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權力交接一直是隱秘、激烈的角逐。瞬息萬變的政局,轉瞬即逝的時機,往往都隻有那“一步之遙”的距離。
本書的作者為您全麵解讀中國曆史上數次驚心動魄的權力交接,深入分析權力在移交過程中齣現的種種變局,在詼諧的調侃中呈現齣一幕幕皇室背後的秘辛。
《一步之遙:中國皇太子政治》主要內容:皇太子與皇位間雖僅一步之遙,卻充滿瞭腥風血雨的名分之爭、未來之爭。他們中多數是沒有如願登頂的,也有花瞭沉重代價卻發現自己並不適閤作皇帝的,更有用30年光陰去換3個月皇帝生涯的。再現真實的皇太子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運,皇太子與皇帝的關係、皇太子在最高權力到手前的政治鬥爭,透視中國王朝的政治特色。
張程,浙江臨海人。職業編輯,財新文化專欄作傢。寫過若乾本斷代史和專題史的通俗讀物,齣版有《泛權力》、《三國大外交》、《中國人本色》等書。
風蕭蕭兮易水寒——燕太子丹的責任與復仇 ╱001
戰國末期燕國的太子丹擔心的問題,和其他太子擔心的問題完全不同。太子丹不擔心自己的太子地位,而是為即將滅亡的國傢命運擔憂。麵對秦國咄咄逼人的入侵,太子丹過早地承擔起瞭保傢衛國的責任,展開瞭對秦國的理想主義復仇行動。
人質生涯 / 001
謀劃刺秦 / 006
長居膝下盡歡顔——沙丘政變與扶蘇之死 ╱014
皇太子首先是皇帝的兒子,其次纔是帝國未來的接班人。因此,皇太子要經常在皇帝身邊伺候著,不僅是為增進父子親情,更為瞭消除政治隱患,以備不測。秦始皇的嫡長子扶蘇就是因為長期領兵在外,在已經被秦始皇確定為接班人的情況下遭到趙高、鬍亥和李斯的迫害,與一步之遙的龍椅擦肩而過,糊裏糊塗地自殺瞭。
暴斃旅途 / 014
沙丘政變 / 019
各赴黃泉 / 028
002
一步之遙
中國的皇太子政治
巫蠱禍後冤難雪——戾太子劉據與巫蠱 ╱032
漢武帝的太子劉據從各方麵來說都是優秀的接班人,又有外戚衛青傢族的庇護,地位看似不可動搖。但他始終生活在漢武帝巨大成就和人格魅力的陰影之下,父子間存在巨大的性格差異。當這種差異用父子間刀光劍影、屍體填滿溝壑的極端形式錶現齣來後,整個漢王朝都震驚瞭,數年之間都難以承受政變的血腥後果。
皇帝傢事 / 032
巫蠱之禍 / 039
真相大白 / 049
退求其次的選擇——孫權晚年選立太子風波 ╱053
每位皇帝心目中總有一位最佳的太子人選。孫登就是孫權認為最佳的接班人。孫登將太子和皇帝的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可惜死在瞭孫權的前麵。孫登死後,孫權麵臨著艱難的選擇:新太子不盡如人心,其他兒子更不成器。遲疑間,諸子爭位,在東吳政壇掀起瞭颱風。
最佳人選 / 053
二子爭位 / 060
無奈的選擇 / 064
王朝何堪傢族淚——西晉弱智太子司馬衷 ╱068
從東漢覆滅到隋唐建立的漫長亂世中,有過一次短暫的統一。西晉王朝平定三國亂世,維持瞭二十多年的天下一統。但是西晉到瞭第二代晉惠帝的時候,就迅速衰亡瞭。晉惠帝是個弱智。他的低智商對王朝的衰敗有不可推脫的責任,而晉武帝的選擇失誤也有責任。
開國君王傢事愁 / 068
003
傳位不及兄弟 / 074
低智商貽害無窮 / 078
江山未動名已成——南梁昭明太子蕭統 ╱084
南朝梁時的昭明太子蕭統是一位近乎完美、令人無可挑剔的皇位接班人。他道德高尚、孝敬父母、名聲在外,得到瞭朝野一緻的稱贊。可惜,這位似乎將要毫無懸念地繼位的太子卻在31歲的時候辭彆人世。昭明太子的死,與一樁墓地“蠟鵝事件”有關,更與和諧的錶象下的父子性格與思路差異有關。
完美的接班人 / 084
文選留名 / 090
蠟鵝事件 / 095
大明宮中的過客——唐中宗李顯的起伏人生 ╱103
唐中宗李顯一生兩次被立為太子、一次被廢、兩次登基當皇帝,最後被妻子和女兒用枕頭悶死,命運跌宕起伏,散發著濃鬱的悲劇色彩。凶狠強悍的母親,懦弱無能的個性和錯綜復雜的局勢,決定瞭李顯隻能是唐朝大明宮中的一個匆匆過客而已。
三個苦命的哥哥 / 103
政變復位 / 108
枕頭下的悲劇 / 113
守得雲開見月明——血緣外的南宋太子們 ╱121
南宋的皇位傳承充滿著疑問。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南宋的皇帝們的生育能力普遍很弱。從宋高宗趙構之後的多個皇帝沒有子嗣。這就為皇位傳承提供瞭許多“可操作的空間”。如果皇帝沒有繼承人,朝廷都要從宗室中尋找血緣親近、品德優良的子弟繼承皇位。挑選的製度再完備,因為畢竟是人來做的,總是會齣
004
一步之遙
中國的皇太子政治
現一點奇怪的事情。
榜樣趙構 / 121
皇帝選兒子 / 127
宋理宗來曆不明 / 131
養在深宮人未知——明孝宗硃祐樘的黑戶生涯 ╱137
明憲宗太子、日後的明孝宗硃祐樘身世離奇,6 歲之前一直在冷宮的某個暗室中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他的意外現身齣乎父親明憲宗和那些野心傢們的意料之外,隨即引發瞭太子之位和江山爭奪。硃祐樘的太子故事包含瞭陰謀、冒險、謀殺和報恩等一係列熱門元素。
藏在深宮 / 137
太子喪母 / 145
弘治中興 / 148
半生等待半生愁——疑團重重的硃常洛 ╱153
硃常洛就是明光宗。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年號“泰昌”,因為硃常洛僅在位30 天。更很少有人知道硃常洛為瞭那30 天的皇帝生涯苦熬瞭39 年之久。因為不討父親萬曆皇帝喜歡,硃常洛的太子地位岌岌可危,經曆瞭一樁又一樁的謎案,牽動瞭整個明王朝的神經。
國本之爭 / 153
梃擊謎案 / 161
奪命的紅丸 / 170
亡國太子必須死——明亡國太子硃慈烺 ╱176
皇太子總是和耀眼的皇權聯係在一起的。那麼,離開皇權的皇太子會是什麼樣子呢?中國曆史上有許多亡國太子。他們的生活和境遇又會如何呢?我們可以從明朝亡國太子的悲慘命運中看到:皇太子和一個王朝緊密聯係在一起。一旦王朝滅亡瞭,不管太子願意還是不願意,他隻能“以死殉國”。
紫禁城的冤魂 / 176
落入凡塵起波瀾 / 181
硃三太子案 / 189
雲深不辨前方路——康熙朝廢立太子事件 ╱196
康熙皇帝在確立太子這件事上失敗得一塌糊塗。他兩次冊立太子,又兩度廢黜太子;眾多的皇子拉幫結派,兄弟相殘,展開瞭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康熙朝的廢立太子事件是一個疑團接著一個疑團,從一個陰謀走嚮另一個陰謀。直到康熙咽氣的那一刻,皇位之爭纔算告一段落。
失敗的領跑者 / 196
兩廢太子 / 204
兄弟相殘 / 209
有其父必有其子——道光皇帝立愚不立賢 ╱217
道光皇帝是半身倒在古代史,半身躺在近代史上的人。麵對鴉片戰爭以後的“韆年未有之大變局”,道光皇帝會選擇什麼樣的一個繼承人呢?是和自己一樣平庸穩重的奕詝還是能力齣眾慷慨激昂的奕??道光皇帝的選擇是前者,之後清王朝繼續沿著積貧積弱的軌道沉淪。
立愚不立賢 / 217
對錯自有評說 / 223
那些邂逅皇位的孩子們 ╱229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同樣皇帝的寶座也不是輕易能坐得的。什麼人能坐皇帝的位置,什麼時候能坐,應該怎麼坐,坐之前需要做些什麼準備,這一切都是有明確而又嚴格的規定的。它們構成瞭中國曆史上的皇太子製度,衍化齣瞭形形色色的“皇太子現象”。而參與其中的主角是一群邂逅皇位的、既幸運又不幸的孩子們。
皇太子製度 / 229
皇帝無傢事 / 237
二把手政治 / 241
後記 成敗皆是匆匆客 / 245
這本書的學術貢獻在於,它巧妙地搭建瞭一個分析框架,用以解析中國數韆年皇權傳承中的“不確定性”源頭。在西方君主製中,繼承權往往有更清晰的法律或血緣界定,但中國古代的“傢天下”模式,將政治決策與傢族情感深度綁定,造成瞭繼承人選拔的巨大彈性空間。作者通過梳理曆代典籍中關於“儲君標準”的記載與實際選拔結果的偏差,揭示瞭理想化的儒傢規範與殘酷的現實政治之間的巨大鴻溝。這種對“規範”與“現實”的持續張力進行挖掘的做法,非常具有啓發性。它迫使讀者重新審視,所謂的“天命所歸”在多大程度上是曆史被建構齣來的敘事,而非權力運作的真實寫照。對於研究政治哲學和製度變遷的學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新的參照係和理論工具。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敘事效率高得驚人,盡管討論的是高度集中的皇權繼承問題,但它從未讓人感到沉悶。作者高明之處在於,他善於選取典型的曆史案例作為切入點,然後迅速將其置於更宏觀的時代背景下進行考察。例如,對某位太子如何通過精心的文化包裝來對抗武將集團的壓力,這段描述簡直可以作為教科書級彆的政治公關案例來研究。閱讀過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摺服——他總能在看似無關的瑣碎記載中,挖掘齣影響國運的深層結構性矛盾。這種將微觀個案與宏觀史觀完美融閤的能力,使得本書的閱讀體驗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文學的流暢性。對於對中國古代政治有興趣但又擔心讀不下去純學術著作的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簡直是完美的選擇。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體現瞭作者深厚的曆史駕馭能力。它並非簡單的時間綫索敘事,而是圍繞“權力預期”、“身份焦慮”、“閤法性構建”這幾個核心母題進行螺鏇上升的探討。每一次迴到特定朝代,都是為瞭更深刻地剖析同一個主題在不同曆史情境下的變奏。特彆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對“廢太子”這一概念的界定和分類,比以往任何專著都要細緻和係統,區分瞭“主動退位”、“被動廢黜”和“幽禁觀察”等不同狀態下的政治後果。這種精細化的概念劃分,極大地提高瞭研究的精確度。總而言之,這本書以其清晰的理論脈絡、豐富翔實的史料支撐和極具個性的行文風格,成功地將一個看似陳舊的主題,賦予瞭全新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現實反思價值,讀來讓人心頭一震,久久不能平靜。
評分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成功地將“人”的因素置於冰冷的製度之上進行考察。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製度史,而是一部充滿人性掙紮的“心靈史”。那些被曆史定格為帝王或權臣的人物,在成為皇儲的那段關鍵時期,他們如何處理與兄弟的關係,如何揣摩君父的心意,如何平衡外部勢力的拉攏與排斥,這些細節的還原,讓人看到瞭權力繼承背後的血肉和汗水。特彆是關於“廢立”事件的分析,作者沒有簡單歸咎於某位皇後的專權或是某位大臣的慫恿,而是深入剖析瞭皇子個人性格缺陷、早期教育經曆與最終命運之間的隱秘關聯。這使得原本曆史教科書上的片段,變得有血有肉,充滿瞭悲劇色彩。作者的文筆老辣,擅長運用排比和對比的手法,將不同朝代的太子命運進行穿插對比,讀起來節奏感極強,引人深思。
評分這本曆史著作的敘述視角非常新穎,它沒有過多糾纏於宏大的政治鬥爭細節,反而將焦點集中在宮廷內部權力的微妙轉移和繼承人選拔的復雜性上。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瞭不同時期皇儲們所處的尷尬境地——他們既是未來的統治者,又在父皇的陰影下小心翼翼地生存。那種身不由己的宿命感,以及在權力邊緣搖擺的巨大心理壓力,被刻畫得淋灕盡緻。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禮儀規範如何被用作鞏固或削弱太子地位的工具。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朝會站位、賞賜的先後次序,在作者的解讀下,都成瞭暗流湧動的權力博弈的信號燈。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聞到紫禁城內空氣中彌漫的緊張氣息,那種既要錶現得恭順無比,又要暗中積蓄力量的矛盾心態,是理解中國古代政治生態的關鍵鑰匙。全書邏輯嚴密,引證的史料也相當紮實,顯示齣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讀來令人信服。
評分評價多於10個字,有機會奬勵京豆哦~
評分古來太子離權利的最中心隻有一步之遙,可是就是這一步之遙卻有如咫尺天涯般難以逾越。太子能否成為最後的贏傢,一起來讀一讀這本書吧。
評分很不錯的曆史書籍,以傢族為介紹單位,瞭解到許多治世能臣其他族人的事跡
評分七個強人傢族的興衷,虎父無犬子,龍兄虎弟。
評分《江山的來曆:中國王朝的建國故事》是浙江省著名作傢張程創作的一部關於中國封建社會曆史的論文集,主要評述各封建王朝的興衰教訓。四種顔色(金、赤、烏、綠)代錶瞭王朝建立的四種類型:既有通過政治鬥爭悄然變化國傢顔色的(金之捲),也有在農民@的烈火中完成王朝夢想的(赤之捲),還有通過王朝戰爭和割據混戰(烏之捲)以及由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新王朝(綠之捲)。“改朝換代”的曆史大劇在書中頻繁上演,各路英雄連番逐鹿中原,精彩紛呈
評分在司馬衷的一生中,賈南風的身份是妻子,但更像是司馬衷的幕後操縱者。
評分還不錯哦,真心還可以哦
評分很不錯的曆史書籍,以傢族為介紹單位,瞭解到許多治世能臣其他族人的事跡
評分京東的圖書沒話說,好評!沒事看看書,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活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