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世界

希腊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西蒙霍恩布洛尔 著,赵磊 译
图书标签:
  • 希腊历史
  • 古希腊文明
  • 希腊神话
  • 西方文明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 哲学
  • 考古学
  • 古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16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2415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希腊世界》是牛津大学古典学名师西蒙?霍恩布洛尔的代表作,是希腊古代史的经典著作,自1981年出版以来,风行不衰,三十年来多次重印再版。本书是它的第四版。

内容简介

  

  《希腊世界》是牛津大学古典学名师西蒙霍恩布洛尔的代表作。《希腊世界》记述了自波斯王薛西斯入侵希腊失败到亚历山大大帝之死这段时期内,希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和战争。书中前半部分按地域详细描叙了希腊古典时代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经济和军事实力、外交政策;后半部分则把整个希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记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科林斯战争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行动及其给希腊世界带来的影响。作者除了广泛征引原始文献和学者的研究著作以外,还大量引用了钱币、考古和古代铭文作为证据。《希腊世界》由于资料翔实、观点颇富新见,自出版后就被史学界视为研究希腊古典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力作,三十年来多次修订增补后再版。中文本即译自新修订的第四版。

作者简介

  西蒙·霍恩布洛尔,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高级研究员,曾担任过伦敦大学学院古典学教授和古代史的格罗特教授席位。他是英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在希腊史和古典文明方面的著述颇丰,其中三卷本的《休昔底德注疏》(1999-2008)较有影响。他现在正在撰写希罗多德的《历史》第五卷和第六卷的注疏以及吕哥弗隆《亚历山大》的注疏。

目录

图片目录
序言
第一版前言和致谢
第三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缩略词和术语表

1 介绍
公元前479年希腊世界的范围
本书写作计划

2 提洛同盟的建立
雅典人获得领导权
入盟条款
控制机制

3 帝国
早期阶段
厄菲阿尔特在雅典的改革
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各岛屿

4 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
“大希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作为一个整体
史料的问题:修昔底德所提供的还不够
西西里
意大利南部
结语:一种独特的文化?

5 昔兰尼和埃及
昔兰尼
埃及

6 波斯帝国,特别是小亚细亚
介绍
总督们
波斯人统治下的小亚细亚
结论

7 阿哥斯
介绍:地理位置及资源
阿哥斯和血亲外交
公元前5世纪的阿哥斯
公元前4世纪的阿哥斯

8 马其顿、塞萨利和比奥提亚
马其顿
塞萨利
比奥提亚

9 战争的预备阶段
问题:我们能否信任修昔底德?巨大的间隔
四个公开宣称的原因

10 科林斯
11 斯巴达

12 雅典
介绍:雅典的自然优势
关于雅典城市身份的神话
德莫及城市
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
精英价值观和民主意识形态
将军们及民众领袖:公元前4世纪的变化

13 伯罗奔尼撒战争
介绍:一场重要的战争?
资源和战争策略
阿基达马斯战争
尼西阿斯和约、门丁尼亚战役、弥罗斯、波斯和阿摩哥斯
雅典和西方(尤其在前415-前413年)
前413-前411年,雅典的寡头政变
公元前411年至伊哥斯波塔米之战和雅典的投降

14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
内部斗争与其他动乱:体系建立与专著写作、专业主义
军事理论和实践
政治发展
经济变化
宗教:变化及缺失

15 科林斯战争
介绍和总结
失败中的雅典:三十僭主
科林斯战争的真正原因:斯巴达的四处扩张
科林斯战争
国王和平

16 国王和平至留克特拉之战;雅典第二次海上同盟
国王和平之后
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

17 留克特拉之战至门丁尼亚之战及波斯总督们的叛乱
费莱的伊阿宋
底比斯外交政策的三个地点(1):伯罗奔尼撒
底比斯外交政策的三个地点(2):北方
底比斯外交政策的三个地点(3):爱琴海
门丁尼亚战争的预备阶段:波斯总督们的叛乱

18 腓力二世
介绍: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波斯和叙拉古
雅典和同盟战争
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斯巴达
第三次神圣战争
腓力的早期统治
至菲洛克拉底和约(前346)
菲洛克拉底和约
和平的破坏,科罗尼亚战役和对希腊各邦的处理

19 亚历山大
登基
底比斯起义;亚历山大和希腊人
入侵小亚细亚
埃及;城市的建设
对阿蒙神谕所的造访;亚历山大的神化
高加米拉战役:亚历山大和波斯人
穿越阿富汗的通道:亚历山大与马其顿人关系的不断恶化
印度:终点
总结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罗马帝国兴衰史的图书简介,旨在详尽描绘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历史画卷,绝不涉及任何“希腊世界”的议题。 --- 《永恒之城的黄昏: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千年史诗》 导言:超越疆域的伟大叙事 罗马,不仅仅是一个城邦或一个帝国,它是一种理念,一种横跨欧亚非大陆的权力、法律与工程学的集大成者。本书并非聚焦于古典文明的摇篮时期,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个光辉达到顶峰后,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蜕变,最终走向解体的庞大实体——罗马帝国。 我们深入探究公元三世纪的“危机”如何撕裂了那个曾经被认为是永恒的结构,并详细梳理了帝国从戴克里先的改革到西罗马帝国终结(公元476年)乃至东部拜占庭帝国持续千年之久的复杂演变。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编年史,而是一部关于适应、僵化、创新与最终崩溃的社会学、军事学与政治学的深度剖析。 第一部分:危机的酝酿——三世纪的动荡与重塑 本书的开端,将读者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动荡时期。在马可·奥勒留皇帝去世后,罗马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五帝之年”后的混乱局面,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军事化的帝国: 我们将详尽分析军队如何从保卫边疆的力量,转变为干预政治的核心力量。从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军人皇帝”时代开始,军团的忠诚不再指向元老院或城邦本身,而是指向能提供最高军饷的将领。这种内部消耗极大地削弱了帝国的财政基础和边境防御能力。 经济的崩溃与通货膨胀: 详细考察帝国货币体系的系统性瓦解。由于持续的军事扩张停滞和战争消耗,白银铸币的含金量急剧下降,恶性通货膨胀席卷了从不列颠到埃及的每一寸土地。分析贵族阶层如何通过囤积土地和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Villa System的雏形)来规避通胀压力,这间接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弱化。 瘟疫与人口危机: 深入研究安东尼瘟疫和塞普蒂米乌斯瘟疫对帝国劳动力和兵源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这些疾病如何加速了对“蛮族”边境居民的吸纳,并永久性地改变了帝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 第二部分:帝国的两极化——戴克里先与君士坦丁的铁腕统治 面对分崩离析的局面,帝国展现出惊人的自我修复能力。本部分聚焦于两位铁腕改革家,他们试图用极端的集权手段挽救帝国,却也为后来的僵化埋下了伏笔。 四帝共治的结构性变革: 我们详细分析戴克里先(Diocletian)推行的“四帝共治”(Tetrarchy)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权力分配,而是一次彻底的官僚体系重组,旨在解决边疆防务和继承权冲突的地理性难题。重点探讨了“多米纳特”(Dominatus)体制的建立,即皇帝从“第一公民”彻底蜕变为不可侵犯的君主,并考察这种模式对罗马传统共和精神的最终戕害。 君士坦丁的遗产与新罗马: 重点分析君士坦丁大帝的军事成就、对基督教的接纳(并非简单的皈依,而是精明的政治工具化),以及最重要的——君士坦丁堡的建立。我们对比了旧都罗马的衰落与新首都拜占庭的崛起,探讨地理、战略和宗教因素如何共同促成了“东方帝国”的最终形成。君士坦丁堡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它是罗马帝国未来一千年的锚点。 第三部分:蛮族洪流与西方的终结 本书的后半段,叙事重心转向帝国西部,聚焦于压力日益增大的边境冲突、军事财政的彻底破产以及政治机构的瓦解。 边境的渗透与帝国体系的腐蚀: 详细梳理了公元四世纪后半叶,特别是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匈人对帝国边境构成的系统性挑战。我们将重点解析阿德里安堡战役(378年)的深远意义——罗马军团在野战中被“蛮族”军队击溃,这标志着军事心理防线的崩溃。 “野蛮人”的身份构建: 深入探讨罗马人如何看待和管理这些“蛮族”。分析《联邦制》(Foederati)的制度:允许外族以半自治的身份驻扎在帝国境内,换取军事服务。探讨这种看似灵活的解决方案,如何在结构上加速了西罗马的碎片化,最终形成诸多日耳曼王国。 权力的转移: 详细描绘了从帝国西部的实际权力如何从皇帝手中滑落到强大的军事将领(如斯提利科、阿提乌斯)手中。最终,焦点集中在公元476年奥多亚塞废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的事件上。本书主张,这并非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长期经济衰退、政治空心化和军事依赖性叠加的必然结果。它是一次“移除”而非“征服”。 第四部分:余晖与转型——东方的延续与西方的遗存 本书的收尾部分将目光投向“双头帝国”的后半生,探讨了罗马精神在不同形态下的存续。 查士丁尼与“光复”的徒劳: 简要回顾了东罗马帝国在查士丁尼大帝治下对西部的军事反扑。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巨大历史意义,但同时也指出,这些军事胜利是短暂的,消耗了东方帝国应对波斯和斯拉夫威胁的资源。 罗马遗产的固化与改造: 最终,本书总结了罗马留下的不朽遗产:法律体系(作为后世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石)、工程技术(水渠、道路的维护与衰落)、拉丁语(如何演变为罗曼语族)以及基督教教会(在政治真空期承担了社会管理职能)。我们考察了古典文明的知识是如何通过修道院和拜占庭学者保存下来,为中世纪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 核心价值: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把罗马帝国的衰落视为一个简单的“好变坏”的故事,而是将其描绘成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性危机,其中政治腐败、财政失衡、军事过度扩张和外部环境变化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结构走向了其不可避免的终结。它是一部关于权力极限、制度韧性与历史转折点的宏大编年。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原本期待的是一份扎实的学术梳理,毕竟“希腊世界”这个标题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感。然而,这本书却完全避开了那些枯燥的年代划分和权力更迭的罗列。它更像是一场极其高明的“反向工程”。作者似乎有意地从日常生活的小切口,去解构那个辉煌时代的社会结构。例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去描述一次地方集市的日常景象,从一篮子无花果的定价到工匠工具的磨损程度,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质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时间观念”的描绘,那种古人对于“此刻”的沉浸感,与我们现代人被日程表驱赶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起初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一旦进入节奏,便发现它比任何时间轴都要精准地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核。它没有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而是让我感受到了“他们是如何生活的”,这种“在场感”是极其震撼的。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我只能用“冷峻的浪漫主义”来形容。它没有煽情的辞藻,却充满了对“理性之美”近乎苛刻的追求。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句子,它们被雕琢得如同帕特农神庙的柱石,简洁、有力,却蕴含着复杂的力学结构。这本书没有直接探讨神话体系,但你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些半人半神的影子在游荡。作者似乎对“清晰的界限”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光明与黑暗、城邦与蛮族、理智与激情。这种二元对立的张力,被运用得炉火纯青,使得即便是描述一个简单的农业周期,也带上了一种史诗般的宿命感。它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储备,但它给予的回报是精神层面的洗礼,让你重新审视我们今天所依赖的逻辑基础究竟源自何处。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秩序”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

这是一本需要“沉浸式”阅读的书。它不太适合碎片化的时间,因为它构建的世界观是如此宏大而精密,一旦走神,很容易迷失在作者构建的逻辑迷宫中。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间接性”叙事。它不直接告诉你雅典的民主是如何运作的,而是通过描述一场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仲裁过程,让你亲身感受到法律条文背后的微妙平衡和人情世故。它没有直接批判宗教迷信,但通过对某个祭祀仪式的详尽描摹,你自然能体会到,在高度理性化的光芒之下,依然存在着多么深层的、对未知的恐惧与敬畏。我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对“空间感”的营造,文字仿佛具有三维立体效果,让你能清晰地辨认出卫城山坡上的石灰岩纹理,以及港口清晨薄雾中货船桅杆的轮廓。它像是一扇精美的玻璃窗,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一个被精心维护的、但又充满生命张力的失落世界。

评分

这部作品,我一口气读完,简直像被施了魔法。它没有直接带我走进爱琴海边的卫城,也没有深入探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复杂性,但它却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描绘了一种“氛围”。我读到的是关于那些失落的城邦、那些沉默的雕塑背后的呼吸。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仿佛能捕捉到古老的阳光穿过橄榄树叶的细碎光影。特别是书中对“公民身份”的探讨,虽然没有直接引用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却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的命运,将“参与感”和“责任感”的重量缓缓地压在心头。我能感受到那种集体荣誉感与个人悲剧性之间的张力,那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土壤的文化韧性。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精神地理学”的散文,而不是历史教科书。每次合上书页,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抬起头,望向窗外,似乎还能听到远方传来的鼓点,那是文明的基石正在无声地诉说。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化成了可以触摸的、带着尘土气息的个人体验,这在同类题材中是极为罕见的。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颠覆性”的。它几乎没有使用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人物传记”手法。没有对苏格拉底的诘问进行逐句翻译,也没有对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部署进行地图标注。相反,它似乎将笔触伸向了那些被历史洪流淹没的“空白地带”。比如,它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推测一个普通陶工在创作一个 amphora(双耳瓶)时所经历的心灵挣扎和技术创新,这种对“无名者”的关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完整、更具血肉的古代社会。作者的洞察力在于,他明白真正的文明不是由帝王的法令定义的,而是由数以百万计平凡人的日常劳动和审美趣味所塑造的。这种“自下而上”的观察角度,让我对“伟大”这个词产生了全新的敬畏。它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我们仰望的辉煌成就,都是建立在坚实而朴素的日常基础之上的。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快递给力,商品完好,很赞!

评分

非常优秀,比一般的希腊史分析深入许多。

评分

塑封完整,活动购买很划算

评分

服务态度好,大赞!!!!!!!!!!!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内容不错,好

评分

感谢京东200-100券,叠加满减十分划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