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 无土栽培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 无土栽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冷鹏 编
图书标签:
  • 无土栽培
  • 绿色农业
  • 农业技术
  • 植物栽培
  • 现代农业
  • 设施农业
  • 生态农业
  • 蔬菜种植
  • 园艺
  • 高效农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4860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529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1
字数:1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适合从事无土栽培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蔬菜企业和营销企业以及对无土栽培感兴趣的广大群众使用,同时也可供农业院校蔬菜园艺等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或固体基质加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连作障碍、产品无污染及高产、高效等一系列特点。
  目前,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高投资、高技术、高效益类型,如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无土栽培生产实现了高度机械化,通过计算机调控实现一条龙的工厂化生产和产品周年供应,经济效益显著。另一种趋势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以中国为代表,就地取材,手工操作,采用简易的设备,节约生产,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如何掌握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已成为当前急需。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 无土栽培》编写是建立在专业研究成果基础上,广泛借鉴无土栽培新技术资料编写而成。针对生产实际和读者需要,系统介绍了无土栽培设施的建造、基质的选择与处理、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环境条件要求与调控、育苗技术等;针对实际操作,重点介绍了工厂化无土栽培的生产与经营,蔬菜、花卉等植物的无土栽培、家庭阳台无土栽培等系列应用技术。对于当前省力省工和简化的开展无土栽培,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对我国无土栽培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参考。

内容简介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 无土栽培》以“指导无土栽培高效化,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宗旨,突出新成果、新技术与传统经验和常规技术的有机结合。全书针对生产实际,系统介绍了无土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土栽培设施选择和建造、环境条件要求和温湿度调控、基质选用和营养液配制、工厂化无土栽培生产与经营、蔬菜和花卉的无土栽培、家庭阳台无土栽培等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
  本书重点突出,内容新颖,技术先进,科学实用,浅显易懂,适合从事无土栽培生产的科技人员和无土栽培爱好者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秦旭,《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编委会成员,山东省农业工程学院,教授。
  承担《蔬菜栽培学》、《无土栽培》和《观赏花卉》等课程的教学任务,2门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主持在研省部级项目1项,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和科普报刊发表研究和科普论文30多篇。主编《草莓》、《食用菌致富宝典》等专业书籍6本,总计150多万字。
  主要社会兼职为山东省扶贫科技特派员,济南市科技特派员。承担山东省阳光工程培训园艺学科20余场次,2000余人社会教学培训任务。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无土栽培的含义与类型1
一、无土栽培的含义1
二、无土栽培的类型2
第二节无土栽培的特点、要求与应用范围5
一、无土栽培的特点6
二、无土栽培的一般要求10
三、无土栽培的应用范围11
第三节无土栽培与绿色食品蔬菜生产13
一、绿色食品蔬菜的概念和标准13
二、无土栽培在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作用16
第四节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与展望16
一、国外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与展望17
二、我国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与展望19
第二章无土栽培设施的选择与建造22
第一节基本设施22
一、栽培床22
二、储液池22
三、供液系统23
四、控制系统23
第二节多功能(LG-D型)无土栽培设施及栽培技术24
一、LG-D型无土栽培设施结构24
二、LG-D型无土栽培设施模式应用26
三、LG-D型无土栽培设施模式的优越性28
第三节LG-L立体无土栽培设施及栽培模式33
一、链条组合式墙体栽培设施结构34
二、三角立柱栽培设施35
三、组拼式墙面立体栽培设施35
四、螺旋仿生立体水培柱36
五、LG-L立体栽培设施的应用37
六、LG-L系列立体栽培模式的主要优点38
第三章基质的选用及处理42
第一节固体基质的理化性质42
一、固体基质的作用42
二、基质的物理性质43
三、基质的化学性质46
第二节基质的种类及特性50
一、基质的种类50
二、常用基质的特性50
第三节基质的选用55
一、基质的选用原则55
二、基质的选配58
第四节基质的消毒与更换60
一、基质的消毒60
二、基质的更换63
第四章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64
第一节营养液的原料及其要求64
一、营养液对水源、水质的要求65
二、营养液对肥料及辅助物质的要求67
第二节营养液的组成70
一、营养液的组成原则70
二、营养液组成的确定方法72
三、营养液配方75
四、营养液的种类76
五、营养液浓度的表示方法77
第三节营养液的配制技术81
一、营养液的配制原则81
二、营养液配制前的准备工作81
三、营养液配制方法82
四、营养液配制的操作规程86
第四节营养液的管理87
一、营养液中溶解氧的调整87
二、营养液浓度的调整90
三、营养液酸碱度的控制93
四、光照与液温管理95
五、供液时间与供液次数96
六、营养液的更换97
七、经验管理法98
八、废液处理与再利用98
第五章无土栽培育苗技术100
第一节无土育苗的概念及特点100
一、无土育苗的概念100
二、穴盘无土育苗的特点101
第二节无土育苗的设备102
一、精量播种系统102
二、穴盘103
三、育苗基质104
四、育苗床架104
五、肥水供给系统105
第三节无土育苗技术种子处理105
一、种子消毒105
二、种子活化处理106
第四节适宜基质及配方的选择109
第五节无土栽培的播种111
一、基质混合111
二、装盘111
三、压穴112
四、播种112
五、覆盖112
六、浇水112
七、温度113
第六章无土栽培管理技术114
第一节温湿度管理技术114
一、温度管理114
二、湿度管理114
第二节营养施肥管理技术117
第三节化控技术的应用118
第四节二氧化碳施肥技术119
第五节无土栽培的营养障碍诊断120
第六节病虫害防治技术121
一、保护地设施及材料消毒121
二、病虫害防治122
第七章无土栽培环境调控技术125
第一节无土栽培设施与建造要求125
一、无土栽培的基本设施125
二、无土栽培设施建造总体要求130
第二节无土栽培的环境保护设施与建造要求131
一、环境保护设施的类型与分类131
二、无土栽培用日光温室建造总体要求134
第三节设施栽培环境的调控技术135
一、保护设施环境的调控原则与目标135
二、光照条件及其调控136
三、温度条件及其调控138
四、CO2及其调控142
五、空气湿度144
六、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146
第八章工厂化无土栽培的生产与经营管理148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148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149
二、选择名、优、特、稀高档种类,提高产品价值149
三、树立企业品牌149
四、做好产后工作,提高生产效益150
五、以销定产,产销结合150
第二节加强企业管理150
一、加强员工培训150
二、加强生产及销售管理151
三、加强生产管理152
四、加强销售管理153
第九章蔬菜无土栽培154
第一节蔬菜无土栽培原理及应用154
第二节蔬菜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155
一、节约用水156
二、清洁卫生156
三、省力省工、易于管理157
四、避免土壤连作障碍157
五、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157
六、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158
第三节蔬菜无土栽培分类158
一、水培158
二、雾培162
三、基质栽培162
第四节影响蔬菜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163
一、水质163
二、营养液配方163
三、栽培基质164
四、供液系统166
五、基质消毒167
第五节蔬菜无土栽培的应用168
一、用于反季节和高档蔬菜的生产168
二、在沙漠、荒滩、礁石岛、盐碱地等进行作物生产168
三、在设施园艺中应用168
四、在家庭中的应用169
五、太空农业上的应用169
第六节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169
第十章花卉无土栽培171
第一节花卉无土栽培的概念、优势及发展前景171
一、花卉无土栽培概念171
二、花卉无土栽培的优势171
三、花卉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172
第二节花卉无土栽培的分类及栽培基质173
一、花卉无土栽培的类型173
二、花卉栽培的形式173
三、花卉栽培基质的选择标准174
四、常用的栽培基质类型174
第三节花卉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74
一、花卉营养液通用配方174
二、营养液用法174
三、配制营养液应注意的问题175
第四节花卉营养液缺素症状诊断175
第五节花卉无土栽培实际操作技术176
一、水培花卉的操作技术176
二、家庭常用花卉的水培方法179
三、基质培花卉的操作技术180
四、气雾培花卉的操作技术185
第六节几种常见家庭水培花卉190
第七节水培花卉需要注意的问题191
一、温度条件191
二、光照条件(耐阴问题)192
第十一章家庭阳台无土栽培——阳台农业194
第一节家庭阳台农业的概念、产生背景、意义及发展前景194
一、家庭阳台农业的概念194
二、阳台农业产生背景195
三、阳台无土栽培的意义195
第二节阳台农业生产197
一、阳台农业的设施种类197
二、家庭阳台菜园品种选择198
三、阳台菜园的土壤与肥料管理199
四、阳台种菜播种、移苗200
第三节阳台菜园系统六大突破205
第四节阳台农业的优势206
一、创造低碳环境206
二、提供绿色果蔬206
三、循环利用垃圾206
四、增加经济效益207
五、国外阳台农业207
六、阳台农业的发展前景207
第五节最新阳台生态无土栽培体系208
一、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体系(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制)208
二、“傻瓜型”立柱式蔬菜花卉水培机209
参考文献212

前言/序言


探索自然的智慧,解锁丰饶的未来:现代种植的革新之路 在这片孕育生命的土地上,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规律交织,不断探索着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食物生产方式。我们呼吸着泥土的气息,感受着阳光的温度,却也在不断地追问,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养育日益增长的人口,同时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系列,正是应运而生,旨在将最前沿、最实用的绿色农业理念与技术,传递给每一位渴望进步的生产者与爱好者。而今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兴领域——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告别土地的束缚,拥抱科技的丰饶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将作物种植与土壤紧密联系在一起。土壤,这个看似平凡的物质,承载着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和支撑。然而,土地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耕地退化、养分失衡、病虫害的代际传播,以及传统耕作方式对环境带来的压力,都促使我们去寻找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无土栽培,顾名思义,是一种不依赖于土壤的栽培技术。它通过将作物固定在某种基质上,或直接悬浮在营养液中,精确地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养分、氧气和光照。这不仅是对传统种植模式的颠覆,更是对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将我们从地域、气候、土壤条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的可能性无限拓展。 无土栽培的魅力:高效、精准、可持续 无土栽培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科技进步与农业需求相互碰撞的必然结果。它的核心魅力在于其高效性、精准性与可持续性,这三大支柱共同构建了现代种植的崭新图景。 一、 高效生产:产量与效益的双重飞跃 传统土壤种植,受制于土壤肥力、耕作条件和季节变化,产量往往存在上限。而无土栽培,通过对环境因素的精细调控,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 空间优化,立体栽培: 在有限的空间内,无土栽培可以实现立体化种植,例如采用多层种植架,极大地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种植量。在城市楼宇、闲置空间,甚至沙漠、高寒地区,都可以高效地建立起农场。 生长周期缩短: 精准的营养供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加速作物的生长代谢,缩短从播种到收获的周期。这意味着更快的周转率,更高的年产量。 病虫害风险降低: 摆脱了土壤这个潜在的病原体和害虫的储存库,无土栽培环境相对封闭,病虫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这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也降低了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作物品质提升: 精确的营养配方能够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定需求,避免养分的不均衡,从而培育出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优质农产品。 二、 精准调控:科学管理, yields maximum 无土栽培最令人称道的特性之一,便是其高度的精准性。它将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变为科学驱动,让生产者能够对作物生长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细化管理。 营养液配方优化: 根据不同作物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可以精确调配出富含各类宏量、中量、微量元素的营养液。这种“靶向喂养”的方式,确保作物获得最适宜的营养,避免了传统施肥可能造成的浪费或不足。 环境因素实时监测与调控: 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pH值、EC值(电导率,反映溶液中离子浓度)等关键生长参数,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由自动化系统进行精准调控。这为作物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生长环境,消除了自然环境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水资源高效利用: 大多数无土栽培系统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营养液被循环使用,蒸发损耗极少。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无土栽培的水利用效率可以提高90%以上,对于水资源匮乏地区尤为重要。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 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较低的病虫害发生率,使得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可以大幅度减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无药栽培。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生产出更健康、更环保的食品。 三、 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的未来方向 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无土栽培以其固有的可持续性,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土地节约与复垦: 无土栽培能够将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如盐碱地、沙漠、城市屋顶)转化为生产空间,减轻对优质耕地的压力,甚至可以为土地休养生息提供可能。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及循环利用水肥,极大地降低了对土壤、水源的污染,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能源效率提升: 通过优化设备设计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利用LED植物生长灯,可以根据作物需求提供特定光谱的光照,比传统光源更节能。 应对极端天气: 室内或受控环境下的无土栽培,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霜冻等,保障全年稳定的粮食供应。 无土栽培的多元化体系:总有一款适合你 无土栽培并非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由多种不同模式组成的体系。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种植作物进行选择。 营养液膜技术 (NFT - Nutrient Film Technique): 最为常见且成熟的无土栽培技术之一。它通过在倾斜的渠道中形成一层很薄的营养液流,根系直接浸泡在其中,持续吸收养分。NFT系统结构简单,易于管理,非常适合叶菜类、草莓等作物。 深液流技术 (DFT - Deep Flow Technique / Raft Culture): 营养液在一个较深的槽中循环,作物固定在浮力材料(如泡沫板)上,根系悬挂在营养液中。这种方式能够为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适合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 基质栽培: 这种技术使用惰性基质(如岩棉、珍珠岩、椰糠、蛭石等)来固定作物根系,并为根系提供支撑和通气。营养液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输送到基质中。基质栽培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作物提供更好的支撑,并且不易出现营养液浓度波动过大的问题,适合多种作物。 气雾栽培 (Aeroponics): 被认为是无土栽培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它将作物根系悬挂在空气中,通过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喷洒到根系上,实现高效的养分和水分供给。气雾栽培对根系有极好的通气性,生长速度快,但对设备要求较高,管理也更精细。 滴灌系统: 在基质栽培中广泛应用,通过精确控制营养液的滴加量和频率,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浪费。 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已来 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推广,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模式和格局。 都市农业新模式: 在城市中利用垂直农场、屋顶花园等空间进行无土栽培,为居民提供新鲜、安全、本地化的农产品,缩短了食物的供应链,减少了运输损耗和碳排放。 极端环境下的食物生产: 在沙漠、高原、海岛等传统农业难以发展的地区,无土栽培为解决食物供给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太空探索的基石: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无土栽培技术是未来太空站和火星基地实现食物自给自足的关键技术。 绿色食品的保障: 通过全程可控的生产环境,无土栽培能够生产出高品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拥抱变革,播种未来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的无土栽培篇,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我们对未来农业的一次深刻思考与实践指引。它汇集了国内外在无土栽培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成熟的技术案例以及成功的推广经验。在这里,您将深入了解各种无土栽培系统的原理、设计、建造与管理;掌握营养液的配方、调配与监测方法;学习如何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与品种;以及如何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 无论您是希望提升传统农业效率的资深农人,还是憧憬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新型农业从业者,亦或是对家庭种植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指导。 让我们一起,告别土地的局限,拥抱科技的智慧,用无土栽培点亮绿色农业的未来,为地球的繁荣和人类的福祉,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丰饶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说实话,有点让人捉摸不透。它似乎在追求一种极致的“功能性”而牺牲了视觉上的愉悦感。页边距窄得让人感觉文字快要溢出来了,字体选择也偏向于那种非常严肃、紧凑的宋体,没有太多留白,读起来需要集中百分之二百的注意力。我花了好几个下午,试图去消化其中关于水肥一体化系统的精密计算部分,感觉就像是在啃一块硬邦邦的几何难题。很多公式和计算步骤,如果不是我在旁边随时准备着计算器,恐怕早就晕头转向了。这让我不禁思考,这本书的受众定位到底是谁?是那些已经有深厚基础,只需要精确参数的专业人士?还是像我一样,需要更温柔引导的初学者?尽管如此,它的优点也在于这种“不加修饰”的纯粹——所有的空间都用来承载知识,没有多余的装饰,也意味着信息密度达到了最大化。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一个概念的提出者那里获取最浓缩的、未经稀释的技术精华,那么这种略显刻板的风格反而成了一种高效的媒介。

评分

我最近迷上了那种深入探讨农业发展史和未来趋势的著作,总觉得技术层面的东西,如果不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看,就容易流于表面。因此,当我接触到这本《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中的某一册时,一开始我是带着一种审视的眼光去看的,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农业社会结构变迁或者全球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度分析。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详尽的“技术操作手册”,它把精力完全聚焦在了某一个具体的生产环节的优化上。比如,它对不同季节下,如何精确控制温室内的湿度曲线进行了近乎偏执的细致描述,从水蒸发速率到通风口的开度变化都有详细的参数建议。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的定位和我的期待可能存在偏差。它不是一本宏观战略的“思想碰撞之作”,而是一本微观精度的“工艺秘籍”。虽然它在理论深度上有所欠缺,但如果你正在为你的某一株作物出现无法解释的黄化问题而焦头烂额,翻开这本书,很可能会在某个角落找到那个让你豁然开朗的“关键点”。它用一种近乎“工匠精神”的专注度,解决了那些我们日常最头疼的细节难题,那种专注本身,也是一种力量的体现。

评分

这本《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的某一册,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强烈的“地域适用性”和“技术迭代的紧迫感”。在它介绍某些作物的最佳栽培密度时,作者非常明确地指出,这些数据是基于我国北方某几个省份特定土壤酸碱度和日照时数得出的结论。这种坦诚让人信服,但也同时带来了一种隐忧:对于我们南方气候完全不同的地区,直接套用这些数据会不会带来偏差?书中虽然也提到了“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微调”,但这种调整的幅度、依据和方法,并未得到足够深入的阐述,这部分留白让人感到有些不满足。它像是一份刚出炉的、热气腾腾的食谱,但你得自己去寻找替代的本地香料。这反映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复杂性——任何理论的推广都必须经历本地化的“二次创作”。这本书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蓝图模板”,而不是一个可以立即投产的“成品说明书”。因此,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去研究如何“本地化”这些先进技术的动力,而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这种引导我们主动思考的特性,或许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更有长远的教育价值。

评分

阅读体验真是千人千面,对我来说,一本技术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它能否激发我的创新思维,让我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我原本以为这本《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的某一分册,会沉浸在传统技术的改良上,无非是教你怎么更好地轮作、如何更科学地施肥。但令人惊喜的是,其中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那部分内容,展现出了一种非常现代且前瞻的思路。它没有一味地推崇化学农药的替代品,而是详细剖析了生态系统内部的微妙平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解如何利用“天敌的栖息地营造”来辅助病虫害控制——比如,通过在田埂种植特定的小花草,吸引某种益虫前来定居。这种“请君入瓮”的生物防治哲学,比简单地喷洒生物制剂要高明得多。它要求读者从“对抗”自然转变为“合作”自然,这种思维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需要细细品味。它不只是提供了一个“做什么”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为什么这样做”的完整逻辑链条,这对于培养新一代具有环境责任感的农业从业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说,封面那种带着泥土清香的墨绿色调,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踏实、可靠。我本来对农业技术类的书籍总有点敬而远之的感觉,觉得内容肯定晦涩难懂,但翻开这本《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丛书》的某一册,我立刻被它那种直击人心的实用主义风格吸引住了。它不像那种学术报告,里面大量的图表和实物对比照片,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基层推广人员量身定做的。比如,其中一章讲到新型肥料的使用剂量,不是简单地罗列数字,而是配上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受肥反应图,甚至还贴心地标注了“如果出现这种叶片卷曲,请立即调整浇灌时间”之类的现场应对措施。我记得上次组织了一次农技培训会,就是根据这本书里介绍的某个新型土壤改良剂的混合比例,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效果立竿见影,菜农们当时就围着讨论开了。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那些高深的理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转化成了田间地头能立刻见效的操作指南,读起来一点都不累,反而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交流心得,让人感觉知识的力量是如此具体和触手可及。它提供的,远不止是信息,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信心。

评分

书很值得学习

评分

一般

评分

书很值得学习

评分

纸质一般般,这个价格应该用好一点纸质。而,图片少而且还是黑白图片。全书图片太少了,而且很多内容概念新手不怎么了解,如果能图文并茂介绍,更加通俗易懂。不推荐没接触过这方面的新手买。

评分

书本很棒。

评分

纸质一般般,这个价格应该用好一点纸质。而,图片少而且还是黑白图片。全书图片太少了,而且很多内容概念新手不怎么了解,如果能图文并茂介绍,更加通俗易懂。不推荐没接触过这方面的新手买。

评分

东西还可以

评分

还可以的……还可以的……

评分

比较一般,内容较不易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