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文龙,张红翠 编
图书标签:
  • 电子产品
  • 装配
  • 调试
  • 维修
  • 电子技术
  • 实操
  • 技能
  • 入门
  • DIY
  • 电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51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76346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中等学校电类学生以及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可以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测量与调试和检测等基本技能,还可掌握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新器件、SMT新技术、新工艺。

内容简介

  《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包括三个项目,有职业素养养成、物体流量计数器装配与调试、多用途密码锁的装配与调试。通过完成本课程的各个项目和任务,可以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测量与调试和检测等基本技能,同时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还可掌握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新器件、SMT新技术、新工艺,为学生未来在企业从事电子技术类的相关工作培养核心技能。
  本书适合中等学校电类学生以及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作者简介

  李文龙,山西省工贸学校,讲师,2012年7月-2013年1月参加在中国铝业山西铝厂参加国家级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2013年7月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电子工艺”课程教学研修班,多次到企业调研。指导学生参加山西省中职“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竞赛,学生多次获“一等奖”,本人参加教师组比赛两次获得“一等奖”的成绩,2013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称号,2014年9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目录

项目一职业素养养成1
模块安全文明生产2
任务一安全文明生产与安全用电2
任务二7S现场管理6
项目二物体流量计数器装配与调试13
模块一常用仪器仪表使用14
任务一万用表的使用14
任务二示波器的使用23
模块二产品所需元件识别与检测41
任务一电阻器的识读与检测42
任务二电容器基础知识57
任务三二极管识别68
模块三整机装配79
任务一常用装配工具与设备80
任务二印刷电路板86
任务三焊接技术92
综合训练1元件管脚成型及安装99
综合训练2物体流量计数器装配与调试103
项目三多用途密码锁的装配与调试114
模块一常用仪器仪表使用115
任务一函数信号发生器115
任务二频率计121
模块二产品所需元件识读与检测127
任务一电感器128
任务二三极管识别134
任务三集成电路认识142
模块三整机装配147
任务一电子产品的整机设计和装配148
任务二电子产品技术文件152
综合训练多用途密码锁系统装配与调试158
参考文献168

前言/序言

  本书的编写是以“项目(产品)引领,模块导向,任务驱动”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参考教育部有关教学大纲和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供中等职业学校电类相关专业“电子技术应用”类课程使用,也可作为岗位培训教材及自学用书。
  本书编写过程中尽量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围绕职业活动,突出岗位操作技能。通过完成本书的各个项目和任务,可以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测量与调试和检测等基本技能,还可掌握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新器件、SMT新技术、新工艺,为学生未来在企业从事电子技术类、智能仪表维护、检修的相关工作培养核心技能。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本书编写始终贯彻“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精彩展现教学内容”理念,做到实用、够用、能学、会用,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本书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内容选取考虑到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更注重职业活动的真实性,避免造成“学校学一套”“工作干一套”的巨大差异。
  3.本书的内容组织采用“逆向推导”的思维方法,从“任务实施”中的技能需求向理论方向寻求界定相关知识的外延和内涵,避免出现“遗漏”或者“多过、过深、过难”。具体知识点以“够用”为基本理念,同时适当体现本行业所需的“四新内容”,尽量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
  本书由李文龙担任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张红翠任副主编,王黎明主审,王建平、韩鹏英参与编写。其中,王建平编写了项目一,李文龙编写了项目二、三的模块一、二部分,张红翠、韩鹏英编写了项目二、三的模块三部分,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赵海参与修订了书内工艺流程及技术资料,为本书提供技术支撑。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山西省工贸学校师生的协助,在此向这些著作者及提供帮助的师生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也限于编者水平、经验等实际,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指正。
  编者
  2015年4月

《风雅宋:穿越时光的诗意之旅》 简介 这是一本带您穿越千年,重返那个风华绝代的宋朝,体验一段深沉而浪漫的诗意之旅的书。在这里,我们不谈论机械的齿轮与冰冷的电路,不涉及繁琐的生产流程与精准的线路连接。相反,我们邀请您一同沉醉于宋朝那独有的文人情怀、精致生活与跌宕史诗之中。 本书将带领您走进一个鲜活立体的宋朝。您将不再是隔着书本遥望历史的旁观者,而是亲身参与其中,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我们会从宋朝最璀璨的明珠——文学艺术入手,深入浅出地剖析宋词的婉约与豪放,品味唐诗宋词的精髓,感受苏轼的旷达、李清照的凄美、辛弃疾的壮志。我们将为您解读画卷中的山水意境,品鉴宋瓷的温润如玉,聆听宋乐的悠扬婉转。从笔墨纸砚的细腻雕琢,到丝竹管弦的动人旋律,每一个细节都将勾勒出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风尚。 然而,宋朝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本书还将带您深入探究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清晨,您或许会听到市井的叫卖声,看到早点摊上飘出的热气,品尝到宋人独特的早餐味道。午后,您可能会漫步于开封的御街,感受熙攘的人潮,欣赏街头艺人的表演,领略“清明上河图”般的繁华景象。傍晚,您可能置身于文人雅士的家中,围炉夜话,品茗论道,或是参加一场精心准备的诗社活动,挥毫泼墨,畅谈古今。我们将细致描绘宋朝的衣食住行,从绫罗绸缎的华美服饰,到四季分明的饮食文化,从精巧的木结构建筑,到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力求为您呈现一个真实可感的宋朝生活图景。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为您揭示隐藏在风雅背后的政治风云与社会变迁。您将跟随历史的脚步,了解宋朝的建国历程,感受北宋的繁荣富强,也体味南宋的偏安一隅。我们会为您讲述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他们的雄才大略与命运沉浮;我们会关注那些心怀家国的文人志士,他们的忠诚与悲歌;我们也会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士农工商的阶层流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矛盾与和谐。从澶渊之盟的屈辱与坚韧,到靖康之变的悲壮与反思,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将串联起宋朝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枯燥的历史陈述,而是以一种“亲历者”的视角,将您代入到那个遥远的时代。我们将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辅以精美的插图,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温度的画面。您将听到古人的对话,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选择与无奈。我们会设置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例如,跟随范仲淹一同在庆历新政中改革,体验王安石变法中的争议与阵痛,或是与苏轼一同贬谪黄州,感受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这本书还将探讨宋朝在科技、经济、思想等多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将为您介绍宋朝在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以及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您将了解到宋朝发达的商业贸易,繁荣的城市经济,以及由此催生的市民文化。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探讨宋朝理学的兴起,其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如何在社会层面渗透并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 《风雅宋:穿越时光的诗意之旅》旨在打破时空的隔阂,让您与那个伟大的时代产生共鸣。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您将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宋朝人的智慧、勇气、浪漫与坚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与精神特质。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文学迷,还是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这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宋朝的奇妙之门,让您在诗意的笔触下,感受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与光辉。 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如同一次精心设计的旅行碎片,您可以自由选择您感兴趣的起点,或按部就班地从宋朝的开端走到尾声。我们将通过丰富的史料考证,严谨的逻辑梳理,以及富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为您构建一个完整而精彩的宋朝画卷。我们将努力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深奥的历史事件与文化现象娓娓道来。 您将在书中看到,宋朝并非只有繁华的都市和诗酒唱和,也经历了外族的入侵和内乱的纷争。然而,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宋朝人民依然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些不朽的篇章,无不彰显着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光辉。 本书的章节设置大致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宋朝风华,诗酒雅集 宋词的韵律与情怀: 深入解读宋词的发展脉络,分析不同词派的风格特点,品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代表词人的传世之作,感受其中蕴含的豪放、婉约、悲壮等丰富情感。 绘画的意境与写实: 欣赏宋朝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品鉴花鸟画的细腻传神,了解宋代画家如何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 书法与工艺的极致: 探索宋朝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欣赏米芾、黄庭坚等名家的笔墨艺术。同时,我们将目光投向宋朝精美的瓷器、漆器、玉器等工艺品,感受其炉火纯青的制作技艺。 宋代的音乐与戏剧: 了解宋朝的宫廷燕乐、市民音乐以及戏曲的发展,重温那些流传至今的古老旋律。 第二部分:市井烟火,生活百态 舌尖上的宋朝: 描绘宋朝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从早点到宵夜,从家常菜到宫廷宴席,展现宋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衣衫与妆容的时代风尚: 介绍宋朝的服饰特点,从帝王贵族的华服到普通百姓的常服,以及当时的妆容与发型。 居所与风水: 展现宋朝建筑的风格特点,从宫殿园林到民居宅院,以及古人对居住环境的考究。 繁华的商业街市: 描绘宋朝城市的繁荣景象,从早市到夜市,从百货商店到专业店铺,展现当时发达的商业贸易。 第三部分:历史潮涌,王朝沉浮 建国之初的革新与挑战: 讲述宋太祖赵匡胤的创业故事,以及宋朝在制度建设、军事改革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北宋的盛世气象: 描绘宋朝的经济、文化、科技所达到的巅峰,以及“积贫积弱”背后的深层原因。 外患与内忧的考验: 讲述宋朝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复杂关系,以及发生在其中的重要战役与外交事件。 南宋的偏安与抗争: 展现南宋在失去北方故土后,如何艰难维系,以及涌现出的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 第四部分:思想之光,文明传承 理学的诞生与影响: 探讨宋代理学的发展,解析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家的思想体系,以及理学对宋朝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 科技的跃进与革新: 介绍宋朝在四大发明等领域的贡献,以及这些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科举的制度: 描绘宋朝发达的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科举制度,以及它们对社会阶层流动和人才选拔的影响。 宋朝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探究宋朝人在面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时所展现出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风雅宋:穿越时光的诗意之旅》将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次与古人对话,与文明对话的契机。它将带您领略宋朝那份独有的诗意与厚重,让您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温度,文化的魅力,以及人性的光辉。这是一场属于您个人的,穿越时空的诗意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资深的电子工程师,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十几年,阅书无数。起初拿到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想着可能只是又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教材。然而,当我翻开书页,却被它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书中对于一些看似基础却至关重要的概念,比如元器件的选型、PCB板的布局优化、信号完整性分析等,都进行了非常深入和独到的阐述。尤其是在调试部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排除故障”,而是详细分析了各种潜在的干扰源、噪声模型,以及如何利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高端设备进行精确诊断。这些内容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也是极具参考价值的。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疑难杂症的案例分析,作者能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终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逻辑,论证过程严密,数据详实,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对于想要在电子领域更进一步,挑战更复杂项目的工程师们,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着实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技术类书籍的阅读体验非常重要,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舒适,不会造成视觉疲劳。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各种元器件的形状、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书中对于电路图的绘制,也遵循了行业内的通用规范,易于阅读和理解。最令我称赞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都配有生动的图示,例如,在讲解电容的充放电过程时,用一个水桶和水流的比喻,配合相应的图示,就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其工作原理。而且,书中的内容组织也很有条理,从基础到进阶,层层递进,循序渐进,不会让读者感到信息过载。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作者还会进行适当地重复强调,或者用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以确保读者能够真正掌握。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带来愉悦阅读体验的优秀读物。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本身的装订价格。对于一个刚起步的独立开发者来说,能够接触到如此全面且实用的技术指导,简直是弥足珍贵的。在自主研发产品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瓶颈就是硬件的实现和调试。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个绝妙的创意,但却因为对硬件知识的不足而无法落地。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详细介绍了从元器件的选购,到PCB的设计与打样,再到焊接、组装和最终的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尽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最小可行性产品”的理念,鼓励读者从小规模开始,逐步验证和迭代,这对于资源有限的个人开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导。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将软件与硬件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于开发智能硬件产品至关重要。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已经成功调试了一个简单的物联网设备的原型,这离不开这本书在关键时刻提供的技术支持。它就像我的一个私人技术顾问,在我遇到难题时,总能给我提供清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电子产品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知识,每次想自己动手组装一些小玩意儿都无从下手。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密密麻麻的元器件,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这本书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从最基础的电子元件识别和功能讲起,深入浅出,让我这个新手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关于焊接技巧的详细讲解,图文并茂,步骤清晰,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了几次,竟然真的学会了!而且,书中还介绍了各种常用电子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电路设计原理,让我对电子世界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项目案例,从简单的LED闪烁电路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收音机,每一个案例都详细列出了所需材料、组装步骤和调试方法。我迫不及待地按照书中的指导,成功组装了第一个小项目,那一刻的成就感真是无与伦比!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技术,更点燃了我继续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文科生,一直对理工科的枯燥理论感到头疼,尤其是那些公式和图表,总是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却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讲解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他没有堆砌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大量运用类比和生活化的例子,将抽象的电子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比如,他在解释电流的时候,会将其比作水流,电阻比作管道的狭窄程度,这样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电子产品发展史的小故事,以及一些科学家的趣闻轶事,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在组装部分,作者更是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指导,每一个步骤都写得非常细致,甚至连应该用多大的力气去拧螺丝都标注了,这让我这个动手能力不强的人也感到信心倍增。调试部分也同样精彩,作者通过引导性的提问,一步步地教会读者如何像侦探一样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电子产品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它也可以变得如此有趣和易于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