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王国的奇迹 果实的奥秘

植物王国的奇迹 果实的奥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沃尔夫冈·斯塔佩(Wolfgang Stuppy),罗布·克塞勒(Rob Kesseler) 著,师丽花,和渊 译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果实
  • 植物王国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 园艺
  • 科普
  • 植物奇观
  • 果实奥秘
  • 植物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8079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1045
包装:平装
开本:大20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本书由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完成,作者在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2. 本书是国内一本介绍种子的科普图书,涉及种子形态及生殖的方方面面,内容及其丰富。很多知识都是鲜有所闻的。  3. 书中采用了大量精美图片,这些图片都是经过高科技手段拍摄,而后再由艺术家手绘而成,甚至在互联网上都很少见到,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1. 内容独特,没有竞争品种。  2. 图片精美,难得一见,很多图片在网络上也极为少见。  3. 两位作者分别是视觉艺术家和植物学家,图书内容实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4. 本书得到了英国皇家植物园的鼎力支持,原著多次获奖。

内容简介

  《植物王国的奇迹:果实的奥秘》从果实的种类开始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果实的结构、特点、典型代表植物,重点了介绍了果实的形态在种子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重要作用,还介绍了与果实协同进化的有关动物物种的相关知识。书中采用了大量电子扫面显微镜拍摄、处理的彩色图片,便于直观了解果实及种子的形态结构。

作者简介

  罗布·克塞勒,视觉艺术家,伦敦艺术大学艺术、设计和科学领域的教授,在职业生涯里,他常常将植物作为汲取灵感的源泉。2001年,他被邱园任命为NESTA研究员,从那时起,他开始同显微镜下的植物材料打交道。他还是林奈学会和皇家艺术学会的研究员,以及葡萄牙古尔本基安科学研究所2010年生物多样性成员。他的作品曾在英国、欧洲大陆和北美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展出,包括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英国皇家植物园和里斯本古尔本基安基金会等。
  沃尔夫冈·斯塔佩
,邱园的一位种子形态学家,就职于位于英国苏塞克斯郡韦克赫斯特的千年种子库。在此项大型跨国计划的核心之地,收藏和储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种子和果实。斯塔佩博士将此地视为理想的工作之所,他可以将自己满腔的热情放在令人震惊的种子和果实多样性的研究上。作为此领域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斯塔佩博士也为英国和海外地区同千年种子库有合作关系的大学生和其他成员讲授种子生物学这一课程。

内页插图

目录

8 序1(肯·阿诺德)
12 序2(史蒂芬?虎伯教授)
14 植物王国的奇迹:果实的奥秘
18 什么是果实
21 什么是果实,什么是蔬菜
22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以及它们的交配秘密
25 种子裸露的植物
30 种子不裸露的植物
34 令人讨厌的谜
36 被子植物的极端主义者
38 没有花朵便没有果实吗
38 松果是果实吗
42 没有心皮便没有果实吗
46 低俗的炫耀
48 完全不同的子房
49 不经意的传粉者
49 风、性与性别分离
50 果实中有什么
52 罪恶的困惑
55 提高雌性的性能
57 如何成为一名果实分类学家
59 果实的真正意义
60 单果
62 浆果的真相
62 不可思议的奇特浆果
65 金苹果
65 芳香的香橼
66 佛手
66 硕大的瓠果
69 柔软的外皮和坚硬的核:核果是如何形成的
72 发狂的坚果
73 核桃及其假核果
73 栎属坚果
74 合二为一的果实:腰果和腰果梨
77 小麦的“谷粒”和向日葵的“种子”:颖果和瘦果
78 翅果:飞翔的坚果
82 连萼瘦果:空中飞舞的瘦果
86 豆荚以及诸如此类的果实
86 蒴果:七种开裂方式的果实
87 齿裂、瓣裂、孔裂和盖裂
90 蓇葖果和分果
91 如同豌豆荚一样的荚果
92 香甜的荚果
95 世界上最大的豆荚
96 牢狱之中的种子
98 内外倒置的核果
98 究竟是不是核果呢
99 聚合果:一朵花能产生多个果实吗
103 分果:如何模仿多心皮单果
113 假果:果实分类学家的试金石
116 复果:多个花朵形成一个果实
121 面包树以及《叛舰喋血记》
123 树上能承受的最大果实
124 无花果、小昆虫以及溜须拍马
131 被子植物能形成球果吗
134 果实分类学的困惑
137 假果以及如何识别它们
138 那么,什么是果实
140 果实和种子的生物功能
140 传播:各式各样的旅行
143 风力传播
146 翅
146 单翼机
149 具盘状翅的种子或果实
149 旋转的圆柱体
149 羽毛球
152 毛茸茸的旅行家
152 气球旅行家
153 风力传播者
153 水力传播
157 雨水传播
157 为自身谋福利的植物
157 吸湿张力
162 液压
162 动物传播
163 黏附
166 残暴的蒺藜
170 恶魔之爪
170 粘鸟树
173 借助分散储食者传播
176 蚁传播
180综合策略
184直接传播
184肉质果实
187 肉质果实的进化
191好的、坏的和邪恶的:果实为什么有毒
196 足够是一场盛宴
197未成熟与危险
199跃变型果实
200一个坏苹果烂了整桶苹果
200传播综合征:果实的语言符号
202鸟类传播综合征
205如何吸引鸟类的注意
206 肉质种子
208绚丽的种子
210 危险的美丽
210多彩的附属物
214有假种皮的种子和纽约的命运
215哺乳动物传播
217果蝠传播综合征
221猴子的果实:灵长类动物传播综合征
222刺马钱
222水果皇后
222 可可:诸神的食物
224猴面包树
224 榴莲:水果之王
226大果实需要大嘴巴:巨型动物传播综合征
228非洲的大型哺乳动物及其果实
229长在树上的蜡肠
229只有大象喜欢的果实
230如果没有了大象
231土豚和土豚黄瓜
231滑桃树和印度犀牛
232白刺和鸸鹋
232加拉帕戈斯番茄和巨型陆龟
233难以分开的伴侣
233 至死不渝
234渡渡鸟和大栌榄树:教科书中的童话
236过时的果实
238 大小不再重要
239 美洲最大的果实
240 橙桑
241这怎么可能是真的
244 猛犸象都去哪里去了
251千年种子库项目
255甜蜜的美味:数字环境下的精美图像
257附录
258术语解释
265注释
265图片来源
265致谢
266参考文献
267索引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古代冶金术的专著简介: 《熔火之歌:失落文明的金属炼金术》 导言:回溯文明的骨架 人类历史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对物质的掌握程度所决定的。在文字尚未普及,思想依赖口耳相传的远古时代,有一种技术以其坚固、永恒的特性,成为了衡量一个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金属冶炼。 《熔火之歌:失落文明的金属炼金术》并非一部枯燥的技术手册,它是一部融合了考古学、材料科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史诗,深入探究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偶然发现,到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的辉煌成就,直至古典时代冶金术的巅峰与衰落的完整历程。本书旨在揭示那些在尘封的遗址下沉睡了数千年的秘密,重构那些古老工匠如何将粗粝的矿石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工具、武器与艺术品的复杂过程。 第一部分:矿石的召唤——史前冶金的曙光 本书的第一部分聚焦于人类对金属最初的认知与利用。我们不会止步于铜器的简单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前金属时代(Chalcolithic Age)对自然金属(如金、银、自然铜)的采集与初步加工。重点章节将分析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前印加冶金实践,例如纳斯卡和莫切文化中对金的精细锤拓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 随后,我们将详细剖析“坎那(Kama)”现象,即在特定高温环境下,矿石意外还原成金属的早期偶然性。通过对土耳其恰塔尔霍裕克(Çatalhöyük)等早期遗址的分析,我们重构了最早的泥炉结构,并推测了当时使用的助燃剂和炉衬材料。研究表明,早期冶金过程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匠对局部微气候的直觉把握,而非系统的科学理解。 第二部分:青铜时代的哲学——合金的智慧 青铜合金(铜与锡或砷的混合物)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质的飞跃。本部分深入剖析了青铜器制造的复杂性,超越了简单的“铸造”描述,着重于对合金配比(Alloy Composition)的文化解读。 区域性差异的深层原因: 我们对比了中国中原地区的含锡量极高的商周青铜器与欧洲凯尔特青铜器的锡、铅含量差异,探讨了这些差异是否源于战略资源(锡矿)的地理分布,还是反映了不同文化对武器韧性与器皿美观度的不同偏好。 失蜡法(Lost-Wax Casting)的数学基础: 详细解析了古代工匠如何通过经验控制蜡模的收缩率,以确保复杂模具的精确性。书中特别引入了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号角神像”的断层扫描分析,揭示了其内部空腔的微妙设计,显示出高超的金属流动控制能力。 青铜的“社会生命”: 探讨了青铜工具、武器和礼器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流通与象征意义,揭示了金属的稀缺性如何被用来巩固王权与神权。 第三部分:铁的革命——从陨铁到高炉的漫长道路 铁的冶炼被视为人类技术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飞跃之一。本书的这一核心部分,将铁的引入视为一场漫长而艰难的“驯服”过程。 赫梯帝国的技术垄断与衰落: 详细考察了赫梯人如何秘密掌握了早期的块炼铁技术(Bloomery Iron)。我们通过分析安纳托利亚地区出土的早期铁质工具,重建了他们如何通过反复锻打,将低碳铁转化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同时,深入探讨了支撑这一技术的森林资源消耗,以及这如何反向作用于其帝国崩溃的原因。 高炉的诞生与碳化控制: 重点分析了中国汉代“炒钢法”与欧洲早期竖炉(Shaft Furnace)技术的区别。我们对比了早期鼓风技术(如水力鼓风与皮囊鼓风)的效率,并解释了为何早期铁匠难以控制含碳量,导致了“脆性铁”与“软性铁”的交替出现。书中详细阐述了“渗碳”(Carburization)过程的偶然性,以及工匠如何通过观察炉渣颜色和火焰温度来判断碳含量。 罗马军团与冶金标准: 剖析了罗马帝国如何建立起标准化的军械生产体系。通过对庞贝和不列颠边境堡垒遗址出土的罗马短剑(Gladius)的显微结构分析,揭示了他们对热处理(Quenching and Tempering)的初步实践,这是确保武器锋利与韧性平衡的关键。 第四部分:技术流散与知识的失落 本书的最后部分探讨了金属技术在古典文明解体后的流变与断层。 拜占庭的“黄金秘方”: 研究了拜占庭帝国如何继承并改进了早期的化学工艺,特别关注他们对彩色金属(如青铜与黄铜)的表面处理技术,例如“伪金”技术的化学原理,以及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魔法”而受到保护的社会现象。 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创新: 记录了伊斯兰学者对波斯与印度冶金知识的吸收、整合与超越,尤其是在精炼纯金属和坩埚炼钢技术上的突破。书中将详述阿拔斯王朝时期关于金属纯度的化学记录,以及这些知识如何通过中世纪的贸易路线重新输入欧洲。 《熔火之歌》是一次对人类早期材料科学的致敬。它展示了在没有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古老的工匠们如何凭借敏锐的观察、不懈的尝试,以及对自然界深层规律的直觉把握,塑造了我们文明的坚实底座。阅读此书,仿佛能亲耳听到那炉火的轰鸣,感受到金属在锤击下迸发的生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绝对是超乎预期的!我本来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了解一下”的心态入手的,没想到它竟然能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作者在书中对果实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果实的分子层面,探讨了各种化学成分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糖分、酸度、芳香物质的形成,到色素的演变,再到一些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神奇功效的化合物,书中都有详尽的解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风味化学”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析不同果实的挥发性化合物,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水果尝起来甜美多汁,有些则酸涩清新,甚至还有一些独特的风味。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在品尝水果时的细微感受,突然之间,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让品尝水果的过程也多了一份科学的乐趣。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果实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研究,让我认识到,我们日常食用的果实,原来蕴含着这么多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宝藏。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植物的科普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吃”的营养学、化学学和生物学的融合体,打开了我的味蕾和认知的新次元。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植物很感兴趣,但从来没有深入了解过它们是如何繁殖的,直到我翻开了《植物王国的奇迹:果实的奥秘》。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介绍各种水果的图鉴,但它远不止于此。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果实的形成过程,从花朵授粉到胚珠发育,再到果皮果肉的形成,每一步都充满了生命的神奇。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即使是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果实传播机制的章节,那些奇思妙想的传播方式,比如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甚至还有一些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都让我惊叹于大自然的智慧。比如,有些植物会利用鲜艳的颜色和诱人的香气吸引动物前来食用,然后将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有些则依靠弹射机制,将种子“射”向远方。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果子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个隐藏在身边的奇妙世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敬畏,也对水果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欣赏,不再仅仅是食物,更是生命繁衍的载体,是植物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评分

我必须承认,《植物王国的奇迹:果实的奥秘》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吃”的认知。我一直认为,果实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甜美食物,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果实背后更宏大的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书中对于果实作为“生命延续的载体”的深入剖析,让我明白了每一颗果实里都蕴藏着一个新生命的希望。从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成长,再到最终开花结果,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我尤其被书中对“生物多样性”和“果实保护”的讨论所触动。作者强调了不同果实物种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当看到一些珍稀果实因为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原因濒临灭绝时,我感到非常痛心,也更加意识到保护自然、保护这些“植物王国的奇迹”是多么迫切。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唤醒,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让我深刻理解到,我们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评分

作为一名园艺爱好者,我一直试图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规律的书籍,而《植物王国的奇迹:果实的奥秘》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我一直好奇为什么有些果实容易栽培,有些则不然,书中对此有非常深入的探讨。它不仅仅介绍了不同果实的繁殖方式,更深入地讲解了影响果实形成的各种环境因素,比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以及授粉者的数量和种类。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许多园艺实践中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如何通过嫁接技术改良品种,以及如何利用果实的特性来设计花园景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果实与环境互动”的章节,它让我意识到,植物的果实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生态系统紧密相连。例如,某些果实的成熟时间和颜色变化,就是为了吸引特定的传粉者或传播者,这种精密的配合,展现了自然界深刻的联系。这本书提供的知识,直接指导了我家庭菜园的实践,让我对如何选择适宜的果树、如何提供恰当的生长环境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种植出更健康、更多产的果实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以及人类对自然界探索的无穷智慧。我一直认为,人类能够培育出如此多样的果实,是农业发展的奇迹,但书中对果实驯化历史的追溯,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演变。作者详细讲述了人类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选择性育种,从野生植物中筛选出果实更大、味道更甜、营养更丰富的个体,并最终将其驯化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各种水果。这个过程充满了偶然与必然,充满了人类的辛勤劳动与对自然的观察。书中还涉及到了现代基因技术在果实改良中的应用,让我看到了科学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帮助我们创造出更优质的果实。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未来水果”的畅想所吸引,作者描绘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我们或许能够创造出具有特殊营养成分、能够抵抗疾病、甚至具备全新口感的水果。这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让我对人类的创造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果实的“奥秘”,更是在讲述人类与植物共同进化的故事,以及科学如何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评分

买了全套的植物王国的奇迹,植物微观摄影图片精美,内容详实只是三本书脊处都有不同程度开胶情况让人不悦。

评分

不错的书!很好!值得拥有

评分

在京东买了很多东西,没有时间一一评价,但凡是看到这条评价的,一定是本人十分满意的。谢谢京东,希望京东越来越好!

评分

还没有看,但是包装完好,快递速度很快

评分

印刷质量很好,送货也很快

评分

图片很精美,开本很大,内容趣味性和科普性兼备

评分

质量很好,内容非常丰富,满意

评分

很喜欢的书,图片好美,收藏之选,如果是线装的就更好了

评分

很精美,而且很神奇!如果没有那样的高科技手段,真是想象不到花儿们这样的世界!良心制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