者逐步建立起对建筑构造的系统认知。而且,考虑到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一定紧跟时代发展,涵盖了当前工程管理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十分丰富,这对于理解抽象的构造原理至关重要。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封面上“建筑构造”几个字苍劲有力,下方是“普通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字样,让我一看就知道它是一本学术性、权威性很强的专业书籍。拿到手后,沉甸甸的重量和纸张的质感都透露着一股踏实感,仿佛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宝藏。翻开书页,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排版印刷十分精良,字体清晰,图表清晰,即使是复杂的建筑构造图纸也能被描绘得一目了然。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具体内容,但仅从书籍的整体呈现来看,我就对它充满了期待。我预感这本书将成为我在工程管理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能够帮助我系统地理解建筑构造的原理和应用,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封面的色彩搭配也十分和谐,给人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活力的感觉,非常符合一本优秀教材应有的气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